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水仙、百合、桃花都打开自己
它们听到身体里的喊叫
在春风中喊叫
时光,那原野上借助风的野火
三十年一团火,在火的背后
是谁慌乱的眼睛
不觉间又逢立春伊始
“你听到的唯一声音是自然
有谁能违逆万物的本意?”
读到一位诗人羞惭于
人所拥有的位置
他正在一首诗里走回去吗
还有多少人风雪迷途
广场上众声喧哗,你听到
风声,在一场浩大的春风里
恍然记起被遗忘的某人某事……
雨水
由立春小跑步进入雨水
潦草的雨落了几滴
惊蛰日,那只小虫儿呼之欲出
它疑惑:是谁把季节的钟拨乱?
小紫花开满了草地
桃花梨花茶花凑一堆儿
七嘴八舌,一阵盲目的风
煽动欲望的气息,池水隐隐不安
窗前的水汽蒸腾为雨雾
在朦胧的镜子里,表情暧昧
你说回南天,这语音含混的词
在舌尖上唤醒斑鸠的啼叫
惊蛰
一声春雷,惊醒冬眠于地下的声音
雨滴从天上落下来
亮晶晶的小虫儿从草地爬到线装书上
它是一个农历节气的名字
惊醒我的雷声,带着家乡口音
我还听出草芽、竹笋钻出泥土的欢叫
一首诗在桃花上放开喉咙
城里人还有谁听到?
春分
燕子的双翅,把春天
裁成两半
把昼夜裁成两半
也把冷和暖裁成两半
不多不少的平分,让燕子的两只翅膀
在春风中平衡地飞行
燕子的翅膀,把淮河的岸柳裁成两半
把南岭的雨水裁成两半
也把转动的地球裁成两半
一条看不见的虚线
它飞翔在中间
燕子的翅膀
把春风剪成了桃花、杏花
和绿叶 ,燕子的翅膀
在天地间穿针引线
穿过绵绵的雨丝,也穿过激情如火的雷与电
它在为谁做一件新嫁衣呢?
海棠、木兰、紫荆,一瞬间
抖开天上仙女的刺绣 竞相绽放
清明
有一个节日,能与亡灵相会
用一束花一束焚烧的火
穿越时间走廊,穿越
阴阳两界,以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
拒绝虚无和恐惧
生的莫测,在远方招摇的云
印证着恒定不变的归宿
……死亡安静地等在路的尽头
而拥堵、喧嚣
并不能被一阵三月的风吹走
他们活在当下,活在塞车的等待中
快餐、饮料、微信、网游……啤酒瓶溢出的
白色泡沫,欢娱的笑声,堵塞在
通往墓园的途中
谷雨
从清明墓地开始的雨水
绵密悠长,像母亲缝补的针脚
昼夜不歇,它们一起汇集成
一个叫谷雨的节气
雨生百谷,只要风一吹
水田里的秧苗就绿了
而比秧苗更绿的
是朗读乡村诗歌的蛙鸣……
青蛙的知音是布谷鸟
它们穿梭在原野上
和人们的睡梦里
不停地呼唤:插禾……插禾……
插禾的叫声,也惊醒了
客居山城的旅人,恍然记起
在遥远的江南,还有人
等在谷雨的雨中
立夏
早起的鸟,在树林里练习
嗓音,呼应昨晚人工湖
此起彼伏的蛙鸣,而它们
隔着一场夜雨和落花
春光太短,岭南雨水渐多
被浇湿的岂止是草木
天边雷电惊魂,恍若打开
不可预知的魔盒,剑刃与刀光
横空相击,一阵急风
让所有的声音即刻敛息
关窗闭户,用睡眠来抵御
风雨袭扰,在孩子梦中
老树根上开花,凋谢的
却是火焰,醒来的鸟时远时近
小满
雨水的脚踩在秧田东边
青蛙的鼓响在桑田西边
节奏乱了,跑了调了
原生态的山歌伸直红脖子
响雷吼一嗓子
吓坏了发呆的小满妹子——
她想她的芒种哥哥
芒种
一簇簇麦芒触碰到肌肤
朝阳的光芒晃动,蝉鸣
拉得很长,长过辽远的平原和节气
一眨眼河边的桑葚就红了
芒种的芒,在昨夜
刺痛谁的目光,芒种的种
在二十年前的水田插秧
双亲和老牛呵,在那边忙不忙?
夏至
清鲜的气息
晶莹的羞红
夏至日的午后
雷雨带走几分暑热
乘着凉风,涉过池水
摘下最早的莲雾
还有蒲桃,一种
有淡淡香味的水果
入口清且甜
一直无人采摘
在水边
落下一地熟透的果子
小暑
那一团窜跳着的火,在山后漫延
沿着道道石阶,涌动的话语
渐渐微弱
一阵风,牵引雨云飘过
只留下叶子和蝉虫的声息
“你无须表达已获得表达
犹如肉体返回心灵的光”
随意坐在一块石头上
安静的气流,在脚边草丛中
聚拢,你看见
凌空劈断的半壁山体
露出远古的隐秘
那只青苔里的巨大脚印
呈现意念外另一种尺度
另一种话语,在失语的沉默后
季节侧过身来
天外的雷,不期而至地响起
大暑
片刻的喧闹和欢愉,转身
已是陌路,紫荆与杜英
一边炽烈似火,一边纷落如雨
记忆在翻捡,曾经的时光、人和事物
立秋
还是风传的消息,站在
一株禾木旁边,触碰到的
却是火焰,秋,轻轻地
念出声,是一个人的名字
处暑
透过窗纱,夏日的光
隐约可见
季节,留下半个背影
有时,微妙的感觉
如对事物细节的迷恋
一个夏天都这样
我停留在
窗户后面的清凉
白露
因为夜晚的黑
无法看见它微弱的白
只能想象被夜色包裹着的一滴晶莹
无意中被手指碰伤
从指尖开始的凉,在暗中湿润
让一些遥远的事
变得更远……
今夜,只有你
坐在一滴露水上
秋分
与谁平分一湖秋色
与谁平分温暖寒凉
纵然如何分怎又分得开
从今日始
秋风渐起,昼短夜长
正好与你读闲书
话桑麻,就一壶老茶
品味岁月的陈香
寒露
岭南离得远
四十年前的老家寒露
在地头刨红薯——
刨冬天的口粮
姐姐的铁锹
试探着挖开泥土
担心伤了红薯
锹的刀口从侧边切入
再用脚使劲
往上甩开
红薯也臊红了脸
一只只羞涩的红薯
被我捡进箩筐
四十年后的傍晚
我还在捡另一只红薯
姐姐的铁锹换了我的笔
向下用力,又小心翼翼
在空调房里额头也冒汗
岭南离寒露有多远
那一晚,姐弟俩抬红薯回家
秋风,在岗上刮过一溜烟
霜降
秋夜里的霜
对于静福山而言
是一句神秘的暗语
冷风伸出手指头
贴着嘴唇
轻轻地一一嘘
不要说
不要说
不要说
一一整座静福山都在悄悄传递
夜色里,霜的秘语
被暗中贴在草尖上、树丫上
麻雀的长喙上
还有老鸦的啼叫声上
最后,霜的秘密被泄露给了
巡山老人
他的头发、眉毛、胡须全白了
那时候,启明星爬上了后山
太阳还没有露脸
立冬
风声来自于气流的摩擦和碰撞
侧耳静听——
万物的和鸣,夹杂着
几只禽鸟慌乱的啼叫
可以想象,许多树叶在今夜
落下,它们的声音混合
恍惚一场如期而至的冬雨
这收缩而内敛的季节
从虚妄中回到节制和沉思
犹如霜花,在最安静的时辰
凝结于草叶、树干
岩石上,一只山鸡走过
在晨曦中,渐渐浮现
留下的足痕
小雪
在火炉旁,你读一首诗
轻轻押着雪花的韵脚
窗外的风,叩响平平仄仄
大雪
雪越下越大
越下越深
很多年后,想那雪地里的人
只是一个小黑点——
一粒爬动的汉字
天地茫茫,也许可以忽略
苍海漂木,甚至看不见
大道旁的一只蚂蚁
而它们却在光阴的流年
不停地书写一篇自然的经卷
没有不会融化的雪
也没有雪地里
不会飞走的黑鸟
只有那一年的雪
只有雪地里行走的人
冬至
你……我的太阳一直向南
越行越远 留下夜的影子
越来越长 比南回归线还长
比长更长
而白天很短
短得却像一生 只够煮一锅饺子
或者汤圆
今日,你在我的南边
离南回归线上的太阳更近
而我还在清远
最长的夜之后
冬天变短……
小寒
《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从他的眼神
你看到一块石头
从一块石头
触摸到傍晚的温度
缓慢而尖锐的冷
从指尖传导到心脏
这空旷的山林
让人体味岁月的苍凉
在黄叶落尽的季节
我们臃肿的肉体
怎样像那些蛇虫
回到大地的洞穴里冬眠?
大寒
赶在小寒前下一场大雪
大寒时,恍然气候如春
昨日气温骤升到26度
时髦女孩为穿衣服头疼
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
天气的股市提前触底
古语说,阴到极处便是阳
万物变易自有其道理
有人抱怨气候失序
我们被包裹在一个谜语里
也许你不知道,自己便是
猜不透的谜底
大寒,最后一道门
春天伸过一只手
太快了,你将信将疑,莫非
我们跑到了时光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