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翰的头像

郭翰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03/25
分享

乡村记忆:文化“地标”的“气质”见证

村民王君站在一栋老屋前,看着锈迹斑斑的墙壁,还有落满灰尘的“神龛”。一看就是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主人光临了。

这里过去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不仅充满着歌声,笑声,而且还是村寨聚会的好地方。

这栋老屋,据一些村民讲,至少也是200年以上,因为很多祖辈都在这里生活过。而且乡村里,需要使用到的器具,比如碓、泥耙、磨子、风堡、犁头等基本一应俱全,但由于近年来基本没有使用,其实很多已经腐烂,或者已经锈迹斑斑了。

说到这些,王君更感伤心的,是挨着的两栋老屋。这两栋老屋,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见证了整个乡村的一切。可以说 是真正的村庄“媒人”。不知道从何时修建,也不知道还会矗立多久。由于缺乏人工保护,地基开始倾斜,雕龙画凤的壁柱也开始腐烂。

特别是二十年前,还有一两家人在里面居住,现在每家都新修了房子,基本人们都搬出去住了。这两栋标志着这个村寨历史的老屋,却成为了被冷落的“巷口”,已经锈迹斑斑,无人问津,正在慢慢走入“消失”的边口。

看着这栋乡村“标志”,王君有些哽咽。他说,看着这些老屋,就会想起乡村的一切。沿着时代的脚步,我们都会是这些楼堂庙宇的见证者。但如果不加强重视,可能有一天,我们就会是见证它消失的人群。

坝子里光滑的石头厂坝地板,已经风化的地基地脚,一看就风蚀着岁月痕迹,还有印证着灵魂唤起的世代村寨情感。或许这些村民都没有意识到,或许这一代人也没有意识到。但如果有一天,我们都能走在田野上,闻着野花飘香,忽然觉得还会缺乏点什么的时候,我们也许就会想起这些乡村“地标”,就会想起历史的厚度,就是这些能够勾勒情感的要素,或许值得我们写一写罢了。

过去,很多文化“地标”是一个时代的精气神,它们不仅见证着历史风雨的起起落落,也见证着乡村发展的心灵记忆。

别以为,这些“地标”仅仅只是一种图画,其实更多是一种价值。而这种地标,也不是仅仅一种内型,在乡村中,会有很多很多文化表现形式。

楼阁、庙宇、戏台、盐碓、古村落、古建筑、雕龙玉器……只要留着风霜,只要见证无数风花雪月,都会具有文化地标的“气质”见证。

作为乡村振兴的思路,更多力量推动,就应该保存和保护好这些文化样式,才能推动乡村发展,才能勾起回忆,也才能挖掘历史,见证乡村振兴的奇迹呈现。

如今,亟待保护的乡村“地标”,不仅需要进行构建机制,更应该规划发展,让这些农村的文化延续,也许会比多少高楼林立更具吸引力。

从文化的角度,文化的挖掘保护不能少,只有高层面的意识,才能留住“乡愁”归宿,也才能打造出乡村真实的面貌。

从时代角度,也才能更加真实的叙述乡村发展的面貌,是如此深情,如此优质,对于地域文化差异,找到更多传承理由。

不管怎么说,传承挖掘与保护,是乡村振兴的课题。不能麻皮大意,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更多的文化地标,需要有序得以保护,不能在风雨的岁月消失,或者成为过去历史的记忆。

其实,把这些文化资源用好,不仅是一种农村财富,还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比如可以结合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发展,农村资源再生利用,同样具有很好的效果。

文化“地标”的气质“见证”,就是塑造乡村精神家园,激发人们“乡愁”味觉的一种价值换取,从而服务乡村,振兴乡村,发展乡村的活力激发。

(作者:郭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