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越宽的头像

高越宽

网站用户

小说
201911/18
分享

大汛潮——第二十一章 崔亮的变化 第二十二章 秦玉礼的善意连载

这天中午,吴海波把自带的饭菜吃过之后,就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半躺在那眯起眼来。别人可以放心的睡一会,他却不能,他总觉得自己大小是一个带班的班长,有什么事情自己首先要第一个知道,不能让别人来喊你。这一点和崔亮恰恰相反,崔亮的观点是,自己大小是一个当官管事的,只要把活安排好就行,有些小便宜不赚白不赚。

吴海波刚刚躺在那儿,崔亮就找过来了。听到崔亮和他打招呼,吴海波心里有点奇怪,但表面上没表现出什么,只是淡淡的打着招呼:“你也过来躺会?”崔亮笑着道:“闲着没事,过来和你拉会呱。”

吴海波知道,这段时间崔亮的日子不太好过。上夜校的工友们晚上都能见到,原来不在一个班的工友,只是互相认识却不了解,现在一起上夜校,慢慢的大家都互相熟悉了解了,有些话自然也就说出来了。

对于崔亮的一些情况,王大海早就有所耳闻,吴海波是不去打听。现在工友们把话说在了明面上,王大海就不得不考虑以后的工作安排。吴海波仍是作为局外人只是听着而已,他不发表什么意见。只是在心里为他不值得。

作为一个男人,整天为那点小便宜耍心眼欺上瞒下值得吗?吴海波觉得崔亮这样干太不大气了,一个男人天天想着赚那点小便宜,实在是没意思,谁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同时他也为崔亮没来夜校学习感到遗憾。到夜校来,学到的不仅仅是几个字,关键是字里面的意思。李先生在教大家认字的时候,还讲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如果不听李先生讲的课,自己可能一辈子也琢磨不透那些道理,经李先生那么一讲,自己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比自己瞎琢磨强多了。对于在夜校的各种收获,吴海波是知足的。其实不只是他,其他的工友对这段时间在夜校的收获个个都心满意足。当初说是请李先生吃饭或者什么的,其实到现在工友们也没有花费哪怕是一分钱。不是工友们不想感谢李先生,而是李先生不让大家花费,他说自己在学校挣的工资够自己花的,大家都不宽裕,就别花费那个钱了。

对于崔亮当时为什么对夜校一点不感冒,或许他有自己的想法吧。吴海波这样想。

是的,崔亮是有自己的想法。刚刚把新媳妇娶进家门,正是如胶似漆的阶段,崔亮恨不得天天和媳妇黏糊在一起,哪里舍得离开媳妇半步,每天上工的时候都恨不得晚去早回。

吴海波与崔亮结婚时间相隔不久。结婚后,吴海波从来没有因为家庭上的事情而耽误工作。吴海波的媳妇王晓丽非常贤惠懂事,而且还是个有心的小媳妇,她通过吴海波得知王大海很器重自己的丈夫,便在给吴海波加班带饭的时候,特意让吴海波多带份饭菜给王大海。人与人的交情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平时的互相关心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也正是所谓的投桃报李之说。事实上人际交往就是如此。而崔亮的做法就明显不厚道了。王大海当时同时看中了吴海波与崔亮这两个小伙子,两人都聪明伶俐,干活利索。但在将两人升职为带班班长后,渐渐地两个人的差距就出来了。吴海波一心考虑怎么把工人带好,把该干的活干的利利索索;而崔亮却把心思用在自己怎么利用带班的优势,安排别人多干活自己少干点,自己怎么尽可能的早回去。结果带班不到一年,跟他干活的弟兄们已经对他颇有怨言。在夜校学习的那些人也多次和王大海发牢骚,王大海一直在劝导大家,对小青年多理解一点,大家都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大家虽然表面上答应了王大海,但是心里的怨气却是没有减去半分,因为他们从心里面已经对崔亮失去了信任。一个被众人失去了信任的人,其实也就是一个被抛弃的人。

而崔亮本人却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今天崔亮来找吴海波,实际上还是带着私心来的。近些日子以来,班里的那些工友们似乎有点不太听招呼,干起活来他们自己商量着就把活干了,把自己甩在一边,就算自己安排大家怎么干,他们却理都不理,弄得崔亮不知如何是好。这样把他晾起来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是不是背后有人在打自己的小报告?这时候崔亮的心里开始有点发慌的感觉了。别看小班长不算官,可他却觉得有好处可捞。就像早走会,晚来会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别人都不瞧在眼里,他却当做多大的特权好处一样。

今天他到这里找吴海波就是想问问,晚上他们在一起学习的时候,是不是有人说过他的事情?

到现在崔亮还不知道,他的这点破事现在都没有人乐意说了,因为大家都看在眼里,心知肚明,还放在外面说什么呀,没意思。

原来大家和他不计较,并不是因为他是带班班长,而是因为他年轻,刚刚结婚,大家照顾他,不和他计较。没想到他自己却自作多情的认为,因为他是班长有威信,他说什么,手下的人都得老实的听着,接受他的安排。就这样几个月下来,让他真把自己当成一个人物了。

大家在李先生办的夜校里除了学会了认字写字,还听李先生讲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大事,从这些大事里大家或多或少地也悟出一些道理。就是崔亮他们班的几个人在经过商量以后,决定对崔亮小小的惩戒一下,看看他有没有知错能改的自觉性,能改的话,大家还支持他的工作,让他继续当班长;如果不改的话,大家不会再让他这样下去的,到时大家直接和队长王大海说,让他换掉崔亮。

崔亮在吴海波面前讨好似的掏出一颗哈德门香烟递给吴海波,吴海波笑着摆摆手,说:“你知道我不抽烟的,这个地方也不能抽烟,赶紧收起来,让老大看见可是不愿意的。”

崔亮不情愿的将香烟收了起来,心里道:用着你了,和我摆谱,有啥可牛的,你又不比我当官大拿钱多。心里想归想,面上还装得笑呵呵的样子,说道:“行,听你的,不抽就不抽。”

接着,崔亮又对吴海波道:“海波,咱俩一起在这干活得有五六年了吧。”吴海波想了想说:“嗯,六年多了吧。当初咱们来的时候,人家还嫌咱们小呢。”崔亮笑着说:“不是咋的,现在咱们也都成家了。”

吴海波问了一句:“崔亮,你怎么没到李先生的夜校里学习?”崔亮面上无所谓的说:“学不学还不是一样的干这活?又没有什么用处。”

“那可不一定,不管学什么,你只要学会了,不一定什么时候就能用得着。你不会的话,等到时能用的上的时候,那也轮不到你了啊。”吴海波说道。

想到自己班里的几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因为去夜校学习了,现在不但会写字读报,嘴里讲的也是一套一套的,崔亮心里早就产生了一丝嫉妒,但表面上还在装作不在乎的样子。但被吴海波一说,崔亮的心里不由得腾的升起一股邪火,刚刚升到脑门上,忽又想到:自己这次来找他是摸摸情况的,怎能轻举妄动呢?想至此,硬是将心头的火又压了下去,然而脸色却显得难看了一点。

有关崔亮的风言风语,吴海波早就听说了。都说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有关崔亮的种种闲言,吴海波听过并没有当做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在吴海波的眼里,这种早走晚来的事情,其实算不得什么大事。关键是你怎么和大家相处。大家在一起顺眼了,怎么都行,如果谁看谁都不顺眼的话,那就没个好。

作为工友,吴海波唯一为崔亮感到可惜的就是,崔亮没有和他一起去夜校学习,吴海波觉得,以崔亮的聪明劲,他不去夜校学习真的是他最大的损失。

人这一辈子,谁也说不清自己有什么机会。但吴海波心里觉得,能在这个时候学会识字看报,对自己以后的谋生道路就多了许多信心。至少自己现在还年轻,年轻就面临着许多机会。这一点吴海波看得很明白。崔亮比自己精明,如果真要和他比的话,崔亮还真的要比自己强上那么一点,但在识字这一点上,自己就比他占优势了。虽然自己识字不多,但自己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而对崔亮来说,这一次的机会他没有把握住,就会出现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局面。以后随着年龄大了,其他需要操心的事情多了,再想有这种安安稳稳的学习机会不多了。

从私下里得知崔亮不少信息的吴海波,心里已经猜到了他来找自己的目的。

吴海波想了想,说道:“我们这些跟着李先生学识字的,平时大家都在一起干活,上课的时候大家也没有时间说三道四的,再说了,在一起干活的弟兄们背后说谁不好的话,让李先生听到也笑话,所以也没有人说。”吴海波又接着说道:“崔亮,有些事你应该和老大说说,老大对你没什么看法就行了。”

崔亮既想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但心里又怕听到反应比较激烈的意见。听吴海波如此一说,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一般,他的心里不禁又感觉吴海波骗了自己一样,心里很不舒服。他从内心里怀疑吴海波没有和他说实话。

崔亮现在的心理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来爱说爱笑、挺聪明能干的一个小伙子,在短短的时间里竟然变得疑心重重,别人说什么好像都与他相关,都在说他的不好。如果谁正在说话时,见到他过来时正好话说完了,那么他会以为你有意在避着他;如果你小声和别人说话,他会怀疑你在背后说他。总之,在他的心里,原来与他一起干活的同事,现在都想把他的班长拿下来,都想把他挤出去。他甚至觉得是王大海在背后指使那些人故意和他作对。今天,他本来想从吴海波这里知道一些有关自己的消息,却不料吴海波也故意躲着自己不和自己说实话,看来这些人都在和自己作对,自己得想办法了,不然说不准哪天自己就要吃亏的。崔亮在心里已经把昔日同甘共苦的一班弟兄记恨上了。

第二十二章 秦玉礼的善意

胡刚平日里在船上的工作并不紧张,出船的时候不是太多,大多时间都是锚在港里,船员们的日子倒是惬意得很。

对于年轻力壮精气十足的胡刚来说,整天猫在码头里的日子并不舒服。不舒服怎么办?自己找活干。胡刚现在想干的活还真不少。

在跟着李先生学识字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胡刚从一个大字不识的渔民,慢慢地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写同事的名字,到现在连蒙带顺甚至可以看懂报纸上的文章,这对胡刚来说真是天大的收获。

来岛城认识了李先生,认识了王大海夫妇及其他同事朋友,又学到了这么多知识,兴奋得胡刚每天的眼角里都漾着笑意。现在胡刚的最大心愿就是想学明白船上的机器是怎么带动船行驶的。可这些日子以来,船一直锚在港里不动,也就没有人去发动机器。闲着没事的时候,胡刚就下到机舱里围着机器转悠,可是没有人指点,胡刚又是头一次见这洋玩意,又没有半点理论基础,光是围着机器干转,怎么可能转会了?

平时船不出海的时候,秦船长每天来船上看看,安排好值班的工作事项就上岸了,具体干什么去了,大家也都不打听。本来秦船长与王大海就相熟,胡刚又是王大海的表弟。平时秦船长对胡刚也比较照顾。这段时间听船上的人说胡刚现在会写字读报了,心下也很好奇。记得当时来干活的第一天,听胡刚说过自己不识字,一年多的时间他竟然会写字还能读报了?这倒是个大新闻。

这天上午,秦船长围着轮船转了一圈,把相关工作安排完之后,回到了舵楼,在舵楼上看到胡刚正在甲板上忙什么,便喊道:“胡刚,你上来一下。”甲板上的胡刚听到有人喊他,循着声音望去,见是船长在舵楼上喊自己上去,忙不迭的往舵楼上疾步走去。

顺着船梯上到舵楼,刚进舵舱门,胡刚见秦船长笑眯眯的打量着自己,胡刚不明所以,便朗声道:“船长,您找我?”“嗯。”秦船长答应一声,接着又道:“听说你现在能读书念报?说说看,是怎么学会识字的?我记得你去年来的时候,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吧。”胡刚一听是这事,便把一年来自己还有码头上的工友,跟着李先生学习的事大体的说了一遍。秦船长听完问道:“就这些?”胡刚不明所以,说:“啊,就这些。”秦船长说:“就没有别的?”胡刚听的更糊涂了:“李先生就教我们学文化,怎么写怎么念,就这些啊。”

秦船长见胡刚并没有别的异样,便松了一口气,说道:“没有就好。你不知道啊,这段时间我听上面的人说,那些汉奸特务要抓一些鼓动老百姓抗日造反的共党分子。”胡刚听秦船长这么一说,心里不由一惊。虽然李先生和王大哥没有当面和他说他们是干什么的,但从第一天来岛城的晚上碰到李先生开始,胡刚就明白李先生的身份不简单。而且王大海也不单单是明面上的这种工头身份。

经过大风大浪锤炼出来的胡刚心里虽然着急,表面上依然保持着镇定,应付着秦船长的问话。

秦船长说:“你们去学文化交了多少学费?”胡刚道:“学费李先生倒是没要,不过李先生和我表哥说了,要大家每人每月给他带点粮食或者菜都行。”秦船长“哦”了一声。秦船长又道:“胡刚你不知道,共产党就是善于做老百姓的工作,你要是和他们沾边,到时候要麻烦的。你也和你表哥说说,注意点,别让人家坑了。”

听秦船长的话好像并没有什么恶意。胡刚感激的说道:“谢谢船长。”秦船长摆摆手道:“谢什么,大家在一起工作就得要互相照应。对了,听他们说你天天到机舱里去,干什么的?”胡刚不好意思地说:“我想知道那洋机器是怎么回事,但又看不懂。”

秦船长哈哈笑道:“那机器不是看看就能看懂的,首先要懂得它的机械结构和运行原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秦船长顿了一下道:“你要是想学的话,抽空我给你找本书你先看看。正好过些日子,船上请修理师傅对机器进行检修,到时候你给师傅打下手吧,跟着师傅多少能学到一些技术。”

胡刚听到此话心里顿时大喜不已,连声对秦玉礼道:“谢谢船长、谢谢船长。”

一上午没事,临近中午的时候,秦船长登陆上岸了。秦船长刚走,胡刚也寻了个借口上去了。胡刚登上码头,便急匆匆的朝王大海的办公室走去。路上见到几个装卸队的熟人,胡刚和他们打了声招呼。

现在胡刚和王大海手下的这班弟兄都熟悉得很,胡刚本身性格就比较豪爽大方,大家在一起学习的时候,有时候下午下班早的话,大家会不约而同的你带点菜,他捎壶酒,七凑八凑的就弄来十几个菜,虽然有相同的,但大家也都没有挑剔的,都以乐呵为主。家在海边,大家带来的菜大多都是海鲜。作为海边的原住民,好多海鲜是不需要花钱买的,只要到海边动动手就可以搞到很多。像螃蟹、海螺、蛤蜊这些海味,如果住在海边上的人家,还要花钱去买这些海产品的话,只能让别人笑话这家人不是一般的懒,而是出奇的懒了。

大家每次带东西来时,都是打着请李先生的旗号,说是贡献给李先生的,其实还是他们自己吃得多喝得多,吃喝的时候,李先生在他们面前反而成了学生了,李先生觉得他们那种豪放的性格是真正劳动人民的性格。

每次大家在一起高兴地吃完喝完后,大家七手八脚把烂摊子收拾一下,然后就由李先生教大家几个生字,或者领着大家读一会书,有时也谈古说今的议论一番,说哪一朝代哪一个皇帝对百姓好,哪一朝代哪一个皇帝对老百姓不好等一些正史野闻,大家实在惊奇李先生的脑袋里面到底装了多少学问。

这种情形一开始的时候自然是没有的。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对李先生普遍都有一种敬畏感,很多老实本分的人都那样,在有文化的先生面前唯唯诺诺的连话都不敢多说,唯恐说错了让先生笑话。后来时间长了,大家慢慢的也看出李先生为人随和,从来不摆什么架子,大家也就慢慢的放开了,也敢和李先生开开玩笑拉拉家长里短的事了。

当然了,这种老少爷们师生一起聚餐的事情并不经常。李先生不让这样,常这样的话那还怎么学习。再说了李先生也不想让大家破费。也正因为李先生不让大家这样做,时间长了聚一次的话,大家带来的菜还是很丰盛的。

胡刚原本就是捉鱼摸虾的高手,现在在船上工作又不忙,自然就免不了手痒,当然了,也是为了给自己和大家改善伙食。也不知他从哪里弄来一盘旧旋网,自己把网上破烂的地方补好后,自己又动手制作了几个专门用来逮螃蟹的蟹笼子,这样隔三差五的就见胡刚提着些海鲜上来。当然了,船上的餐桌上也多了些海鲜的种类,而且还是免费的,让船上的水手们大饱口福。唯一一个没有口福的就是醉鬼秦船长了。

秦船长平时虽然喝酒,但一般来说他白天不喝酒。他也不敢在白天喝酒。本来船上就不是一个稳当的地方,喝了酒再晕晕乎乎的晃荡,掉下海去可不是说着玩的。再说了,白天不一定什么时候有事,他可不敢因喝酒误事,把自己的饭碗给砸了。毕竟船长这个位子的待遇什么的,他还是比较满意的。所以说,秦船长虽然喜欢酒,但对什么时候可以喝酒,什么时候不可以喝酒还是分的很清的。不过对海鲜,他却是从来不沾边。胡刚对此很疑惑,却一直没得到机会问问。

自从胡刚上船以后,秦船长看到船上的伙食明显是好多了,动不动就飘出海鲜的味道,闻到那海鲜的味道,秦船长心里也是痒痒的,却再也没有勇气去尝尝海鲜的味道了。

说实在的,如果当初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和秦船长是同一种体质的话,估计造成的后果肯定吓坏世人了。那么到现在为止,海里的螃蟹已经多的成灾泛滥了。你问为什么?那咱们就问问秦船长吧。

秦船长名字叫秦玉礼,老家是济南人。家境比较殷实,他接受过正规学校教育,后来因为喜欢大海,就托人到岛城的航海学校读书,这是当时整个山东唯一的一所涉及航海专业的学校。内陆人到沿海,第一个愿望自然是要看看浩瀚无边的大海到底有多大。第二个愿望就是要尝尝海鲜的味道。当时对于大海抱有一种浪漫感觉的年轻秦玉礼来说,第一个愿望自然是下了火车就轻而易举的实现了,然后怀着一腔浪漫的诗意去进行下一个愿望。而这个本来应该非常美好,甚至能给他留下深刻味觉记忆的愿望,却是以另一种深刻的记忆替代了美好的记忆,这是秦玉礼未曾想到的。

陪同他一起来岛城的的父母和他一起进入饭店之后,首先点的就是心里念叨很久的海鲜。螃蟹、对虾、蛤蜊那时是岛城的平常海鲜,随便一个饭店都少不了这几样。而且这几样简单易做,原味的,红烧的,糖醋的都可以,当然了,那个大螃蟹似乎不是那种做法。螃蟹的做法主要就是清蒸或者水煮吧。

一会的功夫这几样海鲜就上来了。年轻的秦玉礼先生看到黄橙橙的大螃蟹被端上桌来,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在自家父母面前也不用客气,伸手就抓向一个黄橙橙的大螃蟹,抓住螃蟹的同时,一种疼痛的感觉瞬间反映到大脑之中,一声“哎吆”也在第一时间被秦玉礼喊了出来。秦玉礼的母亲一惊之下站了起来问道:“儿子,怎么回事?”

已经缩回手的秦玉礼一看,自己的右手食指指肚已经冒出了血珠。他笑了笑说,没事。想不到吃海鲜还得防备被扎着。秦玉礼用左手捏住食指肚使劲挤了挤,手指上被挤出了几滴血之后不再流血,秦玉礼又拿起那只扎了自己一下的螃蟹,用手试了试大约有七八两重,看来挺肥。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螃蟹的形状,最引人瞩目的还是那对粗大的蟹足。看到这对强壮的蟹足,可以想象的到在未被人类抓住之前,它在自己的地盘上挥舞着这对粗大强壮的蟹足,足以吓退不少入侵者,估计丧生在这对足下的败将最终都变成了它口中的食物。而今天,它将成为自己口中的美味。这是一个多么奇特的食物链啊。年轻的秦玉礼用他诗人般的思维在研究着手里的美食。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