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汉钢通讯的头像

汉钢通讯

作家群会员

随笔杂谈
201909/16
分享

有你月更圆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几千年来,人们沿袭了这一传统节日,并无比希望这一天能够与家人团聚。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想念要依靠车马来传递,一封家书带着浓浓的思念,无比地沉重,足以让人等得衣带渐宽,思念也在这等待的过程中,愈发地发酵、沉淀,纸张的温度和干透的墨迹所带来的心头温热,不禁让人更加期盼真正回家的那一天。

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对七年未见的弟弟的无尽思念,看似乐观豁达的的语句,实则歌尽世间的悲欢离合。中秋之夜,皓月当空,在萧瑟的秋夜,若是独自守着明月,会令人感到无比孤独。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神话中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沿传下来,变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转眼间,又快一年中秋夜,天高月圆,月明人尽望,钢花映彩霞,铁水共奔流之中,不知有多少游子在望着家的方向,不知秋思落谁家,回家吧,远离故乡月亮的游子!。

还记得初来汉中的一年的中秋。那天天气晴朗,晚上在汉江边散步,我很意外地欣赏到了月亮升起的完整过程,画面虽然凄美惊艳得让人难忘,有完整的月晕,有汉江面上的月影……但那天,我还是无比想念家里的月亮。

所以,在中秋节这天,无论什么事情,也比不上与家人在同一屋檐下,围在一桌热腾腾的饭菜前,品尝各种口味的月饼,聊聊家长里短,一起感叹“今晚的月亮真圆”,因为今晚的月,有家人的陪伴,才是最圆的月。

关于中秋,自古就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不仅给人以无穷的遐想,而且将中秋之夜点缀得浪漫温馨、熠熠生辉,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这一天抒发自己的情怀,写下许多不朽的醉人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枚不胜举。中秋时节,金风送爽,花好月圆,我国人民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仰望天上又亮又圆的皓月,观赏祭拜,有的地方人们还隆重的设上香案,供上西瓜、苹果、葡萄、红枣等果品,共同品味畅谈,阖家团圆吃月饼,圆圆的月饼象征着团圆和幸福,成为满足人们心愿的一种象征。

月缺月圆又一秋,又是一年轮回时。中秋节即将到来,我们用一样的眼神凝望金秋,感受收获的喜悦,点燃对未来的希望,感受到年轻的希望与活力,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全体干部员工都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和汗水,特别是在追赶超越、全员奋战的日子里,每个人都表现出了不怕苦、不怕累的“钢铁”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用饱满的热情,为我们汉钢公司的发展奋力一搏,谱写了汉钢发展史上壮丽的一篇。在炉前汉子坚定的手势中,一炉炉铁水如汉江之水绵延不息;在中包健儿自信的目光中,一根根钢坯千帆竞发源源不断;一群激情似火、热血澎湃的钢铁儿女,用自己的满腔热忱,谱写着“钢花映彩霞,炉火燃心头”的壮丽篇章;他们承载着“百年陕钢”的梦想,艰苦奋斗,顽强拼搏……

我们知道,中秋节象征着老少团圆共享天伦、象征着阖家幸福甜蜜,试问一下:谁不愿与自己的家人长相厮守,谁不愿尽榻前之孝,又有谁愿意忍受忠孝古难全的无奈啊?在公司“提质增效、追赶超越”的征途中,我们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然而,奇迹的诞生不是偶然的,他们是一群人、一个个力量的结晶。劳动的场景是美的,是动人的,我们无法忘记那一个个感人的画面,它定格在感动和力量的航道上,定格在陕钢人的心里,定格在陕钢人在一次次奋勇搏击的前进步伐中。为了企业的发展,我们很多职工父母病重也难得回家尽孝,为了生产指标节节攀升,孩子病了只是在电话里简单叮咛嘱托,繁忙的检修现场饿了啃点馒头,渴了喝口凉水,困了靠在设备上打个小盹……这就是我们汉钢人,一代又一代的汉钢人,他们前赴后继,攻坚克难,体现着汉钢人的铮铮铁骨和无限柔情!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每年的中秋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意境和感觉,在这份体验与收获中,我们更加成熟,品味生活的哲理,感受人生的真谛,我们坚信:平分秋色一轮满,常伴云霄千里朋。只要我们企业员工团结一致不懈努力,抓住时机再创佳绩,我们就会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为祖国70岁华诞献礼!(陕钢集团汉钢公司物流中心 孙雪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