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松的头像

郭松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7/02
分享

捡漏

                      郭松

阿宽是我战友,有点雅兴。他在职的时候就写诗,退休的时候出了本诗集。至于他什么时候玩起的古董,我就不得而知了。

五年前的一天,阿宽约我去逛古董市场,我说:“不大懂,也没啥兴趣。”他说:“多看看就懂了,兴趣也是培养的。”想来也是,我陪着他一家一家地逛,他说:“一般都是赝品,碰碰运气看。”不经意间,他在一个边角的摊上,发现有“漏”。

阿宽心里怦怦直跳,脸上却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拿起一件做旧的砚台问价,摊主的还价离谱。他又拿起一个仿制的香炉,摊主说:“那是假货”。阿宽再拿起那个“漏”,漫不经心地看着,他断定是明朝的瓷瓶,问:“这瓶,什么价?”摊主伸出个巴掌,阿宽故意问:“五十?”摊主不屑,说:“五百!”阿宽说:“寻常人家的东西花哨,缺少质感和气度。”其实,摊主再添一个零,阿宽也会果断地买下。正在这时,有人走过来,阿宽侧身挡住那个瓶,生怕被抢走,或哄抬物价,好在那人没发现。阿宽接着说:“四百,我拿走。”摊主说:“四百八,给你留个打车钱。”阿宽显出无可奈何的样子,从衣兜里摸出五百块递去,接过找的二十块,赶紧拿着那个瓶撤了。

古董市场,一向含含糊糊,真真假假。隔三差五,有朋友来去阿宽古玩室欣赏,他说起那些捡漏的经历,添加了自己忐忑、耍滑、害怕等心理,生动逼真,让听者入迷。仅从金钱来衡量,他凭这些年的捡漏,已过上了富裕的日子。每天坐在楠木椅上,品着上好的红茶,目光滞留在那些古董上,日子滋润而满足。物以稀为贵,世上孤品,奇货可居。小小的古董,是时代的断面,蕴藏着历史、文化……

半年前的一天,阿宽又约我去古董市场。这一回,他不是去淘宝,而是以俯视的眼光,逍遥的姿态闲逛。那个摊主还在,风霜染白了头发,看来他并没有发财,以前摊上还有点民国货,现在全是仿冒品。阿宽拿起一个盘子,即便初入门的也看得出来,那是个低劣的赝品。最可笑的是,盘子上居然烧着年份。阿宽问:“一千,卖不?”摊主正吃着盒饭,惊讶地抬起头来,干脆地说:“卖!”阿宽又问:“可以微信转账不?”摊主说:“可以!”放下盒饭,说:“你执意买的话,给三百块得了。”阿宽诧异,问:“为啥?”摊主说:“是赝品,不能骗你!”阿宽犹豫了片刻,放下盘子,带着些许歉疚离开了。

从此,阿宽不再讲那些捡漏的事。那些“漏”放在架子里,有人问起来,他就说:“骗来的!”问的人凝视:“你的意思是……?”他认真地说:“真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