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国林的头像

国林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1908/09
分享

帝乡文化的辛勤耕耘者

 

2015年,初夏,一天上午。

明媚的阳光,带着温柔的清风,由东向西一路地飘洒过来,渐次地飘到了帝乡的古城区,飘到了古城区的北端,浸润到了枣阳市高级中学校园深处的一栋住宅楼的五楼上,随之又随着楼外的水杉绿莹细叶的沙沙声,从面向东方的窗棂处,一同进入到一间书房里。

顿时,这间书房里沐浴着阳光、清风,以及绿莹莹水杉叶子的沙沙声光。

此时此刻,书房的空气中,正飘荡着悠扬的文字旋律,此起彼伏着,玄妙幻化着,形成一首首歌曲的音符,与前来的清风、阳光和叶子的沙沙声一起,进行着轻妙的漫舞,发出悦耳动听的玄妙声乐。

晶亮不大的书房里,西与北两面朱漆油亮的书柜里、书柜上,装或堆满了各种的历史典籍,有单册的,如缩印本的《辞海》、《汉语大词典》等,有成套的,如《清史稿》、《汉书考证》、《后汉书补注》等,有系列的,如《二十五史》、《中国通史》等,其中的一些古籍书是市面上少见的,显得非常珍贵。

书房中间的地面上,横七竖八地堆摞着近日时时翻看的书籍,半人多高,其间穿插着一些做过笔记的纸张,看上去没有规律,没有序列,有些杂乱。迎着阳光的窗棂前,与南面的房墙交叉的墙角处是一张书桌,桌面上同样是一摞摞的书,有序无序的堆放着。

此时,桌前坐在一个人,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阳光透过水杉的树缝,斑驳地照在他的身上。明亮的光线下,头发已经花白,但坐在桌前的腰板却十分地挺拔,看上去面庞清癯,精神矍烁,给人一种老当益壮、壮心不已的不凡气势。

这就是帝乡的文化名人,一位饱学之士。

他叫杜本文,原枣阳师范副校长、校党委委员、高级讲师。

除了这些退休前的工职身份外,之前的他还做过中共枣阳市委党校副校长、副书记,耿集镇党委副书记等职。他还是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理事、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辽宁省党的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湖北省中师政治学科论文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文科学学会理事、襄阳市诸葛亮研究会理事、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理事、襄阳市“文化襄阳”研究会会员、枣阳市政协文史员等。

上述的这些身份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空挂虚名,都是名至实归的头衔。之前的他,工作之余与退休之后,撰写了一系列红色文化、党史文化、东汉文化、刘秀文化、炎黄文化、三国文化等方面的研究篇章,获得过不同领域里的各种奖项,文章被多处专集与刊物收录、刊载和转载。

其间,用力最大、收获最丰的,还是他在刘秀和东汉文化的研究方面,倾注了他退休后的大部分精力,寻探研究了大量佐证的篇章,先后结集出版了《龙飞白水论刘秀》、《光武中兴三百问》、《刘秀年谱》等研究成果。

他在退休后的生活中,没有因为职位的退下而闲下来,而是寻找了一份清苦的差事:多种历史文化的研究与书写。除了出版的诸多关于刘秀与东汉的研究成果外,他还出版有《会心集》、《“三闲集”论说集》等,另外还参编有《新时期枣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枣阳地方组织志》、《中国共产党枣阳历史(19491978)》等书籍。

杜本文,为了帝乡的文化建设,不遗余力,硕果丰厚。

 

2

此时,杜本文面带喜色,脸上洋溢着多天来少有的激动。

他刚刚完成了一部新编书稿的最后润色、校正工作。之前,出版社已经接洽好,排版工作已经就绪,但等他最后校样的完结,马上开机印刷、装订成册。

这部书浸润了他八年的心血,带着他的浓浓帝乡情怀,也带着他对帝乡文化的殷殷之心。

这是一部书写帝乡文化成果的集大成书,带着史志性质,名字叫《枣阳著书志》。

八年磨一剑,激动心亦悦。

完成了心愿,心中有一种释然的感觉,也有一种欣慰的感觉。

他把校对后的书稿拿起来掂了掂,左看看,右瞅瞅,随之满意地把样书放到了桌子里面靠墙的地方,眼睛闪一闪,脸上自觉不自觉地再次流露出幸福的微笑,阳光的映照下泛着红润的光亮。

他缓缓地站起身来,想到客厅里品品茶,然后再到楼下的美丽校园里转悠轻松一下。

任务完成了,他需要休闲一段时间。

然而,就在他起身的一刹那,放在桌边的一本经典歌曲集《百唱不厌》,突然映入他的眼帘。

这是一部经典老歌集,因为平时爱好唱歌而进行的收藏书之一。里面有许多的经典老歌,都是他过去爱唱、也唱过无数次的:《我的祖国》,《十送红军》,《月儿弯弯照九州》,《唱支山歌给党听》,《唱得幸福落满坡》,《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红梅赞》,等等等等。

他是一个爱唱歌的人,自幼在农村里养成的爱好,过后就一直保持着。在学校里,在劳动中,在工地上,他参加过文艺宣传队,是文艺演出的积极分子。

现在的他,虽然唱歌没有年轻时唱得勤了,唱得好了,但每天早上起床后的必修课,也就是吃饭前后,多是要播放一下歌曲音乐的节目,听听老歌或新歌。

如此的早间课,几十年如一日。

几十年的早间课,让他的精神常常愉悦,让的精力时时充沛,也让他的生活过得花样百生,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此时的他,完成了心中的一大愿望,突然看到了这部歌曲集,心中的激情陡然升起,昔日的高亢悦耳的歌喉又有些按捺不住了。

为了表达下自己的兴奋之情,他想放开嗓子高歌一曲。

想到这里,站起身来的他,伸手拿起了歌曲集,随便的一翻页,映入眼帘的是一首《谁不说俺家乡好》。

谁不说俺家乡好,他的眼前一亮。

啊,真是天遣神使,让这样一首熟之又熟的老歌走到了他的眼前,进入到心中的歌唱旋律中。

或是完稿好的喜悦之情,也或是爱歌唱的秉性又发挥了作用,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反正,当他看到这首老歌后,空着的手不由得做了个悠扬的手势,接着就情不自禁地轻轻地哼起了歌曲的快乐过门,随之就放开嗓子大唱了起来。

没有伴奏的乐曲,没有观看的听众,书房里只有他一个人的唱歌表演。然而,他唱的很投入,也很富有激情,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词句,都是从心底深处的自然流露。音调或高或低,音符或柔或刚,音色或飘或扬,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流畅。

他沉浸在悠扬的歌声里。

他沉浸在美好的歌词中。

嘹亮的歌声在书房里飘荡起来,回旋起来,他的激情也随之燃烧起来。悠扬的旋律,伴着他的激越心情,一起绕着天花板、书柜、墙壁,在整个房间里回荡着、缭绕着,随之又从窗棂处飘向天外,绕过水杉飘向枣阳城的上空,然后又飘向了生他养他的熊集老家......

 

3

杜本文是枣阳市西南部的熊集镇熊河村(原陈庄大队)人。

他还清楚的记得,小时候生活的陈庄大队有十二个生产队。他所在的第九生产队,有四五个零散的小庄子组成,而一个个小庄子又都隐藏在一座座岗山洼洼里。

他居住的村庄叫枣树林,只有八九户人家,是一个典型的枣南小山(岗)村。

枣树林坐西面东,背面为一条不高的土岗,如同一道天然的护卫屏障,时时将小小的村庄遮围着。庄前有几口不大的堰塘,四周分别不等距地生长着柳树、梨树、桃树、梅树、李树、石榴树和相关知名不知名的杂木树,加上各家房前屋后的枣树、椿树、楝树、槐树等等之类的常见乔木,春夏之间的枣树林,真的就是一个密林深藏的山居之所了。

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堰塘边的柳树率先长出了新芽。当柳絮飘飞的时候,就是李、梅、梨、桃的竞相开放时节。到了这时,小小村庄里弥漫着各种各样花的芳香,出门看到的则是水边红红白白的怒放花儿,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分外的耀眼,一时就展现出了小小山村的一种美妙特有的浪漫情调。

庄子四周有几处大大小小的竹林,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氤氤氲氲的。这里除了是鸟儿的天堂外,再就是孩子们夏日里乘凉嬉戏的好场所了。而这个时候,堰塘边上的石榴花儿开放了,村庄上的槐树花儿、枣树花儿也相继开放了,还有堰塘里栽种的莲藕,一朵朵莲花于田田的荷叶里展露出了红扑扑的笑脸。

初夏的南来熊河风,次第地将石榴花、槐树花、枣树花、荷花等等之类的芬香吹送到小竹林里,为欢闹的孩子们带来了阵阵清凉的馥郁之气,沁入到每一个孩子的大脑、心脾,一时让这些孩子们于竹林里的玩耍更加起劲。

堰塘向东,也就是村庄面对的前方,是一片从东南一带的山里,长年累月冲积下来的一畈好田好地,适宜于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和芝麻、绿豆、黄豆、棉花等等农作物的种植与生长,时时为这里的百姓进行着无私的丰厚奉献。

越过畈田,不出一里远,是一座不高的山,如同高高的房墙一般,当地人称之为半扎山(一边平缓,一边高陡,如同刀砍斧劈过的一般)。山由西北仄向东南,山上尽是青松、翠柏和栎树之类,小的碗口粗细,大的可与小水桶相比,一年四季展现青青葱葱、苍苍茫茫的景色,让山乡人的眼睛永远不会感到枯燥。

枣树林,是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美丽小山村,也是杜本文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

他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长久地于这里生活着、学习着和劳动着。他于这里度过了童年,度过了少年,也度过了青年,直到34岁那一年才真正的离开这里,走向他人生的另一个起跑线。

但是,过后的他无论走在那里,离枣树林有多远,他的心中一直萦系着这个生他养他的美丽之地。

今日的杜本文,对这个美丽的小山村还记忆犹新,每每道来,脸上总有一种梦牵魂绕的甜蜜感觉,总有一种说不完道不尽的绵延话语。而那美丽的村庄、田野、冲畈、庄稼、山林、沟渠等等,让他感觉就像《谁不说俺家乡好》歌曲唱的歌词一样美好: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

一朵朵白云绕山间

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

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

弯弯的河水流不尽

高高的松柏万年青

......

绿油油的果树满山岗

望不尽的麦浪闪金光

咱们的胜利果

幸福的生活千年万年长

......

 

4

爱好唱歌的杜本文,在完成了《枣阳著书志》的样书校改之后,拿着《百唱不厌》歌曲集,唱着《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曲时,他唱着唱着,眼前就回想起了当年自己在家乡时的情景了。他唱着唱着,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那个美丽的小山村里了。

他当时的感觉,就是自己眼前所唱的歌词,不就是自己家乡的那种景致么?这歌词写的就是自己家乡啊!

更广泛一点,歌词里面展现的所有内容,不就是自己日日生活与工作了七十多个春秋的帝乡枣阳么!

他唱着唱着,眼睛里出现了激动的泪花。

他唱着唱着,思想中就感到了家乡的无限美好。

虽然,这之前的他并不是一帆风顺,还有着诸多的磕磕绊绊,但他对故乡的情没有变,他对故乡的爱没有变,而且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对家乡的这种爱、这种情就越发的浓厚。

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他的心中,时刻装着故乡,装着帝乡,也装着他生活的每一个地方,自然也包括他现在居住、日日出入的美丽校园。

十分有趣的,是他最后的归宿之地——枣阳市高级中学,也就是昔日的枣阳师范,目前的居住之所,之前还与他有着一段牵连久远的历史渊源呢。

1965年夏,襄阳师范招收工农兵学员,他因在家乡的各种表现优秀,成为当时群众推荐选拔的一员。而在上襄阳师范之前,他是在原枣阳校园内参加的入学前考试的。

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几十名推荐学员,都是各区镇里的农村社员,是从枣阳四面八方的乡村汇集到这里来的。当时的他们,手上有着老茧,脸色熏黑,衣服乡土,还有些陈旧。但他们是各地的劳动者代表,并且都做出了这样那样的成绩,得到了当地领导与群众的共同认可。他们来到这里,肩负着当地群众的期望,都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未来谋划着、思想着,因此也就对在枣阳师范进行的考试特别地关注。

然而,机遇把握的成功与否,许多时候是需要个人的才智做基础才能实现的。当时前来枣阳师范的几十名工农兵推荐选拔的学员,在这里经过了一番紧张的考试后,最后只有十多名学员从这里走进了襄阳地区师范。

杜本文是这十多名中的其中一员。

只是,在襄阳师范进行了三年半学习后的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想通的是,作为班上的宣传委员、学习积极分子,毕业的时候,他一边拿着襄阳师范颁发的大红印章签盖的毕业证书,一边又拿着一张大红印章签发的“回乡当普通农民”的通知书。

那个时间,他记得真真切切:19693月。

因此,过后的他受到过许多的猜测,也让他饱受了人生之中最为难熬的一段日子。

因此,那个时候的他,心绪不佳,满脸愁苦,遇见同窗与熟人了,也总是想方设法地予以回避。

好在,他是一个热血有为的青年,他是一个奋发向上、积极好学的青年。

不久,他凭着实干,凭着才华,从最基层的公社社员做起,过后当过生产队的记工员、杂交高粱技术员、大队文艺宣传队队员与副队长,也当过陈庄大队党支部的副书记、代理书记,还当过出工时的土广播员、省广播电台模范通讯员、熊集供销社临时工、熊集公社办公室临时办事员,等等。

19793月,襄阳师范毕业生落实政策,他接到了县文教局的一张“毕业分配通知书”。

这是一张迟到的通知书。

为了这张“通知书”,他在家乡摸爬滚打了整整十年!

十载艰辛唯自详,酸甜苦辣尽抛江。早年猜测成鲜事,新地高天翱与翔。

由此,他成为了一名吃“皇粮”的国家正式公职人员。

凭着多年积攒的丰富经验与才华,他在新的岗位上欢快地干着,狂热地干着,不知疲倦地干着。

一夜春风原野过,大地泛绿欣欣时。

很快,他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赏识。

19803月,工作一年后的他,被调到县委党校任教员,过后曾三次参加省委党校的进修学习,先后成为县委党校的副校长、副书记。1988年下派到耿集镇挂职党委副书记锻炼。两年的下派锻炼期满,组织欲安排他留下来主持当地的工作,但他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还是放弃了这样的一个升迁机会。

他感觉,学校才是他纵横驰骋的疆场,才是他发挥才智的理想之地。

就这样,他先回党校休闲数月,19913月来到了枣阳师范任副校长、党委委员。

从此,他于师范扎下了根,直到退休再未变动。

19659月,他从枣阳师范临时考场走进襄阳师范,19913月,他重新来到这个地方任教当领导,前后的跨度已经过去了26个年头。

这是一种冥冥之中的渊源,也是一种冥冥之中的牵带。而这种渊源与牵带,成就了他老来于学术方面的诸多成就。

 

5

杜本文自1980年到县委党校工作后,先后三次到省委党校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其中第三次在省委党校进行了整整两年的进修,时间是19849月至19867月。学习期间,他系统地进行了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学说等一系列重要理论知识的学习。其中马克思的《资本论》一书,他与同去的学员们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进行研学。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开始接触中共党史与时事政治等方面的理论学习与写作。1983年,他写作了《略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等论文,分别收入襄阳地区哲学社会科学学会组编的《纪念毛泽东诞辰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讨论文集》和湖北省政治学会等四家合编的《纪念毛泽东同志九十周年诞辰论文集》,后一篇另刊登于《理论与实践》杂志。

之后,他写作了一系列的时事性论文,分别刊登在一些刊物与收录于一些论文选编书里,不少篇章还获得了奖。

1994年,他正式走上专业性的党史研究之路。

当时,市纪委开展反腐倡廉活动,需要一批这方面的文章。因为他到省委党校的进修,之前又进行了这方面的备课、教课与写作,有着深厚的实践经验与理论修养,成为当时市纪委点名写作这方面论题的专业操笔者之一。

为了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他于教学之余,开始翻阅大量的历史典籍,开始查找明朝的兴衰历史,然后结合新时期我国的国情需要,撰写了一篇《试论明王朝兴衰沉浮的经验教训》的长篇论文。论文写成后,得到了市纪委领导及同行的一致好评,过后这篇论文入选湖北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等四家合编的《反腐倡廉话古今》一书。

由此,他对中共党史等进行了系列研究,写出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分别被不同的刊物与书籍载录。诸如:《浅论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入选《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文集》;《传荆楚文化之“神”,抢经济发展之先》,入选《荆楚文化与21世纪湖北》一书;《建立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应注意的问题》一文,先后发表于《理论研究》和《理论与实践》杂志;《诸葛亮教子之道的启示》一文,入选全国第十一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苏区兴盛时虽短,得入青史永留芳》以及《辛亥革命:枣阳志士意气豪》两篇文章,先后入选《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红四方面军枣阳突围始末》一文,入选辽宁《党史纵横》杂志等等。

他撰写的许多论文,获得过不同级次的奖项。如《要切实抢先创新教育,必先走出认识的误区》,获中南六省初等师范教育政治教学研讨会一等奖;《无神论教育的绝好教材》获中华教育学会等单位举办的全国政治征文大赛二等奖;《试论炎帝文化与黄帝文化的区别与联系》获得襄樊人民政府三等奖;《延安精神化利刃,同仇敌忾斗寇顽》,获“弘扬延安精神,推进襄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一等奖以及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2014年年会评比二等奖等等。

过后,他从党史研究,逐步扩展到东汉文化和刘秀文化研究,随之又涉及到三国研究、诸葛亮研究、帝乡历史研究、帝乡文化研究、帝乡红色文化研究等一系列的研究领域。

在诸多的研究领域里,还是他退休后对光武帝刘秀及东汉文化的研究。为了宣传帝乡的伟人,他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成就也最显著。诸如《谈谈光武帝虚心纳言的精神》一文,入选《中华新论.第二卷》;《从光武中兴看“贵和”思想对安邦治国的作用》,入选《传统文化与现代和谐》一书,并在中韩两国人文科学高层论坛会上(会址在首尔)获特等奖;《光武中兴三百问》一书,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评定为“中华优秀文化成果作品”,并在北京总部展出。

所有这些,体现了他对帝乡历史名人的一种崇敬之心,也体现了他对帝乡枣阳的一种赤子之情。

也因此,他在帝乡诸多文化领域里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6

帝乡的美丽山水养育了杜本文,杜本文心中时刻装着帝乡的美丽山水。

他常说,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让很多人感到骄傲的帝乡之地,现在又遇上了祖国繁荣昌盛的大好时代,自己没有理由不运用之前所学,而去为帝乡高唱赞歌啊!

之前的他,已经进行了这方面的诸多努力,付出了自己的很大精力,也取得了诸多骄人的成绩,得到了帝乡人的广泛认可。许多时候,政府、政协、文化等部门关于帝乡文化建设的议题咨询,他是必不可少的受邀者,同时也受到了帝乡文化圈子里的文化之事谈说的诸多邀请与评说。

——枣阳革命史的课题研究、布展,他成为其中的谋划者。

——枣阳革命老区的历史研究,他成为参与的对象之一。

——枣阳地方史志性的编纂工作,他成为其中的主要受邀对象。

——枣阳文史资料的诸多现代史方面的篇章,常由他亲自撰写。

——上级前来枣阳进行汉文化、刘秀文化、现代文化等方面的课题调研,他成为受邀的重要对象之一。

——帝乡文化圈子的出书评论,他是为数不多的人员之一。

...... ......

一个个议题,一件件工作,一场场交流,展现了他在诸多领域研究的造诣,在某些方面的研究还填补了帝乡的空白。

现在,他完成的《枣阳著书志》,同样是填补了帝乡文化的一个历史空白。

因此,完成了此著的他,一时就有些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而这种喜悦又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了《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曲里。也因此,他感到歌曲里面的歌词,描写的就是故乡熊集,描写的就是帝乡枣阳。

啊,歌词写的太好了,帝乡的山水太美了!

此时此刻,他感到歌曲与枣阳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

帝乡的山,帝乡的水,帝乡的田园,一切的一切,不都是歌曲词语里描绘的一样吗?

一时间,他忘记了自我,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完全沉浸在一种艺术的氛围里和现实的感受里。

他这样唱着唱着,忽然机灵一动,这么美丽的山水养育了我,我应当为其做点什么呀。之前的自己,虽然做了一些歌唱的工作,但是还不够,自己还应当趁着有生之年,多为帝乡做点有益的歌唱事情,这样才对得起生我养我的故乡啊!

他想到刚刚完成的《枣阳著书志》,那里面有好多枣阳的“第一”。

如此,一个灵感降临了。

他开始想到,帝乡有着这么多的“第一”,可人们多不知道啊,或者说就是知道,也只是零星的、杂乱的,没有系统的、有意识的整理的记录。

进而又想,帝乡有着这么多的“第一”,不就是帝乡一代代人共同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晶么?这么好的素材,如果不把它们汇集起来,岂不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么?

如此,一个决定在这个时候于他的心中形成了。

他要把帝乡的N个第一”汇集起来,编著一部书!

 

7

有了想法,说干就干。

杜本文放下了完成任务后想休息下的打算,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到N个第一”的思考、归类与收集工作中了。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刚刚起步收集N个第一”的时候,另一个艰巨的任务来临了——民政部门要编辑一部枣阳地名志。

这也是一项新的工作,也是前人没有开展过的工作,自然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刚开始的时候,他有点放不下手头正在着手收集的N个第一”工作。然而,他也意识到了,“地名志”同样是一件有益于帝乡人的不朽事业。

就这样,他放下了手头的N个第一”,参与了枣阳地名志的编辑、整理工作。

这一干,就是19个月,时间一晃就到了2017的农历年底(阳历20182月初)。

当时的他,因为年龄大了,上班走那么远的路,身体开始吃不消了。他感到了头疼头晕,他感到了胸闷,他感到了腿的无力、手脚的麻烦。

他的身体在向他抗议了。

过后,他到医院进行了细致地检查,得出的结论是,劳累过度,大脑、血压、血脂、心脏、气管等等,都出现了一定的“毛病”,需要休养调理。

一句话,他需要吃药,他需要休养。

他需要放下一切的工作。

如此,他不得不放弃手头的编纂工作,开始了自己的身体调养与恢复。

好一段时间,他感觉身体不适,这疼那痒,那酸这麻。加上心胸的憋闷和脑袋的不时发晕,让他感到了困惑,也让他想到了很多。

好在,他是个有决心的人。

好在,他是个有意志的人。

坚持吃药,坚持锻炼。

他听从医院的嘱咐,无论中药或是西药,无论药多或是药少,也无论药是好咽或是不好咽,他都坚持吃药,雷打不动。其间还坚持锻炼,规定的时间,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不久,上述的症状得到了缓解。

刚刚好一点的他,又开始闲不住了。

他一方面坚持吃药、锻炼,注意休息,另一方面又开始了中断近两年的N个第一”的收集、归类与撰写工作。

开始还悠悠地,随着身体的渐渐恢复,他的速度加快了。

因为之前有《枣阳著书志》的编著经验,在收集、整理、归类、撰写帝乡的N个第一”时,他感到顺畅多了。

收集工作,开始心里没底,只有个大概的构思,编写的时候还有些忙乱,还没有形成固定的程序。随着天长日久的收集、整理、思考,渐渐地,归依的名目清晰了,过后经过一道又一道的变动、添加、修正,最终就形成了如今成书的21个大类、千余条细目、20多万字的编著,取名为《光武故里的N个第一》。

从开始着手编撰这部书,剔除耽误的时间,前后他只用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

如此的速度,对他这个古稀之年的人来说,可真谓是有点“牛”的劲头了。

他曾称他的一位朋友为“牛”人,如今的他,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牛”人啊。

 

8

杜本文编著的《光武故里的N个第一》,就其时间来说虽然不是太长,但他与家人一起,花费的精力和财力却是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他在身体不佳的情况下,是带着病进行的这一工作,其间受到的多种困扰,可想而知。

天太寒、天太热的时候,他都是一个人坐在空调屋里,进行着一个一个又一个的“第一”查找,进行着一个一个又一个的“第一”校正、增删。

在寻找N个第一”的过程中,他查找工具性的书籍时,就达到了上百本之多,其中的一些如《枣阳市志》《枣阳五十年大事记》、《枣阳县志》和《枣阳年鉴》等,他不知查看了多少遍,也不知折叠了多少页,进行了多少万字的记录。

有些书,由于翻看的次数太多,利用的频率太高,书籍已被他翻成了烂页。

为了查找清代的一些真实史料,弄清事情的真伪,除了清朝时期编印的《枣阳县志》、《大清一统志》等历史性典籍作为查找对象外,他又专门新购买了四十八册之多的《清史稿》,另外还有十几册的大部头精装本的《册府元龟》等。

这两部成套的历史书籍,共计花费五千多元。

为了尽快完成《光武故里的N个第一》,他进行了诸多的付出,也让家人进行了诸多的忙碌。

为了节省打印费,他让小女儿于繁忙的工作之余,加班加点地为他打印N个第一”的手稿,而且是一遍又一遍的修正、补充、调整章节、打印校正,直至最终的完稿。

为了节省时间,他把家里的一应事务全部交给了妻子,自己则全身心地投入到N个第一”的收集、整理与撰写中。家中的事情,妻子进行了诸多的付出。

为了不浪费时间,他谢绝了诸多的文友宴请之邀,相关的活动之邀,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应酬活动。一些亲戚家的时常走动,他也都是让妻子一人前往。

目前,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部《光武故里的N个第一》,是杜本文为帝乡文化事业的又一次无私地奉献,书里书外展现出的是他对帝乡的一种大爱,一种深情。

我们有理由相信,《光武故里的N个第一》,是帝乡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填补了帝乡诸多“第一”的汇集空白,将成为一种史志性的历史书籍,长载于帝乡史册。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年逾古稀的杜本文,为了帝乡文化的繁荣发展,正昂首阔步,不遗余力,向着新的更高的目标迈进。

  

0一九年七月于西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