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卫豪的头像

郭卫豪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18
分享

攀登在雷打石山上

双峰境内,有座山的名称叫“雷打石”。听说,雷打石山曾经和对面的湘乡天门大山比高,互不相让。玉皇大帝便派雷公把雷打石山上一块巨石劈成了三块。雷打石山因此而得名。带着对“雷打石”的好奇,一个阳光温和的秋日,我便和阿明踏上了前往雷打石山的旅程。

来到入山口,我们看到了一架巨大的“门框”矗立在山路上。它那高大威猛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了山的雄伟。“门框”是用棕红色的假石堆砌而成,门楣上用魏碑体书写了三个红色大字——“雷打石”,字迹笔力劲健,线条圆润,让我们感到书写者深厚的功力。感叹之余,我们便向山上走去。山路很宽,用黑色炒砂铺筑而成,想不到当地为了方便游客,竟然下了如此大本钱。踩着舒适的炒砂,我们的脚底如生了一阵风,尽管山路上陡,却仍能快步如飞。

两旁的树木在不断地向后退。不到十分钟,我们便走到了一块停车坪处。坪内已停了十多辆车子,坪边的上坡处,建了颇有明清风格的卫生间。坪的右侧,便是身躯高大、枝条交错的一棵棵大树,它们联起“手”来,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将山外的风景阻挡在我们的视线之外。在我们的正对面,便是迈往山顶的石梯,一级级就地取材的黄色石块依次向上排叠;两旁是粗大的铁索,也在一直向上延伸着。

踏上石梯,接触过无数水泥路的脚板与远古而来的山体相通,那在城市奋斗后所带的静电便一一在这石梯上消失了,身体里流淌着十分舒畅的感觉。顺着石梯而上,山风吹来,两旁的树木枝条摇曳,如一个个美女般在欢迎游客的到来。石梯随着脚步的前进不断地减少,有时忽然消失在树林的深处。临到那尽头,却来了一个九十度的转弯,又往山顶伸展了。走了一阵后,一些游客“扑赤扑赤”地喘着粗气,有点体力不支,但是仍然坚持往前走;一些游客便干脆一屁股坐到石板上休息了;还有那面貌姣好的少妇,扯着铁链下山的时候,身子左摇右晃,直呼脚痛。

约摸过了二十分钟,我们走进了一块宽敞干净的坪地。坪左有几套石桌石凳,三五几个游客在一起,边剥瓜子边聊天;或是一家三五口人,围坐在一起,边喝水边哄着小孩。坪右用木板搭建了一个宽阔的平台,平台有栏杆,游客在这里或倚栏远眺,或激情留影。栏杆外,是空旷的天地,山底下的“人间瑶池”——溪口水库已半收眼底。只见那碧波浩渺、绿洲罗列,构成了一幅壮美的山水图。

有的游人走到此处就只顾欣赏风景了,可有的游客不畏艰难,依然有说有笑地继续向上登攀。阿明和我与他们边走边聊,从闲谈中了解到了雷打石名称的来龙去脉。

原来,在一个很古老的年代,东海的小龙女到处游玩,来到雷打石附近的溪口时,被这里的美景吸引,不走了。日子久了,便与英俊能干的渔民豪哥产生了情愫。有一日,他们与为害渔民的水怪大战数十回合,水怪被打败逃到雷打石山上,但豪哥也受了重伤,需要天门山上的一枝仙蒿上的花粉解毒医治。小龙女天天到天门山浇灌仙蒿。水怪从中作梗,阻碍仙蒿生长,并使雷打石山高过仙蒿。此事震惊了天庭,玉皇大帝大怒,就派雷公来镇压,把水怪打得粉碎,把雷打石山上的巨石劈成了三块,两块落在山脊两边,还有一块飞到了山脚下的村庄的塘里。这就是“雷打石”名称的来源。

听着游客们讲的神奇故事,不经意间,我们走到了距山顶不远的木亭边。木亭建得很美,上书“稍憩亭”,吸引着游客到它那里小憩。我们站在亭边,透过山边的小树林,看到山外若隐若现的山峦,想起了伟人那句“无限风光在险峰”,禁不住加快了脚步,意欲登上峰顶一睹为快。

又经过了几分钟的跋涉,我们终于登上了雷打石山山顶。山顶上也有一座很工丽但有些许沧桑感的木亭,亭边有两棵大树,大树上挂满了红条。红条上书写了升学、发财、当官和健康等方面的祈福语句。原来,这里是渔民豪哥为小龙女殉情的地方。传说雷公劈开雷打石山的巨石后,因天门山随着仙蒿的生长而长高,所以雷公又去劈天门山。小龙女为保护仙蒿不被雷公劈坏,便与雷公大战三百回合,终因法力不支,被雷公打败,但她用身体死死护住了仙蒿,直至化作了一座山脉。豪哥在服用仙蒿后,身体逐渐康复。为了再续良缘,他自己跑到雷打石山上,每天都深情地望着天门山处的小龙女,最后化作了一缕仙魂。我们朝着游客指的方向向远方望去,果然看见一座山平躺着,恰象一个睡着的美人,原来那里便是小龙女。如今,许多青年男女定情后,都会跑到这个山顶,挂上一把同心锁,祈求爱情永远,白头偕老。

站在山顶的最高处,我们举目四望,顿感自己身处大自然的中央。“仰观宇宙之大”,天朗气清,晴空万里;“俯察品类之盛”,天下万物竟尽收眼底。那雷打石山周边的山脉,有如“五岭逶迤腾细浪”;那人间瑶池水府庙中的绿洲,此时已变成“白银盘里一青螺”;那飞越溪口水库的娄邵高速,竟成了画家笔下一条灰色的粗线条。如此胜景,怎不让人“游目骋怀”“信可乐也”。

从山下的停车坪到山中的休息坪,再到山顶的观光亭,这登山的三个层次让我想起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人生三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强调了在治学的开始阶段,必须耐得住寂寞,要不断求索。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比喻治学过程中要坚忍不拔,孜孜以求,即使人瘦带宽也不后悔。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示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必须反复研究,下足功夫,才会终有所悟、豁然开朗。登山犹如治学一般,也要有不断求索的勇气,有执著隐忍的毅力,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魄力。否则,怎么可能完成从停车坪到休息坪再到山顶的“飞跃”呢?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我和阿明张开双臂,对着旷野尽情地同频地呐喊。山谷里震荡着回声,我们的血液在不停地翻滚沸腾,身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感到了无比的畅快。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