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荣喜的头像

徐荣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12
分享

男学员队的女学员们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有幸在被誉为“海军军官摇篮”和“中国海军的黄埔军校”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就读。军校与地方院校相比,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清一色男子汉,不像地方院校,要么男多女少,要么男少女多。我所在的学员旅一个特别之处,就在于在十多个学员队中,只有学员十八队一个队有女学员。这群为数不多的女学员,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把军校生活点缀得多姿多彩,成为黄海之滨、老虎滩畔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尽管毕业离开母校已快30年了,但学员队生活的点点滴滴,至今印象深刻,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一、内部管理

学员旅学员宿舍楼共有5栋,全院1000多名学校学员,全部居住在自由河南岸的学员生活区。由于其他学员队是舰艇指挥专业,只有学员十八队学员所学为海洋测绘、海图制图专业,为便于学员管理,学员旅便将学员十八队80多名男女学员统一安排在第一栋宿舍楼的最高层。楼层一分为二,其中一半是队干办公室、会议室和男学员宿舍,另一半则是女学员宿舍。

为确保女学员的私密空间不受干扰,学员队乃至学员旅有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女生宿舍,违者严肃处理。并专门在宿舍楼一楼大门口设立了内卫值班岗哨,非本栋学员出入,严格进行登记,有效避免了外界干扰。

“学员队的女学员日常的生活是怎样的,会和男学员一样吗?”“女学员会不会有‘特殊待遇’,学员旅领导会不会对女学员有特殊照顾?”……这些悬念无不勾起其他学员队男学员们的强烈好奇心。

其实,这些女学员和男学员享受的“待遇”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和其他学员队并无区别:早上6点起床,男女学员一起晨跑燕窝岭,一个来回约5000米,除雨雪天气外,几乎雷打不动;7点洗漱完毕后,在大操场进行军容风纪检查,之后列队到教室上课。中午12点,集体列队到饭堂集体就餐后,尔后回宿舍午休;下午2点,依旧是列队到教室上课,晚上6点晚餐。每天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其实,让男女学员真正有压力的就是内务评比。学员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周要进行1、2次内务评比,内务评比的结果在学员队宿舍走廊的评比栏上进行公布。男女学员同在一个学员队,最大的顾虑就是怕名次靠后,在全队面前掉价,留下不好的印象。

为此,不少学员没有下苦功夫、真功夫。在我们学员队出现了比学赶帮、赛龙夺锦的浓厚氛围,区队和区队之间比,班与班之间比,个人与个人之间比。记得我们学员队兼职副队长倪勤,不仅是闻名全学员旅的队列标兵,内务水平也是一流。只要是经过他整理的内务,横竖一条线,如刀切一般,每次评比无一例外都是第一名,因此也经常被女学员区队邀请到现场进行演示示范,这个“待遇”让其他男学员无不羡慕嫉妒。

记忆中,学员旅给女学员唯一的“特例”就是不用站岗。为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学员旅会轮流安排各学员队在教学区、生活区门岗站岗。站岗不仅是对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磨炼,更是对毅力耐力、意志品质的考验。由于大连冬季异常寒冷,室外温度常在零度以下,即便男学员有时也扛不住冻。从爱护、保护女学员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学员旅领导作出女学员不用站岗的决定。据说,曾有女学员向学员旅领导反映,主动请缨要求站岗,和男学员同等待遇,最后还是被学员旅领导否决了。

二、影前拉歌

拉歌是部队一种常见的娱乐方式,无论是在军事训练休息间隙、还是在文艺汇演前期,总会看到激情澎湃的拉歌场景。拉歌不仅是增强部队凝聚力、荣誉感的有效手段,也是充分展示官兵风采和精神风貌的绝佳场所。

为了丰富学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学员旅每周都会安排全体学员观看电影。观看电影前的半小时,也是各学员队各显身手、各展英姿,拉歌唱歌的黄金时间。

记得第一次到大礼堂观看电影,刚一落座,早有学员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只见学员五队指挥员率先发难:“学员二队歌唱的好不好”“好”;“学员二队唱的歌妙不妙”,“妙”;“学员二队唱一个要不要”,“要”;“学员二队”,“来一个”;“来一个,学员二队”。

在震耳欲聋的掌声中,学院二队指挥员指挥全队演唱了一首《人民海军向前进》。歌声刚落,学员五队指挥员依旧不依不饶:“学员二队歌唱的好不好”“好”;“再来一个要不要”,“要”;“学员二队”“来一个”;“来一个”“学员二队”。

拉歌现场俨然成了学员五队的“独角戏”。在学员五队凌厉的“攻势”下,学员二队本想反戈一击,但声量完全被学院五队压制住,几个来回下来,不得不被动“挨打”,只得接连唱了2、3首军歌。

这时,只见一声清脆、响亮的女生声线,打破本已热气腾腾的拉歌现场:“学员五队歌唱的好不好”“好”;“学员五队唱的歌妙不妙”,“妙”;“学员五队唱一个要不要”,“要”;“学员五队”,“来一个”;“来一个,学员五队”。

定睛一看,原来是学员十八队女学员赵红蕾,别看她是个四川人、个子不高,矮小的身躯却爆发出巨大能量:“小板凳,四条腿”“你们为何不张嘴”;“东风吹,战鼓擂”“唱首歌,谁怕谁”;“要你唱来你就唱”,“扭扭捏捏不像样”……

在全场全员的哄堂大笑声中,学员五队指挥员只得尴尬地指挥全队唱了一首《打靶归来》。这时,学员二队指挥员如梦方醒,赶紧乘胜追击,“学员五队歌唱的好不好”“好”;“再来一个要不要”,“要”;“学员五队”“来一个”;“来一个”“学员五队”。

末了,学员二队指挥员还乘势发动其他学员队的力量,群起而“攻之”,让学员五队唱歌。学员五队最终招架不住,只得一首接一首地唱,直到最后偃旗息鼓、甘拜下风。

这时,学员18队的全体女学员落落大方地演唱了一首《当兵的人》。尽管只有30名女学员,但她们声线清脆、整齐嘹亮,整个会场鸦雀无声,歌声在礼堂上空久久飘荡。这次拉歌现场,全院1000多名军校学员首次真正见识了女学员“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

三、节日舞会

在学员旅,为了丰富学员节日文化生活,每逢元旦、八一、国庆、中秋等重大节日,各学员队队干都会安排举办各类文体活动,比如篮球、足球、乒乓球、拔河比赛,等等。除了上述比赛活动外,我们学员十八队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举办节日舞会。

也许是唯一有女学员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学员队队干特许在重大节日举办舞会,让全体学员在妙曼的舞姿中得到些许的放松。

节日前夕,男女学员们紧锣密鼓地开始各项准备工作。布置舞会会场、挑选音乐磁带、调试灯光音响,一切紧张有序又有条不紊。为了让更多的学员加入进来,学员队队干还专门安排有一定舞蹈基础的学员为大家作现场示范,教授快三、慢三等交谊舞基本知识。

激情的暖场歌曲之后,舞会正式开始。起先,男女学员们还比较矜持,不敢踏入舞池。为防止出现冷场,队长朱有新率先登场,只见他上身着白色衬衣、上身着笔挺的马裤尼裤子,颇有风度地邀请杨梅副队长跳舞。在轻柔的音乐声中,两人配合默契、翩翩起舞,好像花丛中的精灵一般,很快就赢得了舞会的“开堂彩”。在队干的率先带动下,其他男学员跃跃欲试。测绘区队的余利军、曹求成、桑洪敏分别邀请绘图区队的黄梅惠、林莉、胡晓玲……大家纷纷步入舞池,快三、慢三、快四、慢四,尽管有的动作不是那么的协调,甚至有些笨拙,但现场气氛轻松又愉快。

特别一提的是,节日舞会上除了身姿妙曼的舞蹈展示,游戏互动环节也是舞会的高潮和亮点之一。游戏分为“抢凳子”和“报团”两部分穿插在舞会过程当中,“抢凳子”环节中选手们各个眼捷手快,比赛在激烈的争夺中产生了第一名,但重要的不是名次,而是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感受到了身心的放松和快乐。而“报团”的游戏中,随着主持人一声报数,参与者们急忙临时组成团队,手忙脚乱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让大家哈哈大笑,欢声笑语久久飘荡在流光溢彩的舞池内。

节日舞会以新颖有趣的方式为大家提供了交流平台,不仅丰富了大家的课余生活,也体现了海校学子们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为火热的军校生活增添了无数快乐难忘的回忆,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