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龚愿琴的头像

龚愿琴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3/17
分享

石莲洞听雨(外一篇)

龚愿琴

去石莲洞的那天,正赶上一场情意绵绵的春雨。

春雨时而淅淅沥沥,时而瓢泼盆倾,一路滴滴答答哗哗啦啦地跟着我们从湖北进入安徽。到达石莲洞时,不知怎的,耳边热热闹闹的水声瞬间戛然而止,天地出奇的静。

也许雨是停了,看周围的人都没有撑伞并兴致盎然的表情便知道。但是,又分明地,我时时都听到有叮叮咚咚的雨声裹挟着三月的轻风细细密密地撞击着我的耳鼓。轻风,温暖而湿润;雨声,已侵入心房。

这样的感觉很神奇。这样神奇的感觉在数十分钟前我们的小车从雨帘中越过省界就开始了。省界内,丘陵山岗,田畴阡陌,葱葱茏茏,刚刚盛开的油菜花在雨中摇曳生姿,新鲜而娇嫩;省界外,山峰陡高,山林陡翠,山上的松林在雨雾中袅袅隐现,一派古老沧桑之气氤氲其间。同为大别山南麓的草木山水,同享大别山南麓的风雨云光,只因一个地理的界限,在一个雨润百花娇的春天,竟让我生出新与古、今与昨的恍惚迷离,这样的感觉不能不说是神奇。

其实,把宿松石莲洞的神奇感觉体验得更深刻的应该是唐代诗人罗隐。

罗隐才高,尤其是他的讽刺散文嬉笑怒骂皆涉笔成趣,堪称古代小品文的奇葩。《说天鸡》、《汉武山呼》、《三闾大夫意》、《叙二狂生》、《梅先生碑》等篇,均显示出他对现实的强烈批判精神和杰出的讽刺艺术才能,难怪被鲁迅先生认为是晚唐文学史上大放“光辉和锋芒”的代表作。罗隐的诗作善于提炼大众口语,读来有如白话,像“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自遣》)、“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等诗句通俗易懂、精警晓畅,已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名言。在民间,罗隐被称为“地仙”、“真龙天子”,其出口成谶,言出必应,正所谓“讨饭骨头圣旨口”。从淮北到粤南,从江东到桂西,关于他的传说,很多老人都能信手拈来、张口就谈。宿松石莲洞的闻名,正是与罗隐有着丝丝缕缕的牵连。

罗隐虽然“龆年夙慧,稚齿能文”,长大后更是“泉涌词源,云横笔阵”、“名宣寓县、誉播寰区”,但因为复杂动荡的历史环境、因为他刚正直率的品行,加之其恃才傲物,好讥评时事人物,为公卿权贵所不容,故一生为科举所累,几十年里虽断断续续考了十几次,但屡考屡败,他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他为歌妓云英写的诗句“我未出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正是这种辛酸经历的自我解嘲,其化严肃为调侃,将酸酸甜甜、苦苦辣辣、咸咸淡淡,均付之清风明月,付之日落月起,付之江水东流,看似轻轻松松,实则沉沉甸甸,一千一百多年间不知感动了多少后来人!

黄巢起义后,因避战乱,对唐中央政府和科举进仕已彻底绝望的罗隐几经辗转,来到了鄂、皖、赣三省交界的宿松,只见峰峦叠翠、林海扬波、山高林阔、鸟语花香,便不胜欢喜,在这里住了下来。早他一百三十二年出生的诗仙李白,也曾因避安史之乱,来到这风光秀丽的古松兹侯国,与县令闾丘交好,常与之对酌唱和,留下“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的佳句。据传,李白在吟诵这流传千古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之后,当晚就真的在一棵古松下醉卧一宿,“宿松”由是得名。河西山上那六角飞檐、花香扑鼻的“对酌亭”正是这一佳话的纪念,“千百年来,代传不谢,可谓人以文不朽,文为亭增辉”。诗仙尚如此流连,何况罗隐呢?罗隐钟情于这一片山水,在这里读书、游历、走访,关心人民疾苦,热爱人民生活,所以深得宿松人民的喜爱和尊重。关于他与石莲洞的神奇佳话至少有三段:

在万木葱茏的河西山腰,有一长约百余米的奇洞名十里洞,洞内“石室嵌空,碧苔萦绕,清泉滴答,钟乳倒悬”,洞口“峭壁嵯峨,绿云环绕,藤树垂青,顶上有一奇石,宛若青色芙蓉”。某一天,罗隐游历到此,被奇洞奇景吸引,彷佛有神助,欣然在洞口右上端刻下“石莲洞”三个字。从此,“石莲洞”代替了“十里洞”,这镶嵌于天地山石、松林草蔓之间横横竖竖、深深浅浅的字迹,凝聚千年,融入日月春秋,融入星河雨露,成为人们俯仰凭古的胜迹。《安庆府志》载:“石莲洞在治南五里,石屋嵌空,若出水芙蓉,上镌‘石莲洞’三字,为唐罗隐笔。”真耶?真的。

罗隐本名横,在第六次应进士试而不第之后因愤懑而改名“隐”。但在宿松,在石莲洞,这改名却有另一说法:相传某一天,这罗秀才在游玩河西山后感到有些疲累,便在石莲洞内一石床上小憩。迷迷糊糊中,他看到了八仙之一的汉钟离,连忙上前作揖,言自己意欲升仙,求长生不老,如何得道?那仙人不语,转身在石壁上狂书一飘逸如飞的“隐”字。罗顿悟,遂改名“横”为“隐”,从此在石莲洞内隐居,潜心修炼。是吗?是的。

话说,一个丽日当空的正午,罗隐与当地好友石玉林行走在这茂密的林中,正当他们兴味十足地观山赏景时,突然听到有清晰的雨点敲打树枝的声音。环顾四周,四周分明风和日丽、山花烂漫,他们惊讶嗟叹,唏嘘不止——他们不知道,这是八仙之一的何仙姑正在下方的荷衣古池里浣衣,她见俩文人雅士沉醉山水丛林,尤其是其中名为罗隐者“貌古而陋”、“乡音乖刺”,于是童心大发,有意想戏弄他们,便作法使出叮叮咚咚的阵阵雨声……有么?有的。

抬头遥望青青翠竹掩映中那雕梁画栋的“听雨亭”,我相信,罗隐当年一定是听到了晴空里的雨。屏息凝神,我驻足于春雨暂歇的石莲洞,也真真切切地听到了一幅清脆悠扬的画面在眼前舒缓展开:青松参天,层峦尽染,草枯草荣,花落花开,五柳先生登山赋诗,禅宗五祖讲经授法,采茶戏优美动听,文南词曲调悠扬,半山访民情,东坡观日出,朱元璋安营扎寨,曾国藩围剿太平,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红旗漫卷,天下和平!今天的我们,顶着太阳淋着雨,越过雷池古水,到桃花潭边忆汪伦,走进森林木屋,且听一曲洗心涤肺的今古传奇……

石莲洞听雨,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是仙非仙,飘飘欲仙。   

 

 

邂逅石莲洞

 

 

其实,我这次是特意向着石莲洞而来的。

从湖北到江西,再从江西到安徽,从宿松火车站出来,转乘两次公交,再步行半个小时,才终于看到那古色古香的石莲洞门楼。

石莲洞,我是来过一回的。那是三年前,我随一行好友沐浴着三月细密馨香的春雨,一路芬芳热烈地到达。主人笑脸盈盈,河西山热情好客,草绿花红,林木参天,泉水流淌,亭院静立,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尤其记忆深刻的是,大家来到古朴清幽的石莲洞门口,驻足仰望洞口上方据说是罗隐手笔的“石莲洞”三字,再仔细端详洞口石碑上的记录,浮想、沉思、谈论、说笑,在一阵怀古惘昔的情绪过后,快乐而又轻松的气氛如同这漫山遍野无处不在的负氧离子,氤氲在山林草木之间,钻入每个人的眼耳口鼻,更沁入每个人的脾肺心肝。

这次来石莲洞,我是带着十六岁的女儿同来的。十六岁的女儿去过全国很多地方,去得多了,她渐渐喜欢上了远方——她喜欢看远方的天空,喜欢呼吸远方的空气,喜欢行走远方的道路。在步行到石莲洞景区门口的那半个小时,我的感觉其实是不好的。路窄,车多,灰多。然而,让我意外的是,女儿对于这样“灰扑扑”的行程竟然没有一点怨意。她的表情始终是淡定如水,她和我一起登上去往石莲洞的长长台阶时,还伸手拉我一把。她在神虎石旁观摩,在挹仙台上眺望,在对酌亭上望江,在五祖亭里闭目听风……最能引起她注意的是,她看到铺石阶的工人为了省力,用绳子套着大石,让大石沿着距离短、坡度不大的“草路”上下滑行。她说:“人轻松了,石头也轻松,只是累了这些草。”小小的人儿,在这离家不远不近的异地他乡,又得到了一次成长。

石莲洞,我来过,这次跨越三省、来回超过千里,我又来了。那次是初春,这次是深冬。春天的时候,细雨绵绵,万物复苏,一切都是惺惺然刚睡醒的样子,古老的河西山正在孕育新一个轮回的葱荣与繁茂,雨点所到之处,生命蓬蓬勃勃;隆冬时节,暖阳高照,古池的水细细淙淙,古亭的彩绚丽夺目,古树静默慈颜,古石威武坚强,阳光照耀的地方,生活蓄势待发。从春到冬,是一段从青春到成熟的生命历程,也是一段从喧嚣到泰然的人生旅程,这些,我不经意地在石莲洞都得到了完美的体验。

关于石莲洞的前世今生,在文人的笔下可以读得到;关于石莲洞的美景丽影,在画家的水彩里可以看得到;关于石莲洞的历史渊源,在松石之间的晨曦和露水里可以闻得到,摸得到。弘忍法师刻苦学禅,让此处山有灵,水有气,石生威;李白千古一宿,这里便有了沿用至今的县名;罗隐在此修炼成仙,留下的字与洞让后人一代代怀想;平凡如我呢,因为从春到冬的邂逅,使得石莲洞的这一片山水,成为我念念不忘的牵与挂。

清代名儒石圣历《游石莲洞》有诗云:“曾说桃源古洞幽,谁知此地有丹邱。玲珑直透烟霞窟,光霁常经日月流。水喷崖腰穿碧涧,云横谷口护灵湫。个中莫道乾坤小,万壑群峰一望收。”此生能邂逅石莲洞,是机缘,是成长,是阅历,也是一种情怀。幸甚。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