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有句“名言”,“那些不明白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你要离他远一点。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你。”调侃之中,泛着满满的不屈与苦涩。
有些错误一旦犯下,无法弥补。恍如外公的大半生。
外公憨厚,壮年时候被他的兄弟、弟媳用各种伎俩拆散了婚姻,半哑的外婆扔下八岁的大姨,三岁的母亲,嫁到邻村。所以,母亲最恨,她是一个没有童年的人,要去拾柴,要做饭洗衣,要弄针线,要受各种打骂,小学上到三年级,再也没能回去。到了二十四岁,招了同村同岁的父亲入赘。
二爷、二奶(外公的兄弟、弟媳)依旧坚持不懈地介入一段新婚姻中,各种挑衅,外公信他们,与女儿、女婿剑拔弩张。那一年已经记事,一场激烈的冲突过后,“小两口”选择了与“老两口”彻底决裂,气急败坏的二爷、二奶召开家族会议,要把父母逐出家门,外公是旁听。后来据说大队介入,那帮人才偃旗息鼓。
而后的岁月里,年迈的外公只要去一次他的兄弟那儿,回来便意味着家里鸡飞狗跳,刀光剑影。因而,我的童年,怕极了也烦透了无穷无尽的种种纷争。母亲把外公服侍到九十二岁,老人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人生暮年,他最计较的有两件事:身后要有人上坟燎纸,这件事儿我应承了下来;按照当地风俗,不能有孤坟,于是下葬时,用一块红砖刻上外婆的名字,当作牌位,同穴同坑。
对于二爷、二奶,母亲选择了“不恕”,我支持母亲。即便如此,膝下无儿无女的二爷、二奶的丧事,母亲都去陪了灵。母亲哭得声嘶力竭,我们不劝,她一生郁苦,是在哭自己的命运。所谓“相逢一笑泯恩仇”,多数出现在煽情的小说或影视作品里。人们只看到结局时的两败俱伤,并不能设身处地经历事件的整个过程。有的“仇恨”可以化解,有的只能交给时间来消弥。这种事情,旁观者最好闭上嘴巴,不要出来当卫道者与哲学家。郭德纲言下之意,大概如此。
老郭想给人当条狗都被施以白眼的时候,老郭三次进京喝面糊吃大葱度日的时候,老郭被人“乱拳”将将打死的时候,老郭躲到死胡同看着胡同口一帮子刀枪剑戟的时候,有几个出来施以援手?老郭发达了,那些人没落了,倒有人出来大谈什么温良恭俭让,居心看着就那么叵测。有些仇留着挺好,可以当作前进的动力,可以时时照照镜子,以为诫勉。人世荒芜,道德家们从来只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
郭麒麟说,直到现在,他还不敢看老郭当年在安徽电视台某节目中挑战玻璃橱窗起居四十八小时的视频。老郭尽管委屈求全,但心中已愤怒至极,只是一想到还有家要养还有徒儿要养,到底是忍到了最后。就因为没有满足看客临时加码的无理要求,节目组把酬金从5000降到了2000。可想而知,当时的老郭得是个什么心情。老郭一生最感激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张文顺老先生,没有张老先生竭尽全力的扶持,德云社的繁华,估计只是泡影。另一个是他的恩师侯耀文先生,相声圈子重师门,有了这棵“大树”,老郭就可以堂堂正正带着德云社走下去。
侯耀文先生评价郭德纲:一路走来,步步血泪,无人扶持,势必嫉恶如仇。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在一个成王败寇的“丛林”世界里,没有人看你摔得重不重,只看你飞得远不远。秦相李斯有语,“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一篇《谏逐客书》,万古流芳,可貌似道德修养精湛高深的李承相,却在秦始皇暴卒后,与赵高发动“沙丘之变”,合谋篡改始皇传位诏书,废太子扶苏,改立胡亥,最终被杀族灭。
大仲马藉他的复仇体名作《基督山伯爵》,这样寄言,“时间和沉默,是治疗精神创伤的两帖药。”时间与沉默是火山在积蓄巨大的能量,许多东西,该来一定会来的。
佛家讲慈悲,也讲因果。任何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永存敬畏之心,不然,还有什么天理昭昭,报应不爽。母亲选择“不恕”,郭德纲也如是。不恕并不是刻意报复,而是决裂,永不媾和。
我亲眼见证了母亲的苦难有多深重,对她精神上产生的压迫有多残酷。她的姐姐,也就是大姨,幼年及少年的创伤未褪,婚后遇人又不淑,终于在孩子们长大之后,赴水一死。可想而知,再失亲人的母亲当时的痛心与恐惧。她的抑郁症先后犯过四次,最后一次并发了老年痴呆,而今日日浑噩,看着让人撕心裂肺。
外公最在意的两件事之一是身后要给他上坟燎纸。母亲身体还好的那些年,时不时去坟上看看。她的二叔、二婶也埋在那里,便就手烧一烧,拜一拜,问她为什么,她说人都死了,别给咱家再添堵,他们已经绝了户。
母亲到底是恕了。遵着她的意思,再去上坟,依样画葫芦,一视同仁。
坟地里荒草连天,在风中呜呜作响,争呵抢呵,计呵算呵,哪个能敌得过黄土一抔?
烟云过尽,一切又回到时间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