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蒋桂枝的头像

蒋桂枝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8/04
分享

小院寄情

走过将近七十年的人生路程,有很多往事值得留恋和回忆。其中,记忆深刻的是那个曾经度过几个春秋的小院。

一九七九年底我结婚了,家就在河北区元纬路的一个小院。那被时光风蚀的院门,那刻满雨雪洗刷痕迹的院墙,还有耄耋之年的邻居,都盛满岁月的沧桑。

不大的小院住着五户人家。我家和另一户住在与院门相对的西房,北房住的是八十二岁的韩奶奶和残疾女儿还有孙子,她另外的两儿两女都住在其他地方。南房住的是八十四岁的王奶奶及女儿一家,东房住的是王奶奶的儿子五伯五婶。到我们这代,婆家在这小院已经居住三代了。

由于我爱人身边没有老人,从退伍就独自一人生活,婚礼的大事小情都靠我们自己张罗。当年的婚礼都是在家里摆宴席,自己搭棚子做临时操作间,还要借炉灶、锅碗瓢盆和桌椅板凳。因为工作忙,没有太多时间操持,正在为此事发愁时,韩奶奶的大儿子韩大伯说:“不要着急,这事包在我身上。”

从搭棚到请厨师,再到借锅碗瓢盆等所用的物件,韩大伯一包到底, 他为了这件事花费很多心思,忙碌了好多天。婚礼当天,邻居们腾出自己的房子,让我们招待亲朋,那天的小院家家户户都是喜气洋洋,婶子大娘和奶奶们穿的干净得体,头上戴着喜字花,韩大伯更是像家长一样忙里忙外。当我走下婚车跨进小院时,邻居们的热情和喜庆的气氛一下子包围了我,虽然我们身边没有长辈张罗婚礼,但小院的邻居们让我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那天的婚礼办的热热闹闹,八桌的宴席有条不紊,小院的欢声笑语持续到半夜。

当我跟邻居们道谢时,韩奶奶说:“你公公五岁就住在这个院里,他(我爱人)还是我帮着接生的,看着他长大、上学、当兵,今天他娶媳妇我高兴,还用说谢谢吗。”王奶奶也说:“我看着长大的淘小子娶媳妇,成家立业,能不高兴吗。”大伯说:“我和你公公是发小,咱们就像一家人,你们就像我的孩子。”

婚后的生活,柴米油盐、上班下班,一天忙忙碌碌,和谐的小院让我踏实放心。我每天上班都不锁门,回到家就发现暖壶续满了水,冬天屋子里的蜂窝煤炉子添上了新煤。

半年以后我怀孕了,奶奶们像对待自己的孙媳妇一样,将她们几十年的育儿经验一股脑儿地告诉我。尽管用现代的观点去审视这些经验,有的并不科学,但这其中蕴含着真诚的关怀和爱。王奶奶是地道的天津人,一双缠过足的小脚,脑后的发纂儿梳理的一丝不乱。韩奶奶是苏州人,一双那个年龄为数不多的大脚,剪着短发。她们幼年生活的地域和环境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但她们都有一颗善良之心。

一九八一年三月初预产期到了,那天夜里我突然感觉肚子疼,辗转反侧,心里忐忑不安难以入睡。第二天早上,看到我们没去上班,韩奶奶和王奶奶马上到我家,这个摸摸我的头,那个摸摸摸我肚子,问问我阵痛的频率。王奶奶告诉我:“孩子不要害怕,看样子还不到时候,再等等。”韩奶奶也点头认同。她俩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经历了很多同样的事情,我焦虑的心一下子沉淀下来,有她们坐镇我就有了主心骨,她们的抚摸,使我感觉就像依偎在奶奶的怀里。

从早晨到中午,一双小脚和一双大脚不知到我家跑了多少趟。这让初为人母的我,少了几许恐惧、少了几许不安,感觉自己被亲人宠爱着、牵挂着。没有了紧张焦虑,使一直食欲不是太好的我,胃口大开肚子咕咕地叫。韩奶奶说:“这是孩子往下走已经入盆,给胃口腾出地方了。”王奶奶冲着不知所措的爱人喊到:“傻小子,快当爸爸了,赶紧做饭去,多煮点鸡蛋。”我像好久没吃过饭一样,风卷残云般地吃了十二个鸡蛋,一块饼还有一大碗面汤。

在奶奶们安排下,我适时去到医院,顺利地生下可爱的宝宝。

从产房回到病房,除了我以外,其他三个床边不管是生产了的,还是待产的都围着家属。因为我和爱人都没有老人在身边,所以显得很冷清,这使我心里有一丝莫名地失落。这时传来“砰、砰”的敲门声,随之房门开了,一个魁梧的身影走了进来,一米八几的大个,憨厚的脸上堆着笑,身上穿着棉服,头上冒着热气,怀里抱着一个包裹严严实实的东西,原来是邻居王奶奶的儿子五伯。

爱人迎上前问:“五伯您怎么来了,怎么都出汗了?”“我下班刚进门还没站稳当,你五婶就催着我赶紧给你们送点吃的,我怕饭凉了,猛蹬自行车,一路小跑上的楼,这不就出汗了。”五伯笑着一边说一边打开包裹严实的小包,一个立式带提梁的铝饭盒里面盛的是热气腾腾的面汤卧鸡蛋,一个长方形铝饭盒装着馒头和菜。五伯催促着:“你们趁热快吃、快吃。”饭菜的香气氤氲在屋内,饭菜的热气更温暖着我的身心。五伯脸上的憨笑给我安慰,五伯头上的汗水让我心疼,五伯手上举着的饭盒让我感动,控制不住眼泪流了下来。

当我的女儿会叫五爷爷的时候,一次意外,五伯在工作时出了工伤,抢救无效英年早逝。在他的葬礼上,看着他的遗像,恍惚间,五伯那憨厚的笑容,头上的热气和着那饭菜的香气,不时地在眼前蒸腾着、闪现着,忽隐忽现、忽远忽近,挡不住的眼泪肆意地流淌、流淌……

一九八七年,小院外墙上写着大大的白色拆字。拆迁办的政策使小院一片欢腾,大家都充满对未来新生活的向往。而我既有拆迁的喜悦,更有对小院的不舍和留恋。在这心绪复杂交织的日子里,王奶奶与女儿一家搬到北郊区(现在的北辰区),五婶搬到了新开桥附近的一个小区,韩奶奶搬到毗邻小院不远处的大女儿家,从她家的窗口就能看到拆迁工地的现场。韩奶奶每天都趴在窗口,凝望夷为平地的小院方向,盼着能早日住上新楼房。可惜她没等到这一天,在新楼房即将建成的时候她去世了。那等新楼建好后再做邻居的约定,再也不会实现了,这让的我心痛了好久好久。我在心里默念,韩奶奶如果有来生我们再续邻里情。

现如今,离开小院已经三十多年了。岁月流逝,往事如烟,带走了许多人和事,但小院那祥和的气息浸入我的灵魂,抬头低首间挥之不去,小院让我感受到什么是“远亲不如近邻”。小院有我新婚的甜蜜;有我初为人母的喜悦;有柴米油盐的琐碎;有生活的酸甜苦辣;有笔墨书写的情怀;有和着泪水思念的人。小院各家饭菜的香味;小院的欢声笑语;小院曾发生的矛盾和摩擦;小院里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邻里情,都是我最美最暖的记忆。

世间能有几多情,亲情、爱情、友情、乡情……我心中的那座小院,留给我刻骨铭心的真情,永远定格在满满的怀念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