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国林的头像

国林

网站用户

其他
201806/02
分享

乡村吹笛人

村吹笛人

——记熊集村村民郭顺民

 

    1

湖北省枣阳市西南的熊集镇,临近镇子南面有个熊河村,村里住着一位年逾六旬的村民郭顺民。

说起村民郭顺民,许多人都称他是个“奇人”。

郭顺民的“奇人”之“奇”,在于他作为这个村的一名村民,虽然家中时常只有他与老伴两个人儿,一年四季除了进行着农人的种田、种桃、养鱼、养鸡、养鸭、养猪、养羊等一系列的繁忙事情外,还天天不忘自己的一大爱好——吹笛子!

一支短笛,春夏秋冬,阴晴雨雪,与郭顺民相依为伴。无论时常的活儿多么繁忙,身体多么乏累,也无论早晚的心情是好是差,四季的天气是阴是晴,那支短笛都会与他形影不离,许多时候比与他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伴还要亲密。

一支短笛,仿佛有着巨大的魔力,深深地吸引着郭顺民。每当短笛吹起,美好的生活,向往的未来,就会在他的笛声中荡漾着、憧憬着、弥漫着。悠扬的笛音常常让他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时光的流失,也忘记了曾经的诸多坎坷与历史辉煌。笛声响起,他的眼前就会展现出光芒四射的万般景象。

一支短笛,让郭顺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时时飞翔在辽远的天际上,纵横八万里,笑看一千河。

笛子成了郭顺民身边的重要伙伴,吹笛成了他晚年的最大爱好。

笛子是郭顺民的意中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笛子是郭顺民晚年生活的重要生命线。

也因此,笛子让郭顺民成了一位远近闻名的奇人。

 

2

三月下旬的一天,应杜本文兄之邀,另有他的夫人和好友黄道才等二人,一起来到了他们仨的故乡——熊集镇的两位老朋友那里暢游了一天。

登门拜访的两位老朋友,其中之一就是郭顺民。

如此,我有幸认识了奇人郭顺民。

见到郭顺民的时候,过后的我思想一下,当时并没有感觉到他的“奇”从何来:偏瘦不高的个子,太阳时常光顾的黝黑脸庞,眉毛有些粗犷,眼睛有些细长,黑发有些稀疏,脑门上泛着滋润的幸福光亮。寻常的黑色皮夹克,青黑色的混纺裤子,脚着一双时常行走田埂而兼带灰尘泥土的黑色皮鞋。

一句话,如此的相貌,如此的穿着,如此的派头,今日的乡村田野寻常见。

见到并打量了郭顺民后,我在心里道,这分明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乡村农民形象啊,哪来的“奇人”之“奇”?

但就是这个看似寻常的郭顺民,在后来的一系列活动接触中,让我知道了他不但是个种植养殖能手,还是个短笛不离手的吹笛能手,是个业余时间酷爱文艺的一名乡村文艺人。平时不论农活儿多忙,手头的事情多么杂,只要有一会儿的空闲,他就会拿起心爱的短笛吹上几曲,直吹得情悠悠,意悠悠,夫妇悠悠,岁月悠悠,也让养殖的鸡鸭鱼儿悠悠,种植的庄稼与桃园悠悠,更让家中的生活过得悠悠。

就是这个爱笛至深的郭顺民,一个年过花甲、奔向古稀的村中老者,凭着手中的一支短笛,凭借一曲《扬鞭催马运粮忙》的独奏曲,走进了枣阳电视台播放的“乡村大舞台”,走进了襄阳电视台展示的“乡约大舞台”,也走进了湖北电视台展播的“垄上行”之中的“湖北牛人大赛”里,并取得了“湖北百强牛人”荣誉称号!

可以说,郭顺民的短笛,不但让村人知晓了他,镇人知晓了他,也让远近的文化艺人知晓了他,湖北及其他地方观看“湖北牛人大赛”节目的众多认识不认识的人知晓了他。

郭顺民,一个非同寻常的村人,名人,奇人。

 

3

郭顺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出生的,一名地道的熊集镇熊河村人。

1966年,正在上初中年龄不大的他,与学校的师生一起开始了“文革”初期的大串联活动。之后便远离了学校门坎,走进了社会,开始了漫漫人生路的步履行程。如此地一路走来,务过农,出过工,当过民办老师,参加过文艺宣传队,写过宣传报道稿件,搞过自办预制厂,八十年代初到熊河村里当了一名村干部,从此便不再离开家乡土地地于这个职位上干了二十多年,直到2008年退休。

如今的郭顺民,有两个儿子,一个落户襄阳,一个安家枣阳,家中只有他与老伴两人。老俩口目前住着一栋两层小楼房,出门时有一辆小汽车当交通工具。老俩口种有四亩的庄稼地、六亩千株的桃园、8亩水面的养鱼池,另外还年养猪两头、养蛋鸡200只、养蛋鸭500只。之前还年均养羊50头,后因活儿过多,此项收入便从他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郭顺民进行的这些经营,无论是外行人或是内行人,一看就知道他操作的项目有点儿多,老俩口时常的精力很有些问题。然而在郭顺民看来,他进行的这些农事项目,无论是自己的精力或是每年的经济收入,都还说得过去。

郭顺民说,“种庄稼一年忙两季,桃园的收果一年一茬儿,这两项工作可于大忙的时候请人帮帮忙,时间短,比较省事儿。比较费力、也最缠人的活儿是各种养殖。但这些看似繁琐的工作,只要动下脑筋想想办法,实际的操作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样复杂。

“水产养殖方面需要一年四季的喂食与照看,但中间的空闲时间比较多,也算不得麻烦的事儿。至于销售鱼儿,我也想了一个门儿,就是平时放放钓。现在的城里人,休闲的时间多,喜欢钓鱼的人儿多,他们没事儿了多喜欢向农村跑。他们图的是个快乐,是个新鲜,不在乎钱不钱什么的。所以我把鱼塘改造成放钓池,就让那些喜爱钓鱼的城市人有了活动的场所,也为他们提供了寻找快乐的所在地。而他们钓起来的鱼,并不比市场上购买的便宜,所以我在养鱼方面,很大一部分鱼是被爱钓者给钓了去的。

“最为繁忙的当是养鸡、养鸭两项。不过养鸡有桃园的放养场,养鸭有熊河下游河道的游泳场,只需早间放出、晚上清归,一切问题也就解决了。

“再就是收捡鸡蛋、鸭蛋及其出售事项了。不过这也不是太过麻烦的事儿。因为我养的鸡鸭是放养的,鸡鸭吃的饲料少,鸡蛋、鸭蛋品质好,吃起来口感佳,很受消费者喜爱。所以许多的商贩儿,平时喜欢向我这里跑。这样我就只管捡蛋、包装、收藏,用不着像其他养鸡、养鸭户那样时常到市场上看行情、跑销售了。

“如此的这些项目,你们说说看,我与老伴还会多么地累,还会受不了吗?”

听了郭顺民的介绍,我一时就想,这么多的事项,这么大的工作量,他能够安排得条理分明、有条不紊,还能让自己忙里偷闲吹吹笛子,唱唱心爱的歌曲,凭借的其实是一种农民的智慧啊。

智慧的郭顺民,说白了是肯动脑子,是勤奋。勤奋与智慧相结合,常常会生出一般人不可想象的奇特效果。

同行的本文兄,这时不失时机地介绍说:老郭在养鸡养鸭活动中,还运用了一种“奇人”的做法,以吹笛的方式来给鸡鸭喂食。早间的时候,他一吹笛,鸡鸭便会从养殖房里欢跳着跑出来,奔向桃林或是堰塘、河道里,傍晚的时候一吹笛,鸡鸭们即便跑得再远,只要听到他的笛声了,就会自觉速速地归来!

郭顺民的这一奇特做法,让他在养鸡鸭工作中省去了许多的喂养与看护工作。

郭顺民还说,通过养鸡鸭的运用笛子,他在养鱼中也尝试了这一作法。他说,喂鱼的时候,他吹起笛子,感觉着欢跳争食的鱼儿更加地欢快了,并向他所在的岸边齐聚。如此他就感觉这样的做法,对鱼儿的生长很有利。

至于真实情况是否如此,郭顺民说,这只是一种感觉,目前还没有具体测算过。

郭顺民,还真是一个奇人啊!

 

4

其实,来到郭顺民的家中前,我只知道他是本文和道才二兄青年在家乡时的要好朋友,今天的前来就是好友间的拜访活动,就是观观乡野的春景,一起叙叙旧、乐和乐和。而我的陪同他们前来,是本文兄的主意,目的是想让我跟着他们一起,了解下奇人郭顺民的生活情况,看看春天的奇花异草,为日后的写作增添点新奇的佐料。

对于郭顺民是一位文艺爱好者、吹笛能手,包括前面讲述的诸多方面的种植与养殖等方面的奇事儿,之前的我都一概不知。杜、黄二兄事前不告诉我这些新鲜奇事儿,大概是想让我亲眼目睹和领略一下郭顺民的奇特之处,来点意外的“惊喜”收获吧。

当时的我们,于郭顺民家门前停了车、见了面,该放下的东西放下了,该寒喧的话语也寒喧了,同来的本文兄夫人也融入到朋友家中的主妇行业里去了,本文兄便催促着大家,一同前往郭顺民的种养基地看看。

临行前,道才兄一再催促郭顺民,要他把笛子一并带上。当时的我还有些不解:前往种养基地,带支短笛做何之用?

带着疑惑的我,跟着他们一起,沿着门前的熊八路向西走出村子。就见南方偌大的熊河水库下游,熊河河道于岗岭沟坡间迂回曲折地从我们面前向北穿行而去,然后于我们来时的梁集方向进入到枣阳境内最大的河流——滚河。

郭顺民的种养之地,就在熊河坝下河道的西岸不远处。

三月的阳光,明灿灿,光亮亮,辉映的大地更是绿莹莹,花艳艳。顺着河岸通向南面的大道上,前行不远就到了郭顺民的种养基地。

来到这里,就见路边一口三角形的堰塘,紧临堰塘的另一边盖有一排厂房似房舍,房舍过去是一大片的桃园。此时此刻,塘里的鸭子正一会儿东西一会儿南北地暢游着,像是在向我们展示着它们的快乐。而另一边的桃园里,桃花的开放已进入尾声,只有少量稍晚些的桃花正艳艳地开着,与四下里的葳蕤花草一起,展示着三月春天的繁荣景象。

走近养殖厂房,郭顺民突然拿起手中的笛子,吹起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一时间,我们都站了下来,高亢嘹亮的笛声响起不久,就见堰塘里的鸭子嘎嘎地向岸上游了过来,桃园里刚才还不见踪影的鸡子这时也咯咯地飞奔着回来了。

众多的鸡鸭汇集在养殖厂房门前,黑白麻黄灰,看上去一大片,于郭顺民跟前咯咯咯、嘎嘎嘎地叫个不停,叫得晴丽的天空更加地明灿光亮。

眼前的景象,让人喜不自胜。

郭顺民放下手中的笛子,来到养殖厂房里,拿出事前备好的饲料,然后一把一把地撒向鸡鸭群。就见鸡鸭相混,往来穿梭,竞相争食。一些肥大的公鸡,此时会时不时地扬起红大的鸡冠,四下里张望着巡视一番,然后还会向身边的母鸡咯咯地献一献殷勤。

该撒的食撒过了,在鸡鸭们正美美地争抢着食的当儿,郭顺民笑意满面地走了过来。看得出,郭顺民为我们展示的这个场面,是一幅鸡鸭混合觅食图。从他的笑意里看得出,这是他的得意之作,也是他最初尝试之后的无数次中的一次。

过后才知道,这是本文兄事前交待过的活动,目的是想让我这个常常坐在家中闭门造车的作者,能够见识见识郭顺民在养殖活动中的奇观!

郭顺民不失时机告诉大家说,他搞的这些种植、养殖事情,其实就是想利用眼前的有利环境,进行的循环性种、养。他指着那片桃园说,那是他为鸡子们准备的放场,而眼前这口三角养鱼塘则是为鸭子们准备的游泳场。当然,鸭子们平时更为广阔的游乐天地还是熊河河道,上下游各两公里的河道范围是它们的畅游天地。他说他这样做,就是想利用养鸡子来吃桃园里面的虫子,养鸭子吃一些河塘里的小鱼虾螺,而鸡鸭排出来的粪便又是桃树和河塘鱼的养料。

雨霁后的大地,地面上还有些泥泞。然而见到眼前的众多鸡鸭觅食场景时,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拿着相机,寻找着合适的角度,对眼前的不寻常场面进行着不断地拍摄。

我想把眼前的这一景观留住,成为我来此地的一个永久珍藏。

 

5

郭顺民除了忙碌家中的许多农事外,业余时间多是放到了吹笛子方面。与此同时,他还拉二胡,还吹葫芦丝,还喜欢唱歌。唱歌与吹笛子一样,也是他的强项。他不但自己时常地闲来唱唱,还于镇上举办的文艺汇演中唱,还到市里开展的歌咏比赛中唱,还唱到了襄阳电视台举办的农民欢歌队伍里,并取得了较好的比赛成绩。

郭顺民,一个地道的农民文艺业余爱好者。

熊河村里除了郭顺民喜爱文艺之外,还有一帮子与他相似的业余文艺爱好者,都是些六十岁上下的中老年人,年龄大的已逾古稀。这些人员有像他一样的当地村民,也有附近学校的退休教师。

现在,郭顺民所在的熊河村委会办公室所在地,把时常闲着的二楼会议室专门辟为这些文艺爱好者的活动园地。每当星期天的下午来临,这些文艺爱好者就会风雨无阻地来到活动园地里,吹拉弹唱,鼓乐笙歌,每每演奏来,如同开演唱会一般。

这支队伍,看上去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文艺宣传队,平时镇上开展文艺活动时,他们是首先的对象,并频频为熊河村有时也为熊集镇赢得诸多的文艺演出奖项,从而让熊河村成为了其他村子学习的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

这样的功劳,自然有郭顺民的一份,而且是大大的一份。

如今的郭顺民,于农民的身份上取得了业余文艺爱好的诸多成绩,可谓是镇上、市里乃至省里的乡村文艺名人。当我问及他今后的打算时,他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以现有的身份,像众多人喜爱崇拜的草帽姐、朱之文等人一样,拿着笛子走到中央电视台亮亮相。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心愿,就是想于来日闲下来的时候,能够带着老伴到全国各地走一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饱饱眼福。

这后面的一大愿望,他联系自己的大半生经历,编有一个顺口溜:

出生于一九五二年,

战天斗地修补地球,

历经沧桑有苦有甜。

大半辈子的农民生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如今虽然两鬓斑白,

腰板儿硬朗一点不弯,

喜逢盛世心中倍倍甜。

暮年的我有个心愿,

想把祖国的大好河山饱览饱览。

海南的椰树,北国的冰川,

苏杭的秀美,西域的高原,

这些美丽的地方,

都是我向往的圣地,

我要一个个走走转转。

实现了这个愿望,

来日的我就成了神仙!

听着郭顺民讲述的个人心愿,望着他那说过心愿后凝视远方的眼神,我似乎看到了他内心深处的一种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他的勤奋,来自于他的智慧,也来自于他孜孜不倦的人生追求。

生活中的人们,在进行着各自的忙碌时,都应当有着自己的追求,有着自己的目标,有着自己的自信。如此,人生的意义才会展现出来,社会的进步才会有动力,未来的人们才会有希望。

我深信,郭顺民在他的追求、探索与自信中,在他勤奋地跋涉与前进中,向往的目标将会一步步地向他靠近。

郭顺民的前方,充满着光明。

                                                 0一八年四月中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