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苏华的头像

郭苏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6/10
分享

大伊山之行

此处风景

郭苏华

淮北境内少山,只一座大伊山,坐落在连云港灌云县境内。

夏天,雷雨之后,空气中尘埃荡尽,站在制高点,向西北方向远眺,就隐约看到黛色的山的影子。眼不错,就又不见了。

因为离得远,因为身处平原,对山就有无限的向往。加之,诗词歌赋里,对青山的描写,勾起人无数的遐想和欢喜。所以,对于近处的风景,就格外的念想着了。

但,这样的思念,也要到多少年之后,才可以去兑现。

这个夏天,忽然一个念头,就转到大伊山那里了。其实,也一直在自己旅游的打算里。

早上九点,天上云彩淡淡,虽说有台风将至,却也还没有来临。

于是,在这个空隙里,驾车前往。

这是立秋后的第一天,树木依旧翠微,蝉声盈耳。季节的气息不容分说,扑面而来。窗外的沂河淌,因为低洼,广阔,每年发洪水,庄稼都淹没了,这里虽然沃野千里,却是只能杂草丛生,难以利用。 周围的人们都喜欢到这里来垂钓或撒网捕鱼。

我记得这里的沂河大桥还没有建的时候,高高的河堆边,开满了就像金子一样的油菜花。河堆上有个草棚子,在卖茶叶蛋。我和朋友在那个春天骑着自行车,从沂河下的颠簸的灰尘漫天的公路上过去。这里的广阔的原野和灵动的河水,河堆边的柔软的柳丝,在那个春天曾经打动了我。

我坐在车上,拍了一张照片。辽远的大地,白云飘浮的高远的天空,世界被镜头拉近。心在这一瞬也变得广阔无垠了。

车子转了一个弯,在204国道上飞驰,路边的白色的莲花仍旧在开放,凋零的日子快要来临,但,那是美丽的成熟的日子。

开了一个多小时,翠绿的大伊山已在我们眼前。

买了票进去,我想起来,这里应该是有一点历史的。大伊山是泰山山脉的一支,商朝时候,商相伊尹在这里隐居,所以称为大伊山。这里有商朝的岩画,星相石。还有古代的石棺。有山的地方,原始自然风貌极好的地方,总有些灵异的人物和故事。这也是我喜欢这里的缘故了。

沿着漫生着湿滑的青青的苔藓的青石山路,蜿蜒向上,这时,蝉声如织,就像大雨倾盆,在我们周围洒落。林子深幽,石头嶙峋,古怪,峭立。这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我的心沉静而惊叹。

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树木,苍翠安静,在风里轻轻地动。我们在栖龙洞洞口站住了。黑洞洞的,年深日久,洞口苍老,岩石暗淡,里面好像藏着什么神仙鬼怪。我们都不敢进去。这时,过来的另一些游客,打开手机的手电筒,径自走进去了。我们也小心地跟在后面,洞里很黑,地面潮湿,洞壁凹凸不平,我们也打开手机,摸索着往前走。

好像走了很久,终于前面有了一点亮光,原来对面还有一个洞口。我们在心里舒了一口气。怪不得叫栖龙洞。这样的深长,自然是龙栖身的地方了。不远处,就是寺庙。高大金身的释迦牟尼像,金光闪闪,护佑着这座美丽神奇的伊山。山上壁立千仞,刀削斧劈,看起来非常险峻。崖山的野草生得美丽而奇怪,就像一个个人工栽上去的盆景,规则而顽强。释迦牟尼像的底座上,刻着重修石佛的故事,我把它们的部分拍了下来。摘抄如下,“淮北平川二百里始睹一山,曰“大伊”。山灵秀, 清涧流响,澄澈安怀。自先民择栖于斯,迄于今六千余载矣,乃存石棺墓葬,商代岩画,星相石等诸多遗迹。以其故,致有淮北第一神山之誉。足令笃信释佛以求为浮屠者专心苦营,谋建庙宇。故史有九庵十八寺之谓,尤以石佛寺为最,香火供奉,盛极一时、、、、、、”另有一段波罗蜜经经文,读了之后,也甚觉喜欢,“般若波罗蜜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因为深奥,读几句,便舍弃,走了过去。

离开石佛寺,拾级而上,这山,还有许多幽景胜境没有抵达。路边的一些花草总会牵惹我的眼睛。在山道上,我被几株开球状花朵的姜红色树木吸引。我记得在邻居废弃的院子里,伸出来的树木,就是这种。那时,觉得它阻碍行人的脚步,想尽办法要砍伐它。以为它既不实用,又不开花,影响人们的生活。这时看到它的结出的绿色的小球,居然开出这样一树美丽的球状的花,真是惊异极了。于是,要拍下来带回去给立意要除之后快的邻居看一看。

山路盘旋向上,我们三口大汗淋漓,蝉声雨一样在周身洒落,树木幽深,又平添静谧。路边开淡蓝色小花的植物总要把我的眼睛勾住了。那些风貌古老的石头,形状各异,被岁月风雨剥蚀,给人自然的历史的沧桑的面貌和感慨。

我们在神仙洞停下来。那是一个山腰上的洞穴,不大,但可以避风雨。漂亮的现代隶书,三个红色大字“神仙洞”。在路边有一个介绍景点的牌子,上面叙说的是神仙洞的来历。传说,八仙里的张果老和吕洞宾曾在这里居住。他们每天化着凡人在山下下棋。他们发现,没有一个人认出他们是神仙。有一天,他们走过一条河边,姑嫂两个在那里洗衣服。她们一边洗,一边谈话,一个说,听说,这里住着神仙,我们怎么从来也没有看见过?一个说,是啊,听说,他们常常在这里下棋。二位神仙一听,大吃一惊,原来以为人们不知道他们在这里居住,现在才知道,人们早就知道了。他们赶紧扔下一张纸条,纸条正好被嫂子接住了。她们展开一看,是一首诗,其中一句道,“弓长二口曾住此。”这时才明白,这里果然住着神仙。

这样的神话传说,给这个大自然造就的神奇之地,蒙上了更多神秘色彩。站在山上,灌云县城,尽收眼底。楼房鳞次栉比,密集如鸽子笼;阡陌纵横,沃野千里,青翠欲滴。清风徐来,蝉声落在耳畔,绿树覆盖了整座山。也难怪神仙要选在这里居住了。

正午时分,蝉声此起彼伏,除了热闹如煮沸的蝉声,别无声音。树林静幽,没有一只鸟。陈年的落叶覆盖了林中的地面,苍苔清冷,在林子里坐了,只感到安静,忘记了尘俗中的许多烦忧困扰。

只有如织的蝉声,在身前背后洒落,只有绿色的密密的树木,在周身静谧。云朵在山上飘游,自在从容,石缝里的泉水,不知出于何处,也不知流了多少年,石缝锈色斑斑,有着岁月的洗礼和苍老。

林子里有通海泉,石涧边洗手,泉水清冽凉爽,甚至可以闻到丝丝的甜味。

山里有许多的小景点,五彩石,老龙涧,龟石,这些古风和古貌,总牵扯出游人许多怀古的幽情来。

在那些泉水,石头,石涧旁坐着,心里会丝丝地不舍。这样的境界,也只有神仙才有啊。在自然里,陶然忘机,多么好。

下山来,潮湿的青石阶,一节一节,两边是翠绿的竹子,在风里潇潇响着。

这么样一个近的地方,这么样一个清幽美丽的所在,我来了,就不算辜负了。

云朵在山头上飘游,就像神仙一样自在,自由。葳蕤的树木把一座一座山都装饰起来。我们已经翻过了三座山了。

我们依依地下山,依依地回首,我们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