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荣喜的头像

徐荣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1/22
分享

编外记者(散文)

晚上睡觉前,我习惯性地躺在床上拨弄手机浏览新闻时,屏幕上突然跳出一条新闻,定睛一看,原来今天(11月8日)是第二十五个中国记者节。我不由得想起二十多年前,我担任编外记者的那段难忘岁月。

上世纪末,我从军校毕业,分配到驻广州海军某部工作。那时候我是个文学爱好者,业余时间喜欢舞文弄墨,不时有小豆腐块在军地报刊发表,这引起了时任政治处赵主任的注意,颇有些爱才的他一纸调令把我从基层测绘中队调到政治处担任组织干事,专事从事部队组织工作,从此我便和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候部队非常重视宣传报道工作,每年年底基地政治部都会通报各基层部队的上稿情况,并对表现突出的新闻报道员进行表彰。我所在的团大队每年基本都被理“光头”,不仅排名垫底,而且受表彰的优秀报道员更是榜上无名,让大队领导颇有些脸上无光,要求政治处加强新闻报道工作,争取有所突破。政治处赵主任以前在基地政治部宣传处工作,不仅深知对外宣传的重要性,而且对宣传报道也非常在行。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他专门把一名以前负责过新闻报道的连队指导员调到政治处任宣传办科长,并组建一支由基层骨干组成的报道员队伍。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年底全基地新闻报道排名中打个翻身仗。

在宣传办科长的带领下,这批由7名战士、志愿兵(现叫士官)组成的新闻骨干队伍白天在所在基层单位正常工作,晚上就集中在政治处狭小的会议室组织新闻理论知识学习、进行新闻采写方面的授课。每逢遇有军事训练、出海执勤等重大任务时,宣传办科长都会带上1、2名宣传报道员,深入基层一线进行采访报道。每天晚上,政治处所在办公楼层经常灯火通明,现场热气腾腾,仿佛释放着火热青春的奋斗激情。

我那时还是单身汉一个,每天晚上都习惯到办公室学习文件、看看书本、写写文字,偶尔也会到隔壁会议室,和大家一起听外请专家的辅导授课,与新闻报道员交流学习。遗憾的是,由于我的主责主业是负责部队的党建组织工作,日常工作本来就很繁忙,文字任务也非常繁重,不可能加入到新闻报道员队伍中去。“你若有空,业余时间也可以多写写。”赵主任笑眯眯地对我说道。

一次,我到测绘中队找军校同学聊天,从他口中无意中听到这样一件事:春节期间,中队一名军官回老家休假,在武汉汉口汽车站中转时,由于警觉意识不强,被骗子骗去所有钱财,所带的皮箱也被小偷偷走,教训十分惨痛。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个非常好的新闻写作素材,如果真实记录下来,可以让更多的人从中深刻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我马上找到这名军官,向他详细了解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立马回到办公室,连夜赶写了一篇题为《骗子骗你没商量》的新闻通讯,投寄到《广东公安》报社。

某天,我正在办公室起草公文,隔壁宣传办黄科长兴冲冲地跑过来,一边大声叫道“你的大作见报了。”我连忙接过报纸一看,原来是投寄的那篇新闻通讯发表了。整篇报道长达3000多字,全文刊登在《广东公安》报第三版。平常很少夸人的赵主任多次在各种场所给予表扬,以此激励全体新闻报道员多下基层采访、多写稿子、多见诸报端。

也许是我的这篇稿子的见报,点燃了其他报道员的热情,大家下基层采访的积极性更高了,写作的劲头也更足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很快,大家的辛苦也获得了丰厚回报,宣传报道组先后有多篇新闻报道被《人民海军》等报刊刊登。我本人也有20多篇稿件在《中国青年报(广东版)》《中国测绘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刊登。在年底基地召开的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我所在的团大队破天荒地被表彰为新闻工作先进单位,我本人获得了基地新闻宣传工作三等奖。

尽管我不是专职的新闻宣传报道员,但骨子里充盈着对新闻和文字工作的喜爱。只要一有空,我都会深入到基层连队和船艇部队,和官兵们打成一片,摸查新闻线索,积累写作素材,晚上加班赶写新闻稿。但有时也会遇有不便,比如,测绘中队在地方进行测绘作业,采访当地百姓就多次遇到“闭门羹”。当我把这种情况向《中国测绘报》编辑反映后,得到编辑部的高度重视,鉴于我的投稿积极性高,稿件质量好,经报社领导批准,为我办理了特约记者证。

有了这本记者证,不仅方便了我的日常采访,也让我感受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意味着当夜幕降临,人们在享受幸福安宁时,你还要伏案笔耕;当天气清朗,人们游走于青山绿水之间,你还要奔赴新闻现场;当人们在聚会畅谈时,你还要逆行而上。这让我对记者“无冕之王”的含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体味到“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责任担当。

在担任“编外”记者的那段时间里,我的足迹踏遍部队的每个角落,几乎结识大队每位官兵,无论是出海训练、抗险救灾,还是近海测量、南沙守礁,我都会倾心关注、全心投入,让我在报道部队一线日常工作训练中,确然感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使命荣光;在采访新闻典型的人物专访中,共情共鸣于榜样力量的感动和激励;在深入官兵日常工作生活中,深耕细作得以迅速成长为行家里手,拓宽视域与格局……

记得有一次,我到曾被中央组织部表彰为优秀基层组织的南标463船采访。该船曾多次赴南沙群岛执行建礁、守礁任务,每次守礁时间长达半年以上,官兵们不仅要面临缺水缺蔬菜缺药等生活困难,还要忍受孤单寂寞之苦。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过硬的身体体能,是很难在艰苦环境中坚持下来的。是什么让官兵们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守在祖国的南疆,默默守护祖国的和平安宁呢?通过多次深入细致的采访,我发现官兵们尽管远离祖国大陆、远离亲人,但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通过举办加班运动会、钓鱼比赛等多项娱乐活动,来排遣守礁期间的孤单寂寞,丰富官兵的精神文化生活。

也许是共情共鸣于官兵们保家卫国的执着和感动,我马上深入到船上每个站位,对每位官兵逐个进行采访。找航海长吴成立了解在甲板组织舞会的情况,找王平刚等战士了解举行钓鱼比赛的细节……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个个有趣的动人故事在我脑海浮现。经过一周时间紧锣密鼓地采访,整理素材、写作成稿,4000多字的长篇通讯《碧波深处的情和趣》全文刊登于《中国测绘报》第四版“副刊”专栏;《甲板舞会》在《人民海军》报刊登。报纸在南标463船的官兵们手中传阅,看着身边的故事变成铅字印刷,大家难言心中的兴奋。都说报道真实、准确,反映了守礁官兵的真实生活状态,道出了官兵们的心声,对大家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

还有一次,我到南拖155船采访,与该船志愿兵汪建平谈话时了解到,1988年3月14日,中越在赤瓜礁发生武装冲突,当时他和战友们正在附近的诸碧礁执行守礁任务。头上是炙热似火的骄阳,脚下是孤悬海上的岛礁,四周是水天相接的汪洋,偶尔还能听到附近赤瓜礁传来的阵阵枪炮声,正是在这样艰苦卓绝的条件下,汪建平和战友们一道,秉承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英勇作战、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的南沙精神,始终战斗在工作岗位上,用无畏的青春捍卫蓝色国土和海洋权益。第二天,他怀着对党的赤热之情和无限向往,向党组织庄重地递交了入党志愿书。

我被汪建平这段特殊的经历深深吸引,马上以此为素材,写了一篇题为《入党申请在南沙》的散文,很快被《人民海军》报刊用,并在《人民海军》报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活动中获评二等奖。

当“编外”记者的这段经历,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旅程,也是我军旅生涯的一个宝贵财富。在采访过程中,不仅有机会接触到不同领域和事件,学习新知识、拓宽新视野,而且还会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学会与不同背景的人沟通,提高社交能力。尤其是当自己的报道变成铅字,被官兵们广泛阅读和认可时,心中时常会涌上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后来,我被调到军级政治机关工作,由于工作身份的转换、工作环境的改变,让我离开了热爱的编外记者岗位,离开了新闻写作的“战场”,再也不可能象以往那样心无旁骛地深入基层采访、写作,但手中的笔始终没有停歇过。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依然笔耕不缀,积极为各类地方报刊杂志投稿,还应邀为《广州日报》副刊“茶亭”(后来该栏目停刊)写专栏文章。特别是转业地方工作后,我依旧“旧习难改”,主动承担起所在单位的党务宣传工作,先后有多篇新闻稿和散文、诗歌、小说、随笔等文学作品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连续12年被广州市市直机关报——《机关建设》表彰为“优秀通讯员”。

记得一位诗人说过,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振作精神,胸襟万丈。正是这段“编外”记者的特殊经历,时刻鞭策、激励着我,促使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永不懈怠、奋斗不止。感谢这段难忘的记者经历,令我终身受益,永生难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