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鱼梁的天空难道被海水洗过?要不然,为什么那么蓝?先前说要下的雨,不知藏到哪朵云里了。这天气,似乎在迎合古人“果然晴日照鱼梁”的诗句。初夏的清晨,我站在沈阳北郊科尔沁沙漠南缘法库财湖通用航空产业园空旷的一隅仰望蓝天,心中一派陶然。
“鱼梁”二字不是我凭空捏造的,它是“法库”满语的音译,为水草丰美,物阜粮丰之意。《诗经》中将“鱼梁”解释为一种筑堰拦水捕鱼的设施。我则认为沈从文先生在他的《从文自传》中将其诠释为乡人筑堰撒网、泛舟湖中捕鱼之乐更具真意。这会让我想到梁元帝在《采莲赋》中少女“恐沾衣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的迷人画面。遗憾的是,我至今没见过梁元帝笔下江南少女荡着小船,唱着艳歌采莲的情景,但每年的阴历七月初七,鱼梁人会把与古时一样沙鸥翔集、浮光跃金、渔歌互答的欢乐景象再现于灵山湖上,呈现出渔帆游弋、采莲踏歌的诗情画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走在圣迹山上,这名句从我心底呼之欲出,让我蓦然想到一对父子。1974年4月的一天,法库县叶茂台村村民赵鹏权和他的父亲放羊时,发现青草掩映的丘陵下埋藏着一座千年古墓,这正是辽墓群。随着考古发掘,世人知道了一千多年前,一个游牧民族,经历了200多年的风霜雪雨、烽火烟尘,将辽国建立在这片白山黑水之上。
辽墓群的时空之门被推开,一切生命史话便历历在目。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建立以契丹族为主体的辽,国号契丹。为扩大疆域,他不断征服周边诸部并南掠中原。一次,太子及汉人韩知古等随其东征,前军发现一片枫林。韩知古说,这片枫林是唐代人种下的,后因战乱被毁,现在意外地看到它又生长得如此繁茂,是吉祥之兆,这次东征必然大胜而归。后来,辽太宗为纪念东征大胜,在太祖耶律阿保机东征途经的枫林里勒石记功,并在那里再植枫树,后代辽国皇帝也代代在此种植枫树。辽景宗时,因尊崇太祖丰功伟绩,他多次到叶茂台枫树林祭祖,此地所处之山也因辽景宗多次到来而命名为“圣迹山”。
史料和专家的考证,让我们对圣迹山更深入的了解到,这里是辽代后人的重要聚集地,曾出过六任宰相,其中宰相萧义就是从离叶茂台不远的头下军州走出的名士。那时,生活在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逐渐发展壮大,不停地向辽国入侵,对辽国构成巨大威胁。萧义考虑自己年逾古稀不适合再作宰相,便三次上表,辞官归乡。萧义“悦以归第,静而养龄”,在家中安享晚年,公元1111年农历十一月病逝家中。翌年,后人将其葬于辽川之右(辽河北岸),圣迹山阳(今叶茂台镇西山的南坡)萧氏祖茔群墓之中。
“万马飞逐云烟移,一人殿后长干提。口中马语无人知,天明霜露犹未晞。”清晨的叶茂台村,一声声牝马的嘶鸣,拨开圣迹山黎明的晨雾,曙光将不远处101国道旁辽北牲畜交易中心照得生动而鲜明。马儿嘶鸣,人头攒动,再现着千年前“马市”的繁荣景象。遥望天空,历史的烽烟早已散尽,叶茂台古枫却依然傲立枫林深处,这位“老寿星”似乎在告慰当地百姓,它会送给叶茂台人无限的福祉。
“山路猎归收兔网,水滨农隙架鱼梁”,虽然眼下还不是鱼梁收获的季节,但驻足财湖岸边,望着飞机跑道上起起落落的新型通用飞机,我为之震撼。我想,用不了几年,鱼梁的天空会更加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