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越宽的头像

高越宽

网站用户

小说
201911/21
分享

大汛潮——第二十七章生死存亡的关键 第二十八章真正的人生起点连载

怎么说呢?李云山感觉有点难度,这个话题有点大。往深里说吧,这其中牵扯历史、政治方面的东西太多,自己肯定说不完整,他俩听的也是似是而非的,还不一定领会成啥了,弄不好有误人子弟之嫌,还不如说的简单通俗一点,让他们知道这事就行了。

李云山将思绪整理了一下,将日本这个国家的基本情况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特别是将日本广泛吸取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经过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在这同一时期,咱们中国的那些封建王朝统治者,还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大最厉害的国家,对其他的国家称之为“蛮夷之地、塞外不毛之地”而不屑一顾,夜郎自大固步自封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机遇期。正所谓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一个人弱小会被人家欺负,一个国家软弱同样也会遭到其他国家的欺负。当貌似强大的清朝帝国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海上大门之后,整个华夏民族就如同一只肥硕,但却笨拙的肥羊一般,被如狼似虎的各个强盗国家你咬一口,他撕一块,整个华夏大地狼烟四起,百姓生灵涂炭,从清朝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在帝国列强面前就开始走向了衰退的道路,野心勃勃的日本帝国主义不仅出兵占领了东北三省、台湾,还进一步挥兵大江南北,妄图吞并全中国,全国各个通商口岸也大都被外国势力霸占或租借,著名的香港被英国政府占领后又强行租借一百年。就连我们所处的岛城也被德国人管辖。

李云山话锋一转道:“由于国力相差巨大,我们中华民族虽然全力抗敌,但现在确实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了。日本鬼子已经不满足只霸占东北了,现在鬼子的飞机大炮,已经开始到处在中国的土地上轰炸,他们的目的是占领全中国。我们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战争已经开始了,如果我们国家还对在自己的国土上到处杀人放火的敌人抱有幻想,我们的民众还是只想过自己安安稳稳的日子,还没有危机意识,还不愿意拿起武器把跑到家里来的豺狼打跑,那么等到鬼子的屠刀压到我们的脖子上面时,再想反抗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看着李先生热血激昂的神情,胡刚和吴海波被震惊了。

跟着李先生学习这么长时间,只看到他儒雅博学的一面,今天是第一次看到李先生的另一面。看到二人的表情,李云山知道自己太激动了。他微微叹了口气道:“到现在为止,国民政府在抗战这么重大的问题上还在犹豫不决,还在叫嚣着攘外必先安内,真是让亲者痛仇者快啊。”

见二人有点困惑的样子,李云山缓了缓语气道:“你们两人都是青年人,可以说说你们的心声,说说看,你们是愿意当亡国奴,还是愿意拿起武器抗击占我河山的侵略者?”

胡刚想都没想,张口答道:“那还用想吗,鬼子都拿着枪炮跑到我们家门口杀人了,再不反抗那还是男人吗?”

吴海波问道:“李先生,我们的政府为什么不抵抗?”

李云山看了看吴海波,道:“现在国民政府里面也分了好几派,有主战的,有主和的,所以国民政府一直没有用最大力量、下最大决心抗战,所以导致祖国大片壮丽的山河惨遭日寇的铁蹄践踏,数百万人民流离失所。”

胡刚听到这种情况,讥笑道:“强盗都已经拿着刀枪跑到自己家里来抢劫杀人了,自己不反抗就已经是孬种了,还指望强盗放自己一马,这不纯粹是缺心眼缺到家了吗?”

吴海波也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李云山看到胡刚、吴海波两人对此事的反应在自己的预料中,心里有了下一步的打算,今天的摸底,风险应该是比较低了。本来李云山再和王大海商量此次摸底的事情上,两人的意见并不一致,王大海觉得群众基础不太成熟,应该再等一等,不能着急。但是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起的闪电攻击速度,岛城的形势也在急转直下,群众基础工作必须要抓紧开展起来,而且要在群众中尽快的培养起骨干分子,不然后续工作将变得非常被动。

王大海得知胡刚与吴海波的反应以后,也同意将二人作为群众骨干分子上报党组织审批,他也开始对吴海波予以更多的关注。对胡刚他倒很放心,因为最初见到胡刚的当晚,王大海曾经问过李云山关于胡刚的情况。现在又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从胡刚的日常表现及他的社会交往情况来看,都比较简单明朗,对胡刚他现在是一百个放心。而且胡刚把从秦玉礼那里无意中获得的相关情报,特地赶来通知王大海,王大海听到这个消息虽然面上不露声色,但内心非常震惊,这个消息对地下党组织太重要了,能提前得知这个消息,可以让党组织提前做好相关应对准备,保护一大批好不容易新发展的党员骨干。应该说胡刚还没有加入党组织,就已经为党的革命事业立了大功。

李云山来到之后,王大海首先把胡刚得到的这份重要情报告诉了李云山,李云山得知以后先是一惊,随后微微笑道:“你看,咱们的眼光确实不错,今天这也算是得到了两条对革命事业有利的好消息。第一条是胡刚的这条消息,回头我马上通知各党组织,让同志们做好相关准备;第二条就是胡刚和吴海波的事情,组织上面已经批准了进一步培养他俩,咱们也要趁着这个机会,多做一些工作,把一些可靠的群众拉在身边,壮大我们的力量。”

因为胡刚的这份情报涉及的面很大,为防止事情提前有变,李云山将组织的决定告诉王大海之后,马上根据之前拟定的紧急联络方式,与王大海分头将第一条消息按照自己的联络渠道传达了出去。

李云山对自己负责的同志及其他单线联系的同志,一一发布出紧急警示信号后,已经到了夜里十点以后了。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地方,简单的洗漱一番之后,将疲惫的身躯放到了那张简易小床上。身体虽然疲惫的眼睛直打架,但是大脑里面却是活跃的很。他在考虑,这次国民党反动当局搞这次搜捕,对岛城我地下党组织能带来多大的破坏力,这里面有没有是因为叛徒的出现才引起的这场搜捕。又想到胡刚是无意中从秦船长那儿得到的消息,那么说,秦船长的社会交往中至少有那方面的社会关系。现在秦船长非常信任、欣赏胡刚,那么胡刚今后和秦船长搞好关系,应该是非常的重要。不过,这话还不知该怎么和胡刚说才好。慢慢再说吧。因为提前得知了敌人的行动计划,而且已经将情报传达了出去,虽然李云山有些担心,但是在考虑完这些事情之后还是一觉睡到了天亮。

这段时间以来,李云山在学校里的正常教学工作需要完成,晚上的夜校以及组织上的发展,及其它需要注意的各项事项等等,无不牵扯着他的精力,让他的精力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昨天总算有了好的结果,让他紧张的心情有了一丝放松,好好的睡了一觉。

醒过来的李云山感觉身体非常舒服。起来之后,他简单的洗漱一下,在屋里开始进行每日从不间断的锻炼。在这个地方,他时刻注意尽量和周围的氛围融合,不想让自己变得另类特殊,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你比周围另类的话,随时都会有人盯上你的。国民党的军统部门和中统部门,在当时中国所有的大城市里设置了很多站点,而且招收了很多人员,目的就是发现与众不同的人,只要发现,就地抓捕。蒋介石的反共名言就是“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漏网一人”。就算你没有什么政治志向,只是一个普通人士,但只要你与众不同有政治嫌疑,那么对不起,他们会毫不客气的把你“请”进去“约谈”一下。如果你有背景,或者家里有钱,赶紧找人还好,否则免不了让你体无完肤,站着进来,躺着出去。

所以说,在这片以穷苦人为多数的居民区内,李云山每天只能在房间内进行简易的锻炼,俯卧撑、仰卧起坐、甚至蹲跳、倒立等动作都有,每天几组活动下来也是大汗淋漓。李云山感到遗憾的是不能跑步,虽然这些锻炼也有效果,但是不如跑步有种舒畅的感觉。没办法,那些专门到处找消息的家伙不一定在哪里盯着呢。还是低调点好,保证安全第一。

学校里本来有宿舍,如果住在那里的话,早晨起来跑跑步锻炼身体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但住在学校那边,晚上频繁的出去活动,又会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考虑到这些因素,李云山还是找借口在外面租房住了下来。

第二十八章 真正的人生起点

中午时分,刚刚走出学校食堂的李云山,听到校园外面的道路上车声隆隆,似乎有车队经过的样子。在那个年代,道路上平时虽然也有零星的车辆,却极少有民用车辆,可以说,只要有车队集中出现的时候,那就是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听到车队经过的隆隆声,联想到昨天的情报,李云山不由担心起来,不知昨天晚上各个小组是否将情报及时传达下去?想到同志们的安危,李云山心里不免有点急躁起来,但是为了不引起别人的疑心,李云山还是极力忍耐着不露声色的等到下课,之后拿着一包物品和老师学生们一起离开学校。

这一次,李云山在下午太阳尚未落山之前就到了王大海家。

因为来得早,王大海还没有下班,慧英嫂子正在准备晚上的饭菜。

此时的岛城,已经进入兵荒马乱的时候,国民党正规部队撤离岛城进入其他战区,日本鬼子沿着胶济铁路一路东侵,由于铁路运输线出现危机,导致各种生活物资严重匮乏,岛城市区内粮油米面物价飞涨,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

慧英嫂子现在每天做饭都在精打细算。王大海中午不在家里吃,慧英嫂子中午基本上就不做饭了,吃个煎饼喝口水也就算一顿饭顶过去了,晚上再想办法把饭菜搞好。不为别的,自家老爷们在外面操持,不吃的饱饱的,时间长了身子骨怎么能行?贤惠的慧英嫂子宁肯自己中午不吃或少吃一点,为的是能节省出来一点粮食,关键时候还能派上不少用场。虽然不多但聊胜于无吧。鬼子还没来的时候,慧英嫂子还经常回即墨农村娘家去,带点王大海在码头上捎回来的海味回去,然后捎点粮食物品回来,日子虽然不富,但总算还过得不是那么紧张。特别是胡刚来之后,总是隔三差五的弄一些海鲜过来,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有时吃不了剩下的一些海鲜,天好的时候,慧英嫂子会把这些海鲜晒干储存起来;有些不易加工储存的,慧英嫂子就把它拿到市场卖了再换点别的。毕竟不能常年的只吃海味不吃肉吧。所以有时李云山和胡刚过来的时候,小餐桌上不但有胡刚带来的海鲜,还经常的变换着有些猪头肉、猪肝或者猪耳朵之类的肉食。有时候王大海都有点惊讶,媳妇是从哪里变出来的这些东西?自己一个月能挣多少是有数的,偶尔的买点解解馋还行,像现在动不动就买点,这样的花销在李云山和胡刚面前虽然有面子,但王大海可不是二十多岁的愣头青,打肿脸也要充胖子,他可是实实在在过日子的人。

王大海在吃的时候,心里可是有点发虚啊,不会是老婆出去借钱买的吧。不过想想慧英可不是那种虚荣好面子的人,再一个他们也没有认识有钱的人。再说了,即便借钱买那也得有钱还才行啊。慧英还不至于光想到借没想到还吧。等背后里一问才知道事情的原委,才明白胡刚来了之后,看着不起眼的隔三差五的带点海鲜过来,原来竟是帮了自己大忙,王大海嘴上没对胡刚说什么,心里却记着这份情。

男人之间并非什么事情一定都要说出来,不论曾经做过对的还是错的事情,只要不是原则性的事情,你心里有数,他的心里也记着就行了,没有必要一定要说出来。这不是男人故意玩深沉,而是一种成熟男人的标志。就像现在,以胡刚打渔的技艺,每天撒一网就能打个十斤二十斤的鱼,拿到市场就能换来钱。但是,胡刚从来没有这种念头,他只是想利用自己的这点手艺给大家改善一下伙食,帮帮自己的朋友,甚至他自己心里认定的亲人。虽然他们之间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

李云山同样也在默默的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这个装卸工的家庭。李云山有没有爱人?她在哪里?这都是一个秘密,王大海知道组织的纪律,从来不去问这些事情。慧英嫂子虽然无意中问过一次,李云山也只是含糊的说了一句在外地而已。事后王大海批评了慧英,不要去打听李先生私人的事情。

李云山在学校里面教书拿的是固定的薪水,也不多,不过,好处是学校的食堂里面卖的馒头比市场上要便宜得多,但是近来因为局势紧张的原因,食堂里卖的馒头虽然还没有涨价,个人购买也开始限量起来,每人每次都不超过五个馒头。有时候李云山在市场上买点杂粮煎饼做干粮,省下的馒头带给王大海家也算是替他们减轻一下负担,改善一下伙食吧。毕竟自己常在他们家蹭饭吃。

慧英嫂子看到李先生带着一包东西过来,知道带来的肯定是馒头。就不好意思的说道:“李先生,又让你破费了。”李云山笑着道:“说什么破费,每次来你们家吃的都像是小过年似的,你再这样说,以后我不好意思来你家吃饭了。”慧英嫂子忙说道:“不说了,不说了。”

慧英嫂子晚上做的菜很简单,不过极具海边人家的风味。水煮的一盘海螺,一盘辣蛤蜊,一盘海蜇,还有一盘凉拌裙带海菜。在夕阳西下的小院里,平整的黄土地面上摆放着一架陈旧却干净的小饭桌,桌上摆着几个家常小菜,旁边的一个小盆里面还有一些煮熟的海蛎子。在小桌一端的下面立着两瓶白酒。干力气活的人爱喝两口白酒,解乏。这酒是李云山过来之后,见慧英嫂子正忙着准备晚上的菜,他悄悄地出去买回来的。虽然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人民大众还是把吃饭放在第一位的。而且山东人讲究的是入乡随俗,李云山在好客的主人家里也就难免入俗了。

等到满院的海鲜味道快要顺着小小的院墙弥漫出去时,王大海爽朗的笑语,伴随着胡刚同样爽朗的话语飘到了院内。王大海看着满桌的菜肴和桌旁的白酒,黑红的脸膛流淌着幸福的笑容。

今天中午的时候,王大海到船上找过胡刚,和胡刚来到一个无人的仓库里,郑重地向胡刚传达了党组织对他昨天及时通知消息的感谢,同时也向胡刚说明了党组织这段时间一直在考察他,对他的人品、家庭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非常欢迎胡刚加入党的组织,为解放苦难的中华民族而战斗,为赶走日本帝国主义而战斗。王大海没有说的太多,只是把重要的话说了一下。胡刚听完虽然并不吃惊,但还是显得有点激动的说道:“我愿意为党工作,在党的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的兴亡而战斗。”

王大海见胡刚得到这个消息并不吃惊时,他倒也不意外。王大海早就从李云山那里得知,胡刚一直就知道他们俩在从事着党的工作,不然也不会把从秦船长那里得到的消息直接告诉王大海了。这些事情说明,胡刚早已经在默默地为党工作了,今天的谈话只是作为一个形式、一个程序而已,他们只是在用一个程序来确定一件事情的正式性。

王大海告诉胡刚晚上和他一起到家里去,吴海波饭后也去。胡刚没有多问,只是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随后两人便分头离开了这个仓库。

胡刚的表面看起来很平静,但内心如同沸腾的开水一般在剧烈的翻滚着。他以一个单纯的渔民身份流浪到岛城,有幸认识了有胆有识的李先生,随后更是认识了豪爽热情的王大海夫妻俩,并帮助胡刚顺利地找到现在的这份工作,而且从一开始他就知道李先生、王大海他们干的是什么工作。原以为他们非常的神秘,和平常人不一样。却不料他们竟然和自己没有什么区别,在平时里也是普通人一个,也要吃饭干活,甚至日子过得还很艰苦。开始的时候,胡刚不明白王大海日子既然过得这么苦,为什么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干这种工作。等到胡刚参加了李先生举办的学习班以后,随着自己识字的开始,世界对自己打开了一扇更加宽大而且明亮的窗户,看到了更多以前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了解的多了,明白的多了,自己的思想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了解到李先生他们在冒着生命的危险所做出的努力奋斗,给全国老百姓给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带来了一线希望。

中国在这样一群人的努力引导下,将会发生一种什么样的变革啊。会不会“天翻地覆”啊。胡刚用了一个新学的词“天翻地覆”来表达自己心里对未来的期盼。作为从来不惧怕风浪的渔家汉子,只有顶风迎浪才能显示出弄潮儿的胆识。看准了自己的选择没有错的胡刚,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前方充满了重重危险的坎坷之路。

晚上因为有事,李云山只是买了两瓶白酒。这在当时普通人家还是很奢侈的一种消费,平常人家能买点白的散酒就算不错了。但是李云山因为心里高兴,就想让大家也高兴一下。今天中午虽然听到有军警在行动,但是直到王大海和胡刚收工回来,都没有组织遭到破坏的消息传来,说明胡刚这次获得的情报非常准确,而且各个小组落实的也非常迅速到位,及时将有关组织方面的人员、材料等转移藏匿。让前来搜查的日伪军警人员没有查到任何东西,较好的保护了党组织。

两瓶白酒对于三个大男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压力,特别是对王大海、胡刚两个山东汉子来说更是不在话下,就算一人一瓶白酒,他俩也没有问题。不过,王大海和胡刚都知道今晚李云山有事要说,王大海只打开了一瓶白酒。

三人心情轻松的说笑着,将碗里的最后一口酒喝完。慧英嫂子把热好的馒头端了上来,王大海一见,只是笑着看了李云山一眼没有多说什么,胡刚也知道这馒头是李先生带来的。拿着馒头,胡刚感慨的说道:“在老家,一年忙到头,能吃不了几次白面馒头、白面饺子啊。”胡刚的一句话也引来王大海的牢骚:“在码头干活的这些弟兄,一个月累死累活的也就挣那点钱,现在市面上的东西哪里是咱们老百姓能买得起的?”刚刚迈入院门的吴海波也插嘴道:“我知道有几个家里孩子多的工友现在都吃不饱饭了。”

王大海闻言一惊,道:“还有这事?我怎么没听说?”

“我也是听季海昌说的。”

“你吃饭没有?”慧英嫂子问吴海波。“吃了。”

“你家里情况怎么样?”王大海问道。

“好的没有,差的总算还能吃饱。”吴海波答道。“不过,形势要是继续这样下去的话,以后也难说啊。”

李云山一直在静静地听他们三个人在说着这些事情。此刻听吴海波说完,他对王大海说:“今天应该是这一年多来,咱们四个人第一次单独聚在一起,咱们到屋里去谈谈吧。”

王大海应了一声,然后对慧英嫂子说道:“你去把院门关一下,听点动静。”慧英嫂子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然后默默地过去把院门关了。王大海和李云山几人进了屋子。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