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汉钢通讯的头像

汉钢通讯

作家群会员

随笔杂谈
201911/24
分享

逢秋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尚未听取秋声满树,思量间秋色已浓,恍然已入深秋。

大抵是为了让文人墨客不至于灵思枯竭,这片古老厚重的土地将所有的秋色与文韵用墨笔勾勒开来,绘出北国与江南,豪迈或婉约,那是怎样的迥异不同,却都让人心驰神往。走过江南与北国,秋意沁人心脾。

许是见过了北国原野的辽阔,听过了黄河水的磅礴,北国的秋总是来得很急,仿佛只有如此,才显得豪迈壮阔。远眺北国群山,草木凋零,犹如粗犷的汉子们,褪去了衣衫,露出山体本来的颜色,显露出豪放的面容来。川流也少了些奔腾狂放,敛去了千里长歌,哼着山野小调,缓缓东行。辽阔的原野上,晴空之下,入目皆是金黄色彩,那是秋实的象征,也是丰收的喜悦,微风轻拂,掀起金黄麦浪。望着这满目的丰硕,看不见文人雅士赋予秋的肃杀与悲切,“逢秋悲寂寥”的思量,在这片金色的海洋中,却显得不再适用了。

领略过了北方的秋意,我们一路向南,去看看水乡的秋景,相较于北国的秋,江南的秋便显得有些惫懒了,少了豪迈壮阔,多了些缱绻婉约,似那温婉的女子,眼里尽带羞涩,缓步走来,不愿与众人相见。“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她静静走来,没有喧嚣与张扬,只会在某个时日,某个巷口,那泛着秋意的枝头,宣告她早已来到。

“谁写江南一段秋?妆点钱塘苏小楼,楼中多是愁,楚山无断头"。江南的秋,似乎尽是凄凉与愁思,扮演的多是一个悲怀的角色,然后在悲怀中,透露着浓妆淡抹独特的水墨风景。夜色降临,冷冽的月光浸透西湖,波光粼粼的湖水倒映出秋色的枝叶。深秋时节,阳光映照下,一树金黄的银杏,装点着江南的古镇,杏叶随风飞舞,将这片土地染成金黄色彩,正所谓“错落朱提数百枚,洞庭秋色满盘堆”。只有去过了南京栖霞山,才不枉遇见江南的秋天,深秋的栖霞,游至山间小亭,凭栏倚望,那满山坡,似火如锦的绚烂红叶,若一抹落霞驻足于山间溪畔,不负栖霞之名。

当然,来此江南,少不了的便是那江南烟雨。秋雨绵绵,敲打着街边巷角的梧桐枝叶,雨丝汇成水珠,顺着叶脉纹络滚落秋雨声声,拍打着水畔山间的亭台楼阁,瓦砾上,屋角边,沿屋檐滴落,如断线的珠帘,在青石板上溅起水花朵朵。秋雨和着秋风涤荡,水光山色间,朦朦胧胧。

这便是江南之秋,看不厌绚烂秋景,品不完浓浓秋意,听不尽阵阵秋声,江南也好,北国也罢,自会令人念念不忘,让人流连忘返静思回想,击节而赞,“却道天凉好个秋!”(陕钢集团汉钢公司计量检验中心  李云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