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海亮的头像

刘海亮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06
分享

四月 怒放的樱花树

1

稍稍有一点“强迫症体质”的人生该是个什么样子呢——间或焦酌,间或欣慰。

自然,这样的车轱辘话令人嗤鄙,因为很讨巧,不切中要害。但上文中的“稍稍”非常关键,毕竟从本质而论,强迫症是病,精神疾病的一种,所以,用“稍稍”形容,实有调侃自警之意。举两个未必准确的例子,譬如看见东西放得不端正,很难视而不见,早晚得去纠正过来;又譬如不敢轻易许诺,大凡应人一诺,就像负了债,不是犯到“天怒人怨”,这个愿是一定要还的。“稍稍”表程度,此处的另一重意思还有就是仅限自己,断不会要求别人端正别人的东西,更不会严格要求别人必须遵守别人的承诺,多么拗口的表述呵。

自己的东西井然有序,自己的承诺有了着落,自己的屋子里鲜有灰尘,自己的衣服起码利索整洁……都是针眼儿一样的小事情,话说大丈夫们谁会在意?要不然何来的不修边幅不拘小节。一个跟自己很较劲的小男人,开不了天,辟不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而已,不过,即便如此,依旧常常做着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白日梦。而联想到有时聚餐,自己居然慢慢被让到了正座上,原来已知天命矣,遂空发几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感慨,然后,振臂一呼:“小二,上菜!”

 

2

之前给自己定了个规矩,起码一周要创作一篇散文(杂文),浪荡江湖的时刻反而容易完成,因为再忙碌,基本甲乙双方都休周日,如果不是要出差,不是要跑工地现场,压压手头上的小活儿,足可以拿出一上午的时间来“还愿”。然而到了归乡,明明“瓜熟蒂落”,要比在第一线上时间宽裕多多,却总是静不下心,弄点儿诗歌诗词尚可,一到了长篇,常知难而退。

去岁年节时还是老样子,虽谓休假,也没有啥惊天动地的伟业要做,不过,每日刀回马转,不是跑装修,就是跑年货,要么就是走亲戚,各种聚会,忽而一月,“朝秦暮楚”,等回到江淮,打开文件夹一看,已经拖欠了那么多的文字。有债,就要还,且不可急于求成,于是乎,见缝插针地耗费了将近二十几天,终于堪堪了事。至于质量,实在羞于启齿,阅者寥寥,毫无出彩。认识到不足总比一味的眼空一切要好,大不了读书读报,沉淀沉淀,从头来过。问题在于,你得先写起来。

 

3

楼后有一树“杏”花在怒放,粉红粉红,如火如荼。早先还为之“不吝笔墨”,昨日中午X兄来访,他笑着说,什么杏花,樱花好不好。

第一次见樱花,是在石市求学的校园里,操场边上有两株,那称得上巨盖弥天,很适合细雨飘飘的夜晚失了恋的小男生到树下醉一醉酒发一发呆。舜耕山上樱花树则更多多,有一阵子喜欢用微信的形色识花小程序到山上山下逐一“正名”:哦,这是构树,这是柘树,这是红杉,这是银杏,这是松,这是柏……单单一个松与柏的差别,对于一个华北大平原的来客而言,还真是通过比较,才弄清楚。

时时发作一下“强迫症”,有正视听——拿着叶子左看右看,终于晓得,松叶如针,柏叶如鳞,这么多年,曾日日挂在嘴边的“老松”,原来大部皆是柏树。故乡这十多年,在路边种了许多景观树,人家明明白白种植,自家浑浑噩噩旁观。

要不说凡事就怕认真,只要一认真,就会抓到林林总总的破绽。

 

4

昨夜又梦到上学,老师开了一门新课,看着像生物学,再看又像高数,结果讲了几课,如听天书,偏偏有的同学醍醐灌顶,融会贯通,问人家吧,连个基本轮廓都不了然,怎么问。唯有拿过书本,从第一页开始研究,翻了两页,毫无进展,心中一急,梦就醒了。

再早一些日子,曾跟排列组合较上了劲,当初那么娴熟的知识点,这才不辅导孩子们学习几年,竟生疏至斯,查资料,看视频,总算是“功力”恢复。前两日又气上了开平方,怎么想,也想不起当年的经验手法,好在,可以问百度,搜抖音,折腾到大半夜,重新掌握了两种解题思路,但蓦然回首,与学生时代的教学印象,已大大的截然不同。

回忆人生岁月第一次把自己与“强迫症”联系在一起的最初,彼时冷汗涔涔,引子呢,是因为出门有两回没有带好门锁,然后,便坐下了“病”。每每都下楼走一段路了,想起来,便急忙跑回去印证。于是,脑海里马上蹦出来一个念头:自己怕不是得了强迫症吧?平时大家开玩笑,有说某某某是“强迫症”云云,而后哈哈一笑,到了自家头上了,知道那不是好话,于是马上到度娘搜索。还别说,真像哟——强迫症,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病因主要涵盖人格特质、遗传和心理环境等。其人格特质呢,便是经研究发现,约2/3的强迫症患者病前就有强迫性人格,通常表现为:做事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墨守成规,有条不紊;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难以通融,固执而灵活性差;常有不安全感,为人处事唯恐发生疏忽或差错,经常检查或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拘泥细节,甚至生活琐事也要程序化。

搜索完毕,马上长出了一口气,好险,好险!因为虽然有追求完美的表现,但并不具备墨守陈规呵难以通融呵不安全感呵细节程序化呵类似的心理特征,更不具备强迫观念、冲动与行为。因为,并没有出现行为倾向的即时化,可以安然做事,事后想起来再去审视,如果十分忙碌,放下也就放下,而病态中的人格,绝不会这么好“说话”。

 

5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作家毕淑敏在她的散文《无胆之人》中有过这样一段话,“以后的若干年里,疼痛像一匹忠实的小狗,亦步亦趋追随左右。陪伴我上高山,下平原,从藏北到京城,宠辱不惊,休戚与共。”大概是个啥意思呢,就是讲一些事情既然逃避不了,就得学会共存,习惯它们的存在。

宛如这种强迫气质,从认为是负担,到觉悟到它可以帮助一个人建立严格的行为规范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中间好处多多,确有一个漫长的阶段。当然,任何一件事物,你接受它的好,就要接受它的不好,这是唯物主义哲学观的基本体现。后来痛定思痛,再到了锁门类的小事情,刚想转身,便先让自己好好回忆,确定锁好了,那么,便省去无谓行为。矫正的多了,真真两相受益。

 

6

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上,与其说强迫症倾向,倒不如说是坚持与恒心。

写是一方面,投稿呢,投是必投,纵使再少,因为心里会鼓励自己,投稿是必然事件,至于中与不中,反正不是自家能决定的事情。越是中不了,越要暗示自己,不要想些有的没的,没有被选中,说明还是水平欠缺,该加倍努力。

谁说风吹雨打,该开的花就不开了?楼后那一树樱花,虽然雨后残红遍地,但依然花团锦簇,如火如荼。

生命的不屈,合该如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