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汉钢通讯的头像

汉钢通讯

作家群会员

小说
201909/19
分享

老家的灶台

常听人说:“灶是一家之主。”几尺见方的地方,母亲大半辈子都在这里忙碌着。回想起母亲一边烧火一边炒菜的场景,那种烟火味总让我感到家的温馨。

老家的灶台盘过几次,最初是泥土糊成的土灶台。表面很粗糙,就像老树皮一般,接触之下有手的感觉。勤俭持家的母亲,极会过日子。在那艰苦的岁月里,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这家借一点,那家借一点,手中仅有的一点粮食,和着菜总希望多吃几顿,多坚持几天。小小灶台把这些杂粮、菜叶做成可口的饭菜,让人怀念不已。

灶台上架着一口大锅,一口小锅,大锅炒菜,小锅烧水做饭。灶台角落里堆积着枯黄的树叶、杂草、树枝,都是灶膛生火用的。不远处是水缸,墙上挂着铲子、勺子、笊篱等常用的炊具。土灶台因为通风不良,炒菜时总是烟雾袅绕,呛人的烟味常常让母亲“泪流满面”。日复一日,尽管这些炊具被洗干干净净,但还是和墙壁一样,留下了岁月冲刷的痕迹。

过了些年,母亲决心重新盘灶,不再受烟熏之苦。于是请来专业的师傅,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烟囱做好,保证通风良好。选好位置后,把灶盘在墙角,全部用红砖砌成,上面还贴上了瓷砖,四周的墙壁也用白灰粉刷一遍,看起来干净亮堂。母亲做饭时,心情也愉快了不少。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时间久了仍需要清理锅底的积灰,因为这些厚厚的积灰会影响铁锅的传热。

我长期奔波在外,工作后回家的次数少了。每次听到我要回家的消息,母亲就更忙碌了。刚走进家门,大老远就闻到从灶台飘来饭菜的香味,端起热乎乎的饭菜,那一刻,在外边奔波的疲惫、受到的委屈都悄然融化了。随着母亲年岁渐长,我也渐渐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不再愿意她一个人在厨房忙碌,就主动给她搭把手,虽然她还是和以前一样手脚利索,对我说:“你回来一趟不容易,不用帮忙,我能行。”我却还是乐此不疲,享受着相聚的温情。

如今,农村家家用上了电磁炉、高压锅,城市里还通了天然气。做饭时,烟熏火燎的情景少了。闲不住的母亲,依然忙碌着她的生意。“时间真不够用,咋没做多少事情这一天又过去了。”母亲一边抱怨着,一边用电磁炉、高压锅做饭。而灶台就被冷落了许多,这是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变化,电气化不仅仅给人们带来了方便,还节省了很多时间,可以去做家务。从困难年代走过来的母亲,对此感触颇深,经常对我说:“做人要知足,现在是个好时代,不愁吃穿,你要珍惜眼前的生活。”

老家的灶台,伴随着我的成长,见证着社会的变化,人们生活的富足。每次看到老家的灶台,我眼前不由得浮现出母亲烧菜做饭的情景,还有她那忙碌的身影。恍惚间我看到那一缕缕上升的炊烟,仿佛在呼唤着我回家……(陕钢集团汉钢公司动力能源中心     侯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