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把豪情寄日月 一路歌吟著鸿篇
——吴向东先生及其创作研究
顾建德
历史的天空中,总是闪烁几颗星。历史的册页上,总是有那么一些可敬可爱的人,他们或者穿梭民间,或者忙碌官场,却总是凭着一腔真情,挥着一枝橼笔,写下无数鸿文,为时代、为苍生、为大地留下真实的注脚。本文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集官员、学者、作家身份于一体,有言亦有行、多情又多产的资中籍作家。
吴向东先生,1963年春生于四川资中县城。现为资中县教体局一级主任科员、高级实验师、中学高级教师、资中县人民政府总督学、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资中教育电视台主持工作的副台长、中共资中县委办公室副主任、资中县教育局副局长,担任过县作家协会、县摄影家协会等六个协会的副主席(副会长)。2011年获得内江市文艺创作奖,四次获得康式昭先生文学奖(两次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
家学濡染:斯材偏从坳上来
向东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奶奶读过教会学校敬德女中,是资中最早一批进过正规学堂的女人。在向东的印象中,奶奶有讲不完的故事,还经常拿出杨春梯画作、翰墨盘等“宝贝”给他看。从奶奶的故事中,从文化藏品的欣赏中,慢慢培养起了向东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憧憬。他希望有一天,自己用文字写的东西,也能成为别人口口相传的故事。向东的文字第一次变成铅字是在小学三年级,他在父亲指导下写的故事《三角五一斤的剔骨肉》,在《儿童文学》发表。
父母是向东的第一任教师。父亲曾任小学教员、中学教师、县小学教师联合会主席、中学校长、教育局长……干了一辈子和教育有关的事情,直到86岁才卸任。母亲曾担任过县团委干部、中学教师、电台编辑。该上小学的年龄,向东没有进入校园,而是随父母去了干部农场“蹲牛棚”,向东在陪父母“蹲牛棚”期间,接受了两项启蒙教育。一是劳动教育。在农村,他每天带着弟弟去山崖边捡干螺丝和蜗牛喂鸭子,这样喂出鸭子特别肯下蛋。二是文化教育。每天晚上,父母都会在煤油灯下教他识字,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让他在那个动荡年代虽没入学,但没有耽误学习。向东8岁才回城上学,他母亲至今还自豪地说:“陈毅逝世时向东才读一年级,就可以读完报纸上刊登的陈毅悼词。”
向东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童年和少年时代,他一直住在县城翠花街的文工团旁,隔壁就是文工团的排练厅和练功房。在那里,他接受了最初的艺术熏陶。每天在家里就能听到演员们吊嗓练声和乐队演奏,看到他们练功、排练……至今,当年演员们一句句抠台词、一次次抠表演的场面,还经常在他脑海里回现。
那时,父亲分管文化工作,经常带一些需要审阅的剧本回家,他就把这些东西当作课外读本来读;剧团排了新节目要审查,他也跟着大人去听、去看,听他们对艺术的理解,看他们对艺术的表达。长期的耳濡目染,激活了他的艺术细胞,提升了他的形象思维,培养了他强烈的艺术爱好。
虽然父辈的培育是向东成长的厚实土壤,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他最终成了一位走“野路子”的文化人。只读完小学三年级,就跳级到小学毕业班,以后初中读了两年,高中读了两年,总共只接受了八年正规基础教育。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一本散文集叫《坳上秕》,他取这个书名,是把自己比喻为生长在贫瘠土地上的一株禾秕,一直在努力生长,从未放弃自己。他说:“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的庄稼,仍然是庄稼,如果它放弃了生长,就是杂草了。”参加工作后,在教育局浓厚的学术土壤中,他逐渐成长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专生、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和教育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向东认为,读书、写作是一种修行,即使评上高级职称后,还自费去攻读西华师大“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管理”研究生课程,为的是“不放弃生长”。
正是这种在学习和思考的路上永不停歇,一直有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期求和行动,让向东在工作、生活和文学创作中,常会涌现出不少独到深刻而且兼具智慧理趣的见解和评判。如何看待文凭与水平的关系?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世界上第一个教大学的老师绝对不是大学毕业生”。
沱畔淬笔:我自扛椽行大道
在沱江河畔的船城资中,向东是一个勤奋得让人肃然起敬的人,随时看到他都是一副行走在路上的状态,他一直是“且行且思且耕读,有言有为有态度”。除了繁忙的工作,他的生活状态也主要是以三种方式呈现。
一是时时都在学习。很小的时候,他就喜欢向父母提一些七七八八的问题,从事教育工作的父母不是简单的给他讲答案,而是告诉他,有一本书叫《十万个为什么》,今后你识字了,不知道的东西都可以在书中找到。这为他埋下了渴望知识的种子。认识更多字后,父母每天带回很多报纸陪他一张张看完。对报纸上出现的一些新东西,或是儿子不理解的地方,他们都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渐渐地,向东养成了读书看报的习惯。至今,向东对有文字的东西充满了感情,轻易舍不得丢掉,而且每次出差总要捡回来很多报纸。刚参加工作时,出差补助一天4毛钱、6毛钱,他都省下来买书。青年时代,向东住在文教局“文昌宫”木楼上,当时的同事黄忠(后任内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政协副主席)见他小小房间里堆满了书,就用红纸写了一幅对联贴在他门上:“环壁列奇书有史有文堪探讨,小楼多佳日宜风宜雨足安居。”至今,向东的家和办公室凡有空隙的地方,仍塞满了各种书籍、报纸和资料。
向东把学习当作一种快乐的享受。现在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从读书开始一天的生活。周六和周日,只要没有别的事情,基本上都在伏案读书、写作。
二是常常都在思考。向东的父亲有一台“红灯牌”收音机,这是卖掉解放初“打土豪”分得的房屋买的。文革期间,一家人每晚都围在收音机前听北京的声音,父母边听边对时局作些分析和判断。时间久了,他也跟着学会了思考,悟出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些门道。这为他以后养成在工作的状态下学习,在学习的状态下工作的生活习惯,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父母的熏染,人生的历练,让他在思考的过程中,从不浮光掠影,更忌人云亦云,总是在对信息进行全方位比较和透视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2011年底,资中县教育系统搞了一次运动会。向东看到长期缺乏锻炼的老师比学生更易摔跤,很有感触。“想跑快,但脚步跟不上;身体前倾,脚却抬不起来。这样不协调的动作,肯定要摔跤。”由此向东思考起了一个问题:现在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老师们平时很忙,生活节奏也很快,但“如果不静下心来学习,我们的灵魂就跟不上脚步,就会摔跤的。”他在《等一等,让灵魂跟上脚步》中写道:“我突然想起了‘疲于奔命’这个词,想起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忙碌的世界。每天重复忙碌的生活,我们没有停下来等等我们的灵魂,看看我们的心灵,不知道我们的灵魂已经被遗落在哪里了。”“工作几十年来,我在学习中悟出了学习是让灵魂跟上脚步、以至于先于脚步的最好方法……在学习中思考前进的方向和生命的真谛,从而让灵魂跟上脚步、脚步跟上时代。”
三是天天都在写作。写作是向东在繁忙工作和繁琐生活之余的一种率性而为的心灵释放。无论多与少,他每天都要写一点东西。他喜欢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他认为,生活中、工作中许多稍纵即逝的灵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有自己的个人文学网站“采蕊斋”,他还有自己的摄影微信公众号,这都是他调剂、张扬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平台。这些“理趣”的东西,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小的感悟,或者是一些独特的观点……从而让他在理性世界中,心绪适当放松,情感为之升华,思想受到洗礼,视野更加开阔。
2015年,在《磐石文葩》的首发式上,向东代表前五届“康式昭先生文学奖”获奖者发言时说:“我不是职业作家,写作只是我灵魂栖息的一种方式。”
向东在学习、思考和写作的道路上,以兴趣驱使干劲,以干劲收获秋实。他总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在从事教仪和电教管理工作期间,经他摄制或指导摄制的教学片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四川教育电视台采用,并获过全国、省、市奖;撰写的人物通讯也曾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报》《教育导报》《内江日报》采用;撰写的学术论文被收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跨世纪的探》、中国企业报编辑的大型文集《奋斗的中国人》、新华文献丛书编辑的《让历史告诉未来》,很多论文还被西南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内江师范学院的学报、校刊载用。丰富的专业理论和过硬的专业技术,让他成为了省市教仪电教系统极具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并在内江地区(八县一市)教仪电教系统中第一批获得中级职称、第一个获得高级职称。
向东在任资中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期间,负责联系“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工作,他用自己在两年研究生班学习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拾起散落在资中的历史文化碎片,认真研究资中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为县委提出把资中建成“四川丘陵地区经济大县文化名城”的战略定位提供了决策依据;他参与整理并提出“打造资中六大文化”的战略构想;撰写了《把资中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本摭谈》《城市的灵魂是文化》《建设经济大县做强“文化引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对策与建议》《赴中原考察苌弘文化的报告》等调研文章和工作建议,部分文章还被县委以《党办通报》印发给四大班子领导作为决策参考;撰写了《烙在地名上的资中水文化》《资中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端方是中国第一所幼儿园的创办者》《尚武的文状元骆成骧》《包弼臣与资中》《资中名士张岷泉》等文史研究文章,为宣传资中历史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
龙山叠翠:烂漫山花丛中笑
多年来,向东博览群书、潜心思考与创作,他的为人和为文,无不折射出他是一个有敏锐眼光和独立思考意识、善于思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干家,又是一个才情纵横挥洒、个性奔放洒脱、喜欢“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文化人。他不仅有着官员的稳重、管理者的干练,更有着文人的风骨、作家的才情、学者的睿智和艺术家的气质。
向东的文路很宽,创作方向多元,不仅发表过大量散文、杂文、随笔,还有很多影视文稿、表演剧本、演出串词、诗词楹联等。无论哪一类文字,都如春来重龙山上的朵朵烂漫山花,是那样曼妙多情,不仅文笔优美、词采迷人,而且视角独特、思想深䆳,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以笔者眼光观之,向东的文字具有如下七个特点。
一是围绕工作,录谱时代。向东的很多文字与工作密切相关。他说:“能以文字记录现实的工作、时代的变迁,表达自己对所从事的事业的热爱,是我的幸福。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把自己对事业的情,对事业的爱向键盘倾诉……当我从这些文字中走出,感觉更有激情和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和工作中去。”
2005年1月,他抽调到县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宣传组工作。在这个全新的岗位上,他每天埋头学习、用心调研、潜心写作。短短数月,就挖掘、撰写了反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享雷的人物通讯《钢铁是这样锻炼成的》等近十万字的文稿。2005年7月,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如瘟神一样突袭资中,全县4万多名党员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经受了考验。他将这场战役中的先进事迹撰写成通讯《党旗在疫情阵地飘扬》,被中央“先教办”采用,得到当时的中央政治局常委贺国强批示。
2005年底至2007年底,向东在资中县委办公室任副主任。其间,他写了大量研究、宣传资中的文章。专稿《悠悠古城,熠熠明珠》于2006年9月6日在《香港文汇报》第一版整版刊出。
2010年夏天,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教育文集《吴氏煲经》,这是从事教育工作30年的一部教育随笔。他在序言中说:“这是我把自己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的所思、所感、所悟烩在一起,煲成的一锅汤。也许,这汤味不一定浓鲜,但我捧出它竟不觉脸红,只因为它还有着自己的味和山野的气息,流溢出的还保留着自己理性思辩的芬芳。”
28万多字的《吴氏煲经》收录了 40多篇教育随笔,这是他以前瞻的开放视野,关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并结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资中教育实际,进行认真思考后提出的一些有见地的看法。每篇文章都既有深度,又有文采,既彰显了时代气息,又具备较高的现实指导价值。读者可以从他的《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由盛到衰的历史反思》中获得一份警醒,感受到一份当代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可以从《用经营理念促进教育资源嬗变》《敢问职业教育的路在何方》中,看到一个教育工作者探寻的足迹;《呼唤现代教育的魅力》《呼唤有魅力的育人氛围》《愿孩子们的每一天都像天使一样快乐》等文章,反映了他对理想教育的追求;《从“犀利哥”走红想到学校文化的个性》《从张悟本的绿豆汤想到补课乱投医》《不用扫地来惩罚学生,行吗?》,体现了他“小中见大”的智慧;《从四大名著中感悟一些教育的问题》《根植本土文化资源,培育个性学校文化》等文章,则是他对教育工作的理性思考。
著名教育时评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是这样评价《吴氏煲经》的:“这是一份充满乡土气息的乡村教育读本,读来十分亲切,同时又让人警醒——向东所谈之事,在乡村学校可谓熟识无睹……这里没有什么大道理,而是基本的教育常识,说的是教育话,做的是教育事,处处洋溢的是教育的味道。在今天,坚持教育常识,以教育常识办教育、管教育,在不少地方已是奢谈,教育陷入空前的尴尬:在层出不穷的教育大道理之下,教育渐行渐远。而由此,对教育常识的坚守,显得难能可贵。向东文章的价值,也正在此。”
二是关注生活,文笔细腻。一个作家,只有关注现实生活,才能成为一个行稳致远、接地气的人民作家。多年来,向东潜心生活、躬身人间、眼观亮点、耳听民声、心感变化,用细腻的文字去讴歌大好河山,赞美平凡劳作,敬畏善良正义,彰显时代风潮。打开他的书,很多文章充满时代气息,只看标题就发人深思——《从富士康“连环跳”看教育的缺失》《等一等,让我们的灵魂跟上脚步》……
2011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向东的散文集《坳上秕》,书中收录的51篇散文,涉及亲情、友情、心情、山川、人文,行文婉转,情感细腻,抒写着凡俗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及作者心灵世界的深邃幽微。
作为一名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繁忙的公务并未阻挡他喷涌的创作态势。许多人不理解:他怎么会有那么多写作素材,有那么多时间写那么多文章?对此,向东认为,一个作家,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写作的灵气,就有写不完的身边人、身边事。边工作,边写作,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与贯通。2009年,他带10名校长和局机关干部去山东考察,每晚临睡前,同寝室的人都看到他在伏案写作,早晨醒来看到他还是在案前学习。一周下来,才知道他每晚都是写作到一点睡觉,凌晨四点又起床写作,保证每天早晨七点把写好的考察感悟发表在网站上。
向东的电视片文稿和散文都非常贴近生活,他总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地方发现美和价值,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很接地气。他可以从县城的小街、小巷、大杂院内的吆喝声中,从电视里的广告声中,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写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字。
他注重观察,喜欢从细微处挖掘素材。上世纪末,他去罗泉小学出差,看到中午食堂外一千多个蒸满米饭、红苕的盅盅放在两个很长的石桌上,各班派出的代表在找到自己和小伙伴的饭盅盅,笑盈盈地往教室走……这宏大、短暂的欢乐场景吸引了他,他直觉这里面一定藏着故事。于是走进教室仔细观察,发现有的根本没有带盅盅蒸饭;有的同学的盅盅里没有下饭菜。向东挖掘出这欢乐背后的些许悲凉,撰写了《饭盅盅里面的故事》。他通过深入调查,发现这些贫困孩子学习非常勤奋,有着与命运抗争的纯朴思想,知道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向东又写了《饭盅盅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通过四川电视台的播放,引来了许多爱心资助。向东又把这些感人故事写成了《饭盅盅引发的故事》。最后,他把这一个一个故事汇成了《饭盅盅冒出来的小故事》。这些真实的小故事打动了许多人,同事、朋友纷纷把这篇文章作为励志故事拿回去教育子女;球溪中学翻印了几千份分发给每个学生;康式昭先生老先生在飞机上读到这篇文章也禁不住热泪盈眶。
向乐不仅善于观察和发掘生活,而且擅长从细节处入笔,写出细腻而感人的文字。他的文字常常可见到栩栩如生的描绘,以及靠细节构筑成的优美深邃的诗情画意。儿子高考前夜,他在哗哗的雨声、阵阵的凉风以及厨房里飘出的浓浓鸡汤香气中,想起了自己的责任、妻子的付出、朋友的关心、儿子的艰辛……于是情不能自己,在氲氤的灯光下写了一篇文字,件件往事,娓娓道来,情真意切。
然而向东作品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制,不是对生活的照搬照抄,它所呈现出来的形象和情感,比实际生活更典型、更强烈。如他在聋哑学校以独特的视角和特殊的情感,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幸福和快乐,创作出了纪实电视片《无声世界里的欢笑声》在四川教育电视台播出,深受观众欢迎。
三是视听表达,形象生动。向东善于用影视艺术、舞台艺术将抽象的文字、知识变得形象生动。1997年5月,他主持电视台全面工作,其艺术天赋得到了更多的展示。他身兼电视台策划、撰稿、摄像、导演、制片人,为省市县教育电视台和四川电视台撰写了大量电视专题片文字稿;摄制了大量艺术片、专题片在中央、省市县电视台播出,其中,《盅盅饭》在全国“西部娃”电视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1999年,他被四川电视台《阳光地带》栏目聘为在全省教育系统唯一的特约记者、特约编辑。参与策划了《阳光地带》第一次走出演播室,走进校园,录制了《永不言败》《为自己扬帆》等一大批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节目。
2004年资中县举行第20个教师节庆祝活动,向东担任大型文艺演出“红烛颂”的总策划和总导演,他创作了反映去藏区支教教师尚小燕优秀事迹的情景剧《母爱·师情》,反映优秀校长卢忠泽事迹的配乐诗朗诵《口碑·心碑》……多年的积累和沉淀,让他第一次跨界尝试获得了成功。自此,他的艺术才能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县领导的公认。这以后县上举行的大型演出,纷纷请他担任策划或导演,并创作节目、撰写串词。十多年来,他先后担任资中县元宵焰火晚会、新春团拜会、迎春音乐会、“七一”颁奖晚会、资中一中百年校庆等大型文艺演出的策划、撰稿和总导演。创作了音乐剧《搬家》,情景剧《“背篓女足”的绿茵传奇》,木偶剧《新包公断案》,音乐快板《走进和谐美资中》,配乐诗朗诵《资中,我深爱的这片热土》《我是世纪老校燃烧的星光》等20多个原创节目。
2018年7月,他担任编剧、导演,摄制的微电影《莲语含香》,以廉洁、奉献为主题,以身边人为“主角”,讲述自己人,身边事。电影上传到网上当天,腾讯视频中的点击量就超过了三万次。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凤凰网均以《这部内江人原创的电影火了! 刷爆朋友圈,看哭无数人》为题作了宣传报道。影片参加《四川风尚》微电影展播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在四川省教育微电影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2019年,向东任策划并任总导演创作了资中县教体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型文艺演出。他打破以往由主持人串联的常规模式,采用长辈对晚辈饱含深情的情景对话进行场景切换,实现了点面结合和无缝串联,艺术的把几代人的个人经历和感受融入祖国、家乡、教育70年的发展、变化这个大背景中,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这在资中大型文艺演出中是一次重要突破,资中县融媒体中心主办的《弘资中》评价:“这场晚会,瞬间点燃了全县师生的爱国热情。”
四是以情驱文,物我合一。向东的作品总是选取和自己思想感情一致的景物,构成一个特定的抒情背景,以此为依托,来倾吐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寄予美好的希望和追求。
也许是他在从小的耳濡目染中学会了将主观的“情”和客观的“景”交融一体,也许他在长期的影视文稿创作中,形成了物我同一、心境契合、虚实相生、以情状物的创作风格,他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与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总是结合得非常紧密。他的每篇文稿都像一部微电影,人物、地点、情节无不栩栩如生展现在读者眼前。在他笔下,一切景语皆情语,无论山川、河流、动物、植物都充满灵性、鲜活动人。《残荷余韵,一种别样的美丽》《心归简静,禅意如诗》《桃花灼灼醉春红》《樱花惊艳带血痕》《铁轨的远方有梦想》,都是在引领读者在欣赏感悟景物的过程中,体会作者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愉悦。
向东的很多作品有个特点,就是将“人”升华成“神”。他行文的语气好像是对心中神的诉说。比如《黑神》《月下醉眼看“诗仙”》,字里行间宣泄着心情,心情也带动着灵性的文字,看了让人一刹那心绪翻滚,泛起丝丝的情感涟漪或瞬间的心灵震动,产生强烈的感动和共鸣。
他的部分作品还有一个独特魅力,就是善于将美文与美图巧妙结合,交相辉映,而这源于文学和摄影是其两大艺术爱好。近年来,他创建了自己的文学摄影微信公众平台,积极探索文学的意象与摄影的意象彼此呼应、相互渗透的完美融合,在文学艺术与摄影艺术上都得到了相得益彰的升华。《水韵古资中》《荷塘随想》《大九湖,原始牧歌的诱惑》《彭镇老茶铺》《走马观花看台湾》等图文,文显图意,图现文情,移步换景,给人以朦胧的画面、唯美的意境、诗意的联想,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五是形神一贯,文以载道。优秀的作品,总是能给人智慧的启迪和前行的力量。向东重视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他在与中小学文学社团的同学交流时常说:“作家是有思想的人,作品必须表达他的思想,体现正能量、传播正能量。”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创作也一直秉持着这样的初心。
他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的增强文章的思想性,经常在写作中用心推敲既能体现其独特文字风格和思想风格,又能支撑篇章的警句。一篇《人生如破茧成蝶》,读其文便知最好的警句不是离散的,而是对篇章起支撑作用的。他的文章还常常表现出对现实的关怀和批判,对存在的追问,对苦难的忧患……、《中原归来的沉思》《肉香》这些引人深思的散文,《在震中的资中支教教师》这些反映优秀群体的通讯,《用大爱诠释美丽》这些赞美优秀校长的纪实文学,以及《走出光环的抗震小英雄林浩》《群山深处的教育坚守者》等刻画小人物的作品,唱响的都是与平凡联系在一起的崇高和伟大。
向东作品的最大特色,除了浓郁的学术味和文化味外,便是那种充盈着诗情画意、迷散着浩渺哲思的写作风格。我尤其喜欢他笔下的《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由盛到衰的反思》,文中那种高贵深情的忧伤、神驰古今的浪漫、充满终极关怀的文化品位、博大的文化良知,都让人在品读后满目流波、满口盈香之余,陷入久久的沉醉和思索之中,并对作者肃然起敬。
善于摆故事、举例子,将思想情感融入笔下的人物和所讲的故事,也是向东文章里很吸引人的地方。《从故事中感悟教育的智慧》一文对生命和人生的意义有着深沉的思辩和探索,富有哲理和智慧。
从某种意义上说,向东的作品不仅是他心灵的“独白”,更是他和大时代共振的思想脉搏,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最真实的情感。他的这种率真、真诚、袒露和深刻,在引起读者共鸣的同时,传达出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六是语言朴实,饱含深情。在抒情类作品中,向东喜欢运用个性化的文字,以向人倾诉的口吻行文,饱含着一股席卷而来的款款深情。他的散文无论描述人间万象,还是刻画内心世界,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毫不隐晦自己的观点和个性,并倾注了全部的思想感情和创作热情。在这些散文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心灵完全敞开,向读者倾诉着衷肠,我们可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去聆听娓娓讲述,并与其一起欢笑、哭泣。
在朴实的文字中,他常常围绕主题用情至深的刻画一些细节。2013年9月,他在做白内障手术前,以一篇《你是我的眼》,饱含深情地讲述了患眼疾的三年多光阴中,一个个朋友在生活中代替他的眼睛,默默帮助他的场景。他说这是“上帝又无私的为我打开了另一扇大门,给我的生命照进了一束亮光。让我把在模糊世界里的胆怯藏在心底,惊栗抛到了脑后”;“这三年我的视线虽然模糊,但心更明亮了。以前用眼睛看人,看到的只是一副皮囊而已,分不清内在与外在,读不到他的思想;现在用心去体会,不会为那虚伪的外皮所欺骗,感觉的是真诚。这三年我的视线虽然模糊,但心更宁静了。它让我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人的本质,分清世间的丑与美。”
对亲情的描述,更是感人至深。祖母、外婆、父母、兄弟、姊妹、妻儿、朋友,都是他魂牵梦萦的亲情至爱,所有的亲情人伦、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都锁定在浓淡深浅的缕缕回忆里。《送儿上学》讲述了“5.12”地震后,他送儿子到满目疮痍的都江堰上大学时难舍难分的场景:“我拥着儿子送他在寝室楼下,儿子又拥着我送我到车前。车发动了,儿子无奈地转过身,我突然叫司机停车……”读到这里,我们才知道什么是父子情深,什么是依依不舍。《秋分叹病牛》描写了2018年秋分那天,为党默默耕耘了七十年的老父亲,因身体实在不能再坚持,终于辞去了老年大学校长职务住进医院,进行心脏支架手术,85岁的母亲静静守护在吸氧输液的父亲病床前。这场景让他潸然泪下,不禁想起宋代名臣李纲的《病牛》诗。
读向东的文章,仿佛是在听作者讲述自己曾经的一段岁月和在那个岁月里发生的故事,让人不知不觉与作者一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内心,感受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这一切都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共鸣。向东朴实自然的表达和娴熟的文字功底, 以及笔触所营造的情致和气韵,充分展示了他的真性真情真知真见,拨动人心,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
七是文风犀利,敢戳痛点。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人学。”作为“人学”的教育,离开“真性情”无异失去了生命。“真性情”的教育者一定是敢于说真话的人。向东是一个对教育充满感情的人,爱之深则责之切。各种教育现象都会在他心中掀起喜怒哀乐的波澜,他以锐敏眼光,察常人所未察,孕睿见于胸中,遣激情于笔端。他敢爱敢恨,敢怒敢言,不谄媚,不低俗,笔锋常直戳问题的本质和教育的痛点,让人猛醒,引人深思。
作为《教育导报》的特约评论员,他写了大量以教育为题材的评论性文章。这些评论切口小,入手低,善于抓住知全豹那“一斑”,动周身那“一发”,激巨浪那“一石”,宏观立意,微观选材,小中见大,很有深度。这些评论文章旗帜鲜明,短小精悍,针砭时弊,切中民意,像手术刀般直戳教育的病灶。
他常说,教育评论不是抚慰品,不是按摩椅,要敢于针对现实问题,向读者诉说愤怒的呐喊和良心的呼声。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他看到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标准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后,许多农村学校的教学教辅用房却闲置起来,成批的教学仪器和音体美器材被束之高阁,十分痛心。2015年12月5日,他在《教育导报》发表评论《别让形式主义绑架了学校标准化建设》,文中说:“旨在促进区域内、城乡间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准化建设,如果只图个轰轰烈烈搞建设的过程热闹,建成后轻视管理、忽视使用,不用其去解决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中的实际问题,那就是本末倒置。”呼吁要防止不顾实情 “一刀切”、不求实效 “装门面”、厚此薄彼 “一头粗”。
2015年6月,向东看到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李镇西在《评“证”还是评“人”》一文中提出,现在教师评优晋级都把论文和研究课题、赛课获奖、各种荣誉称号的“证”作为一个重要条件,但有人是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证”,因而呼吁取消“证”。针对这治标不治本的观点,6月27日他在《教育导报》发表了《不能因噎废食否定“证”》与李镇西先生商榷。他在文中尖锐指出:“虽然存在这些徇私舞弊的个别现象,但绝不能以偏概全怀疑‘证’的权威性,采取淡化‘证’,甚至取消‘证’这种‘简单客观’的做法。因为舞弊、枉法都不是‘证’的错,而是‘人’出了问题。否定‘证’不是办法,治本之策是扎实推进依法治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证’真正成为教师评优、晋级、提拔中最可量化,最有可比性的条件之一。”这篇评论逻辑严密、言辞犀利、文风泼辣,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和业内同仁的好评。
显然,吴向东先生是资中县教育领域为数不多既懂教育又懂文学的教育工作者,也是资中政界一位既有官声又有文望的官员文人、学者型管理者。他诞自文昌世家,在野路习得厚实学养和多方面的技能才华,并在文学创作路上结出了累累硕果。然而他却从来自谓“坳上秕”,这既是一种自谦,也图绘了他一路走来的勤奋和踏实。他的作品,他的为官,他的做人,都恰如山坳上的庄稼,是那样朴实真诚、坦荡率性,满蕴着一股生命的冲劲与激情。
行文至此,笔者觉得,鲁迅先生有几句诗是最能突显向东的为文、为官和为人。一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一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一路走来,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以深情面对亲人,以真情面对朋友,以豪情面对事业,以激情面对写作,而且总是目注社会最真实的一面,写出自己最真切的睿见,以对这片土地的满腔深情,仰望着那片苍空中的星月,写下行行精彩而深刻的文字。祝福向东,愿他继续吟鞭东指,振臂高歌,在工作、生活和写作中,走得更加从容,过得更加诗情画意,为我们留下更多壮美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