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那缕炊烟
文/哈生寿(青海)
夕阳挂在山头上,霞光映红了天边。田野里小麦,油菜花已败落,洋芋地里星星点点还有或白或红的洋芋花点缀。庄稼正处在成熟期。
站在地头,望村庄方向,村庄正映在晚霞中,给人一种沉寂之感,只有远处的水泥厂,传来隆隆的机器声。
这时正是农民劳作而归做晚饭的时候,但村庄上空不见一丝炊烟,我知道之所以村子上空不见炊烟,是因为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村子里通了天然气,农民做饭再也不用烟熏火燎的柴草了,这是生活质量提高的一种体现啊。但我望着村庄上空,心里觉得好像缺少了点什么。
儿时这时,村庄上空,正应是炊烟袅袅的时候。站在高处或站在远处望向村庄,家家户户炊烟燎绕升腾,村庄被迷朦在了一片烟雾之中。远远看村庄,朦朦朦胧胧,似隐似显,迷幻一般。远处青色大山高低错落连绵起伏,西天边晚霞彤红,而眼前的村庄掩映在炊烟中,好似人间仙境。
走进村舍,看那炊烟或浓或淡,或弯或直又各不相同。有些庄户人家的烟筒中冒着粗而浓的黑烟,你就可以判定这户人家可能刚刚生火做饭,有些人家的烟囱中飘出淡而细的青烟,你就可以知道这户人家做饭已有一会时间了。当炊烟盘旋在村庄上空时,村巷里便到处弥漫着青草,麦草,牛粪的烟味。看到炊烟,劳作归来的人心中充满了愉悦希望,村巷里也盈满了幸福祥和。
记得小时候,生产队分得柴草少,很多人家不够烧,便去田边野地里割来一些青草,晒干当柴烧。这种柴草我们这叫水烧柴,这种柴草晴天还好,遇上阴天下雨就泛潮,烧的时候只冒烟没火力,满厨房,满巷道都是青草味。
一缕炊烟,便是一缕风景。你看有的人家的炊烟粗壮如柱,又黑又浓,直伸穹空;有的人家的炊烟轻淡似纱,飘飘摇摇,舒缓轻曼。当微风吹来,那粗浓的炊烟,又变得弯弯曲曲,似盘旋的蛟龙在凌云舞动,而相邻两家的炊烟,飘扬着飘扬着就纠缠在了一块,分不清你我。远山,晚霞,炊烟,朦朦的村庄,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
这时的村巷里,有骑在牛背上牧归的儿童,有扛着农具劳作归家的老农,有依门翘盼孙儿回家的老奶奶,有大声招唤贪玩儿回家吃饭的母亲的呼唤声,也有鸡鸣狗吠牛羊的哞哞声,处处是一片乡趣乡味。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有这样两句诗“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不正是这种景色的写照?
太阳已跌落山后,天边的晚霞也越来越淡,望着眼前的村庄,我的心头似乎有一种遗憾,一种说不清的失落。
炊烟,我儿时记忆中乡村特有的景趣,炊烟里蕴含着亲情,也蕴含着我儿时的欢乐和希望。
炊烟,我记忆中那一缕抹不去的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