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荣喜的头像

徐荣喜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03/19
分享

印象骑楼(随笔)

如果说建筑是一座城市“历史记忆的符号”,那么对于有着“千年商都”“花中之城”美誉的广州来说,骑楼无疑作为一种标志性的建筑,深深嵌刻于广州城沧海桑田的变化中,成为每一个广州人心中的骄傲。

如果您去过广州的越秀、荔湾、海珠等老城区,在北京路、上下九、一德路、第十甫路、中山路、解放路、人民南路等商业街道,成排的骑楼便会马上映入您的眼帘:高大的柱廓、淡雅的色彩、若隐若现的浮雕图案,无不展现出中西建筑风格的独特魅力。骑楼下是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人潮,与鳞次栉比、高楼林立的繁华、活力融为一体,形成了现代广州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广州的记忆,无不静谧地淌在骑楼的一砖一瓦间。据史料记载,1878年,香港殖民地政府为改善居民拥挤的住宿情况,颁布了《骑楼规则》,并开始建造骑楼。两广总督张之洞从香港得知骑楼的功用,也想在广州兴建类似骑楼的“铺廊”。民国元年,陈炯明当上广东都督。在下令拆墙建路的同时,将广州城的骑楼正式列入城市管理条例之中。1923年,加快了广州骑楼建筑的兴建速度。短短10年间,广州市建成了近40公里长的骑楼街。

广州骑楼一般分为三部分:廊部、楼部、楼顶。其中,廊部以梁柱式为多,由横梁和柱式组成。楼部临街立面处理为西式造型或中西结合,称为洋式店面。楼顶建有山花和女儿墙,主要为曲线型和半圆形,是屋顶的重点装饰部分。骑楼墙面均有浮雕图案、窗洞形式、线角、阳台,极具西方建筑风格。骑楼的色彩以白色和牙黄色为主,淡雅的色彩,看上去清新和睦、典雅朴素,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广州骑楼的特点是把门廊扩大串通成沿街廊道。廊道上面是楼房,下面一边向街敞开,另一边是店面橱窗,人们可以沿走廊自由选购商品。骑楼街还可以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相信一定您也有过这样的体验:不论是烈日当空,或是连绵雨季,人们总是能舒适自如地穿梭在骑楼其中,哪怕突然暴雨如注,您也不必担心没有带伞,落得“落汤鸡”之虞。可以想见,在炎炎烈日或者风雨飘摇的日子里,在骑楼的“庇护”下尽情闲逛购物,是一种怎样惬意的建筑景观与生活景观。这,都要得益于矗立在老广州大街小巷的骑楼建筑。

说到骑楼,不得不提上下九和北京路。上下九步行街地处广州市荔湾区的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之间,是广州市三大传统繁荣商业中心之一。上下九步行街的标志性建筑是连绵千米的骑楼街,极具中西合璧的西关风情特色,步行街全路段骑楼店铺林立,常年游客如织。说到骑楼步行街,怎么能少了北京路呢?尽管如今的新兴商业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有着千年历史的北京路却依旧热闹非凡,特别是北京路科技书店和联合书店是北京路上两幢最为抢眼的骑楼建筑,不仅设计大气、风格迥异,而且古朴典雅、极具美感,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有着独特韵味的老骑楼步行街,永远是一代人的回忆。不少海内外的游客都有这样的感受:不到北京路、上下九路逛一逛,就不算真正来过广州。

作为岭南标志建筑的骑楼,不仅成就了数不清的老字号,也造就了难计其数的广州富贾,承载了广州商业的辉煌历史。如果说老建筑作为城市的一种符号,折射出了一个城市的性格,那么骑楼作为广州传统建筑的代表,它折射出的是广州开放、低调、包容的城市特质。近年来,随着广州城市发展的大规模改造,老城区也在日渐萎缩,广州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在随之改变,但源远流长的文化精神,必将还会继续传承。在时代发展的滚滚浪潮中,骑楼带给我们的记忆将永远无法替代。因为,骑楼不仅是一个回忆,更应活在当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