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苏华的头像

郭苏华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303/30
分享

知识女性的青春疼痛与倔强生长

知识女性的青春疼痛与倔强生长

-----读邹世奇小说集《牧马河之夏》

郭苏华

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女子,南大博士的头衔,小说家。你无法想象她会写出怎样凌厉的小说来。是的,她的小说是温和的,有着古典的意味,这样的深厚功底跟她的学养是分不开的。

因为与她一起参加小说班,又做了几天同桌这样奇异的缘分,我这个县城来的作者就在网上买了她的小说集来拜读。

她的小说集《牧马河之夏》一共有十一篇小说。以前我读小说,没有先读他序的习惯。现在却不一样。小说的序是新近鲁奖得主张莉老师写的。之前,我读过张莉老师的评论集,对于她,有一种亲近与信任感。

邹世奇是个八零后,时代对于一个作家的影响其实是一直都在的。

她的小说我武断地说,应该有她自身的一部分痕迹在。现实题材的小说里,作为一个女性的写作者,很多时候,都是从“我”写起。然后,目光才会渐渐放开来,向着他者和更宏阔的世界去。

小说的焦点大部分集中在对基层女性的书写。或者说,她写的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人的不同个面,就像多棱镜一样。

邹世奇作为一个小说家,在最初的写作时,跟许多的作者一样,有着她的清澈、温暖、坚韧或者简单。她没有写作多年的作者的那种混沌或者芜杂。这样说,不知道表达准不准确。

她基于一种青春记忆与疼痛的写作,这种写作带有一种倔强生长的意味,也有女性成长中的一种清醒的记录。

小说的第一篇《牧马河之夏》,写一个牧马河边的山村小学女教师竹青的爱情故事。小说在一种诗情画意之中展开,画面唯美而温暖,叫人以为这就是一个白马王子与公主的故事,小说一直往上走,到了竹青与城里大学老师恋爱之后,小说达到了一个高潮,所有的铺垫和气势都到了一个顶点。小说急转直下,从爱情理想的乌托邦回到了现实。大学老师回城之后,忽然给竹青一个当头棒喝,残酷的现实击破了竹青的爱情美梦。一个省城的大学老师是不可能与一个山沟里的小学女老师竹青成为恋人,相伴终生的。

小说的张力就这样形成了。一篇小说所要的东西都出现了。小说不再是平铺直叙的了,它有了波澜起伏,甚至它是汹涌的,给了读者巨大的冲击力。

小说要是到此结束也似乎就是一个凄美的故事。但是,邹世奇不是一般的小说家。她在小说最后写道:“在痛苦的汪洋中载沉载浮,她必须抓住点东西。慢慢地,一个念头越来越清晰、放大、闪烁如星辰------李竹青没有资格期待一个理想中的爱人,她只能自己成为理想中的人。是的,这念头就是她抓住的东西。”

失恋给一个在现实面前无力挣扎的基层女教师带来的,不仅仅是伤痛,还有女性的自我生长的一种倔强和觉醒。这种思想性的东西给这篇小说带来了亮点或者说照亮了整篇小说。

这是女性的觉醒成长,女性意识的一种萌芽。也许,只有生活,才会教会一个女性应该具备的尊严,坚强与残酷生活搏斗的意志。

读到这里,作为一个一直在乡村做教师的我,有深深的同理与共情。在这一刻,讶异于坐在我身边的温文的女作家,曾经都经历过怎样的传奇的人生。

大概只有经历过传奇人生的人,才更有一种作家的气质。

这就是我的揣度了。

小说《晚点》显然是与第一篇《牧马河之夏》遥相呼应的一篇小说,或者说,是它的一个故事的后续。《晚点》中的男主人公在机场候机,读到了文学杂志上的一篇小说,竟然写的是他的故事。于是,他想起那个在南山镇遇到的清纯的女孩子。他回到城里,结了婚。婚姻并不幸福。他的美丽的妻子竟然跟他的院长早就有染。他们离婚了。他辗转找到从前的初恋,可是,初恋已经成为大学老师,根本不屑于跟他再续前缘了。

读到这篇小说,又会想起《牧马河之夏》里的那句话。竹青终于成为她理想中的自己了。读者读到这里,是不是也有扬眉吐气的感觉。

女性的成长在这篇小说里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小说《琉璃》的题目似乎就暗示了女主人公琉璃的命运。“彩云易散琉璃脆”。邹世奇的小说几乎每一篇都有一个巨大的张力在里面。她决不允许小说就这么平淡下去。她总是出其不意的,却又那么合乎情理。在小说达到最高潮处,极尽铺垫与渲染之后,小说忽然就急转直下,人物的命运和故事来了巨大的反转。很多作家说,小说要写得好看。邹世奇的小说,当然是好看的。但是,也写得特别真诚。

小说《琉璃》写了一个底层的女孩子成为贵妇人,又一夜变成赤贫的只有两个孩子的弃妇的故事。琉璃是美丽的,耀眼的,也是易碎的。但是,即使破碎了,她依旧可以把日子过下去。小说在结尾说,琉璃才二十二岁,她的日子还长呢。一个女子选择过属于自己的生活,总是没有错的。那些光鲜亮丽的生活终究不属于她。落到实地上,她才成为自己。即使做了香港富豪的夫人,她却要爱一个司机。作为女人,这都没有错。

她有着大胆的作为一个女人的做自己的胆量。这也是一种女性意识的觉醒吧,她不愿意做金丝雀或者笼中的鸟儿。

小说的结尾给整个小说赋予了亮色:“走在校园里,晓苏想,琉璃今年才二十二岁,却已经结过婚,有了儿子,后面的日子却是属于她自己的了。也许人生如一幅长卷,之前不过是长长的引言。画心要到此刻才在她面前徐徐展开,此后山山水水都将鲜明生动起来。”

小说《让我住在裙子里》,写一个乡村到大城市来工作的女孩子佟丽,跟一起从乡下来的男朋友住在城郊的租住房里。

跟城里女同学林颖的生活对比,让她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她父亲跌下山谷,她把所有的积蓄都打回家,让父亲看病。当她为了年会,不得已去同学林颖家借一件一千块钱的晚礼服,在林颖奢华的家里所见的一切,击溃了她最后的关于爱情理想的坚持,她选择做了一个总裁的小三。

小说的开头,对于富豪外室居住小区的环境和里面女子优雅清闲生活的描写,是对后面佟丽蜕变和理想破灭的一个铺垫和暗示。邹世奇作为一个小说家,对于小说的技巧也是非常有自己的心得的。

这篇小说是邹世奇现实题材小说,或者说关于女性理想与倔强生长的小说中,旁逸斜出的一篇。它是对现实的一种批判,也是对理想在残酷现实中被无情碾压的一种痛苦的呈现。

小说《原点》很显然,是主人公清如生活的原点。她从原点,又回到原点。一个凭借写小说调到县委宣传部的乡村小学女教师,因为不喜欢机关的那种压抑等级森严的气息,因为机关影响了自己的小说写作,毅然选择回到南山镇的小学里继续做老师。在常人眼里,这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个倔强生长的女作家,这又是多么的自然而然。她按照自己的内心去生活,她听从内心声音的召唤。

这种倔强让人生出敬意,也是小说里生长出来的一个理想的特异的形象。

可是,在偏僻的乡下,一个热爱写作的女孩子,多么想生出精神的翅膀飞到外面更广大的世界。

她的写作帮助了她。她在写作中认识了省城的刊物编辑。他们在不断的聊天中暗生了情愫。这样的故事注定没有什么美好的结局。虽然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在一种看似美好的爱情幻觉中进行。当一切被编辑的妻子发现之后,现实把“美梦”都击碎了。

小说的主人公清如经历了仿佛从死亡中挣扎过来的痛楚。在这时候,她收到了快递小哥送来的她发在国刊上的小说样刊。

不管小说的主人公曾经经历过什么,作者总是给小说的主人公以未来的崭新的希望。这是小说家的善意与小说的现实的积极意义所在吧。

小说的结尾这样写道:“等她的眼睛适应了阳光,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起,楼下街道两旁的法国梧桐都泛青了,是树梢上冒出了新叶的芽,一片蓬勃的生机,完全看不出在寒冬里,它们曾经历怎样严酷的风霜。”

是的,不管我们经历怎样严酷的风霜,美好的日子还是在前方等待着我们。

2023 3 28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