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义清的头像

郭义清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2/21
分享

挖笋

         

       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去挖笋,而且挖的是春笋。

小时候,我便知道,笋有冬笋和春笋之分,冬笋深埋土中,难找难挖,春笋往往开始破土和冒尖了,易找也易挖。只是那时老家后屋没有竹山,虽然隔壁十里八乡地方也有竹山,毕竟有些路程,再加上听父辈说,挖笋是重体力活,所以也就作罢。

但不管怎么说,第一次挖笋,说起来多少还是有些惭愧,因为工作后在这个号称“闽北竹乡”的地方呆了七年,看过竹山,路过竹山,爬过竹山,接触过的冬笋和春笋更是不计其数,终究就是没挖过笋。于是,村支书老叶和老罗说带我去挖笋时,便欣然应允了。

当来到这片竹山时,顿时被眼前的绿吸足了眼球。

望眼山坡上,毛竹林立,竹叶婆娑,一派春意盎然。绿竹,绿叶,层层叠叠,一片绿色海洋。春风吹过,竹林起伏跌宕,摇曳着绿色的波浪。

于是,想起了竹的清新淡雅,不是有古人说么,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于是,想起了杜甫的《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何等的清幽。

于是,更是想起郑板桥的“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竹的傲立,竹的高风亮节,可见一斑。

爬上山坡,进入竹林,空气中弥漫着竹叶和土地相伴的好闻味道。阳光透过竹叶,细碎的撒在山坡上,点点滴滴,斑驳流离,微风吹过,细碎的阳光在山坡上荡漾着,变幻着不同的形状和色彩。置身竹林里,那种清新靓丽,那种春风沐浴中的爽朗气息顿时溢满全身。

“挖笋是要经验的”,当了二十几年村支书的老罗说:“虽是春笋了,但大多还没有冒尖出头,所以,既不能无目的的在山里乱找地方挖,以免破坏土壤,影响山林植被,也不能在一个地方挖太多,伤了根系,影响竹林的发展。”老罗毕竟是全国劳模,讲话中少不了“发展”等字眼。

于是乎,我们低着头,开始细细的找笋,虽说春笋已经开始破土和冒尖了,倘若没有仔细的看,没有拨开些许落叶仔细的找,还是很难发现土中的笋的。好在这片竹林的主人老黄难得的勤劳,精细的耕作,让山坡山、竹林中,几乎没有什么杂草,这样,更便于我们找笋了。

虽说“高山笋不忧”,倘是没有老叶和老罗的指点,我们还是很难找到笋。开始的几个笋,都是他们凭着经验找到的。老叶说,要找笋,首先要注意观察竹林的叶子,那些竹叶浓绿中又夹带有黄斑点的竹子,一定是孕笋竹。再次是要仔细观看它周围的表土,如果是有龟裂的现象,那就表明有笋了,至于已冒出尖来的,只要认真看就能找到。老叶也当了二十几年村支书,民办教师出身,温文儒雅,说话有条有理。

手握锄头,第一次挖笋,还真不知道如何下手,竹林的主人告诉我,挖竹笋不但要经验,还得讲究技巧,要不然耗时又费力。于是,按照他的指点,在龟裂的地方,我小心翼翼先用山锄挖开周围的泥土,不一会,一个尖尖胖胖的竹笋果然就露出来了。

这时老罗说了,要看笋尖的方向来判断竹鞭的位置,一般情况下,笋尖的方向就是竹鞭的方向,把竹鞭地方的土挖开,用山锄斩断笋与竹鞭的连接处,笋就挖出来了。

费了好久的功夫,才挖到竹鞭的地方,在挖的过程中,土里竹鞭交错,十分的费力,以至于弄得大汗淋漓。那竹笋也真会钻,在纵横交错的竹鞭当中,顽强地生长,于是也就不难理解魏晋时期范成大的“邻家鞭笋过墙来”的诗句了,试想,隔壁邻居家的竹根发了芽,从墙下都要窜到这边来了,何况这层土哦。杜甫亦有诗句曰:“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可见竹笋的穿透力是多么的强。

在用山锄斩断笋与竹鞭的连接处时,由于没有经验,常会把鲜嫩的笋弄破、弄碎,留不下一个完整的春笋,十分的可惜。

这样的挖了一两个笋后,也就慢慢的知道一些技巧了,有时,小心的挖开土层后,会发现同一根竹鞭上,会长着两个或几个的笋,遇到这种情况,那高兴的劲儿就甭提了。

竹山的空气清新,可挖出来的鲜笋上,马上就有不少的虫子苍蝇叮着,尤其是弄破的露出笋肉的鲜笋,更会吸引虫子苍蝇。竹林的主人说,村里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说法,叮的虫子苍蝇多,来购笋的商贩就多,表明笋市好,虫子苍蝇大,来的也是大商贩,农民的收成也就更好。

这种说法我还真不知道,只知道挖笋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清明前的竹笋可以采挖,清明后长出的竹笋,是一棵也不能动的,所以,若想采挖竹笋,一定要在清明以前。然而,不管如何,虫子苍蝇的说法如果灵验的话,我还真希望这样的虫子苍蝇越多越大越好。

傍晚时分,我们下了竹山,荷锄提笋,真正体验了一把挖笋的滋味,夕阳西下,竹叶婆娑,路边的野花翩翩摇曳,不由又想起白居易的“晚花新笋堪为伴,独入林行不要人”的诗句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