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松的头像

郭松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23
分享

“拉扯”

                      郭松

“好不容易才把几个娃娃拉扯大”,这也许是父母生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抚养一个孩子不容易,培养一个孩子更不容易。

做父母的说起养育孩子的事,大都会用上“拉扯”这两个字,既费力又操心,含辛茹苦。我家里四姊妹,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父母亲的工资加起来才60来块,几姊妹要吃要穿要上学,日子过得相当拮据。父母“拉扯”几姊妹,也把自己“拉扯”得精疲力尽。

童年的时候,对父母没有多大的奢望,富也好穷也罢都是个窝,有一点玩梦、有一点笑声就够了。少年的时候,对父母没有多大的耐心,几句话不对头,甩了门就走,留下的是父母的担心。青年的时候,对父母还会生出些烦来,闯出了点眉目,就大声说话,心想没有父母的啰嗦就好了,于是盼着有个自己的家。

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就牵肠挂肚了,孩子给吃饱了?给睡好了?出去玩要小心哦,要注意安全哈。上班的时候提心吊胆,下班时间一到就往家里赶。在“拉扯”中孩子长大了,一虎身站起来,牛高马大,个头超过了爹妈,我也不自觉地说起“拉扯”的话来。临行前,整理衣物的时候,孩子觉得时间漫长;走了后,父母觉得时间漫长。有时巴不得做孩子的箱子,他走到哪儿就陪到哪儿。觉得“拉扯”二字,可以和父母二字等量齐观,父母就是一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操劳,不使出力气不行,不使出心劲更不行,使出的心劲往往比使出的力气更大。

去年冬月间的一个晚上,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在座的一个朋友说:他父母生前给他做的吃的,不外乎稀饭、馒头、面条,还有泡菜、卤腐、豆豉什么的,都不如他现在吃的丰盛,美味佳肴一大桌,隔三差五都要请吃或吃请一回,但没什么感觉,胃口还是儿时的家常便饭好。吃完晚饭后,我和他一块散步,他又不厌其烦、如数家珍地说父母做的饭菜,我试探地问:“你吃不上父母做的饭菜了?”他缄默地点了点头。我感同身受地说:“我也吃不上父母做的饭菜了。”

我发自内心地说了我的感受:在吃得上父母做的饭菜时,从未觉得有多么的好吃,年轻的时候,有好多次,父母问想吃什么时,还开口戗了父母,说,翻来覆去就这几样,都吃伤了,说得二老不知所措。我不能确定朋友是否和我一样,也那么不知好歹地戗过父母,但在我说了我的内疚后,朋友也说了他的后悔,他跟我一样也多次戗过父母。

父母给我们舌尖上的记忆,大大改变了我们的心情,对自己父母的味道,只有在享受不到时,才觉得珍贵难忘。“拉扯”也是一样,父母把我们“拉扯”大了,他们也一天天老了,不能再“拉扯”了,我们才怀念父母“拉扯”的日子。哪怕父母在“拉扯”中,有过埋怨、指责和打骂,也特别地不舍和留恋。我们怀念父母的“拉扯”,也以父母的样子“拉扯”孩子。


(此文发表在《春城晚报》2020年3月16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