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又是一个瓜果飘香的季节。
小区菜市场里,夏季的时令蔬菜品种繁多、琳琅满目,苦瓜、黄瓜、空心菜、菜心、冬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辣椒、芦笋……不仅丰富了市民的餐桌,也满足了日常生活需求。
在熙熙攘攘的买菜人群里,在五颜六色的各类蔬菜中,我一眼就看中了丝瓜,就像遇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格外的亲切。只见新上市的丝瓜,一个个长的滚圆滚圆,整齐地堆放在菜农面前的案台上。丝瓜表皮平滑,深色纵条纹,拿在手上格外轻软。或许是许久没有吃到新鲜丝瓜的缘故,我一口气买了4条,准备回家做菜吃。
“寂寥篱户入泉声,不见山容亦自清。数日雨晴秋草长,丝瓜沿上瓦墙生”。记得小时候,接触最多的时令蔬菜就是丝瓜了。故乡老屋的房前屋后,院墙篱笆,低矮的杂树上、牛棚顶,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丝瓜的适应性极强,只要光照强、湿度高、土壤肥,就能快速野蛮地生长。瓜藤既多又长,叶片既大且密,一簇簇小黄花在风中怒放,格外绚丽耀眼。丝瓜结瓜也特别的多,瓜藤上挂满了丝瓜,直的状如拉长的面团,弯的则似大月牙,或躲藏在满眼的绿意中,或悬挂在孤零的枝丫间,在微风吹拂中,格外婀娜多姿。
印象中,母亲种丝瓜,从来都不像茄子、辣椒种在菜园里,也不像冬瓜、南瓜那样种在篱笆旁,而是种在房前屋后的杂树旁。待嫩绿的芽尖钻出地面,稍不留意,便向周围蔓延,径直向上登攀。只要丝瓜藤蔓延到哪,金黄的丝瓜花开到哪,滚圆的丝瓜也就挂到哪。丝瓜长得高,经常若隐若现于藤叶之中。有时明明看见只有几个大丝瓜悬挂着,待用长竹竿绑上镰刀去钩的时候,却发现还有几个丝瓜顽皮地躲藏在树叶丛中,带给我们意外的惊喜,充盈着无穷的童年乐趣。
丝瓜嫩绿清脆,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因此,吃丝瓜要赶早,要挑色泽青绿、粗细匀称的丝瓜,鲜嫩可口。丝瓜的家常做法不多,最常见的就是素炒或做汤。把丝瓜切成滚刀块,或小细条,和着大蒜爆炒,或做成滚汤,在汤里在放上1、2个鸡蛋蛋花,一筷子下去,真是满嘴清香,绝对的润滑爽口。
丝瓜是菜,也是“药”。这一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权威描述,民间不少土方都与丝瓜有关,比如心情烦闷时,不妨煮点丝瓜汤喝,丝瓜性凉,能怯口渴咽干;比如患热痢,或是黄疸多,不妨炒点丝瓜吃,丝瓜清淡可口,能清热利湿。
在现代生活中,丝瓜更被人们看重。丝瓜含对人体有益的瓜氨酸、木聚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性平味甘,有通经络、行血脉、清热化淤、凉血解毒、催乳、利尿的功效。丝瓜络、丝瓜籽、干丝瓜可治多种妇科疾病。丝瓜汁有天然“美容水”之誉,能润肌防皱、美容护肤。丝瓜看起来朴素,可全身都是宝,都无私奉献给了人类。
最奇妙的是丝瓜的瓜瓤。与其它果蔬不同,吃不完的丝瓜,任其挂在藤上,历经风吹日晒,丝瓜由绿变青,变黄变褐,最后干瘪枯萎。待采摘下来后,用手轻轻一拍,表皮瞬间脱落,只剩下里面紧实的网状纤维。丝瓜瓤子用来洗锅再好不过了,既不划手,也不沾油腻,是不可多得的低碳环保用品。据说,现在好多大厨依然喜欢用丝瓜瓤子清洗餐具呢。或许在他们看来,这与烹制美食一样,传统习俗和日常生活均蕴藏着无尽的民间智慧。
我自己也亲手种过丝瓜。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服役,公寓门前有一块闲置的荒地。也许觉得闲置怪可惜的,便开垦出来种了一些时令的蔬菜。还在一棵高大的白玉兰旁,埋下几粒丝瓜种子,只是简单地浇了点水,之后也没有多问。假以时日,丝瓜却不声不响地生长起来,不知不觉地爬到了晒衣服用的铁丝上。再过几日,那些枝枝蔓蔓就把光秃秃的架子变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绿色大棚。到了开花结果时,丝瓜好似一条条绿色的冰挂,远远看去整个棚子如同一个花姿招展、内容丰富的大花篮,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转眼我也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纪。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多年,但孩提时的点点滴滴仍深深镌刻在心灵深处。记忆中的丝瓜,令我无不时时想念家乡的味道,牵挂的不仅是浓浓的乡愁,更是对远方亲人无比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