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乡土作家不少,写过乡土的作家也不少。鲁迅的《故乡》,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萧红的《呼兰河传》,孙犁的《荷花淀》,莫言的《红高粱》等。可以说,乡土一直是很多文学作家和诗人产生好作品的土壤。不仅是因为中国农村的辽阔与壮美,还有文化人骨子里喜闻泥土的那种芳香。
民间文艺的兴盛,不仅是直接来自于劳动者,还来自于历史浩浩荡荡的沉淀。而生活就是这些文艺产生的广阔舞台,在不同时代,总是呈现出不一样的多彩多姿,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文艺作品,又真真实实的反映出不同时代背景下,劳动人民生活的状态。
很小的时候,就在乡村长大。这些记忆,随着人生际遇的不断变化,总会或多或少的在文字间表现出来。或者说,随着迁徙的脚步,我们都会想起乡土里那些人和事,以及体味到乡土的爱恨情仇,以及情感的绵绵韵味。
经常也会在城市里参加一些文化活动,虽然算不上融入,但至少也有一些浅浅的体会。不能说五味杂陈,但也算得上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就像离开乡土的味道,总得慢慢适应更多的酸甜苦辣。而作为文艺产生的富集地,乡村,乡土,乡愁,就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地方。而断代的文化阻隔,有些措手不及,或者说,仅仅只是看看城市文化“盛气”的印象,都总会回归,也都总会无从记起经历过什么!
因此,只要有时间,都会离开城市,走到乡村,重拾精神的缺憾,找一些可以换发思索的方向。也或者是小思维的局限,忘记了自身更应该站立的人生至高点。这不是乡土应该呈现出来的原样,恰恰反映出对乡土的更多留恋。
因此,经历了这次疫情的整体影响,应该说,文化的时空里,很多人,更加喜欢乡土的热情与温暖,宁静与安然。或者说,经过了城市的繁华,更多的乡村变化,迎来了一种整体亟需注视的焦点,呼应时代需求,顺应乡土发展新的期待。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更多的关注乡村发展,需要更好的文化人真正动起笔墨,走进那些属于自己的心灵空地,找到更多呼唤的灵感。随着新产业,新乡村的崛起,绘制出更多具有看点的作品出来。而事实上,乡村值得写的东西也很多。这是中国自古在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城市无法获得的精神脊梁,或者说叫文化支柱。
比如说,一个古村寨,一颗古槐树,都汩汩流淌着时代文脉,书写着不同时代映忖出来的乡村变化之美。这是一种乡村的守望,更是一种乡愁的继承。
众多著名乡土作家或者诗人中,没有一个是离开自己土地成名成家的人。即便是像鲁迅、莫言、沈从文这样的大家,从他们作品里,都会看到那种乡土滤过的痕迹,推后一些,比如路遥、韩少功、李锐等,也算是乡土作家中优秀代表,作品中隐隐的那种烟火味,也是乡土味十足的典型风格。
然而,作为一个文化人,作品上如果没有跟着人民大众同甘共苦的心态,要想写出感天动地的好作品,估计也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
有人说,一个人写作的“母体”,从20岁就开始形成了。这句话很有意义,也很有见地和深度。寻找着那些写出大作品的作家,我们真的可以看到,他们的精神领地上,总有很多儿时的印迹。这些呈现出来的精神故土,一定不是高楼大厦的茶香味,恰恰是稻花香里的精神故土。
从这个角度来说,挖掘乡土文化守望时代乡愁,不仅是现在乡村的变化,或者说“一张邮票”的那种期待感。更应该说乡土文化中,那些更深的体察与经历。这是一种情感的人生道路上,那种真实流露的美学基础。而不是一种虚假的观摩之后,从而呈现出来的一种短暂思考。
因此,挖掘乡土文化守望时代乡愁,应该是具有更加深厚的一种真实性。不仅仅只是文化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企业家、官员、教育工作者、打工一族.....都值得更多的去观察,去深切的体会。最终让乡村的文化激发出真正的活力,从而希望的田野上,创造出更多的乡村美。(作者:郭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