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市里淘得两眼天珠一枚,就像主人家所谓,但凡是着意的,都是内行人,因此上,东西很粗陋,惟喜欢而已,这就是其价值所系,所以,不包装,不忽悠,随缘就好。既然人家这么上道,那便只有开诚布公,反正这玩意儿不是台湾货就是义乌货,怎么可能西藏上师的东西流落到这儿呢,只要不是玻璃的、塑料的即可。主人家笑嘻嘻地说,哪儿能,玉的错不了,至于什么玉就不保证了。
满大街的人间烟火,朴素而真挚,恍惚望去,芸芸众生,都是光芒四射,有一股股谁也无法遮蔽的生机,在这凛冽寒天里,蓬勃四溢。想想那些艺术家四处觅地写生,不选水波潋滟,就选奇峰迭起,岂不是中了灯下黑的痼疾,人间最原始最本质的美,本来俯拾皆是,奈何非要繁文缛节,生生给自己的心灵打造出一副副闪亮的枷锁。
怪不得晋人要写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晋·王康琚 《反招隐诗》),老子则早便云过,“反者道之动”,后来的“圣贤”们,要么顽固不化,要么居心叵测,愣是把个大道至简,搞成了名目繁多实无二致的形式主义。
2
若干年以降,极少到早市混迹,当然,既不是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也非惫懒拖沓,只是因为那些搬不完的板砖理不完的烂账罢了。事实也好,藉口也罢,继而慢慢地熬到了鬓边屡生华发,腰间盘脱出两节。挺喜欢职业病这个托辞,可以涵盖一切的生旦净末摸爬滚打,仿佛一下子把其中茫茫多的头破血流与艰难苦恨全抹煞,仿如一个渣男,犯了大错,但却一脸无辜两手空空。
对于北人而言,江淮的冬天格外难熬。因为这个城市恰好在全国供暖线之南,虽然冬日的“严寒”实属温温吞吞,但习惯了火炉火炕壁暖地暖,现在给你扔到了一所冷屋子里,即便有一台空调,有一只小太阳,那又怎么样,既做不到全室无死角,也做不到“老怀甚慰”。
聊胜于无,聊胜于无好了。犹记得当初遇到“风土人情”四字,不过走马观花,一笔带过,等到了长久客居,此间的风景,才堪领略。
3
窗外黄叶飘零,很可笑的一个事实是,树竟不识。用手机上的形色识花小程序测了几次,结果却各各不同,感觉比较接近的,一个是糖枫,一个是无患子。在前一个手机上,曾经专门建过一个相册,把历次攀登舜耕山的检测图片,集中在一起,林林总总,数百张是有的,花花草草,既有名字,又有解释。后来,手机更换,不知为何,搬家到新手机上后,丢失了大部分数据,可惜乎?非也。不过是要继续结缘,重新把记忆找回,等到合适的时机,再回山里去。
俗话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之前多次套用过“一棵不知名的树”这个句式,譬如儿子小时候暑假里来时一起山行,他便问山径上爬来爬去的黑色多节虫叫什么名字,当时就搪塞了过去,即便后边几度撰文,也皆以“一种不知名的虫子”敷衍,但这颗疑问的种籽已经深深地埋在心里,总有一天,会瓜熟蒂落。
颇为滑稽的场景来了,在度娘里查了多次确定不了的答案,最后被一本玄幻小说破开迷雾。气氛烘托到这里,需要先卖一个关子,且提供轶闻一则,共勉:初中时代有一男同学,体态潇洒,大眼浓眉,最可贵的是性情还温和,美中不足,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是上一届的复习生,因此也就多了些拘谨,常常闷声不响。该同学偏科严重,数理化突出,语文英语则是短板,有一次中午休息时间,看他一个人坐在座位上眉头紧锁,哗哗地翻着字典,于是,心中生出极大感慨,觉得这种精神需要汲取,明显在课下用功补语文嘛。轻手轻脚“摸”过去,本打算瞅瞅他在补哪一课,谁知道走到他身后俯身一望,情不自禁大笑几声——人家在读武侠小说呢!读武侠小说是风气,老师们屡禁不止,这没有啥笑点,笑点在于第一次看到读武侠小说要查字典的。
随之,这个段子在此后的人生岁月里讲了许多次,可彼时彼刻之调侃,却哪里晓得,未来的网络世界会创造一个用语,叫“回旋镖”,约略是讲,自己的言论或行为最终“反噬”。在某本玄幻小说里,遇到一虫名“马陆”,不免想这个名字好怪,有点像人名,跟“陆压”道人的“陆压”二字酷似,因为一向秉承不懂就问的原则,马上查起了字典,一查不要紧,这虫儿不就是跟儿子爬山时遇到的黑色多节虫嘛,念头一时通达无比。
4
笑人者,人恒笑之。
而段子嘛,就以段子视之,时空变易,没有可比性。
重点是“不懂就问”。有统计显示,汉字总数目有十万个上下,一个人大学毕业(非汉语言专业),识字在四千五百个字左右,结论就是平时遇到生僻字是难免的。可囫囵吞枣过去,当一当白字先生,这就不对了。
近来读书,特别是涉及古典文化的学术性著作,因为作者引用量不小,几乎每一页都会遇到不少字大眼瞪小眼,它认识你,你不认识它,然后,在度娘问,在《辞海》查,非常困扰的是,前边查过了,后边又忘,别无它途,多查几次,记忆才会牢固。读这类书最耗时间精神,小说读三本,现在也读不了一本。
收获同样十分巨大,既明义理,又夯“地基”。
中国古典文化的美不止于语言,古人的思维方式有时候称得上趣味天真,举例如下:卵有毛。鸡有三足。郢有天下。犬可以为羊。马有卵。丁子有尾。火不热。山出口。轮不蹍地。目不见。指不至,至不绝。龟长于蛇。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凿不围枘。飞鸟之景未尝动也。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狗非犬。黄马骊牛三。白狗黑。孤驹未尝有母。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
瞧瞧,这小话整的。
5
古之辩者,口若悬河,特别是先秦时期,“礼崩乐坏”,英雄辈出。
如果有精力,去读一读那些鸿篇巨制,无论是对于思想,还是对于人生,都会打开一扇不一样的窗子。学问上没有落不落后一说,只有适不适宜。时代进步并不是以否定前人智慧为前提的,还有鞭辟与拓展。
从这个方面而言,兼收并蓄,海纳百川,方是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