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龚愿琴的头像

龚愿琴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2/22
分享

带我回到从前

——读邱风散文集《心旅屐痕》

龚愿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面对逝去的岁月,一代圣贤孔夫子发出如此感叹,以劝勉人们要惜时,要努力。而我,面向滔滔的流水,不仅对其奔腾不懈的执着深表钦佩,更为时光流逝过程中频频泛起的浪花和波澜而感动。这浪花,便是思想;这波澜,便是智慧。时间的长河里因为有了思想和智慧,才熠熠闪光,长耀今古!

《心旅屐痕》是一部十几年前两人合著出版的散文集,其中邱风先生占全书一半篇幅的四十三篇文章合称为“春水微澜”篇。四十三篇文章,四十三朵思想的浪花;四十三篇文章,四十三条智慧的波澜。正如著名作家刘敬堂在序文里所言:“这些浪花洁白,明亮。它们虽不光彩照人,但质朴无华……天然,纯净,少有污染”。在红日东升的早晨,在暖阳高照的午后,在清风徐来的傍晚,临窗捧读这些“语言质朴,篇幅短小,感情真挚,不故弄玄虚而又贴近生活”的清秀文字,有感动,有感慨,有感激,有感叹——这实在是一段至善至美的心灵享受。

这样的享受里,更多地包含着“亲切”二字。隔着十几年的时空天堑,我阅读起来没有丝毫的生疏感和距离感,相反,时时处处地感到亲切,时时处处地就被那些小精灵样的点横竖撇捺带到了亲切而又熟悉的从前。

从前的生活

“从前”的感觉,是从开篇美文《常忆故乡过大年》开始的。

您看,“望年饱”里的热切期盼,“还福”里的忙碌和热闹,“守岁”时的快乐和虔诚,“出方”时的喜庆和豪迈,“拜年”时的浓情和欢歌,“元宵节”里的美食,“上亮”过后的依恋和不舍,哪一样,都和我小时候的“过大年”是那么地相似,那么地让人读着读着就心生无限暖意和眷念!我虽然离开故乡很多年了,但在故乡度过的童年时代让人终生难忘,其中“过年”尤其是最浓重、最深刻、最快乐的“五色宝石般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乡的年虽一直埋在心里,但久而久之,总会不可避免地变得有些遥远和模糊。作者的故乡虽然与我的故乡相隔一条大江,有数百里之遥,但习俗和体验基本相同,所以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彷佛是一面镜子,一下子把那些遥远而又模糊的故乡过年的情形“照”回来,让我看得真真切切,也让我品得真真切切!亲切和欢喜之感也就油然而生。

同样的共鸣还产生在《蓝色的回忆》里。这篇几百字小散文里讲述的内容有两处与我小时候无异:一、作者在乡村学堂读书时,“一间宽敞却十分破旧的礼堂”“用篾席隔成四间教室”,于是,“一、二年级合在一间,三、四、五年级各占一间”。我小时候也在乡村读书,那教室是村里的“公屋”,“公屋”里倒是没有用“篾席”隔开,几个年级就那样各占一隅,你读你的书,我做我的功课,很是热闹和温馨呢。二、在学校做作业的时候,“流行用钢笔”,钢笔使用的是“蓝靛水”。“有些同学把靛水瓶放在家里,有些同学就搁在学校里。钢笔干了又没带靛水来的,就向别的同学借,借水时是拧出笔胆一滴一滴地挤出来数,借几滴还几滴。”呵,这是完全一样的记忆啊。我小时候也这样借靛水给同学,也向同学借过靛水。有一次,靛水没了,我在长时间的埋头做作业中竟然以为这是在家里,突然站起来就对老师说:“妈妈,我去上点靛水来。”——“上靛水”就是“灌靛水”的意思——全教室几个年级的同学全部哄堂大笑,那年轻的未婚女老师满脸通红,醒悟过来的我也尴尬无比。至于作者因借了靛水忘了还,“无端”遭到同学的“横眉冷眼”,还有高年级的同学“敲诈”靛水的故事,我虽然没有经历,但读起来是那样真实和纯朴。

再看《焰火》。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间是“94.1.10”。一九九四年,我刚来鄂州,那时候的鄂州乃至全国其他各大小城市确实很时兴在节庆日里燃放烟花焰火。近年来,随着“禁鞭令”越来越严格的实施,更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燃放焰火已不多了,五彩的焰火几乎成了过去时。要不是看到这篇文章,我对曾经感动过我、让我无限陶醉的那些焰火几乎要遗忘了。文章结尾处说:“我觉得,表达喜庆的焰火不会熄灭,即使有形的焰火减少,但随着国家强盛,人们富裕,在老百姓心中会有无形的焰火,一簇簇一串串地腾射出来……”这主题升华得多好!同时,这又是多么准确的“预言”——瞧瞧,十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会,那史无前例的用焰火组成的巨大“脚印”,是向全世界展示和闪烁着“国家强盛,人们富裕”的璀璨之光啊。

还有苦练钢笔字、钻研烹调技术、爱好集邮、迷恋足球赛、乐于剪报、不了的编辑情缘、跟著名作家写信、成为书痴,等等,这都是多么熟悉的生活,又是多么相似的过去,我常常读着读着,便陷入回忆,读着读着,便陷入沉思。作者在文章中多次引用过一句话:“嚼得菜根,百事可为”,看,明明是充满苦涩和贫穷、甚至吃不饱肚子的“菜根”生活,作者却“嚼”出了那许多的乐趣、许多的感悟、许多的激情、许多的认真,这其实又是多么值得回味、多么有意义的生活啊。

“此情可待成追忆”,我读着这样的文字,多次回到从前的生活里久久咀嚼,其中百般滋味,历久弥香。

从前的情感

这些充满深情厚意的文章里,最能引起我情感共鸣的当属《二爷》。

与其说是这篇文章的字字句句强烈地吸引我,不如说是浓烈的新疆情结让我深陷而不能自拔。我一字一句地读,就是为了寻找和捕捉哪怕一点点新疆的影子。

“二爷”是作者的二叔父。幼年时因“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他乡,由伯母拉扯成人”,后来,“因耐不住家里的贫寒,他趁国家号召内地人支边的机会,一个人悄悄来到荒无人烟的边疆”。“二爷”在新疆被一个湖北老乡收留,后来在那里娶妻生子,干着粗活累活,一直“奔波在生活的风口浪尖”。尤其是“二爷”的一段传奇经历令人唏嘘不已:多年前,在去新疆的火车上,有人病倒了,“同车厢的人怕染上伤寒,一个个避而远之,唯独我的二爷年小心纯,一路上给他端水端食,结成忘年之交”。多年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那个被“二爷”救助的人当了大官,他无意中在劳动模范的名单里看到“二爷“的名字,于是一纸调令,将“二爷”从“离国界线不过200公里”的“新疆最穷僻的地方”调到条件较好的哈密地区工作。作者“相信”这是“佛家的因果报应说”,我亦以为然。

两个月前,“二爷”七十大寿,作者特意不远万里远赴新疆为其祝寿,并写下了十四篇长长短短的日记。那些日记,我又一字一句地读了,若隐若现的现代新疆就隐藏在那些简单朴实的字里行间。

由于作者没在新疆生活过,所以他的文字里更多的是对人物的描写和感情,但从文章里,我还是隐隐约约地看到了新疆的过去和现在,为此,我很激动,很兴奋。哪怕是看到一个新疆的地名,我也会觉得亲切无比。这样特别的激动、兴奋和亲切,源于我真实的新疆梦:少年时,我曾在新疆生活过三年。三年的时光不长,但充盈了这以后漫长的年年月月。离开新疆很多年了,我在心灵深处无时不在想念新疆——想念那里的云和月,想念那里的冰和雪,想念那里的山山水水,想念那里的草草木木,当然,更多的是想念那里可亲的人和可爱的事。

我虽然不认识作者的“二爷”,但无疑,从此后,“二爷”也会成为我想念新疆时特别要想念到的人。

深深地祝福新疆!深深地祝福二爷!

从前的读书

邱风先生是鄂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更是“湖北省读书活动积极分子”、“鄂州市读书标兵”,他的家庭曾被评为“鄂州十大藏书之家”。关于读书,我曾读过《鄂州大学报》和鄂州大学《遥澜》报社根据其讲座内容记录、整理和编辑的《课外阅读和快乐成长》一书,此书洋洋洒洒逾万言,将读书的作用、读书的方法、如何读书、读什么书等等各方面讲述得淋漓尽致。今年,《鄂州日报》“文化广场”栏目曾辟专版发文《最是读书滋味长》,具体介绍邱风先生的读书心得和读书故事。湖北省总工会选编出版的《读书启迪》一书,亦收录了邱风先生谈读书的作品《书屋·书情》。通过这些文章,我大致了解到邱主席幼年读书的痴迷、青年读书的艰苦、中年读书的快乐,并从他旁征博引的文字里深刻领悟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真谛。

相比较上述文章,据我揣测:《春水微澜》里的《我的史书观》、《想读经书》和《书痴百味》三篇文章应该是作者较早写就的关于读书的文章了。看看这些文章写就的日期,前两篇在94年,后一篇在95年——二十年过去了,想想,那时候,作者就对读书有许多的感触和见解,亦有许多的感悟和理解,也难怪后来会获得那许多的殊荣了。多年来,尽管生活清贫,但在清贫的日子里,购书、读书、藏书一直是作者最大的乐趣。他在文章中语重心长地说:“一个弄文的人,不读点渊源性文化,其作文好不到哪里去,就好比一坛酒,不醇俨,一块糕,缺酵母。”——这实在是金玉良言啊。他还由衷地说:“当我烦闷时,到书房独坐,心境豁然开朗;当我困倦时,凝视满满的书柜,顿感神清意爽。”——没有亲身体验,怎能有如此深刻和深情的表述啊。

我有一位叔叔,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其年龄与邱主席相仿。其书房里亦有如邱主席家中那样一溜的“3乘书柜”,书柜里经史子集、文史百家等等无所不包,内容丰富得很。邱主席在《谈麻将》一文结束段里说:“我以为,有闲还是多读点书的好。读书是无与伦比的精神享受,也是经久不衰的人生充实。”很开心,此观点正是我意。我的“有闲”时间,除了读书,别无他用。1994年,我初来鄂州,因经济拮据,买不起新书,业余时间里,就常常借叔叔的书来读。我读的书,多是文学作品,那时候阅历少、年龄小,还没认识到要多读史书和经书的重要性。而纯净无暇、陶冶情操的美丽文学作品,如甘露,滋润我干涸弱小的心灵之花,让其渐渐挺直起来,作盛开状;如阳光,照耀我躲在角落处的孤独身影,让我走出自卑,走出孤寂,直至活出自信,绽放光华;如明灯,点亮我清苦无助、寡淡无奇的生活,让我长出发现美的双眼,让我看到真真实实的感动和快乐——在城中村里那间矮小低檐的出租屋里,许多个星光灿烂的深夜,无论冷风刺骨或是蚊蝇绕膝,一本本开启心灵之锁的美书,伴我呼吸,同我悲喜,陪我共寒暑,携我走春秋。那样美妙的感觉,正如邱主席所言:“我迈着从容的步伐,从千百年前一路走来。默读着寓意深邃的先秦诸子,轻念着辞藻华丽的汉赋和魏晋美文,低吟着唐诗的繁华宋词的苍凉元曲的妩媚,咀嚼着明清那别有韵味的小说,我的灵魂如在阳光下静静舒展。”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借来作者引用的这句诗,我想:因为同样的读书苦与乐,因为同样的读书甜与忧,关于读书生涯的种种体会和滋味,我从从前走过来,将继续品尝下去,痴心“不会改变”,一直到“人生的尽头”。

从前的文学

也许是因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吃不饱穿不暖,作者小时候很瘦弱。瘦弱的他自幼爱读书,父亲的一口书箱便是他童年里快乐的源泉。我想,正是因为身体瘦弱,所以人容易多愁善感;正是因为从小被书香熏陶,所以很早就在心灵深处种下了高贵的文学的种子。

二三十年前,社会上的文学之风很强劲,很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普遍流传,深入人心。因此,喜欢写作、投身写作、痴心写作的人也很多,在这许多的人中间,作者便是其一。

1981年,才19岁的作者就在上海知名杂志《儿童时代》上发表儿童组诗《风》。1985年,作者担任当地公社文化站《龙山草》文学杂志编辑。杂志是油印发行,用的是“手推油印机”,他和同仁“常常一干就是一通宵”。在《编辑情缘》一文中,作者细细回顾了自己的编辑生涯,从“做编辑的起源、做编辑的快乐、最难忘的编辑经历、最有趣的编辑活动、最紧张的编辑时期、最轻松的编辑兼职、最不可懈怠的编辑工作”等多方面一一地娓娓道来,语言朴实无华,思路清晰明快,其中酸甜苦辣、其中人生快意,尽在“纯”与“爱”之间。因为对文学的热爱,作者在收音机里听到作家蒋子龙的文章,“全身颤栗不已”,继而“怀着激动的心情给电台写了一封信”,后来电台选播了这封信的内容;因为读文章认真,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欣然给文章的作者——著名作家陆文夫写信,与之探讨、学习,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后来得到了作家的回信,得到了意义非凡的赞扬和鼓励……

我读过邱风先生2005年6月为《内心的风景》一书写的后记《鄂州写作学会十年记》。通过这篇提纲挈领、继往开来的大散文,我了解到了作者以及鄂州写作学会的成长历程,和作者在文学上取得的一些成就,深知作者在鄂州文学界的地位和对鄂州文学所做的贡献。我想,是特殊的年代和特殊的环境造就了一个博学古今、谦虚好学的学者邱风,更是至高无上的文学造就了一个造诣深厚、儒雅纯朴的作家邱风。

我呢?我虽是无名小卒,不曾有邱风先生那样辉煌的文学之旅,但我也和邱风先生一样,从前也有关于文学、关于编辑的故事呢。最初做编辑是在初中时期,那时我刚转入咸宁市温泉中学,当时学校有一个文学社,社里主办有文学刊物《沸泉》。不知什么原因,《沸泉》已停刊很久了。于是我以团干部的身份,通过老师向校领导提出复刊要求。校领导同意了,并发动全校师生投稿。当一片片稿纸如雪花一样纷纷扬扬地飞落到我的书桌前时,我的那个激动和开心啊,真像沸腾的温泉了,热度很相宜呢。读大学时,我担任校团委书记,带领志趣相投的同学们创办了校文学社,并定期出版社刊《书香》。其中,组稿、改稿、排版、印刷、经费等等每个环节,我都操碎了心,但也收获了无限的快乐和满足。

这些,都是很久远的记忆了。今日,因读了邱风先生的文章,这些久远的记忆重又泛起,时光如梭,我找到了久违的温馨和安详之感。

从前的我和你

纵观整个《春水微澜》所有文章的写就时间,最早的是80年,最晚的是95年,算算,80年作者才18岁,95年作者也只有33岁。掩卷沉思,我总是想:18岁至33岁的时间里,我做了什么?我写下了这么多感情真挚的“自我心路历程的记录”吗?

这样的自问让我有些汗颜。但同时,从某个角度来说,我又可以自慰,甚至可以像作者一样“自豪地说,十几年来,我是在不断进步的,没有辜负所生活的这个时代,也没有辜负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

18岁至33岁,人生旅程里从成长到成熟,生命长河中从摒弃搀扶到有所担当,或豪情万丈,或一日三省,或激情澎湃,或柔情似水,有哭也有笑,有悲也有乐。且看:回忆童年的快乐时光,得出这样简单却又深刻的结论:“如果我还能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一份自尊,还能在人生的低潮里保持一份自信,还能在工作的挫折里保持一份自强,这都与童年的‘司令’生活的熏陶分不开。”多年以后还乡,走在故乡的土地上,作者感慨:“家乡的变化很大,我已经寻找不到昔日故乡的影子了。我似乎站在一条陌生的河流中,虽然河流的语言和温度是熟悉的,但我却依然体味到几分时过境迁、人去楼空的惆怅。”喝了点酒,《在朦胧中》梦见里亲爱的爸爸和妈妈,“醒”来后无限感慨:“假如人总停留在童年,那该多好。人长大了可真是一件遗憾的事,要丢失很多不愿意丢失的东西。”在《城里听雨》,引发万缕情思;特殊年代里巴河滩上的劳动,让作者《绿园梦碎》,让今人“无法理解”;《故园四陈》里厚厚的师生情,浓浓的怀念心;《人生需要进取》里的豪情,《三十自律》的反思,大崎山之旅的亲身体悟,征服黄山,畅游庐山,情依神农溪……

一桩桩,一件件,点点滴滴都在作者的心中,在作者的笔下。所以,作者满含真情地表白:“世事如浮云,真情慰平生,忧乐一支笔,不负好光阴。”四十三篇以“记录思想,抒发情绪,丰富生活”为创作动机的真性情文学作品,作者谦虚地认为其“阅历浮浅,文字粗糙”,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作者不久前发表在《鄂州日报》“西山”副刊上的文学评论《余先生的桃花源》。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这人有一种偏好,特别喜欢那些不曾在报刊上发表过的散文,这样的散文,少了被编辑出于某种想法斧削的痕迹,而多了作者本人真情的‘叨唠’,读着读着,就读到人的内心深处了。”这番评论,用来评说作者自己的文章,其实是再恰当不过了。

而我呢?虽然生活的年代与作者相隔一个轮回,没有像作者偷吃“生腥菜根”那样凄苦的生活经历,但喜读书、爱读书,喜欢用笔来书写生活的点滴感悟,用笔来抒发人生的酸甜苦辣,用笔来感触周身的丑陋和美好,其情怀与心智,丝丝毫毫都是一模一样啊。难忘在那些过去的年月里,好书陪伴我多少个春秋,更有一支好笔长随左右须臾不分离。到33岁的时候,我没有取得作者那样能出书的成绩,但我相信,我之用心体验生活、用心记录生活的情怀,与作者一定是相同的。曾经:读书之余或是工作之外没用完的笔记本和大大小小的多余纸张都是我书写心情和志趣的绿色园地。我在我的“园地”里辛勤“耕耘”:或快乐,或忧伤;或义愤,或感动;或朝暮,或晨昏;或日月星辰,或雨露风霜;或花草树木,或山川河流;或亲情百味,或人世炎凉——说不完千转百回的事,写不尽九曲十八弯的情——多少青春岁月,多少壮志豪情,多少个春夏秋冬,都在深深浅浅粗粗细细长长短短的一支秃笔里!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读完这本书,正是寒冬来临,窗外有雪花飞舞,我手中却是飘散着暗暗袭来的“书香”。这样的感觉,真的很好!

看从前,从前的日子似“不尽长江滚滚来”;观现在,现在的追求已“直挂云帆济沧海”。邱风先生很低调,今天的他其实早已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他总是在我们这些后生面前表现出一如既往的谦虚和不耻下问的品格。甚至有好几次,他把写就的文章给我看,让我提意见,跟我探讨其中诸如语句、引用是否合适等问题,不知深浅的我哪里知道,其时作者已是出版和编辑过多部专著的大作家了。由于孤陋寡闻,我以前很少读到邱风先生的文章,今读其十几年前的这本文集,算是管中窥豹,窥得其中一斑了。邱风先生曾经勉励我们:“在创作中时时自我提醒:笔下要有苍生民情,要有金戈铁马,要有时空跨越,要有心底波澜。”我想,这将是我以后写作过程时刻要谨记的座右铭了。

壮阔胸怀属于未来,也属于过去,所以,站在滔滔不息的人生长河里,我们总会深情地回头望。怀旧是人的天性。感谢这本《春水微澜》,她让我驻足凝神,闭上双眼,用身心感受到有星星点点、光芒闪耀的五彩浪花时时地溅起,她真真切切地将我带回到了温暖而又亲切的从前……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