汉语中有个成语叫“雅俗共赏”,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由此看来,这里的“雅”是指文化水平高的人,“俗”是指文化水平低的人。于是人们又在两个字的前面分别加上“高”、“低”二字,将人分为“高雅”和“低俗”两类。
诚然,人们接受教育的水平在各个时代都有差异,将人分为高雅和低俗两类这也没什么。可是,有人因此将艺术作品也分为高雅和低俗两类,即只有被少数人理解和接受的称之为“高雅的”,而被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称之为“低俗的”。这点我却不能苟同。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与之相对应,人类创造的文明和艺术也是千差万别的。我们不能因玩者数量的多寡就称高尔夫球是“高雅的”、而称足球是“低俗的”,也不能因听者数量的多寡而称《贝多芬交响曲》是高雅的、称歌曲《常回家看看》是低俗的;我们不能因地域文化差异而称京剧是高雅的、二人转是低俗的,也不能因画作所在地的不同而称博物馆中的为高雅的、称街头的为低俗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国外传来一个词叫“草根”,这是我最讨厌的一个词。于是,有了“草根文化”、“草根作家”、“草根歌手”这些衍生词。人们通常将“草根”解释为非主流的、流行于基层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可是这个概念本身就有矛盾。因为伟大的文化既是主流的也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比如孔子的思想;伟大的文学作品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都喜欢,比如小说《三国演义》;旋律优美的歌曲作曲家和老百姓都喜欢,比如《军港之夜》……如果用草根限定了作家,那么与“草根作家”相对应的作家又该如何称呼?比如有人称赵本山为“草根演员”,那么侯宝林算什么演员?“金丝木演员”还是“人参演员”?
雅俗之说其实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从古至今,等级制度始终阴魂不散。远在周朝,管理者连听个音乐也分出等级,天子听的音乐普通百姓是不允许听的;近在共和国,在运力极其紧张的时代,火车车厢也分为硬座和卧铺。上层人物在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在精神生活上也不甘同广大人民群众为伍。于是,无论在人群、艺术上,他们硬是以雅俗分界,高高在上,自命清高。
古往今来,无数伟大的作品都是在底层社会生活实践中诞生的,而不是在高高的庙堂上想像出来的。《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市井百态,而不是宫廷生活;《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于作者被贬之际,而不是其高居上位之时;欧阳修写《醉翁亭记》还让百姓帮他修改以期尽善尽美;李玉刚的男唱女声也是在底层实践中经过逐渐尝试摸索才形成的艺术风格,难道我们非要说梅兰芳的是雅的,而李玉刚的就是俗的吗?
艺术没有雅俗之分,唯有高低之别。只有贴近生活、深入生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伟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