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翰的头像

郭翰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8/12
分享

乡村记忆:唤醒乡村文化感受和记忆

城市工作久了,总喜欢往乡村跑。感受乡村发展的点点滴滴,内心充满着纯真与敬畏,这或许是喜欢乡村的其中一个原因。久而久之,就会对乡村的山山水水,充满着喜悦和爱的真情。

从小在乡村长大,土壤的泥香与稻谷的花香,就像一幅幅童年的画像。经历过年代的更迭,以及时代的变迁,依然抹不去那种饱满的情愫,来来回回的在睡梦中,常常被记忆唤醒。

特别是90年代,乡村和城市的文化融入,大批农村人逐渐涌入城市,切割的乡村文化有机会被城市接纳。乡村里生活的人们,蜂拥而至来到城市的角落里,不在封尘思维和梦想,敢于走进属于人生需要追求的生活。

这段时间,正在乡村上学,稚嫩的眼界,依然只能在乡村里来回往返,更没有跟随时代潮流,找到更有理由的破土而出的机会。于是,阅读乡村的机会越来越多。以至于乡村的蜕变,都尽收眼里,感受到了最好的变化时期。

直到10年以后,才真正作为一个城市人的身份,随着上大学的这个机会,走进城市的人潮涌动大流之中。也就是这一段时间,中国的城市飞速发展,城市扩容,改革的整体实力,就像雨后春笋般蜂拥全国。一直到读完大学,在城市工作,都很少走进乡村,再闻闻稻花香,感受乡村清洁雪白的月亮。

这段时间,大概也是另一个10年的人生插曲。因为工作的调整,有机会再一次接近乡村,甚至更能够感受到乡村变化的任何一个起起落落细节。偶有感怀,都会写一些关于乡村的感想,可都只是流于肤浅,止于简单。没有更深的从一种文化的高度,或者说文学的境界,剖析和深悟关于乡村变化的时空洞察。

或者说,有想法,但实际行动上,总是止步不前。看过很多新农村,感受过很多发展的新产业,以及脱贫攻坚的实际乡村变化。从乡村文化提升的高度,让很多地方,出现了百姓富、生态美、文化兴的整体蜕变格局。

今年的疫情期间,有两个多月在乡村呆着。为了抑制疫情的传播和影响,全国多省做到了封乡、封村。即使是春节,人们都严格执行封闭指令。所以,更有机会和乡村接触,每天都在大自然里转悠,有了更多的感受。于是就写了近二十篇乡村随笔投放网络,在很多媒体网站引发了很多点评与关注。对于乡村文化的抒写,由衷的感觉至美与纯净。

当然,比起很多著名作家学者的思考,总是感觉非常浅层次。但不能这样定义每个人的情怀。小情怀,也有大梦想。或许这也是书写乡村的一种初衷,或者说是一种遂意与简单的思考吧。

乡村振兴,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历届政府高度重视的事情。特别是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很多城市的文化人逐渐脱去雪亮的皮鞋,穿上带有泥土痕迹的水鞋,也开始在乡村的整体推进中,进行着自己必要的行动。很多文化人、学者、作家、诗人也纷纷卸去“高贵”装束,重新寻着“烟火味”。在乡村中找寻着文字的足迹,写出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著作。

可以说,近十几年的乡村发展,为文学的发展带了不竭的发展动力。围绕着“乡村”这个中心,无数关于乡村的思想,逐渐在不同的地方传播开来。利用亲力亲为的感受,翻起了无数关于乡村的记忆。这些记忆就像时代闪烁的点点繁星,在祖国大地方放射出无数耀眼的光芒。

随着国家的整体进步,中国的乡村一定会呈现出更加美好的明天。也随着乡村的进步,很多关于乡村的文艺作品,也会结出累累硕果,必将在乡村发展的道路上,涌现出真正的精品佳作。推动时代进步,感受乡村文化精神,必将更加充实与记忆犹新。(作者:郭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