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海亮的头像

刘海亮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7/10
分享

孤月高悬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古诗十九首 《西北有高楼》

1

少年宫门前的荷花开得正烂漫。重重叠叠。姹紫嫣红。

群峰之上,偶有白鹭盘旋,一会儿东,一会儿西,然后就杳无踪迹。让人怎不生天高地迥兴尽悲来之戚。

其实,眺望远山,终究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亘古的苍茫掩杀而至,猝不及防,又怡然自适。道什么落霞孤鹜,道什么绣闼雕甍,都抵不过宇宙盈虚,岁月的轻轻一个寒战。

总是在怅惘的时候踱去闹市,是纵放,更是救赎。明明身边熙熙攘攘,却时有戈壁夜行的幻念,于是,海子的诗句便会趁虚而入,“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四年之前路经德令哈,火车短暂停留,好多旅客走下车厢,到站台上拍照留影。在海子诗歌《日记》中,他喃喃写道,“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明显眼前的风景,虽说不上繁荣,也与荒凉相去甚远。从一路戈壁与草原上战阵一般林立的太阳能板来看,确实是沧海桑田,非止于唏嘘了。

诗歌拯救不了什么。诗歌只是诗歌。

就像你在人群中敢诵上一段《离骚》,铁定被人视作神经失常。

2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龙眼湖往上的半山腰处,有一眼泉水,叮叮咚咚淙淙泠泠地流淌了许多岁月,有时到它旁边的亭子里坐上一会儿,若是在盛夏,就有附近卖水的摊贩把一打打的饮料存放到泉眼下的臼窠里。不过有一年,泉眼枯涸,一大块一大块的青色巉岩裸露出来,触目而惊心。

泉眼上行有竹林。形制小小。也是意料之中的极擅摇曳,微风吹拂,沙沙复沙沙,恍惚有纤细灵动的手指在拨弄。记得鲁迅先生有一段很有名的调侃时弊的谶语,“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感慨之余,竹下漾漾的幽思会是什么呢——是李慕白玉娇龙轻功绝妙的酣战,还是阳明先生的七日而疾?

Hold your fist tight, you grasp nothing inside. Open your hand, you will have the sky on you palm. 把手握紧,里面什么也没有;把手松开,你拥有的是一切。)”大电影《卧虎藏龙》中这一段经典台词,洋溢着满满的中国传统哲学的意韵,古来圣贤皆寂寞,不是因为独醉独醒,而是因为他们思想的高度超越了时代。明钱德洪《王文成公年谱》有记,“五年壬子,先生二十一岁,在越。……是年为宋儒格物之学……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深思其理不得,遂遇疾;先生自委圣贤有分,乃随世就辞章之学。”

关于格竹遇疾这件事,阳明先生怎么说的呢,“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著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 某因自去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朱熹讲格物致知,阳明先生便去实践了,结果失败,牵连着思想也有了巨大转变。

3

     阳明先生作为心学大师,其思想的核心理念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讲求“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后人治心学,却往往会忽视阳明先生的“生猛”武功,他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较之五十骑出入万军阵中擒判叛而归的辛弃疾,真正有过之而无不及。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就在其率兵六万自九江沿江而下、窥伺南京的时刻,阳明先生亲率领仓促组建的八万平叛军,直捣宁王的老巢南昌,迫使朱宸濠回援。最终双方在鄱阳湖经过三天的激战,宁王战败被俘。宁王叛乱历时仅仅35天,即被剿灭。

龙场悟道后的阳明先生火力满满,数度平叛平寇,建功无数。所以,到底心学是摇头晃脑之乎者也的夸夸其谈,还是纵横天下知行合一的巨制鸿篇,只看人之抉择。但它绝不是一帮子营养过剩的油腻男女,拿来粉饰脸面的遮羞布与屁股帘。

更过分的是网络平台上的洗脑课程,大言几日几月即得阳明学说精髓。那也太看不起阳明先生终生之悟了。况且,任何学说都有其时代背景时代局限,不能以唯物主义为尺度衡量,一味泥古,估计也正是当年的阳明先生所最不齿的。

4

少年宫前有荷花。泉眼之上有竹林。

一边是闹市,一边是湖山。仿佛有好长一阵子,读诗之余,经常翻阅陈先发的博客,特别是他的《黑池坝笔记》,其中有一些段落,印象深刻。

“孤月高悬。心耳齐鸣。见与闻,嗅与触,出与入,忽高忽低,忽强忽弱。心脏可以摘下来点灯,五官混成一体。//我若开口,便是陷阱。”

 “梨花在空中滑了一下。//梨花时刻在刑场中。当你在“死后”或性无能时,会觉得梨花异常地美,这难道不是一个语言学的问题吗?在多数时刻,梨花和(我们的)语言生着同一种病。”

有一个感觉,包括《黑池坝笔记》,包括一些诗作名篇,譬言《前世》《病中吟》《丹青见》《春风斩》《口腔医院》(长诗)……基本出现于陈诗人创作生涯的早期。至于后来的,技巧成熟,味道却似乎稀薄了些。

再也不适合坐在亭子里,听着叮叮咚咚淙淙泠泠流淌的泉水,忘我咏叹了。

此谓因缘。

5

因缘是什么?

因缘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在一个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事物,且能相濡以沫。

“或许我的心包有一层硬壳,能破壳而入的东西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才不能对人一往情深。”村上春树如是说。

那么,因缘所对应的就是那个“极其有限”。

物以稀为贵。北人南向,竹呵,泉呵,不正是如此么。

要么不弃。要么远离。

世事无非如此。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