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松的头像

郭松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0/31
分享

家乡的秧歌

                         郭松

记得有一年正月十五,太阳刚羞答答地露出半边脸,就见街上一拨扭秧歌的开始圆场了。

唢呐声响起来,一瞅那唢呐手,还真有点犯愁:粗粗的手指,厚厚的嘴唇,抡锄头吹火筒倒是好手,吹唢呐怕是远了点。然而我小看人家了,起头时吹定场曲,腮帮稍稍鼓起,手指微微曲张,气定神闲,声宏音亮,嘈杂的人群安静了下来。

还有娃儿在打闹的,身边就有老人管了:马上就开始了,还不看好自家娃儿……被说的父母有脸皮薄的,一下耳根都红了,赶紧管自家娃儿。也有性子急的,抡起巴掌就扇娃儿一耳光。管事的老人不自在了:是叫你管娃儿,不是叫你打娃儿。

秧歌队员的服装,几乎都是大红大绿。有的高挽发髻、斜插饰品,一看就是白素贞、祝英台之类的文旦;有的梳大辫扎彩球,大襟上衣、长裙,一看就是杨排风、扈三娘之类的武旦。领头的大叔,头戴文士巾,身披大斗篷,手持小折扇,顾盼生辉、指挥若定,踌躇满志的样子。

秧歌队舞动了,一拿上扇子手绢,一踩着鼓点节奏,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年龄大的似乎都年轻了,身体有毛病的似乎都正常了。之前还在操持家务、伺候老小的大婶大叔,这下忽地成了扭秧歌、跑旱船、踩高跷、吹乐器的艺人。

鼓手打着太平鼓,唢呐手吹着平和曲,队员双龙戏珠似的鱼贯而入,以稳健的步伐徐徐而进,整齐划一地抬脚踢腿、扭腰摆胯。离开家乡多年的我,看着这悠闲的舞步,觉得不大像传说中秧歌来劲,不禁问身边皓眉银须的老人,老人不紧不慢地说:这种秧歌的舞步分“走、扭、跳、跑”,“走”步庄重, “扭”步潇洒,“跳” 步欢快,“跑”步热烈。

鼓手只顾击鼓,宽大的骨节,青筋凸起,鼓槌猛抡;圆溜的眼睛,聚精会神,心无旁骛。鼓声中透着自信、豪迈。唢呐手十指翻飞,腮帮突起,唢呐声一会儿幽怨哀伤、盘旋低回,一会儿高亢激越、荡气回肠。场上队员在跳在舞,场下观众在抖在扭。我受到感染,也翻腕抬腿、扭腰摆臀,试试手脚的灵活度、腰身的柔韧性。

扮丑角的大妈发髻油光可鉴,或用一簪子斜挑着,或用一小兜兜着。有的还戴着或黑或红的帽子,耳挂红辣椒,脸涂黑锅烟,手拿烟杆,阔脸、瘪嘴、驼背,辅以刁蛮、滑稽的扮相。长袖唰的一声,甩出去;又嗖的一声,收回来。手绢说立就像棍子立起来,说转就像旋桨转起来,说抛就像石头抛出去。那腿,看起来像罗圈那样弯曲,走起来像鸭子那样颠簸。鼓手和唢呐手起劲了,鼓点越来越紧、声音越来越高、节奏越来越快,特别是观众的掌声越来越大、喝彩越来越多时,大妈或双腿来个大劈叉,头上的辫子、脖上的“项链”在旋转;或者放开手脚和几个男角对扭,一会儿对对眼,一会儿耸耸肩。女的扭得浪,男的扭得火。

“八戒”上来了。竹笊篱当钉耙,破锅底反扣当大肚皮,绑个圆竹筒当大嘴巴。一边摇头晃脑,一边朝“嫦娥”抛媚眼,“嫦娥”不为所动。“八戒”扛着钉耙,腆着大肚,曲着粗腿,跟着“嫦娥”亦步亦趋。不时跑到“嫦娥”前面,一会儿挤眉弄眼、讨好谄媚,一会儿走着矮子步、蹲踢步,一会儿跳着垫步、擦步。“嫦娥”不领情,不配合“八戒”,观众就起哄。被“八戒”的痴情打动,“嫦娥”就和他斗舞了。头上的饰品、裙上的带子、脚上的铃铛跟着伴奏,那肩上耸、下挪、左牵、右移,好像没骨头似的。“八戒”除了和“嫦娥”热舞外,还忙里偷闲和其他美女飞飞眼、拱拱嘴。

有的娃儿平时吃饭磨蹭,看秧歌前就利索了。三下五除二地吃完,放下碗筷撒腿就往外跑。家长在后面喊:喝口汤压压食,秧歌还早着呢,还没露绝活呢。娃儿在前面应:上回就多喝一口汤,没看到猪八戒拱西瓜。一进场,娃儿看见拥挤的人群,急得团团转,干脆像泥鳅似的往里钻。大人有大人的样,看见娃儿猴急相,也就让他们挤进头排。也有不乐意的:挤什么挤,没见过啊。旁边的老人就说:你小时候不也这样,再说娃儿愿意看愿意跳,说明这秧歌后继有人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