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看兵法艺术
纵观影片《长安三万里》,从场面看,云山城之战,唐军和吐蕃军队经过一场恶战后,唐军虽然暂时保住了城堡,但是伤亡严重。主帅剑南西川节度史高适(高中氶)在守城的战斗中也是拼力斩杀吐蕃攻城官兵,最后因体力不支而昏迷。醒来后虽唐军保住了城堡,但整个战场情况明显,敌强我弱,是否能继续守住城堡成为生死存亡的问题。此时被唐军俘虏的吐蕃士兵还在叫嚣:“大军就要来了,小小城堡一定会攻破,大家都得死。”说明吐蕃军队来势汹汹,人多势众。唐军虽说这一战打退了吐蕃的攻城进攻,但要一直守住云山城是非常困难的。听到顽固的吐蕃俘虏狂言,高适沉思良久,随即下达军令:“弃城,退守泸水关。”高适沉思良久,我们不难从《长安三万里》看兵法艺术。
“弃城,退守泸水关。”从影片演绎的全过程来看,这就是一个败战的开端。并且顶风冒雪撤回到泸水关后的形势更是不容乐观。
在泸水关大营,中军帐内,节度使高适迅速了解当时战况及前后方信息,得到的报告是:
首先是圣上在陕州,吐番军队将长安团团围住,情况危急。朝庭的命令是象雪片似的发来,都是催促出关与吐番作战,以期围魏救赵。逼迫进攻长安的吐蕃大军回师以解长安之危。其二、郭子仪(唐朝兵马元帅),“郭元帅还在蓝田。”也是远在天边。其三是“朝庭杀了一批大臣重将,皇上一继位就杀了李辅国与元氶相”。说明形势严重。其四是由于云山城高适交战不利,朝庭已十万火急通报派严武将军来接任高适的职权。从当时形势看高适的军队是孤军作战,其行为都是弱军之象。
而此时,在大营中军帐内高适正欲审问抓到的吐蕃俘虏,突然又报告神策军持节监军程公公已到大营门外,需立即接待。便立即安排帐内记牌管事出迎。
而高适则拿起自已的铁枪,口中念念有词:“天意啊!天意!”,转身令道,将吐蕃带走,仍将那吐蕃俘虏鎖在门外铁柱上。随后,中军帐内,传来高适惨叫,便是自杀的声音,卫兵前去救护。
随即,神策军持节监军程公公便策马来到帐前,下马被迎进入帐,看到正在抢救的高中氶,似乎伤得不轻,已然烟烟一息的模样。
而这一切都被俘虏的吐蕃士兵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程公公作为持节监军,自然是奉朝庭圣命而来。要高适据实回答诸多问题,否则立斩连累三族。其声震帐外。高适便到:本欲自裁,以谢圣上,如此这般有气无力的一番话后...
没想到,程公公不问别事,开口即问“李白,李太白”,“翰林待诏学士,号青莲居士。为何当年安史之乱后不救李白”,要高适据实说来。原来李白在后来投了永王,那可是叛变之罪啊!
原来程公公不是为吐蕃战事而来。从而引出了李白故事的由来。
影片以一首诗:“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开头。以插叙的方式,讲解了高适的成长,以及从洞庭湖畔,高适与李白相遇,都不过是二十出头的年青人,李白以开朗的性格与才华赢得了高适的信任。而这第一次相遇给高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二人结伴而行,并在一路上相互学习。李白要学高适的枪法,并承诺要教给高适相扑(摔跤)之法。在相扑之际,李白将相扑之道:“以实击虚,声东击西,全看变幻,最重要的,就是骗过对手。”传授给了高适。与李白三番五次的不解之缘。其中李白的故事引人入胜。
影片中几次军情通报打断高适故事的讲述,其中只有两个细节。一是被俘虏的吐蕃俘虏被胡人救走,吐蕃俘虏逃出了泸水关中军大营。二是记牌管事传递了一个小纸条给高适,而高适看后说是军情,程公公则说不关此事,继续讲回李白。
在接下来的故事中,同时回顾了高适在晋升为将军三镇节度史之前在前将军哥舒翰手下任职记牌文职的经历。即哥舒翰出战潼关平安史之乱,由于敌强我弱哥舒翰战死失败,高适如何如何逃出重围到长安报信的经历和原因。
最后吐蕃八万大军来袭,仅有六千多人的唐军,在严武将军两万人的援军配合下歼灭了吐蕃的八万大军。取得了以少胜多,战胜吐蕃进攻之敌的重大胜利。
这部影片给我们讲了一个很好的战例,那就是高适在云山城守城不利,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急中生智,巧妙地运用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的最后一计,即三十六计:“败战计”。
何谓“败战计”?孙子兵法说:“败战计包括: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六计。”
兵法解释说“败战计是在战败或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所用的计谋。反败为胜、变劣为优,就需要在面临生死关头时,即使到了最后仍不能轻言放弃。有斗志即有希望,历史上因扭转劣势而赢得胜利的例子比比皆是。时机未到绝不逃脱,上述计策即为反败为胜的关键。”同时“败战计是作战中敌众我寡的一种战略现象,也就是自己处于劣势、被动和其他许多未知因素,使自己很难挽回败局。但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不因此丧失斗志,束手待擒,就随时有东山再起或其他想象不到的转机。”
而本部影片中则:
首先使用了“走为上”计。即高适下达军令“弃城,退守泸水关。”冒着风雨飘雪撤退至泸水关。表现了唐军在敌众我寡态势下,狼狈不堪的弱势。以及临阵而退毫无士气败迹。
其二是运用了空城计。当唐军高适撤退后,留下一座空城给吐蕃军队,让吐蕃人暂时得到了胜利,有了休息的空间,这样也就延缓了吐蕃军队强烈的连续进攻。
其三是使用了苦肉计。高适在吐蕃俘虏面前唉声叹气,影片中高适拿起自已的铁枪,口中念念有词:“天意啊!天意”,转身令道,将吐蕃带走,仍将那吐蕃俘虏鎖在门外铁柱上。随即,中军帐内,传来高适惨叫,知是自杀未遂,贪生怕死的声音,卫兵前去救护。
其四是“反间计”。由于主帅的自杀未遂,贪生怕死,并且朝庭已在追责,临阵换将,严武将来接管高适的军队,为此高中氶无信心,防范松懈,放走了吐蕃俘虏。致使让吐蕃俘虏回去报信,吐蕃俘虏是眼见为实。
第五是使用了“连环计”。唐军高适在使用了“走为上”,“苦肉计”,“反间计”的同时使用了“连环计”。即首先采用了隐真示假的手段麻痹对方,故作贪生怕死,把自己的无能归于天意。利用吐蕃俘虏的狂妄,显示自身兵力悬殊的败迹。其二是故意宣告明日某时严武才能到达接管中军部队。在时间上给对方留下有机可乘的空间。让对方也在仓皇之间,诱敌深入。其三是利用有利地形地貌,大雪纷飞的天气布阵筹划,最终以伏击战的决对优势一举歼灭吐蕃军队八万大军,收回云山城的胜利而结束。
总的来讲,《长安三万里》这部影片,以史为鉴,把一场看似失败的战争,反败为胜的结局,给后来的军事斗争提供了很好的战例展示。对激励民族精神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影片所展示的诗仙李白,将军哥舒翰等人物,佐证了高适在几十年的成长中所受到的启发与历练。同时歌颂了盛唐文化乃至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