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翰的头像

郭翰

网站用户

其他
202102/08
分享

乡村纪实:乡村“牛”人

今年在乡村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在农村,谁家能够宰杀一头年猪,那就一定是地方的富豪。”话虽这么说,可见近年来,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对村民消费观念的影响,确实打破了不少人宰杀年猪的习惯。

事实确实是这样,今年走在乡村的邻家村寨,很少看到或者听到宰杀年猪的“嚎叫声”,更很少看到炊烟袅袅升起的火爆场面。

一方面,疫情的持续影响,特别是境外输入,直到现在,依然是不能掉以轻心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过去的非洲猪瘟疫情,整个农村,无法看到年猪挂满炕上的景象。应该说,很多年来,这种“奇特”的现象确实很少有过。

加上猪肉价格突然暴涨,也影响了不少人吃肉的习惯。政府虽然一直在干预着猪肉价格的涨幅,但实际上,需求和供求之间,每个人也都看得一清二楚。而今年的养猪专业户,真正的是赚了不少。

然而,在农村,对于这种市场的敏感,也不会有太多人能够发觉。除非是比较勤劳致富的人,或者说多少有一些生意头脑的人,这一段“风口”算是抓住了。应该说,农村的吃、穿、住、用、行的消费潜力,还是依然非常庞大。只是留下的群体,确实需要引起重视,老弱病残居多,留守儿童也是一个“群落”。

于是,让我想起了今天的一篇新闻《男子做过县长报社老总,突然辞职养猪:有落差不后悔》。接连看了四遍,真的带来了不少感动和思考。

浙江58岁的邓唐良,从2014年至今,在群山之间建起了占地4609亩的猪场。在之前,老邓担任过松阳县县长,丽水安监局局长等职。2014年,老邓辞去《浙江工人日报》总编辑做起了猪倌。

应该说,没有一定的深思熟虑,以及一定的资源基础,或者说理想信念,老邓是没有这么决绝选择的。而且从领导的那种“威严”,突然“陷落”到像百姓一样平凡的普通人,说句实话,就凭着这股精神,也都值得尊敬、点赞。更何况,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于养猪业务,多少辛苦酸甜,也或许只是自己知道。

很多媒体甚至不少自媒体平台,也都会大书特书乡村的美。事实上,现在乡村确实有很多值得抒写的蜕变大美。但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来说,高层更应该听听,或者看看那些辛苦在一线,敢于发出思考声音的人群。

像老邓这样的“牛人”真的不多,特别是各种环境都经历过的“老经验”,更需要涌现更多到农村带着发展产业的群体。

因此,今天看到这篇新闻无数遍,有了很多感动,这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出来的选择。作为官员,为民谋利,应该是当务之急;作为企业家,带着真正的社会责任心,能够更多关注和支持地方发展,或许收获也会更大。

当然,像老邓这样的人才,或许也是很多。分散在农村不同地域,不同行业领域,而且怀揣着梦想,一路逆风,更多不在少数。

但近年来,认真关注了很多乡村现实,经历了脱贫攻坚,这个千年之变的历程。乡村是有了很大的改变,人们向往乡村的目光更是越来越明显。

然而,城乡发展的现实来说,城乡结构的失衡依然存在,只是我们得真正的深入到最基层,体验到属于老百姓所思所想的每一个细节上,更能够发觉更多微妙的心灵需求。

但总体来说,老邓这种人,敢于打破一些常人没有的思维习惯,甚至最终付诸实践,拿得起放得下,而不是那种苟且偷生,虚无缥缈的活着,从人生的意义上,更加具有价值看点。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如果仅仅只是依靠政府,或者仅仅依靠老百姓积极主动,依然还是力量有限。

但假如像老邓这样的人,有着更多理想信念投入到“土地上”,敢于来到乡村里,跟着乡村振兴的路径,影响着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都能为乡村振兴出力,或许太多的“苍白口号”,就会成为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图,真正在乡村得以展现,最终铺就幸福路。

(作者:郭翰)

乡村纪实原创文章第五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