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雨季渐止,闷热的天气升级。树上的叶子纹丝不动,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桃树底下乘凉,小黄狗趴在堂屋的地上直吐舌头,只有知了在不知疲倦地的歌唱。这个时节,只要地里的活不太急,人们大多躲在家里昏昏欲睡。
烈日当空,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时值晌午,方圆几里路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影,只有黎逊华黑瘦的身影在红黎村道上挥汗如雨地忙碌着。从红旗街到黎家村的红黎村道将近五公里长的路程,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积水严重,骑自行车要七弯八拐,农用车常陷在大坑里起不来,卡车根本不能进村,小孩上学走在路上像跳舞似的。黎逊华请人拉了二十几车砂卵石,沿路像猪拉粪便似的一堆一堆卸下,然后到柳根叔家借了辆手推独轮车,将砂卵石推到坑边,再一个坑一个坑地填平。今天是他修红黎村道的第九天了,他知道,还有几天就要“双抢”了,他家里有十几亩责任田,要忙活二十几天,他想抓紧这段空闲时间将这条路修好,让丰和黎村的乡亲们尽快走上一条放心路、致富路。
红黎村道是丰和黎村两百余人进出的唯一通道,可以说是丰和黎村的生命线。这条路严重制约了村里的发展,影响了丰和黎村人的形象。村里的农副产品运不出去,粮食要农用车拉到红旗街,再从红旗街用卡车驳接运到南唐粮管所,成本高而且麻烦;外村的女孩不愿嫁进丰和黎村,她们看到这条路就望而却步,因为雨季人根本出不来。去年,柳根叔买了一车化肥,因红黎村道被连日的雨水冲刷得泥泞不堪,满载化肥的农用车深陷泥坑最终侧翻,满满一车化肥瞬间被雨水浇湿而白白浪费了。柳根叔身体瘦弱,家徒四壁,三十岁娶了个智障女人,生了双智障儿女。他家责任田年年歉收,皆因买不起化肥,今年他借钱买了车化肥,本指望大丰收,没想到鸡飞蛋打,他想死的心都有。看到柳根叔在侧翻的农用车前号啕大哭的一幕,黎逊华为之触动——如果平时这条路有人来修的话,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黎逊华找过村小组长黎水旺,希望村里筹资修这条路。黎水旺身高体壮,一脸横肉,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但此时这副凶神恶煞的脸却变成了张哭脸,他说,不是我不想筹,是村里人告状,村委会要撤了我村小组长职务。黎逊华也知道黎水旺的难处,有的村坐落在乡道边,无须筹资修路,而他们村人少路长,你筹少了资等于没筹一样,红黎村道的保养费少说一年也要一万块钱。黎水旺也筹过两年,结果有人告到县里去了,县里说摊派要经村民同意才行。黎水旺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票决,结果多数人不同意筹资,黎水旺一气之下辞职了,现在的丰和黎村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逊华,乡里出钱修路了?”前些天,黎水旺去红旗街喝酒,见黎逊华独自一人修路颇为奇怪。
“嘿嘿。”黎逊华不置于否。
“逊华,修路能否带上我?让我也赚几个买油盐的钱。”柳根叔笑哈哈地到路上找到黎逊华,希望照顾他赚点钱。
“柳根叔,我修路是义务的,欢迎您参加!”黎逊华认真道。
“义务修路,谁信?”柳根叔以为黎逊华吃独食,撇着嘴跑了。
虽说如此,这些天丰和黎村的村民都处于亢奋状态,每天都有不少人跑到路上来观看黎逊华修路,因为红黎村道终于有人修了。
随着最后一个大坑被填平,红黎村道终于修好了。看着平整的道路在金黄的稻田里铺展,汗流浃背的黎逊华心里感觉特别舒坦。他躺在路上,任灼热的太阳炙烤他黑油油的脸,他眼前霎时闪出一道金光,他仿佛看到女儿小丹插上了羽翼,在道路上方腾飞,一直飞到遥远的天际;他看到黎水旺和柳根叔的笑脸,看到村上人欣喜的面孔,看到人们快乐地在红黎村道上飞奔,看到一辆辆大卡车在道路上呼啸而过……。
“叭叭!”黎逊华被一阵急切的喇叭声拉回现实。
一辆拉着实木家具和空调、冰箱的卡车从黎逊华面前驶过,黎水旺站在车上和他打着招呼。原来他儿子在省城搞房屋拆迁,买了一套半新旧的实木家具和空调、冰箱,听说红黎村道可以通车了,特意叫人送回家。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全村人都来围观,男女老少,十分热闹,像过年一样。因为丰和黎村还没出现过卡车,更没人家买实木家具和空调、冰箱,以前即使你想买,也送不进来。
黎逊华推着独轮车从围观的人群中走过,看到众人喜气洋洋的表情,他心里像灌了一瓶蜜似的,眉角含笑,那尖尖的黝黑的脸上泛着红光。
黎逊华喜滋滋地回到家,但看到妻子李兰珍气鼓鼓地坐在堂屋,桌上摆着一个空着的红色小木箱,他的心骤然紧张起来。
“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李兰珍板着脸问道。
“对不起!我骗了你,乡政府没出钱,砂卵石是我自己化钱买的。”黎逊华低着头,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学生在接受老师的责问。
“又出钱又出力,村里比你有钱的人多了去,你出这个风头干什么?”
“我不是出风头,我只是不希望我们的儿子小涛还村里有其他小朋友像小丹一样,成为没有羽翼的天使;我希望我们丰和黎村的人走上一条放心路、致富路,有地位、有尊严!”
“这日子没法活了!”李兰珍一边哭,一边使劲捶打着丈夫的胸膛,疯狂抓着丈夫的脸。见丈夫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闷声不响地任她出气,她进里屋抱着病床上的女儿小丹号啕大哭。
听着妻子的哭声,黎逊华环顾自家破旧的平房,眼泪忍不住从嘴角流了下来。结婚八年多,他们两夫妻省吃俭用攒下九万块钱,本指望今年秋收后盖栋二层小楼房,不料女儿的车祸让他们的愿望落空。
三个月前的一天,细雨蒙蒙,天空中弥漫着层薄雾,好似是一张柔软的纱裙披在它身上。小丹背着书包,欢快地与父母着打招呼:“爸爸再见!妈妈再见!”看着女儿活蹦乱跳的身影,头上两个马尾辫快乐地跳动着,黎逊华扛着张铁锹笑眯眯地下地干活去了。黎逊华感恩生活,他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妻子为他生下一双儿女,小丹刚上一年级就考了两个第一,小涛很聪明,两岁就会算数;他辛勤劳作,剔除成本和生活缴用,一年能存下一万多元;如果今年过年能住上小楼房,那生活肯定比蜜还甜。黎逊华肯吃苦,也喜欢动脑筋,他家的收成在全村总是数一数二的,他还在田间地头开荒种了几畦蔬菜,让妻子挑到红旗街上去卖以补贴家用,小日子过得很殷实。他没想到的是,十几分钟后他就由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变为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小丹在上学途中被一辆拉砖的农用车压住脚了。黎逊华赶到现场时,小丹己经晕过去了,脸上异常惨白,鲜血将一个大坑染得通红,他的心在滴血。黎逊华知道,这个大坑就是女儿车祸的罪魁祸首,农用车滑进大坑而侧翻压在女儿脚上。这该死的红黎村道!该死的大坑!黎逊华心里诅咒着,但当前最重要的是将女儿救出来。大坑是软的,农用车压着小丹的腿持续下沉,小丹越来越危险了。救人急也没用,车上装着砖,得一块一块拣出来。将砖拣完后,众人将农用车抬高,再将小丹从车底下拉出来。送到省一附院,小丹的命是保住了,但锯了一条腿。黎逊华欲哭无泪,小丹还那么小,她的花季刚刚绽放,就遇上狂风暴雨而致一地惨红,他宁愿用自己一条腿去换女儿一条腿。在医院里,黎逊华就下定决心要将红黎村道修好,他不希望在这条路上再看到小丹一样的惨剧,他要为他的儿子小涛、为村上的小孩插上腾飞的翅膀,让他们自由自在的飞翔。
小丹住院几乎花光了黎逊华家全部积蓄,剩下的六千块钱他买了砂卵石。他不敢和妻子说,如果妻子不同意,他就没办法将红黎村道修好,就实现不了他心中的愿望。
晚上,黎逊华和妻子一人睡一头。
黎逊华嗡声道:“反正六千块钱也盖不成房子,钱没了我们可以继续赚。路总得有人修,我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红黎村道再次发生车祸吧?”
“唉,要是你早修这条路就好了!”黑暗中,李兰珍一阵叹息,窸窸窣窣抹起了眼泪。
黎逊华爬到妻子这头,将妻子揽入自己怀中。李兰珍抚摸着丈夫脸上的抓痕,伏在丈夫身上又情不自禁哭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黎逊华夫妇吵架的消息就传遍全村,人们这才知道红黎村道是黎逊华个人筹资修的。多数人啧啧称赞,因为单买砂卵石就耗资六千元,而且花了十几天时间,天天起早摸黑的,更何况他女儿刚刚锯了一条腿,家里一贫如洗,不是谁都有这个胸襟的。也有人幸灾乐祸的,比如黎水旺,他认为黎逊华此举抢了他的风头,他心里想,打肿脸冲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 ,你没有金钢钻,就不要揽这个磁器活。
黎逊华义务修路好评如潮,年终村委会到丰和黎村征求群众意见,众人一致推举黎逊华担任村小组长。黎逊华不肯干,他觉得自己天生就不是当官的料,还是黎水旺有魄力,他干比较合适。因黎逊华反复推辞,村小组长这顶帽子最终还是回到黎水旺手中。尽管如此,黎水旺还是对黎逊华很感冒,好像自己被黎逊华狠狠扇了一个耳光一样。
“双抢”结束后,红黎村道上车来人往,卖粮的,卖菜的,买化肥的,买农药的,走亲串友的,红黎村道损坏严重。尤其是下雨后,经车轮一扒拉,又出现不少大坑小坑。黎逊华意识到,修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久久为功。为了维护这条丰和黎村人的生命线,只要一有时间,黎逊华就会出现在这条路上,砂卵石不够,他又花钱去买。每逢下雨或下雪,他都及时把坑洼处积水排干,再用卵石填平。在黎逊华的精心“照料下”,这条路一直畅通无阻,成为附近村庄中的一条样板路。
从此,红黎村道几乎成了黎逊华家的责任田。用李兰珍的话说,他照顾家人都没有照料红黎村道这么细心。
黎逊华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他每年都要拿出上万块钱修路。妻子李兰珍也支持他干这种自掏腰包的“傻”事,只要他开心就好。外地人见到黎逊华修路的身影,都以为他承包了这条路。得知他是义务修路,大家都瞠目结舌,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黎逊华的“傻”让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名人,不少人前往丰和黎村像去动物园参观一样,看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见他瘦高的身材、黝黑的脸、憨憨的笑容,于常人并无两样,慨叹自己村里怎么没有一个像黎逊华这样的“傻”人呢?
有一天,邻村李家的村小组长找到黎逊华,问能不能帮他们村修路。那组长被村上人骂得狗血喷头,说人家黎家的路那么好走,你当官不为民办事,不如回家卖红薯。他逼得没办法,只好找黎逊华去试试看。
“你带我去看看。”黎逊华看了那村小组长一眼,二话没说,骑着自行车和他一起去路上了。
李家进村公路不到两公里,路上坑坑洼洼,大的坑可以睡条水牛,不要说车行,就是人行也得七弯八拐。
笫二天,黎逊华就叫人拉了几车卵石堆放在李家进村公路上。三天后,一条宽敞平整的公路就呈现在李家人面前。当看到人们欢天喜地从路上走过,黎逊华特有成就感。他觉得这条路像条金色的纽带,引领人们过上幸福生活。
有一天早晨,李家村小组长带着几个难掩心中喜悦的村民来到黎逊华家,代表全体村民送来了锦旗——“无私奉献 ,修路英雄”。锦旗上的一个个金灿灿的字眼,是对黎逊华义务修路最高的褒奖。黎逊华接过锦旗开心的笑了,他修路倒不是为了拿锦旗,但只要老百姓高兴,他就开心。他觉得女儿的车祸让他多了一种责任,他的人生有了更积极的意义,他不仅要为自己活着,而且要为村民们活着。
过了些时间,又有附近黄村、章村、刘村、魏村找他修路,黎逊华毫不迟疑,他化身为马路天使,不知疲倦地出现在各村的路上。几年来,他把本村的路修完了,又修到隔壁村去,最后发展成为一种“条件反射”——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看到路上有坑,他马上就要想办法把它填平。
几年来,黎逊华花费在修路上的资金有几十万元,换来了总长几十公里乡村道路的平坦以及满屋子的锦旗,他“出资修路,造福乡里”的义举成为当地人的美谈,他瘦削的身影在村民面前高大了许多。当地人私下给他取了一个绰号——路痴。
时间进入21世纪。村上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种田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
“润香在广东一家电子厂打工,一年五、六万元的收入,要不我们也出去吧?”晚上,李兰珍和丈夫谋划着未来。她也想出去打工,润香是她表妹,邀她走出丰和黎村,她说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你出去了,那小丹、小涛怎么办?”黎逊华反问道。
“要不你先出去,我在家照顾两个孩子。”
“我出去了,地里的活你一人怎吃得消,再说你还要照顾小丹。”黎逊华是有私心的,他舍不得这几十公里乡村道路。他走了,谁管哪些路呢?
“老婆,赚多少钱都没有我们全家人在一起重要。”黎逊华要打消妻子外出打工的念头,“现在村上不少耕地撂荒,我们可将土地流转过来。只要我们精心耕作,收入不会比外出打工低。”
就这样,黎逊华夫妇留在了村里。他们流转了50多亩耕地,一年的也有收入七八万元,一家人其乐融融。
黎逊华把所有时间都放在种田和修路上,他农忙种田,农闲修路。只要农闲季节,人们就可以看到一个戴着顶破草帽,身着一套迷彩服,脚下穿着一双解放鞋,皮肤黝黑的人在路上忙碌着。为了方便修路,黎逊华花了特意花5万元钱,买了一辆铲车,用于铲装和运送砂卵石。面对左邻右舍的惊叹,李学华淡然一笑:“我一年种田赚七八万元,够家里人吃饱穿暖就行了,路好走了,村民们都开心,我心里也舒坦。”
哪里的路不好走,哪里就有黎逊华的身影。只要听到有群众反映哪里的路不好走,黎逊华就会开着他的农用车载着砂石、钢渣去修。连一向看黎逊华不顺眼的黎水旺都对他心服口服。他以前认为黎逊华不过是一时心血来潮,出出风头,没想到他一头扎在路上二十年了,不但修好了本村的路,而且修好了其他村的路,无怨无悔,不图报酬。花钱不说,重要的是二十年的坚持,起早摸黑,风餐露宿,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逊华,这是10000块钱,你拿着。你两个孩子也大了,用钱的地方也多,今后村小组一年出10000块钱给你修路。”有一天,黎水旺拿着个信封,敲开了黎逊华家的门。
“水旺哥,这钱我不能要,村小组有钱多关心帮助贫困户、五保户。我修路是自愿的,没人逼我去,我拿钱说不过去。”黎逊华坚决不肯要。
黎水旺看着黎逊华家依然破旧的平房,拿着钱摇摇头离开了。他想不到这世上还真有跟钱有仇的人。
黎逊华义务修路的二十二个年头,县交通局将丰和村几十公里村道全硬化了,黎逊华终于从繁忙的修路中解脱出来了。看着宽敞平坦的水泥公路,黎逊华的眼睛湿润了。多少年来,他就盼望着能修这样一条一劳永逸的路了,人们无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了。
当天晚上,黎逊华要妻子炒了几个菜,他把黎水旺、柳根叔等人请到家里,几个人开怀畅饮。酒过三巡,他让儿子小涛点燃了摆放在院子里的焰火。随着“轰,轰,轰……”的一声声巨响,烟花直冲天空,渐渐地舒展开来,形成了无数朵时而红、时而黄、时而绿的繁花,美妙极了。
那天晚上,黎逊华喝醉了,这是结婚三十年来他第一次喝醉酒。
第二天凌晨,黎逊华习惯性地开着他的农用车上路了,直到走上平坦的水泥公路,他才意识到他修路的使命已经结束了。他开着农用车沿着他曾修过的道路走了一圈又一圈,直至吃早饭时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家。
村里的道路硬化后,黎逊华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责任田和菜地里。夏日的午后,热得有点喘不过气来。一会儿,起风了,天立刻阴了下来,树叶夹杂着尘土,拂过黎逊华的脸。他急忙从菜地往家里赶,十几秒钟的功夫,豆大的雨点已经打到了他的身上。回到家,黎逊华从杂物间拿出水桶和农药,待会儿雨停了他要去责任田打农药。上午他发现稻田里有稻纵卷叶虫,他要趁着下完雨去打药,以免影响农药的功效。
“李家村进村公路刚压死个怀孕的妇女,太惨了!”柳根叔骑着辆电动车从田间走过,带给黎逊华骇人听闻的消息。
“李家村的路挺宽的,是不是司机开车速度太快了?”黎逊华停下手上的活,他听到这个消息感觉十分沉重。
“路好走,司机开车速度也快。但最主要的是路上昨天晒了稻谷,那家人怕车子轧坏稻谷,沿四周摆了一排酒瓶,可稻谷收起了酒瓶却没收走。司机怕扎破轮胎,一打方向盘,将那可怜的孕妇撞上了。”柳根叔将道听途说的消息一锅儿倒给黎逊华听。
黎逊华将水桶和农药扔上农用车,开着车就往李家村跑。
来到出事现场,地下一滩鲜血,司机的刹车的痕迹非常清晰。黎逊华知道,说这场车祸的罪魁祸首就是路上的酒瓶。
“这条路我修了二十二年了,未曾出过一场车祸。怎么我一不管,一下子就出这么严重的车祸呢?”黎逊华反思车祸的原因,感觉很内疚,“我怎能不管呢?如果我收掉路上的酒瓶,那一切都不会发生。我都管了那么久了,为什么要放弃呢?”
月亮钻进厚厚的云层,整个世界浓罩在一片黑暗中。晚上,黎逊华久久不能入睡,望着黑漆漆的天空发呆。他痛恨自己,如果继续坚持,就能挽救两条鲜活的生命。难道路修好了,就不要人管理吗?人家叫我“路痴”,我愧对这个称号,我不配父老乡亲送这么多锦旗给我。想着想着,他翻身起床,将墙上十几面锦旗使劲扯了下来,扔进一个破箱子里。
第二天一早,黎逊华开着他的农用车又上路了。他花了三天时间,将道路上的建筑材料 、酒瓶、石头、垃圾等杂物清理得一干二净,劝说一家人搬掉了在路上的摊点, 引导一家人拆掉了路面上的引水灌溉设施。看着干干净净的公路像条白色的绸带在墨绿色的田野里飘绕,黎逊华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舒坦。
到了一季晚收获季节,公路上晒满了金灿灿的稻谷,到处是酒瓶和石头。这样下去非出车祸不可!黎逊华心急如焚,开着车四处游说,可无剂于事,没有多少人听他的。他只好自己清掉石头,扔掉酒瓶,尽量减少出车祸的概率。有几个人想和他闹,但得知他是大名鼎鼎的“路痴”便偃旗息鼓了,纷纷配合他清理路障。
“双抢”前,黎逊华找到乡政府分管交通的雷副乡长,陈述公路上翻晒粮食的危害性,要求乡政府集中开展一次严禁在公路上翻晒粮食的宣传活动。他知道,“双抢”将是翻晒粮食的高峰期,如果不及时宣传,到时非出问题不可。
不久,黎逊华的农用车上多了几个交管站的执法人员,增加了一个大喇叭。喇叭里不停地播放着《南唐乡政府关于加强乡村公路管理的公告》——
严禁在公路上翻晒粮食;
严禁在公路上搭建棚屋、设置摊点、维修场及其他临时设施;
严禁在公路上堆放建筑材料及其他堆积物;
严禁在公路上焚烧秸杆;
……
“李大哥,千万不要在公路上翻晒粮食,你们村有深刻教训的。”
“魏叔,这是乡里的宣传单,叫我们不要到路上晒谷子。”
“章嫂,千万记住了,不要去路上晒稻子。”
……
黎逊华把自己看着执法组的一员,积极配合执法组的人员做好宣传工作,逐户发放宣传单,全村628户他不落一户。
“双抢”日益临近,黎逊华的宣传车跑得更勤了,喇叭声时刻在村民耳旁回响。功夫不负有心人,“双抢”后,虽然有几家人三三两两晒了些稻谷,但经黎逊华劝说,及时收起来了。丰和村几十公里村道上一路空旷,畅通无阻。看到这样的效果,黎逊华特开心,这比他家今年丰产丰收还要高兴。
黎逊华的两个孩子很争气,小丹安了假肢,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了。她在一家服装厂工作,并与一外地男青年结了婚,去年为他生下一个活蹦乱跳的大外孙,这让他如释重负。小涛考上了师范大学,现在在南唐中学教书,听说正在和同校的女教师热恋着。黎逊华特别欣慰,他想,如果他不去修路,或许没这么多好事降临在他头上。
村上人都说好人有好报,黎逊华做了这么多好事,上天都应该眷顾他们。
村上的老百姓不少人家住上了楼房,但黎逊华家的房子一直没有翻新过,一家人挤在低矮的旧瓦房里,家具破了烂了,舍不得换;屋顶漏雨进风了,换上几片瓦。黎逊华对自己很抠,他认为生活上能吃饱、能穿暖就行了。谁都没想到,一向很节省的他突然投资100多万元盖了个服装厂。
小丹夫妇想自己单干,黎逊华是党员,他知道村里的干部正在为办扶贫车间而绞尽脑汁,他也想为脱贫攻坚尽一份力,于是游说女儿女媳到丰和村来办厂。丰和服装厂解决了村里十几户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将村上十几个残疾人招进了工厂,拓宽了贫困户增收的渠道,也让残疾人的生活有了保障。小丹夫妇一个主内,一个主外,黎逊华一有时间就到厂里帮忙,丰和服装厂办得有声有色。
“逊华,你真是办了件大好事啊!”丰和服装厂开业的那天,柳根叔看到在工厂一丝不苟干活的一双智障儿女,拉着黎逊华的手老泪纵横。
“没什么,工厂也需要人干活。”
“谁愿意用傻子啊?是你赏了他们一碗饭吃啊!”
“他们在工厂工作表现不错。”
“我没几年活了,看到他们的生活有着落,我也可以安心地走了。”
这些年,除了义务为村民修路,开办扶贫车间,黎逊华还热心照顾村里的孤寡老人、资助失学儿童。魏家村民朱老太太的儿子意外身亡,儿媳带着孙子离家出走,剩下老太太孤苦伶仃。黎逊华得知后,毅然挑起了照顾朱老太太的重任,平常送油送米,逢年过节送钱送肉,直到老太太去世。
一轮旭日缓缓从地平线上升起,天空犹如被水冲洗过一般,澄澈透明。黎逊华戴着顶破草帽,身着一套迷彩服,脚下穿着一双解放鞋,
开着他的农用车又上路了。他的车上永远有一把铁锹,一把扫帚。哪里路坏了,哪里就可看到他挥锹填土的身影;哪里有障碍物,哪里就可看到他满头汗水在清理;哪里有垃圾,哪里就可看到他撸袖清扫的英姿;哪里有人影响公路的正常秩序,哪里就可看到他在耐心细致地做村民的工作……。
有人问他:“这条路你还准备修多久?”
黎逊华坚定地说:“一直修,修到我走不动了为止。”
“傻”一次,可能是一时冲动,可黎逊华不知不觉就这么“傻”了26年,由一个中年步入到老年。
我们每个人都在世界上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可黎逊华却将“路痴”这个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一件好事。黎逊华自己也没想到,他成了丰和人心中的英雄和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