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苏华的头像

郭苏华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112/11
分享

触摸乡村的深度、热度和烈度

触摸乡村的深度、热度和烈度

------品读郭苏华新著《乡村简史》

葛维屏

收到江苏作家郭苏华新出版的散文集《乡村简史》,我读的很吃力,很沉重,也很享受。

在读一本书前,我一般会带着预期的挑剔,力图发现文本自身携带的欠缺,然后决定自己阅读的投入程度。

如果一本书,离自己的预期标准差那么一截火候,我会把它置于低维的层级,放弃我投入的深度。

就像美女的回头率一样,如果第一眼就一目了然的话,那么就不会跟进第二眼。

但《乡村简史》却经受着我三百六十度无死角挑剔的审视,最终我承认这本书再次打动了我,新鲜了我的感受,触动了我的情怀。

这不是我第一次读郭苏华的书。之前她的两部散文集,我都读过,且写过评论,还承蒙她的信任,把她的一本未出版的小说,惠赐予我,使我先睹为快,但是,读《乡村简史》的感受,依然新鲜如故,而且使我怀疑,我之前有没有读过她的书。

在《乡村简史》中,我感受最深的印象,就是郭苏华在文字上越来越游刃有余,收放自如,她在炼字造句的语法营造上,越来越彰显着她的个人的气质及情感的抒发与表达,她已经达到了一种境界,一种把自己的心态,融入到文字中的高度契合,这样,她的文本的字词之间,能够直抵她的心灵的跳动,直抒她内心的胸臆。

有些篇章,如《生命书》中的几章《时间》、《生命》已经超越了形而下的对客观现实的摹写,而升华到形而上的意识形态的宏观把握,如同“子在川上曰”那般的高度,发出对人生长河的独沧然而泪下的哲学忖思。这些篇章,可以说跳出了她的这本书的主题,而具有了超越现实具象的抽象的论述底蕴。

这一部分,使我敬佩作者的这种巨大的思考努力,看出作者的宏观的内心诉求,但是,我感到更为亲切的,还是她对乡村的一遍遍提起来、放下去、再转三圈的剥蚀与侵透,从而让乡村从表层到内里、从触感到灵感、从即时到过往,都被作者的笔托举起来,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这是一个立体的乡村,一个有灵魂的乡村,但最终的落脚点,也是一个对乡村未来发出深切追问的巨大问号。

乡村的记忆如何得到珍存?乡村的风物如何得到保藏?乡村的孤独如何才能打破?

为什么我收到《乡村简史》之后,我读的很沉重,因为我想在作者的书外,寻找破解书中的被孤独、寂寞、缓慢笼罩的乡村的未来可期的发展路径。乡村是有魅力的,作者笔下记录的乡村的各种热切的生命、自己心灵深处的那种成长的喧哗、还有最容易直观看到的乡村的那种静物般的自然亲和力,但这一切,都面临着现代乡村被弃置的命运。“空心化”可以说是乡村面临的最大的困扰,如何破解?今年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计划,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政策层面上破解乡村困局的机遇,而现实也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亮点与所在。

迟迟没有为郭苏华的新书动笔,正是最近两个月来,笔者一直关注着由“拉面哥”带来他的故土山东费县梁邱镇杨树行村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本来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小村,一下子就涌进了单日达十万的人流,为什么乡村突然有着如此巨大的魅力?这就是乡村里珍藏的纯朴、善良、人情,唤起了城市里失传的对乡村精神的期待与渴求,让村外的人,如潮水一般涌向村庄,在这里寻觅他们精神的绿洲。村庄的精神如果在,那么,乡村振兴的动力就会依然强劲。

从《乡村简史》里记述的各色人等、乡村琐事、记忆过往,都可以看出乡村内质里的那种火热的气质,它让人在乡村的外表的枯寂的直感里,坐不安宁,心潮澎湃,这就是乡村的灵魂,是乡村能够复归它的本初的强大内在。

至此,我们也明白,作者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抒写着乡村的内质的原因,她就是想记录下乡村的曾经喧哗与骚动的生命存在,记录下自己成长记忆中理智与情感的冲撞,这一份炽烈的乡村内质,是乡村让人留恋与回归的真正诱惑。作者用笔记下来,就是企图让乡村的辐射力,从乡村的原点向外传输,可以说,作者打造出的乡村真谛,也属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维度。

因为历史是会断裂的,记忆是会流失的。书中,作者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里的“大平原的日常”一节中,提到这片土地上的“这些故事,经过的时间并不长,可是时光已经把它磨得一点痕迹也没有了。”

然后作者话锋一转,写道:“幸亏,还有记忆,笔。”

可以说,作者写作《乡村简史》的真正的目的,就在这里,那就是作者想通过这本书:来唤起,来激发,来诱惑。唤起对乡村的珍藏,激发对乡村的关注,诱惑对乡村的回还。从今天我们国家乡村振兴的大战略的角度,作者的这本书有着由低维向高维打通壁垒的现实价值。这也是初读本书,会感到沉重,而明白了作者恬淡文字中的热度与深度,便会豁然开朗,享受作者的这种对时代精神的应和,使一部偏居一隅的乡村传奇,有了时代的共情的互通与沟联。

下面,笔者结合文本,对全书的内质,作三点归纳:

一、 全书通过对乡村的扫描显示,直面真实动态。

《乡村简史》中,作者以感性的笔触,描摹出乡村的最外在的给予人的触觉的体验。这应该是介入乡村的最表层的感受,只有经受过这一个阶段,才能捕捉到沉浸在乡村里的全部的触动。

在作者的这种体验中,我可以归纳出三个关键词,那就是:缓慢,寂寞,空洞。

——先来看看缓慢。一走到乡间,就会感到时间的停滞,这是因为自然的永恒的特点。生命在自然的映衬下,必然有一种“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反差。

天是不容易老的,天老地荒,正可见证时间在自然情境下的缓慢行驶状态。

《静静的顿河》为什么会有一种静静的感受?就是因为自然里的一切流程,都在以缓慢的方式,衬托着人心的跳动,生命的躁动。

《乡村简史》里,作者最强烈地将乡间的感受表述出来,并且一遍遍地陈述着这种感受,让人在乡村情境里由缓慢激发出的伤逝情结,通透地沥析出来。

这种伤逝就是人面对时间长河的无奈与失落感,“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泪下”,落脚于作者的乡村,这是作者心心念念的对于故土的定位。

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在文章中不断抒写出乡村的缓慢情境的:

首篇《时间简史》:“时间在乡下总是极为缓慢。就像屋子里的那只古老的座钟,越走越慢,随时都会停了一样。”(P7)

同一篇文章中:“乡下日子慢悠悠的,那些鸡、那些庄稼、那些房子,好像都带着一种寂静的色彩,把时间拉得更长。”(P11)

《大风吹过乡村》(一):时光好像没有流动,一直这样缓缓的抒情的。”(P25)

《大风吹过乡村》(二):在乡下,一些东西好像总也变不了的。(P35)

《大风吹过乡村》(二):那些冷寂的日子,把村庄旷日持久地围剿,只剩下那些残弱的老人坚守着最后的阵地。(P38)

《生命书》: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生命。它一滴一滴流逝。它那么慢,让我们以为一切都是静止不动的……”(P58)。

《凝望乡村》:“在乡下,日子很漫长。现在,本来就漫长的日子,变得更漫长了。”(P75)。

可以说,缓慢是作者对乡村的一种最直观的时间线程上的把握。

——寂寞:乡村是寂寞的,也是孤独的。寂寞与孤独,是乡村的感觉线上的体味。

寂寞与孤独有没有区别?我想,寂寞是对环境的感受,而孤独来自于内心的体验。看看作者在书中,对寂寞与孤独的把握。

首篇《时间简史》中写道:“风,在田野里,吹过来,寂寞,吹过去,还是寂寞。(P12)

《大风吹过乡村》:“村子上很安静,只有风吹树木的声音,狗叫的声音,鸡鸣的声音。那些房屋,静静地蹲伏在村庄上,就像长在地里的庄稼。”(P21)

《凝望乡村》:“夕阳照在养老院上,安静、温暖,还有一些拂之不去的寂寞。”(P79)。

《少年群像》:“乡村的风,比以前寂寞了一些。我的心也比以前寂寞了一些。”(P85)。

《乡村葬礼》:“乡村,越来越荒凉了。连鸟的叫声,也是莫名的寂寞和荒凉了。

《村庄》:“总有这样的场景,……,你突然感到了深刻的寂寞,好像这世界除了这瀑布一样的阳光和铺天盖地的令人烦躁的蝉声就什么也没有了。”(P121)。

——空落。在作者的书中,乡村像“一个巨大的空荡荡的房子”,作为一个意象,不断地出现在文本中。

乡村的空心化,正是乡村面临的最大的纠结。

《凝望乡村》中作者写道:“乡村的那些房子,或者一头到头空着,从一盖起来,就开始空着,或者住了一些风烛残年的老人。”(P73)。

在《乡村葬礼》中有一段很经典的描述,简略地勾勒出乡村空心化是如何一步步演化的:“那个荒芜的只剩下房子的村庄,它一天天凋零了。土地被承包出去了,年轻人都出去了,孩子不是跟了大人出去就是读书去了。老人一个一个死去了。

村庄空了。

人,也没了。

但是有一个新的名词叫新农村,那里住的是城里来的人。”(P119)

这可以说是对引发乡村振兴计划的一个突出问题的“空心村”的极为精准的素描与白描。

二、全书通过对乡村的灵魂展示,直面人生百态。

作者记录下的乡村的三种状态,揭示了当下乡村面临的现实尴尬,那么,又是什么吸引着作者不断地回到乡村的腹地去,一次次地去吟味乡村的一草一木的呢?

这就是作者在《乡村简史》一书中,大面积描写出的乡土中人的人生百态。

这种百态的核心是什么?

可以用作者第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为了生活,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那一份生活里挣扎,或者安常处顺。”

这可以说这就是乡村的灵魂,“挣扎”,是一种动态的奋斗过程,但是“挣扎”之后,无力改变,便是“安常处顺”,听从命运的安排。

看起来这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人类行径,但当人类面向着更为博大的自然的时候,必然会出现这样的应对的方式。

“挣扎”,我们用另一个词来转换,像“努力”、“奋斗”,都是人类对命运的一种抗争,但是人类终究必须臣服在自然的笼盖四野的铁的命运之下,所以人类必须学会与自然、与人生的共处方式,虽然听起来有一点悲凉,也就是作者所说的“安常处顺”,但人类正是通过这种心灵的慰藉,学会更好地对待人生的态度,确定与自然更好的接触方式。

在作者的《乡村简史》中,以近乎是四分之一的篇幅,描写了乡村里的人物,作者的笔触里,有一种巨大的悲悯,注入到每一个人物的生命路径里,体谅他们,同情他们,又无奈他们,在这里,绝没有“鸡汤文字”的虚假温暖,更没有赞美诗篇的曲意拔高,作者压制着每一个人的生存的价值定位,但是就在他们的近乎是一地鸡毛的人生抒写中,作者把握住了他们“挣扎”的努力,以及努力之后他们认同于命运的心理谐和。

这就是一种乡村的巨大韧力,甚至可以说是乡村的灵魂。

这种灵魂,支持了乡村的博大精深,凝聚成了乡村的内在精神。

虽然这种灵魂,看起来有一点低调,但这正是乡村的百折不挠的品性所在,是与乡村的平凡风采相合拍的一种生存状态。

我们不妨抽取书中一个篇章《大风吹过乡村》(一),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描摹乡村灵魂的内在的。

在《大风吹过乡村》标题下,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乡村人物,是写人的;第(二)部分,记录了乡村的节气特点,是写景的。这也是我们择取第一部分的原因。

在写人的这一部分,分成几个小篇章。第一个人物是“云南女人”,作者描写出一个移居在本地、不断改嫁女人挣扎在命运的边缘,又用她的坚强活出她的生存时光的女人故事;第二个人物“五保户李奶”,记录下一个失独的老人与痴呆女子之间的相互慰藉,共同抵抗命运残酷的生存实录;第三个人物“东北女人”描写了最低层的残疾人与东北女人相依为命的生活状况,第四个人物“良嫂”,她是一个好女人,但她却没有摊上一个好丈夫、好儿女,不得不面对着人生中最尴尬的凄苦,但她依然宠辱不惊地活在乡村的一隅。

可以看出,作者笔下的人物,没有传奇,没有英雄,甚至也没有平淡无奇、风调雨顺,他们创造了一种古里古怪的奇特的人生,远比小说里的提纯化的人物世界要粗陋、低劣与丑恶得多,但是,他们就是这样迎合了乡村的巨大空间,找到了他们的无惧乡村压制的顽强的生活方式,拓开了生活给予他们的重压,超越了乡村土地给予他们的负压。他们的生活说不上精彩,但是却在那些我们无法接受的人生中“挣扎”地应对着,抒写了他们的“挣扎”着的不懈努力。其实只有这种最接底气、地气的努力,才能与巨大的乡村时空施予人类的宏大力场相匹合,共处在一起。

这种灵魂,与前面所说的作者感知到的乡村的“缓慢、寂寞、空洞”的外在表象,既对抗,也和谐,这种精神破解了外表上看到的那种空寂状态,但是内在上,却扫却了乡村空洞现实带来的负面影响力,时刻预示着乡村依然内质饱满,只要雨水滋润,这份灵魂便会重新满血复活。

这就是我们必须提到的“乡村振兴”的宏伟决策。这一决策的提起,正是给予乡村的灵魂以一种充分的滋养,让它重新支撑起乡村的浩大的页面,抒写不再“孤寂”的乡村新的风貌。

三、 全书通过对乡村的情感揭示,直面自我心态。

乡村在作者心中的情感的烈度,则来源于作者在成长过程中所历练的情感,与乡村氛围高度地熔铸在一起。

在《远去的原野》中,作者写道:“原野被现代社会一步一步侵蚀,留下的是我们永久的记忆和缅怀。”(P141)

这可以看成是书中在情感维度上对乡村保持着的炽烈的记忆与永恒的缅怀的原因。

而这一部分的内容,在书中占比的空间在四分之一左右。

实际上,这种成长的经历,在之前作者的散文集《风中的歌谣》、《楝树花开》里,曾经作出非常深入而细致的揭橥。

成长期的内心的萌动、律动与跃动,可以说打开了一个与乡村的缓慢、孤独、空荡完全不同的内在世界,在这里,每一种感受都是新鲜的,炽烈的,触及心灵的,这使得乡村的静静外表被青春成长过程的内世界所覆盖,成为沉淀在心中的一份记忆,因此走近村庄,也是走近自己的成长中积淀的所有的情感,这也是作者在童年乃至后来的成长故事,包含着一成不变的深情与浓情的缘故。

在本书中,这些部分,作者依然以不曾降温与褪色的情愫,揭示了成长期的烦恼,像《年代尺》中对学生时代内心萌动的忠实记录、青春情感的错杂梳理,每每给人一种不假掩饰的尖锐感,而这种锐利往往成为划伤成长年代的带来欢乐与痛苦的隐形的印痕,加深着对乡村的沟回深度。

我曾经在作者之前的一本自传体小说中读过这些章回涉及的内容,现在更像是在一个完整的链条上,拆下了吉光片羽,零打碎敲地点缀成篇,但这些章回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如出一辙地直面自己内心情怀的勇敢、勇气与勇毅,用自我的在乡村情境中与成长伴随的内宇宙,揭示出这部分秘录,是如何地与故乡的大地水乳交融地萃集在一起的。

正如作者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中的最后一篇《重回我那精神的原乡》所陈述的一样,“我要回到我的乡下去了。那里是我精神的故乡。”

不错,这正反映了全书中的一种跳跃式的认知方式。作者一方面不遗余力地揭示出乡村的表象上的破败、荒凉、寂寞,但是,作者依然嗜之成癖地玩味着家乡的每一个风情、风貌与风物,乐而忘忧,乐而忘返,正是因为乡村的所有气韵,融入了自己的成长的历史,融入了伴和着成长的那块土地上的熟悉的人们的挣扎而“安常处顺”的生存准则中,这一切,都支撑着自己的生命的感受,自己的对世界的定性,自己对人生的把握。

乡村,不管会有什么变化,不管它如何曾经给自己的心灵带来什么样的失落,它永远是“精神的原乡”,给作者以最丰润的滋养与最强有力的托举。

最后,让我移用全书最后的一句话“请祝福我”来对作者的写作生涯与生活历练作出一个呼应:“祝福你写出更多更美的体验,获取更为精彩与成功的人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