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汉钢通讯的头像

汉钢通讯

作家群会员

随笔杂谈
201911/24
分享

“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杜甫生长在书香门弟,他的远祖父是晋代的著名学者,祖父是个著名诗人。他7岁即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了洛阳名士们的重视。20岁的时候,杜甫开始实施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计划,他用了十年时间,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为他一生的文学成就打下了雄厚的基础。他一生创作了多达1400多首优秀的诗篇。在游历中,杜甫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相识并成为好朋友。

杜甫的一生是曲折的,一直承受着命运的悲苦,经历了无穷的灾难,风云多变忧患重重的现实处境,让他从穷困潦倒中看到了社会的本质,体味了百姓的疾苦,但也更加坚定了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的信念。许多人喜欢杜甫,喜欢的是他总将感情心志和国家的危难、民生的痛苦结合在一起的爱国热忱和忧民情怀。除此之外,我还喜欢他无论现实是多么的灾难深重,朝廷多么的腐朽无能,他都不曾放弃自己心中始终坚持着的信仰。他的诗总是沉郁顿挫、意蕴雄浑,却又都是峰回路转。在最悲痛的时刻,却笔锋一转,想到国家,想到人民,又充满期待、满含热情。在《新婚别》中,新婚的少妇在晚间结婚,第二天早晨丈夫便被招去守河阴,少妇的心中满是悲伤,杜甫就借了少妇的口吻诉说她自身的痛苦,但是诉苦诉到极深刻时,一想到国家的灾难,就立即转变为振奋的声音,新婚的女子也勉励她的丈夫“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可见,在杜甫心中还有那一团火焰高高燃起,也正是这样的信念,才使得杜甫勇敢地坚持下去。

李白、杜甫并称“李杜”,因此总有人会将李白的洒脱与杜甫的感时伤怀相比,也总有人认为杜甫的诗总是如此沉重、压抑,不如李白的诗读起来那么豪放有气势,那么欢快激昂。杜甫一生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之中,即使有再多的豪情与壮志,当面对老翁与老妪、征夫怨妇那一张张愁苦的脸时,又怎能如李白一般逍遥高歌“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当杜甫见到那无辜的百姓在官吏残酷驱使下承受着无处申诉的痛苦时,他又怎能视而不见,如李白一般远离纷扰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李白与杜甫,就像是孔子与孟子一样。李白如孔子,在那样一个平和的年代,即使有诸多的不顺、愤懑,却依旧是那么的闲适、淡定;而杜甫如孟子,在一个动荡的年代,让人如何去心平气和地面对这些疾苦,又怎能让人忘却心中那伟大的志向?百姓疾苦、民不聊生,官吏们为凑兵额,肆意抓捕壮丁,道路上呜咽着使人难以忍受的哭声,当杜甫面对这一幕幕时,心中虽然悲痛,却在最后写道“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除了劝慰,还能怎么样呢?

杜甫心中的痛,有谁能够理解?在流亡时期,他与妻子会合,带着一家人颠沛流离,女儿饿得直哭,儿子去摘路旁的苦李吃,身为人父、身为人夫的他,本应挑起生活的重担,如今却是这般田地,心中定是撕心裂肺的痛,而后的妻离子散,更是让杜甫在这动荡的年代漂泊无依、伶仃孤苦。本是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到长安谋求官职,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没想到却落得个“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结局,心中满是苍凉。

公元770年,杜甫病逝在湘江舟中,卒年59岁,他的死也是如此的凄凉!战火纷飞,动荡不安,杜甫的存在便是记录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多舛。我喜欢杜甫,更敬佩杜甫。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人生多数处在低谷时期,可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不曾放弃。(陕钢集团汉钢公司旅游后勤部  曹晓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