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荣喜的头像

徐荣喜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5/25
分享

难忘的邂逅(随笔)

初次邂逅中国作家网,完全是一次意外。

记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外迅速蔓延,全国上下陷入抗击新冠的紧张气氛中。一天晚上,我独自在办公室值班。工作间隙抽空浏览电脑时,无意中点开了中国作家网网页,关注到网站公告上的《注册与投稿说明》。我这才知道,除了作家外,凡是文学爱好者,都可以在中国作家网注册成为用户,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学园地!

打小我便是一名文学爱好者,无论是上大学时,还是参加工作后,一直笔耕不辍,不少“豆腐块”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只是由于这几年二宝出生、工作忙碌等原因,伏案创作的热情不再,写作便束之高阁了。于是,我报着试一试的想法,依照网站公告上的指引,按图索骥地上传了照片、简介和个人信息等相关资料。同时,还上传了一篇以我单位奋战在抗疫一线工作人员为原型撰写的散文《黑夜》,提交编辑审核。

几天后,打开中国作家网,反馈我的用户注册成功,这意味着我以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学园地了。更让我万分欣喜的是,我上传的那篇散文《黑夜》竟然全文刊登在中国作家网。中国作家网,那可是中国作家的摇篮,更是众多文学爱好者心中的神圣殿堂啊。对于普通文学爱好者来说,这是多么值得荣光的啊。

当我把这篇散文的链接发送到单位的微信群,得到全局干部职工的纷纷点赞,大家反映散文就地取材,写得真实、感人。单位领导还亲自打电话给我,要我多宣传身边的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多创作好作品,积极传播正能量,鼓舞全局士气,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文章的刊登和同事的肯定,犹如打了一剂强心剂,愈发激发了我尘封久矣的写作热情。疫情期间,我所在的单位作为全市口岸工作部门,专门组建了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国家入境人员服务组,主要负责加强对入境人员检测和隔离措施落实,严防境外输入风险,全局34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组成党员先锋队,日夜奋战在白云国际机场,守护着祖国南大门的安全。

我不顾病毒传染带来的风险,深入到工作一线进行采访,以疫情防控为背景,先后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南国护城人》、长诗《今夜,我们在机场相遇》,上传到中国作家网网站,经编辑老师审核后全文刊登。文章刊登后,全局机关干部职工反响强烈,大家在微信工作群上留言,纷纷表示一定要齐心协力、砥砺前行,夺取疫情防控的最后胜利。广州市市直机关报《机关建设》还先后连载了长篇报告文学《南国护城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应和社会效应。

中国作家网是我写作上的良师益友。每天一有空,我都要登录中国作家网网站,浏览《鲁院学员》《驻站内刊》栏目优秀作品,从中学习每篇作品的谋篇布局、语言表达、叙事节奏等写作技法。在《新作快递》栏目,“免费”欣赏全国各地文学爱好者最新发表的诗歌、散文、小说、随笔等文学作品,研究揣摩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特点,看到自己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我尤喜欢“本周之星”栏目,栏目每周定期选出一位“本周之星”,由2名学者或作家进行专业点评,至今已推出了200多位“本周之星”。选出的文章优中选优、质量上乘,是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学习范文,点评老师从文章的布局、意境、技巧、语言、文字等方面,逐一点评作品的优缺点,帮助文学爱好者们提高欣赏水平和写作水平。

我也特别关注中国作家网新设的“星·人物”栏目。近期记者采写的云南彝族作家李跃慧的专访,让我感同身受、感触颇深。李跃慧为了生计先后摆过地摊、打过短工,但一直没有放弃文学梦想,在艰苦的条件下边干活边写作,我为她曲折的生活经历而感动,更为她的逐梦成功而喝彩。其实,无论是业余还是专业的文学创作者,如果想要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必须有一颗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的心,刻苦钻研、不断修改,将自己的作品放在历史长河里对照,才能得到当下读者的确认和未来读者的检验。

有了中国作家网这块属于自己的文学园地,我的写作积极性更高了。白天工作繁忙,我就每天提早一小时到单位、下班推迟一小时离开单位;周末带二宝到少年宫学习围棋,趁上课间隙,我就因地制宜用手机写作;在公园里散步,只要一有灵感,马上就坐在路边的石凳上开始记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近年来,先后在中国作家网、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广州机关党建、广州机关建设等网站、报刊上稿100余篇,多次被表彰为广州市市直机关优秀通讯员。

记得读高中时,我就非常喜欢诗歌,但一直苦于没有老师指导,存有不会写、不敢写的畏难情绪。感谢中国作家网提供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供我学习借鉴,在“本周之星”栏目,我如饥似渴地阅读野川、弍晓姐、李日清、蒋戈天等优秀诗人的作品,并从点评老师的点评中领悟诗歌写作的方法技巧,按捺不住写作的冲动练习学写诗歌。我清楚地记得2020年7月17日(我家二宝的生日),我的第一篇诗歌处女作《春暖花开的夜晚》在中国作家网刊登,激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之后,又先后创作了诗歌《城市的早晨》《疫情过后、春暖花开》《在城市》《地铁邂逅》《卖鞋垫的老奶奶》等10余首诗歌先后在中国作家网刊登,可谓是我写作上的一大突破吧。

感谢中国作家网特设这样一个原创板块,搭建了一个让广大文学爱好者自由成长、积极交流与充分展示的原创平台,对那些还不那么成熟的作品进行展示。其实,很多原创平台的作者和我一样,都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对文字充满爱好的普通人,这些基层写作者从事的工作多与文学无关,有的在为生计而奔波忙碌,有的为家务缠身而苦恼,有的年逾花甲仍笔耕不辍,但因为热爱文学而坚持写作,因为热爱文学而精神富裕,因为热爱文学而放飞梦想,文学已然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前文学变得越来越小众的时代,热爱也许就是打破壁垒之关键,坚持愈发显得难能可贵。

难忘与中国作家网的这次邂逅,让我重新树起追逐文学的梦想。感谢中国作家网,一如既往地守护着文学爱好者们对文学的热爱,鼓励他们的坚持,努力帮助他们实现文学梦想,让他们看见了一抹曙光。和许多志同道合的文学爱好者一样,为了这份热爱、这个梦想,我也将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笔耕不辍,无怨无悔。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