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书
郭松
在一般人看来,作者都是灵感的使者,灵感来的时候茅塞顿开、文思泉涌,其实并非那么简单。动笔之前,处在思考的焦虑中;动笔之后,处在表达的艰涩中……终于有一天,初稿出来了,但还得提着气,耐着性子,字斟句酌地修改……总算好了,拿得出手了。
以为就此可以长吁一口浊气了?不然、大不然。所谓写作,就是孤寂地写、喧嚣地作,不仅要会“写”,还要会“作”。作者与读者,是迷雾中寻找的彼此,得有一方不够矜持优雅地呼叫。“大作”既然捧将出来,就不再是个人的事了,得四面八方捧起。比如书名,作者早就取好了,是想破了头、自以为绝妙的,可只能算个小名,真要到出版社上户口了,还得再想一想,尽管作者有火箭般的冲劲,急于把热乎乎的作品发射出去,但还得像小孩认字一样,领教读者口味、营销策略等似是而非的洗礼……
作者在这个时候,脑子像是缺氧似的,会觍着脸到处征求意见,迷信地问这个、问那个,万一谁说的正是卖点呢?经过反复推敲,那上了户口的名,成了大名学名,越叫越顺、越长越像。书名定了之后,接下来是封面设计,这一步像是给人穿衣,既要得体又要大方,能给人一种夺目的闪电,那就绝了……哪怕到了最后一审,还在用镜头缩小又放大、推远又拉近。
就算书名和封面都搞定,以为就结束了?对书腰更重视,好像不来上一道,书封会像裤子掉下来似的。为了时尚,腰上得堆金砌玉,多大的词都放上去,还拉几个人物来“举荐”,像保人一样。读者是什么人啊,大都老练得很,堪破世事一笑而过。
以为可以神闲气定地等着付印,等着读者蜂拥而至、业界好评如云了。那还远着呢,接下来既需体力又需耐力,作者的状态大约有:蓬头垢面、时日不辨的埋头期,灵感枯竭、面色青黄的空窗期,趾高气扬、到处嘚瑟的发布期。签售、访谈、演讲,得跑上好几个场次,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愁苦,坦言花了五年、十年甚至半生的心血。
场合上的作者、嘉宾和主持,像临时搭档演出,相互耳闻却从未谋面,前几分钟还在临时拉起的场子寒暄“久仰久仰”,后几分钟就在台上像知音心领神会,好在文学这东西,还经得起东拉西扯。在那些生涩到熟练、到嘴贫的阐释中,听着声音随着话筒的放大,在读者和粉丝头上回荡,会产生“今夕何夕、此在何为”的叹息,不禁问从前出书也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