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诡语娜娜的头像

诡语娜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4/11
分享

中国作家网散文参赛作品+不因迎合而忘记

如果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难忘场景”。这个论断有问题吗?没有,我保证没有。

笃定不是因为我自信,而是因为事实无需自信担保,说得直白点就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经历既不相同,感悟自然也不一样,以此类推下来,各抒己见反倒成了答案。

上述内容,是我对“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简单阐述。既然这个话题阐述完了,我也要言明自己的观点了。

“观点?你要言明什么观点?”

“你都说了每个人有不同的观点,我们为什么还要听你言明?”

此时此刻,诸位一定有不少疑问,我列举的这两条只是冰山一角。大家的疑问固然很多,但我的“冰山一角”也足够化解,至于我说的是真是假,还是交由文字回答吧。

我一直觉得“学生时代”是人生中最宝贵的岁月,从我正式步入社会到现在二十年为止,这个观点始终没有改变的可能。对我这个根深蒂固的认知,好友完全就是相反的意见,且态度坚决的也没转圜余地。

在她眼里,“学生时代”就是“幼稚时代”,尤其上小学那阵最幼稚。就拿她来说吧,天天都想着和班主任做邻居,时刻都想着和班主任打招呼,恨不得每节课都被班主任表扬成一朵花。

等到上了中学,又巴不得和自己暗恋的男生住同一个院子,一往情深的似乎“幼稚”都上了个档次。再往后成为大学生,看似成人却依然幼稚,一天到晚不是沉浸在考研通过的幻想中就是妄想被“世界五百强”录取,不得不说这样的幼稚已经达到某种境界了。

有时想想好友的观点自己都忍不住感慨,多亏时间在一刻不停的前进,不然我怕是得上一辈子的幼稚园……

岁月如流水,眨眼间二十年过去了,好友也从学生变成了“学生的妈妈”。饶是如此,她依然坚持“学生时代就是幼稚时代”的观点。

若单是主管坚持而非客观表现也就算了,毕竟表象话的事物更直观,即便“表象话”误导了我们也没关系,原本观点就是各抒己见的存在,所以要学会相互理解和尊重,最关键的就是不能出现那天的情况。

那天,好友和她女儿吵得很厉害,更尴尬的是,她们母女吵架的地方正是我们同学聚会的餐厅。说来也怪,那天发生的一切就像是注定好的,否则好友也不会黑着脸抱怨许久,连带着空气都是莫名的不安。

“我是真不想参加同学聚会,要不是你一直在我身旁叨叨,我说什么也不会去,更不会带上媛媛。我这个女儿越大越不懂事,和我说话就像吃了枪药,一点都不知道体谅我,气人啊!”

聚会那天还没出门,好友就先家长里短的抱怨了一大堆,看着她怒火爆发般的表情包我愣是没吭一声。不吭声不是因为我怕她,而是我担心她越说越生气,越生气越不想出门,到最后真不去了怎么办?

我正忐忑不安之际,猛不防好友的声音再次响起。

“咱们先走,不等媛媛了,一会发个定位给她。还有你,别聊起当年就忘了现在,我还一堆事没办呢。”

话音尚在空中盘旋,好友已经不见了身影,看着打开的房门,我忙跟了过去。其实“跟”并不符合我当时的形象,一路小跑才是我彼时的真正写照,否则我也不会说话结结巴巴。

“你,你走慢点行吗?咱们,咱们不是去赶集……”

牢骚还没发完,就被好友再次甩开,那一刻,望着前方火急火燎的身影,我不怒反笑。大抵“心甘情愿”就是形容我这样的,不仅心甘情愿听她抱怨,而且心甘情愿追着她跑,最主要的是不生气。

仔细想想,“心甘情愿”还真是形容的恰当,我俩的友情也确实通透。彼此之间有什么说什么,说什么是什么,既不会隐瞒自己的观点也不会更改对方的观点。

二十五年的友情能够延续至今,“观点明确”绝对功不可没,即便接下来的争吵异常激烈,她也没有对我隐瞒丝毫。不过话说回来,我还真没想到好友和她女儿会有那么大的矛盾,她们母女的关系完全就是天与地的距离。

“媛媛说的话你都听到了吧?是不是在用刀子捅我心窝?我不就是给班主任打电话问她有没有早恋,她就和我闹成这样,差点把咱们聚会的餐桌掀了。我算是明白了,这孩子就是存心想让我出丑,想气死我啊!”

那天下午,我刚将好友送回家,她就拽着我狠狠哭诉了一番。眼瞅好友脸红脖子粗的就要变成“关二爷”了,我赶紧倒了一杯水递给她,等到她喝完杯子里的水,气息也逐渐恢复正常后,我这才缓缓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我不是向着媛媛,也不是埋怨你,我只是就事论事,你看问题太片面了。”

“片面?你……”

好友原以为我会安慰她,谁料到我开口先说她“片面”,这么直接的评判在她看来太过武断。幸运的是,在她抢白我之前,我已经冷静开口。

“我什么?你等我说完再发表意见,不然我怎么说自己的观点,干脆回家得了。”

佯装生气地说到这,我拿过包作势要走,见我起身好友急了,慌忙拉过我的胳膊连声说道:“别走别走,我保证不打断你发表观点,我发誓!”

话到此处,好友举起右手做了个“发誓”的动作,看到向来强势的她突然转变画风,我苦笑着继续之前的话题。

“说你看问题片面不是讽刺你,而是因为你给媛媛老师打电话欠缺考虑。媛媛只不过和男同学吃了一顿饭就被你疑心早恋,你既然疑心怎么不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没弄清就给老师打电话,你这么冒失媛媛能不生气吗?她没被你气的离家出走已经谢天谢地了。”

说到最后一句,我自己都觉得后背阵阵发凉,因为现在的社会实在复杂,而媛媛还是一个不到十五岁的初中生。

或许是我严肃的语气提醒了好友,或许是“离家出走”这四个字点醒了好友,又或许两种因素都有的缘故,总之她忽的一下站了起来她站起来的同时,一声大喊惊雷般在我头上响起。突兀的动作,突然的喊声,突兀加上突然等于突如其来。这种组合带来的效果除了惊慌就是惊恐,反正不会让人镇静,就像被吓到的我。

“别生气,我没想吓你,我是无法控制自己复杂的心情,真的无法控制。”

正想嗔怪好友言行突兀,吓得我差点晕倒在地之际,她却心有灵犀的抢先解释。说这番话时,好友扭捏的像个小姑娘,看着既自责又不好意思的她,我禁不住她额头上轻点了一下。

临出门的时候,我听到了好友和女儿的通话声,虽然不知道她们母女在说什么,但屋内传出的笑声已经说明了一切。关门的那一刻,我突然有些后悔,我觉得自己应该晚些离开。因为我还没看到她们母女相拥而笑,因为那样的画面既幸福又温馨。

诚然,好友的故事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但这不代表整个过程也安然无恙。举个例子说,假如好友对我的劝阻置之不理,依然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女儿身上,那么事情的演变也一定会以悲剧收场。

真要那样的话,痛苦的绝对不止好友,还有她的丈夫以及家里的老人,不过最痛苦的还是媛媛。她只是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孩,怎么能经受世事无常的考验?万幸,万幸啊!

观点不同的确是正常的存在,这种存在原本没有任何错误,可我们若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正常存在”,就一定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最后的最后,我们不但会为自己的错误付出沉重的代价,更会让自己的内心背负终生的十字架。

世事无常,悲欢离合瞬息万变,谁都希望自己是永远的幸运儿。这种愿望过分吗?当然不过分,它也是我们向往美好的一种表现形式,即便它实现的可能性为零也没关系,反正我们对美好的向往不会改变。

为了这种不曾改变的向往,更为了虽疲于奔波但从未放弃的芸芸众生,我们才一点要学会尊重。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学会接受和尊重别人的观点。

只有接受别人的观点才能阐述自己的观点,只有阐述自己的观点才能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些因果关系环环相扣,不管少了其中哪一环都不会成功。

因为成功不是单方面努力的结果,它是双方甚至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在和对方合作的时候,或者在向对方表示自己意愿的时候,既不能以自己的观点篡改别人的观点,也不能为了迎合别人而忘了自己的初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