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有幸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百名作家进红光文学采风活动,对陌生而又熟悉的小岛河流域有新见解。小岛河,这边独好。
小岛河,系黄河故道。史料记载,1929年(民国十八年)8月,纪家庄掘口改道。水经义和村、东张庄、西双河、民丰、一村,由南旺河入海,时仅7、8个月,后改行向东,在乱井子以南改东南行,在民丰以北入第三次行水故道,行水1年,后又在永安镇西汊出,去下镇由宋春荣沟入海。行水2年,又从永安镇西南汊出,由青坨子入海,行水1年。共历时5年,实际行水3年4个月。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8月,黄河合龙处决口,水先由毛丝坨 以北老神仙沟入海,形成神仙沟、甜水沟、宋春荣沟3股入海之势。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7月,郑州花园口掘堤决口,水由徐淮故道入黄海,山东河竭。1947年3月,花园口者口后,黄河复归山东入海,仍为神仙沟、甜水沟、宋春荣沟3股入海。1953年汛期,在小口子处实行人工裁弯,由神仙沟独股入海。小岛河流路,包括响水沟、甜水沟,1934年至1937年和1947年至1953年曾2次走河。但未经充分利用,就人工改道由神仙沟独流入海。
宋春荣沟,原系一条西北东南走向海沟子,宋坨村渔民宋春荣早年发现并利用,以打鱼为生,人们以宋春荣命名。黄河自神仙沟、甜水沟、宋春荣沟三股入海,形成大孤岛和小孤岛,黄河由神仙沟独流入海后,大小孤岛合为一体。
小岛河位于黄河尾闾摆动区,是孤岛地区(西宋、建林、新安公社)骨干排水河道。小岛河是在黄河故道上人工挖建而成的河流,分别于1965、1966、1974年3次分段开挖而成,其源头应该在现代黄河三角洲顶点附近(北于、大三合地头),西宋段叫红旗沟,早在1965年始开挖。黄河东大堤建成后,红旗沟截为两段。堤西仍称红旗沟,堤东称为小岛河,自二十一户向东为东西向,经二十一户、东宋、新立、赵屋、新建、五庄、宋坨等村土地后入建林(黄河口镇)公社,在新安公社(黄河口镇)入宋春荣沟为南北向后改为西北东南向,与张振河交汇入海,形成小岛河渔港。
小岛河源头,有黄河现代农业生态园,盛产蜜桃香瓜冬枣等优质水果,还有高科技大棚,种植中华大樱桃等品种,每年5月初至10月底,新鲜水果陆续上市,远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尤其蜜桃肉肥汁多,香甜可口。有人说,桃汁多到什么样,可用吸管吸净,只剩下桃皮和桃核。有人说蜜桃很脆,从树上掉下来,摔在地上就成八瓣。说起黄河口蜜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八仙过海时,铁拐李不小心,一个桃子掉进渤海里。黄河从渤海入海后,携沙赶海,渐成陆地,桃核破壳而出,长成一棵桃树,结的桃子个大色艳,味甜、香脆,住家便在自家院里种棵桃树,一来避邪,二来吃果解馋。后来几户人家在相邻的地里种桃树,桃树连成一片,春暖花开,遍地是桃花瓣,人们叫桃花湾。20世纪80年代,赵屋魏姓老汉率儿子在废弃的黄河故堤脚下开辟了一块荒地,种植桃树,桃子供不应求。魏老汉开始承包土地种桃树。赵屋村党员干部也纷纷承包土地种桃树。赵屋村民种桃树发了财,带动周边村庄发展起万亩桃园。
21世纪初,农民担心种大棚赔本,西宋乡机关干部集资建大棚。栽下凤凰树,引的凤凰来。外地农民纷纷来承包大棚种蔬菜、种香瓜,什么赚钱种什么。很快发展了数百个大棚。垦利街道加大力度,招引知名农业企业发展优质果树,优质品种不断增多。
近几年,黄河口镇加大投入,实施小岛河流域综合治理,建成林茂粮丰新农村。
小岛河入海口处左岸,曾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盐碱海滩。20世纪80年代始开发,建设虾池,养东方大对虾。21世纪始,开始建造海参池养殖海参,打造现代渔业示范区。
小岛河渔港,是垦利沿海第二渔港,是渔民避风的地方。过去,岸上是一个个地屋子,十分荒凉。21世纪始,政府投资扩建渔港,高大的防潮闸,通道宽敞。水泥预制的码头,渔船停靠卸货,游人垂钓。新建航标,引渔船入港。说起小岛河渔港,我还想起一位令人难忘的平民英雄。北河南渔民丁臣功,在小岛河救起赵屋一渔民几岁的孩子,自己踝骨受伤却不张扬。那个夏日,渔船在小岛河港依靠。赵屋村一渔民几岁的男孩来到自己的船上玩耍,用小桶提水,正当涨潮,水流快,打满水的小桶衩冲走,因为绳子一端拴在孩子的手腕上,把孩子拽进河里。孩子的奶奶急了大声呼救,正在远处船上做事的丁臣功听到呼救声连忙起身,看见孩子已经冲进了闸门口。他来不及脱衣服,百米冲刺的速度冲上大闸,从四、五米高的闸沿上跳了下去。孩子得救了,丁臣功却踝骨折损,他没有声张,一瘸一拐回老家养伤。
小岛河距海只有几百米,新中国成立后,曾修过防潮坝。1969年遭风暴潮严重破坏,1992年东营市重新维修黄河防潮堤至小岛河12.0千米的海堤,抵御9216和9711特大风暴潮。但9711特大风暴潮仍然给这段海堤造成一定的破坏,当年市政府拨给黄河农场和畜禽良种场各15万元进行修复。小岛河以南至老永丰河口(垦利县界),由于经历多次大潮侵袭,又缺乏管理,堤基低洼,被海潮淘刷,堤身损坏严重,有的被冲开连续数个缺口,有的已被海潮整段淹没,基本起不到防潮作用。21世纪后,政府重修防潮堤,迎水面衬砌,预制1米高左右的防浪墙。防浪墙背水面是柏油路。
过去辽阔的海滩上无一遮拦,除防潮堤外有点碱蓬草,堤内无一棵树木。人们到海堤想找个纳凉的地方都不好办。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许多海参池,两池中间的隔坝上渐渐长出了草,一徐姓(长增)退休干部和一杨姓(金芳)林业人员在一起琢磨,既然长草,能不能种树。他们选择耐盐碱树种和红荆条等试种成活了。他们信心倍增,第二年扩大种植面积,获得理想的效果,人们称其为“徐杨”大道。徐杨大道为海堤绿化探索路子,2012年,提出海岸线基干绿化林设想,我当时在县三网办公室工作,也曾参与基干林基础建设。在垦利种活一棵树很难,而在垦利海边种活一棵树则是难上加难。如今,小岛河南岸绿树成荫。
小岛河两岸,成为黄河口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东营黄河口新海岸、齐鲁美丽海岸。芦花飞雪,翠羽丹霞,苇海如涛,红毡似火。原生态海岸线,游人赶海拾贝(颤蛤蜊)、垂钓抠蟹(嘟噜子)、掘(钓)鲜(仙,一种肉似小人的贝类海生动物,味道鲜美)。保护区素有“百鱼之乡”和“东方对虾的故乡”之称,捕鱼期渔船靠岸,各种海鲜争相上市,碗口大梭子蟹,黄满肉肥;半个碗口大的虾弯子,两个对在一起,是最为馋人的大对虾。还有好几斤重的大梭鱼、鲈子、寨花,还有黄花、狗刚(缸、扛)鱼(光鱼)、皮虾、爬虾等,经过几番讨价还价,海鲜活运车送往各地市场。
昔日小岛河港畔,渺无人烟,如今,东营市唯一的滨海小镇“新汇东海岸”拔地而起,温泉送至户中,学校、宾馆配套。周围,镶嵌着幢幢高耸的办公大楼,排排宽敞的厂房。“红滩湿地、海韵蓝镇”,彰显海洋文化、黄河文化和渔文化,呈现海洋科技、滨海湿地旅游、温泉健康、体育运动和休闲渔业特色,近期间内完成总投资不低于30亿元,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的“先行示范区”、辐射黄三角乃至京津冀的“美丽海岸、休闲港湾",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蓝色引擎”。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前程无限。小岛河河海相拥,古老而年轻,各种文化交相辉映。湿地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石油文化、温泉文化、军垦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和乡土文化,打造一个能满足国内外游客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参与等旅游需求的产品体系,形成“一核两翼、星罗棋布、众星捧月”的大旅游格局。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挖掘优质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丰富多业态旅游产品体系。小岛河流域围绕黄河文化,以黄河文化为主线、自驾游为主题、景观为表现,打造集文化、景观、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整合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形成“一线穿珠”项链效应。
采风中得知,小岛河流域要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天赐给小岛河发展良机。愿小岛河前景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