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读书作为通向梦想的轮船
郭卫豪
有人说,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读书才有官帽戴呀!也有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能发大财,会有红袖添香呀!还有人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使自己颜值高呀!读书有如此多的妙处,岂非人生一快意事哉!但也还有人说,读书无用——学非所用,不就白读了吗?如此,读书似乎有门道可循。
读书要能有取有舍。泱泱中国,五千年文明,历朝历代的书籍,岂是一句汗牛充栋、堆积如山所能形容。即使以洪荒之力,读个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眼冒金星,奄奄一息,五辈子也读不完这些书呀!人心不足蛇吞象乃读书之大忌,须有取有舍,舍得方能取得。每本书有每本书的特点,每个特点适应不同的读书人,不同的读书人从书本中吸取不同的营养。注重讲述如何爱自己、爱他人之书,尚仁爱者爱读;注重辨明真相、寻求进取之道之书,尚智者爱读;注重激扬侠肝义胆、浩然正气之书,尚义气者爱读;注重阐述礼仪文明、做人之道的书,尚礼者爱读;注重善恶之辨、好丑之分的书,尚诚信者爱读。崇尚科学的人读书,偏好研究事物之本质;爱好文学的人读书,喜欢那种悲欢离合的情节、酸甜苦辣的味道;管理者读书,注重找寻提升效率、事半功倍的方法;艺术爱好者读书,喜好钻研空间构建、线条优化的秘诀……。如此,书不可滥读,亦不需通读,择善择需而读吧!
读书要能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苦练二十年才出一个画家,苦练三十年才出一个书法家。这些从量变到质变的表述,都表明了读书要出成效,非一朝一夕一事,需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壮志,需要有爬雪山过草地的决心与魄力。三日打鱼两天晒网,岂能厚积,何谈薄发。读书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浩瀚书海,百舸争流。停泊一日,势必会被后来者赶超,故不可一日废弛。化用一首歌《大妹子》的歌词,须有一日不读书睡不香,二日不读书心慌慌,三日不读书不知该怎样的危机感和紧迫感;须有“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忠贞。
读书要能穿透纸背。文字虽能表意,却不能尽意,诸多意思只能意会不能书传。因此,文章未必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故读书须知用意,方能一字值千金。今日读书须有今日之疑问,明日读书须有解疑之答案和明日之疑问。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方能心智渐开,洞察一切。读书当浮想联翩。世间万事万物,其机理无不相通。全世界之书籍堆积可成山,可填海,要学会窥一斑而知全貌,方能以半倍之力得数倍之功。北宋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即为此例。读通读懂机理,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读书亦当活学活用。死读书,读死书,则书读死,则成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满身都是考问他人回字有几种写法的迂腐。真正读懂书的人,只是以读书作为通向梦想的轮船,善做事善做人,做成事成贤才,才是读书的最佳目标。
笔者按:战国燕昭王求士,郭隗毛遂自荐,最终引来许多比他更为优秀的贤才,燕国遂强大起来。今笔者作此粗陋之文,亦渴望能被采用,以期有抛砖引玉之效,让“书香政协”香气弥漫,醉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