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荣喜的头像

徐荣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18
分享

家信(散文)

周末,在家里打扫卫生。在书柜一角,发现厚厚一匝约四十余封书信。但见信纸褶皱陈旧,无不深深烙上岁月的痕迹。展读之下,这些都是我入伍参加工作三十年多来父亲寄来的部分信件,看后不禁无限感慨。

诗圣杜甫在《家书》中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代李绅在《端州江亭得家书》中诗云“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第一次对“家书抵万金”有刻骨铭心的感悟,是在第一次当兵入伍时。

上世纪90年代初,高考落榜的我应征入伍,来到广东省台山市上川岛,成为南海前哨一名光荣的水兵。

上川岛地处台山市西南部,屹立于南海之中,距大陆山咀码头为9.8海里。由于岛屿面积不大,人烟稀少,粮食、蔬菜、日用品等生活物资均需从大陆运送过去,交通、通讯非常不便。

我们这批来自天南海北的近200名新兵,被安排在支队新兵营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集中封闭训练。那时,部队对外联络非常闭塞,没有外线电话,更没有手机,维系千里之外的亲情、寄托思念的唯一方式,就是家信。

俗话说:老兵病多,新兵信多。每天训练结束后,晚上除了连队安排集中唱歌、观看电影外,就是新兵们难得的自由支配时间了。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聚在宿舍,把大通铺当桌,拿小马扎作椅,埋头书写家信,写白天训练的枯燥,写气候饮食的不适,写远离亲人的思念……不少新兵写着写着就眼眶湿润,更有人因想家心切而忍不住啜泣,需战友安抚方能平复。

或许是新兵生活太单调,或许是义务兵邮寄信件免费,有的新兵甚至一天写5、6封信,有的是写给父母的、有的是写给同学、有的是写给朋友的,尽管信的内容大多雷同,但大家都乐此不疲。

收到家信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收到家信是新兵们最期盼、也是最开心的事。每天中午,是收取信件的连队文书返回时间,走廊里到处洋溢着一张张热切期盼的青春脸庞。新兵们翘首以待家信的场景,成了新兵营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收到家信的,无不欢欣雀跃,笑容象花一样盛开,如同捧着珍宝一般马上躲到一旁细细品读。见字如面,胜过千言万语。看到信中熟悉的字迹,闻着那一缕墨香,就如同在身边一样亲切、温暖。没有收到家信的,难掩心情的失落,失望深深地写在脸上。有的战友甚至一天能够收到4、5封信,无疑是最幸福的人,也成了大家最羡慕的对象。

记得当时有个陈姓班长,为了活跃班里的气氛,还把自己女朋友的来信当着全班战友的面朗读,有时故意扮作嗲声嗲气的女声,惟妙惟肖、诙谐幽默,逗得满屋洒满欢笑,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这也是我高中毕业后第一次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对父母亲人的思念之情,犹如南海滔滔海水、连绵不绝。家书是我思亲寄情的纽带。于是,和其他战友一样,书写家信,成了我在新兵营日常生活的一道“必备菜肴”。

由于初到军营,日常训练单调枯燥,驻地三洲镇冷清寂寥,在给父亲的信中,我不禁流露出一些消极思想。十日之后(老家在湖北,写信、收信一个来回需要10多天时间),收到父亲的来信,打开厚厚的信封,有10页纸之多。父亲从他个人曲折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在信中写道“万事开头难。军营生活是人生的起点,一定要万分珍惜,敢于吃苦、勇于吃苦、乐于吃苦,才能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百炼成钢……”

与亲友的书信往来,呈现给我的不仅是亲友的真情流露,还有人格成长上的谆谆教诲与殷切关怀。哥哥以前也在部队服过役,用他当兵的经历来言传身教,他在信中说:“部队是一个非常锻炼人的地方,参加政治教育,可以夯实思想根基;执行三大条例,可以养成过硬作风;参加军事训练,可以强健健康体魄;扎根艰苦环境,可以磨练意志品质……希望你早日成为一名合格军人、优秀的军营男子汉”。

3个月集中训练结束后,我被分配到支队有线连连部当文书。我也始终保持着与家人、朋友通信联络,在信中谈工作中的体会感悟、谈生活中的奇闻趣事、谈思想中喜怒哀乐。同时,也通过书信了解洞察外面的世界,无不为家乡的发展变化而骄傲,为高中同学复读考上大学而开心,为亲友结婚生子而高兴。如果说海岛的军旅生活是单调、枯燥的,那么家信就是一味调味剂,为我的生活平添了一缕靓丽色彩,愈加丰富了我的精神家园。

当兵2年多时间,父亲几乎每周都要给我写信,钢笔写的小字一丝不苟、工工整整,长的5、6页,短的也有2、3页纸,来信中有教导、有叮咛、有期待,还有母亲的嘱咐和牵挂。书信中的文笔不加修饰,但是最自然,最纯朴。信中,父亲最多的是叮嘱我与战友怎么相处,该如何做人,怎样处理应急问题,等等,这些道理都让我感触颇深。每每看到家信,就好象看到了父母本人一样,在与我促膝交谈。这些信件,无不是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情感寄托。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1993年底,我对是否报考军校一直犹豫不决,主要原因在于信心不足:高中期间我读的是文科,而报考军校科目全是理科,除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四门课程外,物理、化学没有学过,学习基础薄弱,等于一切要从零开始,其难度可想而知。父亲先后多次来信,让我打消思想顾虑,用“人生能有几回博”这句格言来鼓励我积极备报,迎接新的挑战。“哪怕这次没有考上,自己以后也不会后悔”。

有高中同班同学得知我报考军校的想法,也纷纷来信鼓励,好友潘道凌同学以自己参加高考复读的经历与我共勉。得知部队驻地闭塞,购买学习资料非常不便,还专门找来物理、化学资料寄过来,让我一心备考。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信件,一声声鼓励的话语,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我的心田,增强了我的信心,让我下定决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哪怕再苦再累,也要报考军校。

功夫不负有心人。记得1994年7月的一天上午,支队司令部直政科刘干事打电话给我,故作神秘地告诉我:小徐,请马上过来一下,有好消息告诉你。当刘干事递给我一张大红的纸张时,我定睛一看,原来是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当时脑袋一片空白,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连高中物理、化学都未学过的文科考生,竟然考上了当时海军最好的军校,堪称是一大奇迹。

我连夜奋笔疾书,通过书信把喜讯一一传递给每一位亲朋好友,让他们分享这份喜悦。如果没有家信一直以来的鼓励,就不会有强大的信念支撑,我也不会有长期的执着和坚持。我想,这就是家信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使然吧。

上军校后,尽管当时长途电话开始时兴,但我始终依然保持书写家信的习惯。家信可以展开飞翔的翅膀,带着我远离浮躁,寻得灵魂安定之处。哪怕学习、训练再忙,一周一封家信几乎雷打不动。有的军校同学不解地问我:有这么多话可以写吗?我含笑不语。我觉得,一封信就是一个仪式,就是对家庭的一个承诺,就意味着不断线的风筝。一个人飞得再远,你和你的家人之间依然有那么一根线牵着,这根线就是鸿雁传书。这就是文字的力量,是永远不可替代的。

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接踵而至的是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加之现代化便捷的通讯工具日益充斥日常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微信、短信等聊天工具,我与父亲的书信没有以前那般频繁了,但也没有完全放在遗忘的角落,在节日、生日等重要时节,我也会给亲友寄个明信片、写个短信,依旧保留这种生活的仪式感。

在信息通讯高速发展的今天,手机、视频、邮件、微信、QQ等一系列新型通讯手段不断涌入我们的生活,人们与亲人之间不再用纸笔写信,在微信、QQ上零星传递的只言片语逐渐成为亲人、朋友之间维系情感的主要方式,家书似乎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与父母、亲友之间的情感交流,似乎也逐渐失去了书信能给人们带来的那份感动。

即便如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传承是永远不会断的。因为纵使家信的形式千变万化,我们心中的家国情怀、思亲之情与舐犊之爱不会因为传承传载的工具而消逝。“不思量,自难忘”。如今,我们是该停一停脚步,唤起内心中对亲人最深沉爱,用最古老的方式,提笔给他们写一封信,让传统家书文化在一代又一代中延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