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缘年寒光的头像

缘年寒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01
分享

夜登天台

黄昏挽留不住离去的夕阳,是谁在悄悄扬起黑色的夜幕。我独自登楼,十四楼的天台,高楼林立,灯火璀璨的城市尽收眼底。灯火依着楼势的高低而起伏不定,仿佛泛起一片迷离的灯火汪洋。灯火下楼台的轮廓有的像巨人,顶天立地,撑起这座城市的繁华,有的像美人的身影,纵然没有回头,绝世容颜在心头联想翩翩。

抬头仰望夜空,寻不见明月,也不渗漏一颗星辰。唯见这座城的上空聚集浓重的白云,千里相连迟迟不肯散去,仿佛在鸟瞰留恋这灯火阑珊的城,正如我抬头留恋这片夜空。一会儿,千里白缎散成碎片,有的似扇形,仿佛初夏清凉的夜风就来自那朵扇形的云,撩动我的衣襟和头发。有的碎片像一座岛屿,真想有一个恋爱,牵着她去那里度蜜月。还有一些碎片散场了,渐行渐远,直到消匿在黑夜的天际。

这样的夜景不足道,只要你走出房间,登上天台,一览天地,颜色尽收眼底。一个人如果天天窝在房间里,他的心胸也会被狭小的房间框住而变得狭窄。如果一个人常常游历天地间,他的心境便随之变得宽广辽阔。古时的文人墨客,无一不是游历大江南北,居无定所,收天下之景色化着心中的墨水,从笔尖滴落或情或志,或喜或悲。在月朗星稀的夜晚,诗仙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皓月当空的深夜,诗圣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而同样的明月高挂的夜晚,苏轼约友人游赤壁,挥毫泼墨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还是秦时明月,只是月下之人不再是当年人。正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写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样的夜晚,十岁见过,二十岁也见过,如今三十岁了,再抬头仰望这夜色,却开始怀念从前了。

二十岁之前,是渴望长大的年纪,三十岁以后是渴望回到从前的年纪,唯有二十岁才是人生最满意的年纪。那时候风华正茂挥斥方遒,雄心壮志一览众山小。那时候的志向比这城里的高楼大厦还要高,仿佛直耸青云。那时候对未来的描绘比这城里的灯火还要璀璨,比这城还要繁华。至于那时候的思绪,是这城里飞奔的车流无法比拟的。有李白一样的轻狂,也有杜甫忧虑,更有苏轼一样的洒脱。

如今社会物质横流,房子,车子,存款方能体现一个人的成功和气质。为了能够享受更好的生活,似乎不能相信“千金散尽还复来”,也渐渐磨灭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念头,至于“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应该调过来说了,“宁可居无竹,不可食无肉”。放眼望去,高楼林立的城里,密密麻麻都是房子,让多少人放弃了梦想,守着乏味的工作,挣着血汗钱。杜甫曾经就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如今广夏已是千万间,却不是寒士住的起,要是杜甫活至今日不知又会做出如何感慨。

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推动历史的车轮,坐在车轮之上的人,却不是老百姓。成千上万的劳动者创造了繁荣,推动经济,能够享受生活却是那些手中拥有无限财富的人。对于候鸟来说,想要在城里生根发芽,仿佛窗台上干渴的盆景,如果没有人天天浇水,迟早会枯萎在窗台上。既然富贵不可求,那就“万里悲秋常作客”吧。就算贫困潦倒又如何?李白,杜甫一生也没有大富大贵,却千古流芳。千百年来又有哪一个因为大富大贵被千古传颂的呢?

把心中的理想释放出来,插上自由的翅膀,让它飞,飞跃广袤无垠的天地,飞跃历史的长河,不做生活的囚徒。让心灵像天上的云彩那般飘逸,厌倦了繁华便转身离开,也像那一阵风,穿越人潮人海,也去那崇山峻岭,听过喧闹,也能守住宁静,做一个身心自由的人。人生之于苍茫大地,不过一粟,一尘,一叶而已,苍茫大地之于宇宙也不过一角落而已,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拓展苍穹那般浩瀚,才不负此生。

灯火远在天边,星辉凌空高悬,古人已乘月归去。我独自下楼,回到床上,枕上繁华入梦。苍茫的天地已然在胸,我又躺在天地的怀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