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荣喜的头像

徐荣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5/16
分享

钓鱼

我的老家石首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境内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交错,鱼的种类异常丰富,钓鱼也便成了童叟皆宜皆通的一项技能。

上世纪八十年代,记得我还在村里读小学时,每天放学回家后,把书包一扔,再从屋后的垃圾堆里挖出几条红色小蚯蚓,拿起鱼竿屁颠屁颠地跑到附近的河沟里钓鱼。

村子周围河沟遍布,鱼也特别多,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地汇集到这里钓鱼。大家的鱼竿是用屋后的竹杆做成,塑料线和鱼钩是集市上花几毛钱买来的,浮标用家鹅的鹅毛做成,再用牙膏铅皮作坠子,鱼竿简单又实用。

小伙伴们对钓鱼绝对是无师自通。没有精良的钓鱼装备,也没有太多的钓鱼技巧。待到傍晚时分,大家用柳枝条串起一条条大大小小的鲫鱼、鲤鱼、刁子鱼,个个满载而归。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鲜美的鱼汤绝对是营养丰富、美味无比的珍品,更算得上是精神和物资上的饕餮盛宴。

每逢周末,不管刮风下雨,亦或艳阳高照,无论大人小孩,都会拿着自制的钓竿,到周边的河沟或湖泊钓鱼。人们不仅把钓鱼当作一种简单的娱乐方式,更是作为一种改善生活的有效途径,令无数钓者沉迷其中。

钓鱼也成了那个年代的一个符号、一个烙印,深深地篆刻在我的记忆深处。尽管时间已经久远,但令我时时不能忘怀。

今年“五一”劳动节,我回湖北老家探望父母。三哥询问道:“这几天天气很好,要不要出去钓鱼?”由于常年在外打拼,成天忙于工作、照顾家庭,已经很长时间没钓过鱼了。我一听大喜,满口应允。

次日,三哥和我带着钓竿、鱼饵、抄网和小马扎等钓具,驱车到离县城几公里的某野湖钓鱼。那天天公作美,雨后初晴,阳光明媚,微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正是钓鱼的好时节。待我们到达目的地,湖边已有早起的钓友开始垂钓了。

这是一个面积约50多亩的大湖。湖边是一畦畦整齐的油菜地,黄灿灿的油菜花迎风飘摇,几只小蜜蜂在花丛中上下翻飞,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蓝天、白云、绿叶、黄花、碧波、人影、鱼竿,构成了一幅唯美的画卷。

湖里面长满丰盛的水草,水面上氤氲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尽管很久没有碰鱼竿了,但儿时积累沉淀的钓鱼经验,让我一点不觉得生疏,操作起来仍轻车驾熟:查地形、试水深、调浮标、打窝子、挂鱼饵,一切紧张又有条不紊。

趁着候鱼的空挡,我环顾下四周,只见三三两两的钓者静坐湖边,悠悠然自得地享受着垂钓的情趣,清风吹走了城市的喧嚣,钓竿的颤动带来的是无尽的欢乐。正如诗云“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浪清”。

这鱼儿也真给力。不一会,鱼便咬钩了。只见水面上浮标轻轻点了一下,然后猛地一下子没入水底,手臂一扬,一条鱼活蹦乱跳地跃出水面。还是一条巴掌大的鲫鱼呢!鱼钩钩住了鱼的上唇,鱼鳞呈暗黄色,麟光闪闪,是不折不扣的野生鱼。

再一看,鱼窝的水面连续冒出一大串的水泡。心里不禁暗喜,经验告诉我,水下就是鱼群呢。“看来,是鱼儿欢迎你这远来的贵客呢”三哥在一旁揶揄道。“这野生鱼就是不一样,咬钩就是猛”我笑着对三哥说。

果不其然,鱼儿接二连三地咬钩,钓上来的都是清一色的黄色板鲫,还有几条鲤鱼、黑鱼和刁子鱼。最刺激的莫过于钓那条大草鱼了。当时,我的鱼线刚抛一下,浮标便钻入水中不见了,只感到手心一沉:“是大家伙”,我不禁喊出声来。

只见那水里的大鱼卯足了劲要往深水里逃窜,我拿出吃奶的劲把鱼竿往岸边拉,鱼竿已弯曲成90度,仿佛随时都会断线似的。这鱼儿劲可真大啊。对付这样的大鱼,千万不能硬拉,否则很有可能脱钩。最好的办法就是放线遛鱼,用鱼竿牵引着,让鱼跟着鱼竿走,消耗它的体力。就这样,双方僵持了足足有七、八分钟。尽管我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但丝毫也不敢放松。最后,在三哥的帮助下,用抄网捞起大鱼。用随身携带的电子秤一秤,竟然有7斤多重呢。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已到晌午,我们准备鸣金收兵回营。打开抄网一看,里面全是黑压压的鱼背,目测估计有20多斤呢。

和三哥闲聊时得知,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喜欢钓鱼的人也越来越多,钓鱼的装备也越来越先进,甚至有几千元的钓竿。钓鱼不仅能够很好地亲近自然、改善身心的压力,也能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想,钓鱼作为一种娱乐方式,钓的是一种心境,一种情怀,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更会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下次有机会,我还要钓鱼,再次领略钓鱼带来的无限乐趣。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