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子玖的头像

郭子玖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4/21
分享

阴阳竹里琴声

寻访乡村幽静处,竹里修琴更有情。在二月龙抬头之时,我们沐浴着绵绵春雨,来到了崇州。文艺家们兴致盎然,或立此存照,或挥毫泼墨,或速笔记事,使整个采风活动生机勃勃。而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领略到了无根山的历史风韵,欣赏到了乡村振兴艳丽的花朵,同时品鉴到了竹艺村浓浓的文化味道。

竹艺村的历史根脉是悠长的,其依托于无根山而成长。

说到无根山,这是一座蕴含历史底蕴的山,也是一座文化厚重的山,更是一座智慧无穷的山。无根山位于崇州城以北,怀远以南,海拔最高700多米,属于丘陵地带。相传张三丰弃官大隐于此,且创作有《无根树歌》而传世,深受百姓喜爱,遂将此山脉命名为无根山,以志纪念。

在此之前,无根山不叫无根山,而叫太平山,陆游在蜀州做通判,造访白塔禅院时,还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并取名为《太平时》。关于无根山,还有个传说,说是山上有个洞,一说洞通街子御龙桥下的龙潭,一说洞通青城山,再有说是此洞通武当山,且张三丰就是从此洞穿越到的武当山。想必这是传说,不可能是真的,因为从崇州到武当山,那可不是一刻钟的事儿。

无根山不仅故事多,而且历史遗存也多,真正是个文化宝地。有隋朝白塔寺,唐朝宰相段文昌读书台,陕西总督杨遇春墓,以及蜀汉沟、三印岗、木鱼岛、五庙寺、马岱墓、普贤庵等文化遗存,特别是白塔寺,这可是古蜀州八景之一——斜阳照九川,自然来此赏景的游客众多。

说到无根山的文化,其中有项技艺,可以说是历史久远,那就是竹艺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华阳国志》载,远在2000千多年前,即秦朝的时候,崇州市道明镇的群众便已开始种植竹子,尤其善于用竹子作为原材料来扭绳、作架、编壁、造屋,也有用之编织背篓、撮箕、挑篼等农用器具。

不过,直到清朝,道明竹编才有了质的飞跃,逐渐由粗篾器演变到细篾器编织,既丰富了竹编品类,同时提升了精湛技艺,使诸如篓、箕、篼、筛等生活器物成为了畅销品,曾获得“省劝业会一等奖”。《崇庆县志》里就有“畅销境外,以获盈利”的记载。

历史是一笔丰厚的财富,崇州人融合当下的商业文化,尤其善于利用优秀人才托起了竹艺村的辉煌,也创造了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交相辉映的神话。

美学表达是竹艺村人新时代的新追求。

走进竹艺村,已经没有了农村的感觉,你会觉得来到了艺术的空间,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竹里,这个时尚的建筑物,让我为此眼前一亮。

竹里的取名,正如无根山一样,来自一首诗,就是陆游的《太平时》的首句“竹里房栊一径深”,而造型则嵌入了阴阳对偶的文化思维,也正是我所推崇备至的中义思想,即平衡哲学。

说到竹里的造型,竹艺村的领导费尽了心思,他们请来了国内外的设计师开展头脑风暴,进行思想碰撞,最后才有了眼前这个看上去美美哒的建筑物。

别说,竹里是崇州人的骄傲,当地导游给我们讲起来,都眉飞色舞。她自豪地给我们介绍道:竹里从动工到建成,用时极短,仅仅花了52天,就把这座美学建筑呈现给了游客,尤其美到了惊艳的地步,并获得WA中国建筑奖。竹里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竹艺村的地理标志,也成为了游客心中最时髦的网红打卡地。

竹里背靠无根山,竹林环抱,花径簇拥,溪水潺潺,坐在里面静静地品茗,真正有种“卧云听涛观世界”的幽静美。看到竹里的美景,我的心都醉了,真想沉浸到幽静淳朴的田园世界里,好好地享受享受竹里修琴的美妙生活。

竹里不仅仅建筑美,而且竹里的美食也一等一地好,因为崇州人走的就是乡村养生路线,坚持就地取材,实行传统烹饪,道道菜堪称经典,都能给你味蕾带来久违的刺激。比如他们的蕨菜粉、叶儿粑、回锅肉……,这些都是都市里难以吃到的最原真味儿的佳肴。

当然,我们到竹艺村,绝非奔着美食而来,因为我们心中最期盼的还是竹编。来之前,我做足了功课,已经知道竹编的存在,尤其还是最令人叹服的存在。竹艺村的竹编,不仅深得四川人的喜爱,而且还远销东南亚国家,成为了帮助竹艺村挣外汇的文创产品。

绝对的上等品,当我看了竹编产品后,心里不无感概,或许这就是竹艺村在建筑之外的另一种美学表达。真的,你看看他们用竹子编出来的产品,无论是竹编茶几、坐凳、屏风,还是女士的挎包、蔽日挡雨的雨伞,都是特别地精致,给人有种美的享受。除此之外,它承载着丰饶的文化讯息,其中有一件竹编产品,是他们这里的镇馆之宝,导游指着它给我们讲得眉飞色舞。

原来,这个竹编是天坛。听导游讲,竹艺村有位老人,她突发奇想,想用竹子把天坛编制出来,于是经过认真思考和准备,竟然只用了一根竹子便把天坛真的编织出来了。不仅如此,其实竹艺村的宝贝多得数不清,比如老艺人编织出来的平安扣,由28根竹丝编织而成,寓意吉翔平安。2019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此视察调研时,他看到这个竹编文创产品不仅美观而且寓意吉翔,遂买了三个赠送给外国嘉宾。

崇州竹编虽然自秦朝便有,但当时的品种远没有现在丰富。到目前为止,竹艺村的竹编已经发展到150个大类1000多个产品,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百花纷呈。

谈到竹艺村的发展之事,那真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自1996年道明镇成立竹编协会开始,便形成“协会+企业+农户”的文创产业格局,道明竹编自然而然地成为产业支柱。当时,道明镇6000多农户中就有4000多户从事竹编生产,而且还带动了公议、白头、济协等乡镇竹编产业发展。

2012年4月,道明政府与华西大学达成合作协议。2013年3月,引进中央美术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在道明建起全国首个竹编研究实习基地。截止2022年,道明竹艺年产值已经达到了2195万元。

道明竹艺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其实离不开竹艺村两委一班人。当他们看到竹艺村背靠着植被茂密的无根山脉,面朝着阡陌纵横的川西平原,享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遂与文旅集团联袂打造,从而成就了中国乡村振兴又一个成功案例。

客观地讲,竹里的建筑,是艺术家们对崇州的美学表达;竹里的竹编,则是老艺人们对无根山的文化表达。正是这些,造就了今日竹艺村的辉煌。竹艺村确实美丽,不仅有山的伟岸,还有林的幽静,更有竹艺的精湛。因此,走在竹艺村里,到处是美的享受。

竹艺村如此之美,她的历史到底如何,是自古就有的吗?我爱打破砂锅问,便忍不住问起导游。导游见我如此感兴趣,索性给我开小灶,慢慢地给我道来,我这才知道,竹编产品开发成功后,龙黄村9、11、13三个村民小组逐渐形成了以主编艺术品为生、充满田园生活气息的艺术村落,道明镇政府便按照产业建村策略,把这个聚落重新组建起来的一个村落。竹艺村与周边的乔木、竹林、河流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由此形成了集生产、生活、景观为一体的农居生态,也是典型的川西林盘聚落。

我们前来的时候,竹艺村正是花开的时节,金合欢、红玫瑰、贴根海棠,还有青梅等花儿开得正艳丽。

在这里,尽管是乡村,但你除了能够享受到乡村的美外,同样能享受到都市的生活,比如舒适的度假酒店、令你味蕾欢悦的烤鱼、让你静下来歇歇的三径书院……一切都市里有的东西,仿佛在这里你也能够找到。因此说,竹艺村既是田园生活的回归,也是对都市生活的延续。

看到竹艺村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悦,似乎这竹艺村的未来与我们紧紧相吸,因为文化人心中永远都一颗返璞归真的童心,他们无时无刻都没有停止过对田园生活的憧憬。

是啊!竹艺村应该沿着中国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阔步向前,将竹艺、人才、资金、农耕环境等要素统筹起来,真正发挥好四两拨千斤的伟力,把竹艺村建设得更加美丽,让百姓过上更美的生活。到时候,我们或许可以归隐于此,享受各自的老年生活。

正当我们离开竹艺村的时候,不远处飘来了悠扬的歌声,我转头看过去,远处的田间里有位牧童正用情地唱着张三丰的《无根树歌》:无根树,花正幽,贪恋荣华谁肯休。浮生事,苦海舟,荡去漂来不自由。无边无岸难泊系,常在鱼龙险处游……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