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心情总是莫名地不安,半夜被一场噩梦惊醒,吓出了一身冷汗,再也没能睡着……早晨匆匆的去了一趟母亲的家中,还好,老人家身体挺好,心里有了些许的安慰。
今天下午却突然想起了姑姑,莫名其妙地满脑子都是她的影子。想给她老人家打个电话,可是忙起来却没有顾得上。夜里10点多,惊闻她老人家已经仙逝,我一下子懵了,怎么可能?难道是一种亲情感应?心里忍不住涌出一种说不出的痛楚……
记得上一次见到姑姑,还是我去古浪扶贫时路过武威匆匆地去看望了她老人家。见到姑姑时,她老人家依旧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八十一岁的她身体还很硬朗,虽然渐老的身体有点佝偻,但腿脚灵便、口齿清晰……
坐在姑姑家的炕沿边,我拉着姑姑的手有说不完的话儿,姑姑也高兴地问长问短……暂短的相见了却了我的思念之情,但姑姑听说我要走时,非要去街上给我端一碗黑酿皮,还一个劲的自责“看我这脑子,怎么能忘了我侄子爱吃酿皮的事儿……”我知道,姑姑是爱我、疼我的,就连我的这一喜好她也始终记在心上的……
可是,谁知道,这一别竟成了我对姑姑永远的回忆……
父亲有两个姐姐,大姑去世的早,打记事起我就没有见过,而对于二姑(我只叫她姑姑)印象却是那么的清晰……
小时候,姑姑是我们家的常客,一到逢年过节,姑姑总会来我们家,端午节的油饼子卷糕,中秋节的大月饼、花馍馍,九月九日的鸡蛋煎饼,过年时的油炸麻花、炉盔子……那些都是那时候姑姑带给我们最喜欢的吃食。记忆中每次姑姑来我们家,她就和父亲聊个不停,他们一聊就是一夜,聊到高兴处他们就嘻嘻哈哈,聊到生活的艰辛时他们又互相鼓励,常常是一觉醒来,他们还在嘀嘀咕咕聊个不停……对于一个客居他乡的家庭,每每那种时候,我就感觉到一种浓浓的亲情。
父亲在世时多次给我们讲述姑姑的故事,姑姑年轻时候正赶上兴修水库,作为知识青年(其实她只上了初小)她自然也少不了积极参加国家建设。姑姑思想觉悟高,泼辣利索、要强好胜,吃苦带头,工地上她干起活来风风火火、舍得出力,很快就当上了妇女突击队长,由于她出色的表现,还在省里的劳动积极分子代表会议上发过言,受到过省上领导的接见……父亲和姑姑出生在战乱时期,童年是在饥荒中度过的,那时候我们家的生活十分艰辛,为了吃口饱饭,20岁时在武威黄羊河修水库的姑姑经人介绍嫁到了武威乡下一个厚实的刘姓人家(据说是公社一领导的儿子),不到半年丈夫病逝,无子女。后又嫁到侯家,生育了富哥、忠哥、春姐、玲姐、平弟五个孩子,姑姑勤劳持家,日子还算过得去。可是平弟四岁那年,丈夫又撇下她走了,那时候正是大集体时期,姑姑既要抚养五个孩子又要操持家务,还要在生产队里参加繁重的集体劳作,日子过得可想而知……
记忆中,应该是八十年代初,我们一家随父亲搬到了武威市一个叫清源镇的地方,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姑姑。记忆中的姑姑,脸上总是挂着亲切和蔼的笑容,即便是日子过得清贫,见到我们也是满脸的和蔼可亲。记忆中的姑姑干净利索,一头短发,洗的发白的衣服干干净净,形象特别的完美。那时候,刚刚七八岁的我非常调皮,看着姑姑梳的整洁的头发上别着的镶嵌着白色小花的发卡总是缠着姑姑拿下来给我玩,而每次我总会好奇的问姑姑:“姑姑、姑姑,这金灿灿的小花叫什么花呀?”姑姑总会笑呵呵的告诉我:“这叫玉簪花,在咱江南呀也叫玉珍花,姑姑可喜欢这种花了,所以姑姑的名字也叫玉珍呀……”。
后来姑姑还教我了“宴罢瑶池阿母家,嫩惊飞上紫云车。玉簪落地无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的诗句,并给我讲述了玉珍花的传说。对于这个故事我至今也记忆犹新:相传王母娘娘对七个女儿的管教非常严,可是小女儿性格刚烈,自小向往人世间无拘无束的生活。一次,她趁到瑶池为母后祝寿之机,想乘机到人间走一走。不想王母娘娘看透了她的心事,为了阻止她下凡,便将头上的白玉簪子拔下,对它说:“你代我女儿到人间去吧”。不久,在玉簪落下的地方便长出了象白玉簪一样的花儿,它散发出清淡幽雅的香味。人们喜欢它的脱俗、冰清玉洁,称它为“江南第一花”。现在姑姑已经离我们而去了,想着姑姑说过的话和讲过的故事,我突然觉得姑姑的名字“玉珍”,可是对江南老家的回忆?还是她刚毅性格的象征?
姑姑独身一人把五个孩子一个个拉扯大了,姑姑是何等伟大的女子呀!在她坚强的性格影响下,五个孩子都很争气,老大富哥娶妻生子后正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老百姓有了钱就开始盖新瓦房、盖楼房,他瞅准机会组建了一个工程队,专门给四里八乡的乡亲们盖房,由于他盖的房子质量好、价格合理,老百姓都喜欢找他,日子过得也算红红火火。老二忠哥,早早地学会了汽车驾驶技术,这些年汽车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他和别人联合办起了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他技术好、学员的通过率高,小日子过得也不错。平弟初中毕业后正赶上新疆铁路局招工,他报名当上了铁路工人,由于他继承了姑姑吃苦耐劳的性格,肯钻研业务技能,很快成了单位技术骨干,现在早已转了正、在城里买了房、娶了媳妇生了子。春姐、玲姐和姑姑一样泼辣利索、要强好胜,结婚后一个建起了蔬菜大棚,一个干起了养牛生意,日子过的也不比别人差。孙辈们也都有出息,有的参军转了士官、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在省属国有企业当上了技术工人……
姑姑一生勤俭持家、教子有方,含心茹苦培养成人的五个儿女们个个孝顺,孙辈们也品质优秀、聪慧伶俐,争着心疼她老人家……
我不相信,如此伟大、刚毅,如此热爱生活、干净利索的姑姑,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此刻侄子满眼的泪水任凭怎样擦都擦不干,哽咽的声音里满是您的名字……
亲爱的姑姑,昨夜您踏着深秋清冷的夜露,乘着霜风,悄然仙逝。您走过的岁月,就像您喜欢的玉珍花一样灿烂地开放了一生,您又静静地走了,如同那秋风中散落的洁白的花瓣留下了清淡幽雅的香味……
亲爱的姑姑,在侄子的心中,您就是山谷道人笔下那“江南第一花”,是那样的脱俗,那样的冰清玉洁……又如同记忆中您头发上别着的发卡上镶嵌着的那朵洁白的玉珍花,永不凋谢!(郭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