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荣喜的头像

徐荣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5/14
分享

延安窑洞印象

5月,草长莺飞、绿意盎然的时节。

受组织安排,我随广州市政工干部高级研修班赴延安进行为期一周的短期培训。之前由于工作关系,去了全国不少城市,但革命圣地“延安”二字还是令我怦然心动,需长时间方能平复激动的心情。当踏上赴延安动车的那一刻,我的思绪便随那飞转的车轮极不平静——我只好默默提醒自己:“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

在我的印象中,延安总是土地般厚重,蓝天般高远,红日一样灿烂,岁月一样沧桑。延安的色彩甚至单调为土黄、瓦灰与鲜红,延安的味道是淳厚朴素的,延安的形象是原始古朴的,想象中浮现在我眼前的总是高耸入云的宝塔,是随处可见的革命遗址,是气势恢宏的安塞腰鼓,是挥舞入云的红绸彩带,是头缠“白羊肚”足蹬解放鞋的陕北父老。随着动车风驰电擎,看着窗外黄土高原斑驳的绿意,我心中觅古追昔的情绪渐浓了,渐渐弥漫成窗外的万里晴空。

在延安短短几天时间里,我们的行程安排极满。登凤凰山,到王家坪,进杨家岭,赴枣园,走南泥湾,处处留下我们追思抚今的足迹。作为革命圣地和历史古城,延安可看的东西不少,可听的东西也多,然而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延安的窑洞。

一路走来,沿途我们总能看到黄土山坡上还残留有不少的窑洞。烈日下,哪些废弃的残破窑洞尤如一张张干瘪又干渴的嘴。大多似已废弃,偶有居住着,也为青砖瓷瓦所装饰,门面一新。窑洞,这个几乎代表了延安,代表了革命,代表了贫穷与昂扬向上的原始居所,令我怦然心动。谁能想到这一孔孔土窑洞、石窑洞,曾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司令部呢。

在凤凰山革命旧址,我们怀着无比虔诚的心,聆听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教授的现场讲解。凤凰山革命旧址是党中央于1937年1月自保安(今志丹)县迁居延安后落脚的第一个地方,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都曾居住在此。党中央在这里先后召开过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洛川政治局扩大会议、桥儿沟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等重要会议。在这简陋潮湿的窑洞里,毛主席就坐在破桌前、油灯下、烤着炭火盆,写出了惊世之作《实践论》、《矛盾论》和《论持久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作了政治、军事和组织上的充分准备。

这就是中共高层领导居住的地方。没有到过延安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是无法想象这一切的。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就是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直至最后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哲学在这里发扬光大,中国的马列主义在这里提炼凝结。革命的文艺思想、文艺方针在这里产生,大批的革命文学艺术家也是在这里经受锻炼、健康成长。

我每到一处,都要仔细观看这些土窑洞。窑洞里的陈设,简单到不能再简单,朴素到不能再朴素。木桌、木椅、土炕是当时最一般的农家都可以置备的物什。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

窑洞是朴实的,朴实得如同一捧黄土。窑洞是不起眼的,如同黄土高原随处可见的黄土峁。不事张扬,从不炫耀,与黄土浑然一体。窑洞是浑厚的,它背靠高山,脚踩大地,坚固牢靠,岿然不动。窑洞是有力度的,是不可战胜的,因为它与黄土地血肉相连,密不可分。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一行又专程驱车来到洛川县梁家河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曾经工作、生活、战斗了6年的地方。在他住过的窑洞,我们看到了他曾经用过的土炕、煤油灯、搪瓷碗、镢头……在寸草不生、飞鸟难觅的梁家河,他不因环境恶劣而消沉,在窑洞那狭小的空间里如饥似渴、秉烛夜读,带领全村百姓战天斗地、开荒种地。正是在延安窑洞那艰苦的环境里,磨砺了他坚韧不拔的毅力、艰苦朴素的品格、顽强拼搏的勇气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他,是从延安窑洞走出的又一位共和国的伟人。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延安很多当地人已经走出窑洞,搬入干净、舒适、整洁的小区居住生活,但窑洞已不同于一般的居所,它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一种象征,深深锲入人们的精神家园。

我要说,延安窑洞是一部教材,是中国革命形象的经典教材。今天,我们不仅不能淡忘、漠视这部教材,更要深入研究它、运用它、充实它、发展它。在当前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延安窑洞这部教材会愈加显出它的重要性,愈加放射出它的光彩。

住过窑洞的人,永远是我们这些后来者崇拜的对象,他们在我们的面前树立起永远光辉的形象。有机会,我还会去看延安窑洞,我要永远把它们珍藏在心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