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与许多写作人一样,杜本文先生是一个乡情观念很浓的作家。他在时常的写作里,虽然涉及到乡情的话题少之又少,或者说一般人从其诸多著作里很少见到有关乡情乡忆的记录,可这并不影响他老来对于家乡的多种思念之情,以及许多交流话语中对于家乡的美好回忆与快意谈吐,而更为主要的一点,还是他不时回到家乡探望亲友与故地重游的迫切心情与愿望。
9月22日,由杜先生的小女婿陈广定同志开车,我们一起来到了地处熊集镇熊河村杜先生的老家枣树林,进行了一次实地踏访活动。通过这次踏访,让我有幸认识了杜先生很多次绕有兴趣快乐谈论老家的山川形胜与风物多姿情态,也让我从中再次领略了杜先生满满的家乡深情以及帝乡赤子的大美情怀。
枣树林位于熊集镇东南一公里处,以庄子里枣树多而名之。人民公社大集体时期称为陈庄大队第九生产队,现称为熊河村九组。其实杜先生当年真正的生活之地,是在枣树林庄子的南边半里地上,另一个名叫小竹林的庄子上,因其庄子小住户少,与枣树林为一个生产队,故无论地图或是地名志等都没有小竹林的标记。但这并不妨碍本地居民对她的亲热称谓,也不妨碍杜先生对于生活过的小竹林的甜蜜历史记忆。
小竹林是沿着一条岗脊的南坡地带,一溜东西向排列的村庄,坐北面南,庄子前边是一片肥沃的冲田,再前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半扎山岗。从熊集镇中学校门前过来的育才路,进入庄子中间开始向东南折转,伸入东南边的半扎山岗后,隐没在岗外的岗岭绿坡间,再前就不知去向了。
杜先生孩提时代与年青时期生活的房舍,就在庄子中间大道的东边,一处背靠高岗面临堰塘和四周有茂林修竹掩映的地带。据杜先生多次谈说过,在他的记忆里,住房后面与东面,包括门前堰塘的对面,过去生长着大片茂密的竹林,竹林边有许多高耸的大树,站在远处只能看到村庄的茂盛树木与浓密竹林,房舍掩映其间不见踪影。他清楚地记得,老家住宅的右边有两棵石榴树,左边有一棵红樱花树。门前的堰塘边上生长着柳、梨、桃树,每当春天到来之后,柳絮飘飞,梨花盛开,桃花灿烂,与新生高长的竹笋一起,加上南边冲田的茁壮作物、较远处半扎山的绿树屏障,多会给人以欣美无边、绚丽灿烂的感觉,自然也是年青小伙与姑娘们抒情高歌的理想之地。
杜先生多次说过,这个美好的地方,是他小时候玩耍的天堂,是他少年时期成长的乐园,也是他年青时期磨炼意志的锻炼地。他出生在这里,从孩提时代到20岁时开始走出这里,然后又回到这里,其间的文化知识学习,参加生产队劳动,当生产队会计、小队长,当大队支部副书记、代理书记,做供销社临时工,搞科学种田试验,参加文艺宣传队,写通讯报道,再就是娶妻生子育儿女,直到1979年3月才真正走出这个既有甘甜又有辛酸的生他养他锻造他的地方,然后又一路飘歌般的成为市委党校教师、副校长,耿集镇党委副书记,枣阳师范党委成员、副校长,最后从师范副校长这个位置上退下来。老来的岁月里,他没有选择修身养性颐养天年的老来乐活动,而是进入到艰辛的爬格子里,并且是一路走来,先是参加了枣阳地方史、组织史的编纂工作,进而进入到枣阳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刘秀文化、东汉文化、三国文化、诸葛亮文化、荆楚文化等广泛领域的研究书写,然后出版了多部史志性的文化研究著作,成为枣阳文化领域内的一个标杆性的、360百科固定词条介绍的帝乡文化名人。
从杜先生一路走来特别是走出家乡后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应当说与他在家乡三十多年岁月的意志磨炼分不开。家乡的山山水水孕育了他的思想品性与文化才情,也锻造了他的坚忍不拔意志,然后成就了他的一系列文化研究硕果。
当年的小竹林及其生活的众乡亲,怎么也没想到,与诸多土生土长的本村人没有什么两样的杜本文,几十年后的今天会成为帝乡境内的一位文化名家。
小竹林,其功大焉。
二
我们的车子由熊集镇方向一路向南走来,在熊河村委会所在地的地方向东边的育才路上一拐,经过熊集镇中学门前,紧接着就到了小竹林村庄所在地了。
此时的杜先生,脸上生出了兴奋的红光,饶有兴致地指点着庄子上的左邻右舍、树木、竹林、岗坡、沟洼、堰塘等等的历史境况与目前的变化情况。这样的情景与作为,应当是每个游子回到故乡后的自然流露,杜先生眼前的所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车子进入庄子中间的通道上后,于庄子前边的分岔道口,广定同志熟练地把车子向东一拐,一直开到杜先生原来老家的门前不远处停下来。杜先生走下车子,四下扫视一下,就指着左边的一处院落告诉我说,那个盖着两层小楼的光亮小院就是他之前生活过的老家住宅地。当年的房子没有现在的好,但四周比现在的树木多。过后我才知道,自他进入城里工作后,就把原来的老家房子卖给了本村的其他住户,只是过后的买家因为到外地定居,又将住房转手一个外地人,接手的新主人已经不认识了。因此,眼前这处杜先生的老宅子,虽然场地还是历史的场地,但院落房舍与住户早已物是人非了。
我们目前站立的地方,又是一个三岔口,左边是庄子前的通道,右边是通向庄子东边桂花树岗、高家塆等本村的庄子路。两条水泥道夹持的地方,是一口庄前的长堰,也就是杜先生多次向我津津乐道过的门前堰塘:
老家的门前,有一口美丽的长堰。堰塘的四周,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树木和茂密的竹林。在我的印象里,塘边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有柳树,有梨树,有桃树,春暖花开的时节,先是柳絮飞飘起来,接着是梨花桃花的灿烂盛开,还有茂密竹林与大树上的鸟儿伴随歌唱,整个堰塘就展现出春天的欣欣向荣景象......
杜先生讲述的门前堰塘呈现的大美景象,明明就是世外桃园,就是人间天堂。这样的美好印象,应当在每个人小时候的心房里都储藏着,只是呈现出来的形状与景色不一样罢了。
杜先生说道的门前堰塘,此时观来还有着长长的模样,但宽度显得有些“窄”了。堰之四周还有着杜先生介绍过的柳树、梨树和竹林,还有着其他的一些农村常见的椿树、楝树、构树、柏树之类,还有着现在时常见的常青樟树、冬青之类。水边的一棵柳树特别醒目,张裂的黑色粗杆,空洞显显,皱皮如铁,杆根虬劲,显示着它生长在这里的年代久远一面。柳树弯弯地斜向堰塘里面,给人多经沧桑岁月的感觉。杜先生说这就是当年他在这里与小伙伴们经常攀爬并洗澡的所在。当年的柳树四周都是,目前只剩下仨俩株了,这一棵是最大最古老的,记忆也最深。他还说,对面的竹林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面积大了,还有竹林旁边的一棵大皂角树也不知道什么时间没有了。印象中的梨树眼前还有两棵,呈现在竹林边,却不是当年的那些梨树了。桃树没有了,想来春天的桃花灿烂景象也不存在了。不过远处的田地里、山坡上,现在种植着大面积的桃林,春天的景象应当比当年杜先生看到堰塘边上的几棵桃花要鲜亮和灿烂多了吧。
堰边的观看与说道过后,我们在杜先生的引领下,来到庄子后边的岗脊上。眼前的岗脊与杜先生说道中的印象岗脊有些出入。杜先生说道的岗脊,感觉是带着“高耸”的意味,而且是树木与竹林如森林般的高高耸立着,成为整个村庄背后的一道自然性的绿色屏障。眼前的这处所谓的岗脊,似乎也就是一个稍稍有着高坡坎儿的岗脊,视野里给人以舒缓而平淡的感觉。不过,历史性的一条岗上水渠还在,渠道还进行了新时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水泥板与水泥的构筑打造,这样可让渠道流过的水不至于浸漫到其他地方而浪费。大片的竹林还在,沿着渠道靠庄子一边向北远远的延伸着,其间夹陈着一些散立着的常见树木。或许是今年的干旱之故,现在又到了秋天时节,大片的竹林叶子少了些青绿翠碧的生机。但这不妨碍我们的探寻,也不影响杜先生的历史回忆。我们在杜先生的引领下,沿着渠道向北行进。竹林面积确实有点儿大,向北延伸的地方已经远离了庄舍。
我们一边行动着,不时把斜呈在路途中的细竹枝叶向竹林里推一推,时时给人进入深林的感觉。广定同志开始还跟在我们后面,过后因为电话安排工作而放弃了跟随。我们沿着渠道慢寻着,前边到了一条从竹林中穿越的过道处。也就是说,行走的通道到了这里,不能继续沿着岗脊渠道北行了,只能从右折的竹林间通道穿越了。
穿越竹林的一段路途后,前边是一口横陈庄子北面的长堰,堰埂外坡上全部生长着竹子,与原来我们行进渠道边庄后面的竹林相连着,成就了庄子东与北大面积竹林;如此的竹林布局,难怪会有小竹林村庄的亲切称呼了。
到了这里,行走在堰埂上,一边是竹林,一边是堰塘,堰塘过去是坡地里的大片桃林地。原来,在村子北面的坡地里,有人把原来的庄稼地改植成了桃园。目前已经过了产桃期,桃叶也变深弯紫变黄成苍苍的秋天景色了,有些已经脱落,正做着秋天过后的越冬准备。站在这里,四周除了竹林、堰塘、桃树与亮亮的晴空外,没有了其他的行人、房舍、田野与山岗,自然也就没有了四野的开阔一面。一时感觉,我们这是到了另一个狭小的空间天地里,一个让人感觉安静无声的地方。这个时候的我与杜先生,受着环境氛围的影响,少了在渠道竹林边上的语言,有的只是静静的思维与仰观的长空高阳。
堰埂上的竹林时时拦住了去路,我们只得从竹林缝隙里穿越。不久,到了堰塘的尽头,与前边的一条东西水泥大道很近了。但我们不能直接进入到水泥大道上。这里的堰塘与东边的桃园是封闭管理的,与南边的大道进行着拦遮,遮拦的地方生长着野蔷薇、野茅草和丛生性的野树之类。
现在的我们,要么原路返回,要么从桃园里穿越过去。
这时的我们又看到,种植桃树的地里,开垦着一条条的排水沟,桃树都长在一垄垄的高坎地带。此时的桃园里,不知什么时候有了人,此时正在给桃树打药,是给越冬的桃树进行的一种固体防虫产卵,有利明年春天桃树的生长、开花、结果。
到了这里,我们没有想到回转,只是走进桃园里,进行着一种桃林穿越的实践活动。我们弯着腰从一棵棵低垂的桃树枝下穿过,行进中不时还要跨过一条条垄沟。这样的行走,无疑增添了我们今天前来寻访杜先生老家的情趣,也会因为这样的有趣穿越而为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归来的路上,杜先生一边走着一边讲述着历史的曾经。他带我来到庄子前边的一处稻田地里,说当年这里曾是生产队的稻场所在地,一个生产队里在收割季节收获的全部庄稼,都会集中到这里来,这样稻场边上时常就堆着收割后的高高麦垛或谷垛,有时还会有芝麻、油菜等作物的垛子。中间是打场的场地,铺晒的庄稼开始是用牛拉着石磙辗轧,过后有机械了就用手持拖拉机或是小型拖拉机带着石磙辗轧。再后来有了脱粒机后,不需要把庄稼铺在场里辗轧,只需将收割的庄稼放入脱粒机里就可以了,这样的脱粒省去了许多的劳作。现在收割庄稼更是省事儿了,只需要在田边地头备好麻袋或蛇皮袋子,只等装收割机割过庄稼后前来放出脱过粒的净粮。
三
再次回到停车的地方,我们又寻着杜先生老家门前的小长堰进行了一圈的寻访。行走中,杜先生不时地介绍着当年一些的树木、果木、竹林、大树的具体位置,讲述与小伙伴们一起洗澡、藏猫、游戏、打水仗、爬树等等游玩的乐趣。这样说来,就有一种置身当年的感觉,就是一种小时候的亲切欢心。
过后,我们再次回到车子里,开始向南边的半扎山前边探寻。
半扎山是一道东西横亘的山梁,是当地村民地理位置的一个坐标性山名,在当地民众心中有着很大很深的影响,不同的地图上有着标记。山梁西边的一个村庄,就是以半扎山命名的,自然也是对半扎山的崇敬而进行的一个纪念性名称村庄。
车子爬到半扎山岗上,放眼望去,岗顶上乃平原似的地块,地里种植着农作物。我们刚才于小竹林方向看到半扎山上的绿色屏障,实际上是半扎山山坡处生长的树木。杜先生介绍说,过去的半扎山,整个山梁上都是松柏树木,很粗很大很高,有些需要几人合抱,山体林深茂密,犹如原始森林一般。不但半扎山这样林木丰茂,其他多数的山山沟沟也都是这种植被性的原始森林,走进半扎山以南以东以西,茂密欣荣的森林望不到尽头。后来人多了,为了多种庄稼多产粮食,许多山上的平缓地带被开垦成了庄稼地,如今的时代又被开发成各种经济林地了。
道路行到半扎山上,又是一个三岔道口。左拐的一条沿山梁西北方面而去,然后七转八拐的通往到南山一带和向北进入熊集到吴店的主行乡道上;直行的一条翻过山梁,进入南边的深山腹地以及熊河风景区一带诸多的山道上,也可进入到熊河风景区到吴店白水风景区的循环观景道上。只是当时的我们并不知道这些,只知道这里通向前边沟壑纵横的深山更深处,具体能够到达哪些地方,思想里一片模糊。
过了山梁,前边是一个之字形的下坡山道,其间有一条水坝坝堤作为通行的过道。水坝筑在两山夹一洼的狭窄处。杜先生介绍说,这个水坝蓄积的水面,当地人称为“过路堰”,大意是人们行走中路过的一口堰塘。
说到过路堰,杜先生就想到了当年,想到了他过去从这里拉着载重板车的一次惊险经历。他说,一次与队里的几个男同志一起,从南山深处的小粮店向镇区的大粮站转运粮食。当时的他还年青,力气有些单薄,每人拉着一辆载着七八百斤重用麻袋装好的谷物板车,感觉很有些吃力。山道弯弯,高坡处处,路面还带着原始性。每当遇到上坡一人拉不动时,就实行多人共推一辆板车上坡。当时正值寒冬时节,堰塘与荡沟里都结了冰,有些低洼有积水的路面上还有着冰渣子。他们当时从南山里一路过来,到了眼前的这处过路堰地带。那时还没有我们开车行走的变形平缓大路,他们拉的载重板车是从过路堰西边的山坡道上经过的,然后再从过路堰西北地带上行一个大坡。应当说,到了这里基本就算到了家了,大家的精神为之一振。
如同之前的许多上坡行动一样,当时的他们是合伙把一辆辆载重板车,推上过路堰西北地带的山坡上的。
杜先生当时的载重板车,被伙伴们推上高坡上后停了下来,只是停站的地方稍稍有些坡度,面向着过路堰的方向。当时的他与伙伴们只想到马上就要完成任务了,心中高兴就没有注意这个细节。当载重板车停下来,他和同伴走开准备去推另外的载重板车时,停站的板车因为路面的些许坡度与冰滑性,在大家的不经意中开始了倒滑。开始还不明显,等后来快速滑行大家发现的时候,载重板车已经没有控制的可能性了。随之一阵哗啦啦的板车滑行,紧接着就是一个轰然的落水声响,板车撞击得过路堰里的冰渣与冰水溅起老高的水柱来。望着滑进过路堰里的载重板车,当时的他与伙伴们都傻眼了。好一会儿才有人说,等他们把载重粮食的板车送到粮站后,再拿工具回来帮忙他把落入水中的板车给打捞起来。
伙伴们拉着板车一个个走开了,时间已是傍晚时分。望着寂静的山谷,幽幽的晚霞,以及高空中无语的飞鸟,他感觉自己劳累了一天最后却落得这个结局,一阵委曲袭上心头,同时又联想到之前自己受到的一些生活挫折与诸多不幸,不禁悲从中来,进而站在堰坡处仰天大呼道:“老天爷啊!我上辈子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儿啊,你要这样惩罚我啊......”
这件事过去了几十年,杜先生一直没有忘记当年的那种凄惨场景与悲伤心情。他说,那个时候的他,感到了生活的太过艰辛,感到了自己太多的挫折,也感到了人生的未来渺茫。他觉得自己也有着其他人一样的美好追求,也有着不懈的奋进精神,可为什么上天对自己却是那样的过不去呢?同样是上了师范的毕业生,其他人多成了人民教师,而自己却成了一名掏大粪的农民;村里的年青人不少都出门工作去了,可自己却四寻无门......
好在,杜先生在农村里虽然受到了诸多的创伤,也感受到了命运的悲伤,但他却从未放弃自己的奋进努力,也未放弃自己的积极进取与美好追求,他在工作中不断努力,最终用磨砺出来的坚强意志与锻造出来的工作能力,成就了他后来人生岁月的各种辉煌。
这真是:
人生砥励强心志,走过坎坷途路鲜。
不见名家家就处,还将经历历风帆。
四
我们在过路堰的坝堤上进行了好一会儿的逗留。杜先生站在坝堤上,不同角度的看山看水看蓝天,思人思事思往昔。他向我指点着历史的茅草山道,讲述着之前在这一带穿山越岭的艰辛行走。
那一刻,杜先生沉浸在无边的历史回想里。
我们站在水坝的不同方位,拍照了几处的留影,留下了可资回忆的片段,然后穿行水坝,向着南边的山地又行驶了一段山路。山路岔道较多,而且都很光亮,明明的通向不同的深山腹地。我们只沿着右边高梁上的一条通道前行,过后在一个住户不多的村庄前停下来。至此才发现,前方的坡道向右弯的地方斜行下去,转弯的陡坡处被浓密的树木竹林遮盖住了,前方的道路深不见底,自然也不知通向何方。到了这里,开车前行不太现实了,只能站在陡坡的高处向着远方绵延不尽的山岭进行一番瞭望,感觉感觉山之深处的苍茫景色与西边熊河之水的浩渺烟波,然后就原路返回了。
重新回到小竹林庄子里,杜先生说到了老伴高锡芝女士的娘家住地。原来高女士的娘家住宅地,就在小竹林中间大道的西边不远处。至此我才明白,过去杜先生说过多次的高女士娘家在“本村里”的话,原来就在杜先生的一个庄子里。
想当年,杜先生与高女士年轻的时候,都是文艺爱好者,都参加过生产队和陈庄大队的文艺宣传队,时常一起劳动一起出工。杜先生年青英俊,高女士窈窕善舞,可谓郎才女貌。这样的一对年青人,又同在一个村子里居住着,彼此抬头不见低头见,然后就在劳动与歌舞中不知不觉相爱了。这样的爱是真情的流露,是桃花春天时的盛开,因此他们就有了后来的爱之深情之切彼此一天不见就感觉掉了魂儿似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双方的父母对于儿女的各怀爱慕之心早有所闻,这样男方向女方一提亲,双方家庭顺水推舟般成就了他们在1969年的美满结合。之后的岁月里,小两口一路挥洒,风雨同舟,养儿育女,不计苦累,让三个孩子一个个读书学习走进社会成家立业,如今都在各自的事业中乐乐的奔行着,均事业有成,过着甜蜜的生活,同时又进行着新一代的培养教育,欣荣着杜氏家族。所有这些,让如今的他们老俩口,快乐而欣慰地过着幸福晚年生活,不断成就出杜先生的美乐写作。
人经风雨多锤炼,大业磨成渐色鲜。
协手并肩丰世事,甘甜苦乐漫休闲。
此刻,我与杜先生经过一番艰难曲折的后转前寻,最后才到达高女士娘家的住址所在地。如果说之前看到杜先生的老家如今成了别人的居住地,那么眼前高女士娘家的住宅则是一处空闲的居住所。高高的院墙,大门上着锁。杜先生介绍说,他们家从小竹林搬到城市居住后,高女士娘家的人还在这里居住过很长一段时间。新世纪到来后,随着孩子们的长大,老辈人的离开,在外面工作的子女们渐渐走出了这个小村庄,时常只留高女士大哥在这里居住着。如今大哥年龄大了,就随孩子们到了城里,而这处老宅院虽然之前还进行过翻新加固,现在却成了一处闲置的宅子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每个时代都会有着历史的曾经相似。当年杜先生与高女士相识相知相会相结合的年月里,虽然各自怀着远大的革命理念与抱负,但对老家会出现如今的景象大概也没有想到吧。
历史的必然,必然的历史。
我们都行径在历史的必然与必然的历史中。
一番历史的感慨后,我又对眼前的这处住宅进行着观瞻。门楼是简易的水泥板平铺搭建成的,门柱为红砖垒砌的房墙。宽大的两扇铁门上空下实,空的地方是钢筋钢管连接,实的地方是用铁皮铆钉固在钢管上。铁大门刷着红漆,与红黄色的门楼墙体互遇着,很是醒目。铁门上贴着年关时节的门画,一边一张。大门两边的对联分别为“荣华富贵年年顺,吉祥如意事事成”,横批为“吉星高照”,红纸黑字透露着中国人特有的美好企愿与祝福。透过门缝,里面的正间房门同样上着锁,院子里除了几棵不大的小树外,少有其他的家什物件,显现着时常没有人居住的情景。
与杜先生老家的房子朝向一样,这处院落也是坐北面南。院子大门前,左右几棵柿子树排列着,或大或小的柿子透过泛黄的柿叶,或高或低的垂挂在枝条上,青黄泛红的柿子,透露出诱人的一面。柿树向南微坡性的是一片空地,想象应是高女士娘家的一片自留菜园,如今成为作物的生长地了。空闲着的地面上,还有夏收时节留下的麦茬子。南伸三四十米远的前方,是庄子前的一口堰塘,里面全部种植着莲藕。与杜先生家门前的堰塘要大许多,呈向一样,都是东西长南北宽。满满的一塘莲藕,大面积的莲叶远远地看了还保持着少有的秋日青绿生机,近处观来已经显出秋意般的苍茫景色了。
杜先生专门来到荷塘边,进行了故乡水的亲昵洗手活动。这个时候的他,一定想起了当年与高女士在荷塘边树荫下的无数次甜蜜幽会,那种成就爱情的见证物——水岸、柳树、小草、荷花,还有不远处的稻香、麦香加身边的体香一起,欣欣的袭击着他此刻的大脑,乐乐的灌输着他的心房。这时的他,在水边静蹬着,愣神似地望着水面以及水面上葳蕤的荷叶,还有对面的高高白杨树、稻田、远山,半晌才慢慢起身,然后把手中的水向近前的荷叶上抛洒而去。如此的一个抛洒,抛洒出了一段历史的回响,也抛洒出了一段历史的情缘,乐乐的滋润着他的脸庞与心房。
历史的寻访与历史的回忆结束后,我们才从高女士娘家住房院子东边,一条窄窄而曲折的近道上走出庄子,紧接着又开始了下一个宽敞明亮地方的寻访。
五
熊集镇中学亦称熊集镇中心学校,位于镇南一公里处的东环路与育才路交界处。1958年建校,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本地的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师资配套,教学水平较高的农村初级中学。
站在中学大门口,看到高大宽阔的校院大门,杜先生就有一种历史的记忆涌上心头,进行着或酸或甜的咀嚼漫品。过去的他,在这里上过学,有着诸多同学小时候的欣欣容貌与笑意;他在这里为生产队里多次掏过大粪,挑粪时看到一起上师范的同学在这里任教时,酸楚的滋味不禁涌上心头;他还在学校南边围墙外的田地里开展过农业科技试验田,还与此地的教师赵守河先生既是同窗又是几十年的老朋友;等等等等。
熊集镇中学,与杜先生居住的小竹林相邻,与他有着诸多的历史渊源故事牵连,有甘甜的,有酸楚的,有欣乐的,有友谊的,均成为美好历史回味的有机组成部分。
带着历史的回思情感,我们一起走进了熊集镇中学校园里。
走进校园大门,迎面是面积阔阔的校园广场,左右两边为教学与办公楼。广场宽敞明亮,视野开阔,是全校师生升国旗和召开全校师生大会的场所。广场对应校院大门方向,树立着一尊汉白玉孔子全身雕像。杜先生介绍说,这尊孔子雕像为枣阳市四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开柱先生在校庆60周年时的捐赠;杨先生是从本校走出去的知名企业家,在枣阳乃至境外有着广泛的影响,是熊集镇的名人之一。杨先生如此的作为,寓意很明显,就是希望母校能在新时代里,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出色的国家栋梁之才。
我们沿着右边的教学楼走去,穿过安静的教学楼后看到的是一处绿茵场。此时正有上体育课的学生们,在绿茵场上进行着篮球、排球、羽毛球及单杠、双杠等体育项目的练习活动。一个个青春气息浓厚的少年们,展示着英姿勃发的快意青春,行动中矫健有力,场面分外热烈。由此而时时撞击着我们散步的心灵,回想着历史中我们的曾几何时,也回想着岁月经行的一路风雨,自然就升起了飘荡在晴空中的历史情丝与历史情怀。
我们走到校园南围墙处,杜先生想起了当时的农业科学实验,就想借助围墙边树木的高度,爬到树杈上看看高高围墙外的农田。当年他进行的杂交高粱科学试验田,就是在那一片肥沃的农田里开展的。由于他当时的认真负责,积极钻研,勤学苦练,当时的杂交高粱试验田搞的很成功,过后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受到了县区两级管农业领导的表彰,县里还组织人员前来参观学习,在全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说到这些,杜先生就有一种自豪感,也就有着许多的甘甜回忆。只是当下的樟树太粗又太高,如今的我们已经不适应进行这种攀爬活动了。由此,我们只能隔着高高的围墙,进行着历史的回忆与说道。
我们从校院大门对应的操场上向回走,杜先生看到东边大面积教学与办公楼后,就说这是后来新扩建的;当年的校园没有这么大的面积,更没有眼前的这些鲜亮楼房。正这样说着历史,杜先生的老朋友赵守河先生的公子——赵洪涛同志这时带着满满的笑意走了过来。原来杜之女婿广定同志见我们走进了校园,就给在此地担任校领导的赵洪涛同志电话告知,正在办公室忙碌的赵校长一听老爸的老朋友过来了,就及时出来与我们进行了相见。
老朋友的儿子,时常熟悉,见了面亲切多多,一时就要留着吃了晚饭后再走。只是我们上午已经在耿集南山中进行了半天的梁家山寻访活动,下午又在杜先生的老家小竹林一带进行了小半天的转悠,同时我们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过后就只能对赵校长的盛情挽留进行了辞谢。留餐不能,情意浓浓的赵校长,就一直把我们送到学校大门外,直到我们坐车慢慢启程了,他还立在校院大门前向我们远去的车子进行着频频招手。
一天的探访活动结束了,观看与寻访的地点很多,内容很丰富,也很精彩,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留下了记忆。由此生出这样一个认知,那就是在我们这些退休人员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历史记忆时时飘荡在我们的思绪里,游走在我们的脑海里,许多时候需要我们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的去梳理,去挖掘,去认知,自然也会让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收获多多。今天伴陪杜先生的家乡探访活动,就是最好的一个见证。
2022.10.下旬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